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公裡「脫水」斷層,美國海岸巖石圈下沉?

2021-01-18 環球科學貓

在科學中,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形成也是一個秘密,因為這個斷層的長度長達千公裡,一旦發生斷層斷裂,可以說,美國的加州地區受災就會最為明顯,這強大的斷層帶一隻是這地區最危險的。時常美國的加州產生的地震也不少,本周就連續的發生了幾次的5級以上的地震。

根據美國布朗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在加州中部的地區,存在約100公裡處的大量冷卻區域。通過研究發現,這部分是已經脫水的地質層,就是以前法拉隆洋塊的殘存板塊。這一塊數是百萬年前在北美滑動的古板塊大塊,仍然存在於加利福尼亞中部和墨西哥的部分地區。

根據科學分析,在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開始匯合大約1億年後,在通過擠壓的作用下,大部分的法拉隆板塊被擠壓深入到了地幔,最終才形成今天所說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法拉隆板塊與加利福尼亞海岸斷層大約都是在100公裡的深度,並且位於同一條線上。所以,具有類似的地震層析成像特徵。

根據布朗大學地球物理學家研究稱,大約在1億年前,法拉隆洋板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之間,隨著板塊之間的擠壓,法拉隆大部分地區在北美下方被淹沒,最終沉入地幔深處,在北美西海岸,沒有被擠壓在地幔之中的殘餘,最終停止俯衝帶的形成,成為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也就是成為了固定的)。

物理學家唐納德福賽思稱,這些碎片雖然成為了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但是在內華達山脈附近的地震層析數據中發現「高速異常」現象。通過地震層析成像測量,地下深處的地震波速度並不規律。部分山下巖石圈板塊已經分層剝落,科學家認為,這種異常現象可能是巖石圈下沉的塊體的標誌,與周圍的地幔相比,它會更冷,更乾燥。

科學家表示,這些異常的現象都是存在於深度大約在100公裡左右,幾乎都在法拉隆板塊的附近。這迫使科學家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內華達山脈的可能分裂問題。科學家福賽思稱,其實內華達山脈已經分崩離析,這項工作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北美西海岸構成的理解,毫無疑問的是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威脅的存在,超強地震的前兆。

