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科學探查機構預測未來1至2個月內日本可能發生震度6的強震的區域

2021-02-25 預報中心

據日本地震科學探查機構【JESEA】在其會員制網站【MEGA地震預測】上發布了以地盤地基異常變動為基礎的地震發生可能性,該項地震預測成功率為87.2%。

日本地震科學探查機構於2013年設立,是日本測量學的世界權威村井俊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擔任會長,其預測地震的原理是利用地震發生前地表的異常形變預測地震活動。該機構利用地表上2萬個GNSS衛星定位系統和日本國土地理院公布的全國約1300個電子基準點觀測地基的變化,根據地面的異常沉降或者隆起預測地震活動。

地圖中暖色的地區地基隆起,冷色地區為沉降,箭頭表示東西南北有多大程度的變動,地圖記載已經過去4周內變化的區域,箭頭越長表明表明移動越長。研究表明部分地震發生前幾周或者幾個月震中附近地表會出現形變現象。

從2013年以來至2019年期間日本地震科學探查機構成功預測地震成功率為87.2%。

從目前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發生了11次震度為5弱的地震,2019年日本發生了9次震度為5弱的地震,2020年日本僅發生7次震度為5弱的地震,歷史資料顯示這種現象被稱為靜穩狀態,一旦靜穩狀態持續時間較長就意味著可能發生大地震【2016年4月16日日本熊本縣發生7.3級地震震前也出現過類似情況】。

日本地震科學探查機構將目前日本的地震危險程度區域分為3個。【日本地震科學探查機構預測以下區域未來1至2個月將會發生震度為6的地震,相當于震級為6.5級左右的地震】

危險度1、日本首都圈和日本東海

近2個月日本伊豆半島,伊豆群島,駿河灣沿岸,富士山周邊出現了很大的水平方向的變化,八丈島,三宅島,大島也出現了向東北方向移動的情況,而內陸的富士山附近則向南移動,另外千葉縣北部出現大範圍隆起的現象,房總半島中部則出現沉降的現象,神奈川縣東部在10月28日和11月11日發生了2次水平方向向東移動的現象,神奈川縣出現了9釐米隆起情況。

因此不能排除未來1至2個月日本東京,東京都,神奈川縣東部,千葉縣北部和茨城縣南部交界,伊豆群島北部的大島附近海域【相模灣南部海域】,伊豆半島南部沿海可能發生6.5級左右強烈地震的可能性。

危險度2、日本信越地區【日本長野縣和新潟縣】

2020年9月中旬日本長野縣中部和岐阜縣飛騨地區已經發生了60次以上的群髮型地震,雖然目前地震群已經結束但是在長野縣中部茅野市的斷層觀測點有明顯的異動,長野縣茅野市位於中央構造線和大地溝帶交匯處,斷層眾多,2020年10月14日在長野縣茅野市監測到前所未有的異常,11月末開始監測到隆起的現象。

因此不能排除未來1至2個月日本長野縣中部茅野市附近可能發生6.5級左右的地震的可能性。

危險度3、日本東北地區

地表的監測數據顯示日本巖手縣和宮城縣的東側向東水平移動,青森縣南部和巖手縣北部和福島縣南部和茨城縣北部幾乎沒有水平移動的變化,這導致巖手縣北部和宮城縣南部的邊界快要被扯斷了,容易發生地震,另外日本海一側的秋田縣和山形縣出現沉降,日本東北部的青森縣,巖手縣,宮城縣,福島縣卻在隆起。

