在地球上,有很多地震帶區域是我們人類科學都研究出來的,而這些地震帶存在的威脅也是在每年中不斷的擴大,根據美國地質學會的一項新的研究推測,在聖安地列斯斷層區域,可能是美國未來的一個大地震地點,這也是美國科學界最近幾年關注最多的區域。
然而根據科學研究人員推測,在這位於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帶(SAFZ)的南端區域,存在一個大地震斷層的核心點,而科學家們目前無法預估這種危害性的強度,從地圖上的數據顯示出,在美國加州的東南部斷層區,有隆升的盆地現象。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描述,這是目前美國科學界新發現的一個階梯狀結構趨勢,長度至少達到了25公裡,不過測繪的時候是根據南加州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帶(SAFZ)南部30公裡長的斷層進行分析詳解的。根據觀察的角度來看,是一個交叉式的斷層帶,存在數百個這樣的結構。
早在2011年,科學團隊就對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帶(SAFZ)進行了假設的分析,並且還紀錄到了在加州區域此前未知的活斷層狀況,高度摺疊和斷裂的情況是最為明顯,出現了普遍的縮短證據。地震的破壞區域和板塊之間表現最為明顯。
科學家Jnecke稱,通過對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帶的結構特徵顯示,有少量的淺層蠕變和觸發斷層變化的運動情況,東部海岸線斷層似乎沿著科切拉河谷東北邊緣的麥加和印第奧山脈向北延伸超過100公裡,目前地震學家們也還不清楚這些斷層結構之間的作用,使得未來的地震預測非常的困難。因為在最開始的研究中,科學界都認為該區域是活躍的斷層區之一。
美國地質調查局解釋到,在該研究的西北區域,向南的斷層帶結構是表現出了彎曲與斷層帶的逐漸加寬,在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帶沿線的延伸卻是在內部界面進行的,橫跨5公裡長的過渡帶,正如先前的研究所表明一樣,這種幾何形狀可能使得在一次地震中兩個斷層帶都可能失效,從而引起活動斷層帶斷層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地面斷層災害。作者:文/羅兆春參考文獻:DO:10.1130 / L629.1 材料由美國地質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