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

相關焦點

  • 巖石圈的三大板塊邊界
    隨著板塊的冷卻,巖石圈地幔逐漸增厚並遠離脊軸線。↑在海底擴張的過程中,海底變寬,兩邊的大陸分開,新的海洋地殼在脊軸上形成2.匯聚邊界:在匯聚型板塊邊界,兩個板塊一起移動,一個板塊在另一個板塊下面俯衝(下沉到地幔中)。只有海洋巖石圈可以俯衝。
  • 美國斷層向北延伸超過100公裡,橫跨5公裡!
    在地球上,有很多地震帶區域是我們人類科學都研究出來的,而這些地震帶存在的威脅也是在每年中不斷的擴大,根據美國地質學會的一項新的研究推測,在聖安地列斯斷層區域,可能是美國未來的一個大地震地點,這也是美國科學界最近幾年關注最多的區域。
  • 太平洋發現海底裂縫 美海岸城市或下沉1.8米
    太平洋發現海底裂縫 美海岸城市或下沉1.8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篇論文指出,該校的地球物理學家對北太平洋進行了長期研究,發現安德富卡板塊正與一小塊地幔發生接觸,導致北太平洋斷層出現,一場潛在大地震正在積蓄能量。
  • 美國東海岸發現新斷層!科學家警告:或誘發加州大地震,不可避免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去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曾預測在加利福尼亞州極有可能爆發一場裡氏9.0級的大地震,事實證明這一「預言」並非空穴來風。2019年,美國科學家們將深海電纜埋在加州蒙特雷灣海面900米以下,以研究海洋生物的習性。但令人驚奇的是,研究人員在美國東海岸發現了一條全新的斷層系統。
  • 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線是否有大地震的危險?
    加州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線是美國地震活動的溫床,但這條斷層線是否有發生大地震的危險?聖安德烈亞斯斷裂帶是一個長達800英裡的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之間的構造邊界,這兩個板塊是地殼的大碎片。斷層線向地球延伸約10英裡,是沿著加利福尼亞海岸由破碎巖石組成的複雜系統。
  • 斷層海岸,陡峭的岸線:危崖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上)
    斷層海岸是海岸家族裡的「硬漢」。剛礪、硬朗、偉岸,就是他的氣場;逼近海岸的崔嵬高山,平直而陡峰的海岸線,狹窄一握的大陸架,就是他的模樣。來自地底深處的自然偉力,使海岸帶的地表巖層發生巨大的斷裂。當斷層線走向與海岸線的方向基本一致,沿大斷裂面上升的地塊,常常表現為連綿不絕的長牆似的懸崖峭壁——這峭壁可要遠比基巖海岸的海蝕崖高聳豪邁;而滑落下去的地塊,則成為海底的深淵峽谷。剎那間的山崩地裂,就此定格為氣勢最逼人的海岸類型。遺憾的是,我翻閱了許多資料,也沒有找到它的整體分布情況。但無一例外,所有的書中都提到,我國最為典型的就是臺灣的東海岸。
  • 美國聖安地列斯斷層發生移動,科學家:海岸線開始侵蝕
    在地球上,位於斷層帶的地區來說,時刻受到地震或者火山的威脅。以目前的科學技術來說,只能夠做到預測的問題,但是預測並不能確定到具體的 時間,是通過數據的模擬出來的。地球的斷層很多,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位於美國加州的一個大斷層出現異動,真的是焦頭爛額。
  • 美國皮塔斯點斷層增76公裡,新模擬顯示成階梯狀結構
    在科學紀錄中,美國也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環太平洋的地震帶可以說幾大斷層帶都是在美國,根據美國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在美國加州的文圖拉地區,發現了該斷層具有階梯狀結構,震動較強,震害較大。美國科學研究人員發布警告稱,加利福尼亞州文圖拉地區的這一錯誤,可能會導致地震中更強烈的震動和更大的破壞。加州南部的文圖拉,皮塔斯點斷層一直是最近受到關注的焦點,因為它被認為能夠發生8級以上地震的斷層帶。它位於文圖拉市的下方,並在海上運行,因此可能會產生海嘯。
  • 科學家:美國西海岸50年內或爆發9級強震,海嘯可能跨洋衝擊日本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早在2017年底,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就敏銳地意識到,一場大地震可能會重創美國西海岸,美加共1140萬人口面臨直接威脅。近日,地震學家再次警告:這場9級大地震很有可能在未來50年內發生,使美國整個西北部地區癱瘓,進而摧毀西雅圖、舊金山和溫哥華等大城市。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位於卡斯卡迪亞俯衝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的頂部,地震學家們認為該斷層在未來可能引發一場裡氏9.0級的特大地震。
  • 七條大斷層匯於美西部大城市!科學家:76%概率爆發7.2級以上地震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說起美國的房價,舊金山毫無疑問是美國173個大都會中最高之一。二月份,一個90平方米的破舊房屋售價高達52萬美元,在這塊寸土寸金的土地幾乎難以尋得一塊落腳之地。近日,一些研究人員甚至把舊金山評為美國最危險的城市,其原因並不僅僅是超高的房價,還有一系列災難正把這座城市推向深淵…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研究發現,美國西部地區共計7條地質斷層交匯於舊金山灣區,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聖安地列斯大斷層。就在本周,Aromas市發生了芮氏2.9和3.0的地震。這一震級雖然不大,但舊金山無時不刻都處在地震的威脅之下。
  • 美國又爆發5.3級地震!聖安地列斯大斷層或被激活,將是災難性的
    8月9日20時,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發生5.3級地震,而就在18天前一場7.8級地震剛剛驚醒了阿拉斯加地區,這讓許多人聯想到2019年南加州Ridgecrest(裡奇克萊斯特)發生的一場7.1級地震。
  • 北美兩大地震斷層或相連 —新聞—科學網
    海底巖芯顯示
  • 科學家稱美國西北部大斷層可能引發9級規模大地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3月7日報導,美國西北部太平洋岸地區多年來一直籠罩在發生「大地震」的陰影之中。科學家警告,最新電腦模擬顯示,當地的「卡斯卡迪亞」斷層可能發生9級規模大地震,它所引發的海嘯恐將越洋襲向日本。據稱,長度近1000公裡的卡斯卡迪亞斷層1700年曾發生9.2級規模大地震。
  • 印尼斷層新變化,Mentawai斷裂帶影響盆地沉積物
    在地球上,2018年最近地震的頻繁程度不斷變化,科學家們對全球的地震帶都十分的關注,最新研究發現,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Mentawai地區的主動逆止斷層出現新變化,這可能與最近該地區出現頻繁的地震爆發存在關係,科學家們也給出了不一樣的分析結果。
  • 美國加州三大斷層反常沉默!強震概率高達93%
    聖安地列斯、聖哈辛託和海沃德是美國西海岸最危險的三大斷層。
  • 巖石圈板塊運動的底墊層
    巖石圈(Lithosphere)是固體地球的表層,即地球的剛性外殼層,由一些能夠相互獨立運動的離散型板塊構成。軟流圈是指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約100公裡的上地幔內部地震波的低速層,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軟流圈位於上地幔的上部,巖石圈之下。軟流圈表現為地震傳播波速(P波、S波)明顯降低,是地幔內的低速層。
  • 熱化學巖石圈分異與克拉通地幔起源
    熱化學巖石圈分異與克拉通地幔起源(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李言):克拉通記錄了大陸巖石圈形成的早期歷史,但它們是如何成為地球上巖石圈最持久的部分仍不得而知。研究人員提出了大量熔融耗盡克拉通巖石圈地幔(CLM)的形成及其演化為穩定克拉通的機制。數值模型顯示,在一個伸展的巖石圈之下,一個炎熱的早期地球地幔在減壓作用下發生了大範圍的熔化,熔化的過程中,在深處留下了大量耗盡的地幔。脫水、硬化的地幔阻止進一步的變形,迫使應變遷移和冷卻,從而將耗盡的地幔同化到巖石圈中。
  • 日本地震驚美國 卡斯卡迪亞斷層恐引發地震
    美國部分科學家認為,近年如此頻繁的地震可能是南極跟北極加速的融冰對海底巖層和斷層產生額外壓力所導致的。鳳凰衛視4月12日《解碼陳文茜》,以下為文字實錄:陳文茜:今天第一段我想和大家來談一下,跟地震有關的一些重要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