綜合判斷不能排除未來1至2個月日本巖手縣北部和青森縣交界或者沿海,日本宮城縣南部和福島縣交界或者沿海可能發生6.5級左右的地震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百年來震度最大!日本大阪地震,氣象廳:一周內或還有同程度強震
    當地時間6月18日7時58分。日本中部多地被突如其來的地震警報驚醒,在距離日本大阪城區約30千米的位置發生了芮氏6.1地震,震源深度僅10千米。由于震源深度淺,震級強,大阪又是日本名列前幾位的大城市,造成的影響極其巨大。
  • 2016年1月14日日本北海道地震分析簡報
    據日本氣象廳測定北京時間2016年1月14日11時25分在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發生 6.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0千米。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定北京時間2016年1月14日11時25分在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1.4千米。
  • 日本大阪發生6.1級強烈地震,多地震感強烈!但未來可能還有
    據日本氣象廳消息稱,當地時間6月18日7時58分,日本大阪北部地區發生芮氏5.9級強震,震源深度約10公裡。日本氣象廳在隨後的消息中將震級修正為6.1級,此次地震沒有海嘯威脅,作為日本第三大城市,此次地震震中距離日本大阪城區僅有30千米,導致城市多地震感猛烈,並造成了一些破壞。
  • 2018年6月18日日本大阪發生6.1級地震
    日本地震最大震度為6弱【日本的地震烈度分為10個,從0度,1度,2度,3度,4度,5弱,5強,6弱,6強,7這10個標準,相當於國際地震烈度12度表中的7度】本次日本大阪北部發生的6.1級地震是日本大阪市近118年以來震度最大的地震【說的是震度,如果按照震級來算該地區周邊最近30年最大的地震則為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庫縣淡路島發生的7.3級地震】。據日本官方統計本次日本大阪北部發生的6.1級地震已經導致3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
  • 日本大阪6.1級強震!關西地區顯示及半導體供應鏈影響有限
    (美聯社)日本第二大都會區大阪都市圈18日上午7點58分(臺北時間6點58分)發生芮氏規模6.1,最大震度6弱的強烈地震,造成至少4人死亡及376人受傷。震央位於大阪府北部,震源深度僅13公裡,屬極淺層的「直下型地震」。大阪府北部其後相繼傳出餘震,日本氣象廳警告,今後2、3天至1周,仍要留意震度6弱的強震。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疫情下的日本真的地震了,專家預測未來會出現9.1級大地震海嘯
    緊接其後又連續發生兩次強震,最強6.9級,未來真的有大地震?這次日本真的「震」了,同一地區連續出現了兩次強震。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4月18日16時25分和北京時間17時24分,分別發生了6.9級和6級強震。氣象臺未發布海嘯預警。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地震屬於地球自然災難其中的一個,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而在6月上半月,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什麼強震發生,下半月剛起步就一次性來了2個,實在是有點多
  • 日本東北強震最新信息匯總,疑為311大地震餘震
    當地時間2月13日23時8分,日本東北地區福島縣、宮城縣附近發生7.1級強震。地震震中位於福島縣和宮城縣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約60公裡。
  • 日本福島附近海域又發生地震,5.2級!
    當地時間14日16時31分,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芮氏5.2級地震。震源深度50公裡,無發生海嘯危險。
  • 6月全球總計6級以上地震16次,日本1次海嘯,頻率最高1天3次強震
    作者:文/虞子期6月結束了,可以說我們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6月,特別是在自然災難方面我們可能看得比較多,特別是地震,在6月下半月的時候,我們幾乎連續性的幾天看到了全球的地震發生,並且這個強度也不低,當然一般情況來說,地震的發生是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
  • 7級大地震!日本發生2020年全球第二高地震,地球又不穩定了?
    根據2月13日科學報告指出,日本當地時間12日晚上,位於北海道和福島地區,在中間僅相隔1分鐘分別出現了4.4級地震和5.5級地區之後,引發了日本地震專家們的熱議,有專家認為這或許是日本311大地震的餘震之一,但也有地震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偶然事件,需要警惕下,所以大家都還在討論之中。
  • 日本鳥取發生6.6級地震 有民宅倒塌3.2萬戶民宅停電
    參考消息網10月21日報導  日本時間10月21日下午2時7分,鳥取縣發生規模6.6級強震,鳥取縣中部震度達「6弱」級。據臺灣「中央社」網站10月21日報導,這場強震的震中在鳥取縣中部,地震深度10公裡,規模6.6。目前沒傳出有引發海嘯危險的信息。山陽新幹線則因停電暫時停駛。
  • 教授高橋學:日本可能現超級地震,海嘯或吞併大都市,是真的嗎?
    作者:文/虞子期 日本地震頻繁發生,這已經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6月,日本一則關於可能發生「超級地震」的消息,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並且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東京或被海嘯吞沒」(大都市),這可以說真的是一個非常令人擔心的問題,這個消息可以說確實是真的。
  • 日本九州7.3級地震已致上千人死傷
    而且7.3級的主震發生後,一直有餘震接連發生。日本氣象廳認為:此次7.3級地震是地震序列的主震,14日發生的6.2級是前震;7.3級地震在規模上與1995年1月17日阪神地震相同;未來一周發生強餘震的可能性極高。
  • 從日本熊本地震傷亡看「震度」 與震級不同
    原標題:從日本熊本地震傷亡看「震度」   新華社東京4月18日電 日本是地震多發國,但每次地震發生時,大規模傷亡並不多見。這次九州熊本縣7.3級地震,死傷人數較多,關鍵在於地震的震度非常高。   震度與震級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 超5級較強地震突襲日本,日專家擔憂:不排除更大地震風險
    當地時間9月27日中午,日本本州島不少地方的民眾突然感受到強烈的震動,這是地震了——據監測數據顯示,這次地震震級為5.6級的較強地震,震中位於日本本州島南部沿海,位於愛知縣和靜岡縣交界,日本關東的東京都等地也有震感,在長野,靜岡和愛知縣觀測到最大地震烈度4,屬於有比較強烈感覺的地震
  • ...地震警報 日本氣象廳 日本地震 系統檢測 日本政府 s波 傷亡...
    日本東北地區6月14日早晨發生芮氏7.2級地震。截至6月15日上午10點,累計發生餘震264次,最大餘震5.7級。據不完全統計,已造成9人死亡,11人失蹤,233人受傷。災區出現了斷水斷電斷煤氣的情況,電話也很難打通。部分受災山區發生了山體滑坡和大壩裂縫。  雖然這次地震震級為7.2級,但是並沒有造成大範圍的人員傷亡,這與日本政府推行的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有一定關係。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作者:文/虞子期地震屬於地球自然災難其中的一個,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而在6月上半月,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什麼強震發生,下半月剛起步就一次性來了2個,實在是有點多,地球在「顫抖」?雖然是屬於島嶼位置,但是也為強震的數據添加了兩筆,我們當然不希望地震的出現,地震的影響太大,本次兩個地震都暫時還未看到影響的消息,來得還是比較突然,有點強。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兩次地震分別為湯加群島的6.2級地震,時間是6月16日5時56分(南緯21.15度,西經173.95度),震源深度10千米。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並且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7月已經出現了7次6級(包括6)級以上的強震了,其中最近幾天的活躍程度稍微較高,同時6月已經出現了兩次大地震,風機分別為7.3級和7.4級,所以至少從6月來說地震的影響力還是不小。而5級(包括5級)以上的地震記錄次數為38次,所以整體上來說也不少了,平均每天全球都1次以上的地震發生,當然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意味著什麼,但是地震短時間確實比較多,這就是地震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