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2021-01-13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屬於地球自然災難其中的一個,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而在6月上半月,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什麼強震發生,下半月剛起步就一次性來了2個,實在是有點多,地球在「顫抖」?雖然是屬於島嶼位置,但是也為強震的數據添加了兩筆,我們當然不希望地震的出現,地震的影響太大,本次兩個地震都暫時還未看到影響的消息,來得還是比較突然,有點強。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兩次地震分別為湯加群島的6.2級地震,時間是6月16日5時56分(南緯21.15度,西經173.95度),震源深度10千米。第二個就是6月16日6時55分在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南緯30.80度,西經178.10度)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是不是都很大,一個6.2級和一個7.2級地震,都算是強震了吧,最高一個7.2級,上面也說了,暫時還沒有看到相關報告,希望大家平安。

在6月份之中,加上6月16日的兩次強震,全球總計有4次,日本本州東南海域6月4日出現了一次6.4級地震,智利中部沿岸遠海6月14日又一次6.2級,所以湯加群島的6.2級地震是6月的第二個6.2級地震,7.2級地震是2019年6月以來最大的一個地震,還是不低了,並且這兩次地震的時間相差就在1小時內,這就是全球6月16日,截止6時55分最強的2個。

截止16日截止6時55分,全球5級以上的地震也不少,總計有16次,相當於就是平均每天都有一次,所以相對比較平穩,只要對生存區域沒有影響就好了。在科學之中,地震無法進行預測我們已經是老話常說了,確實至今全球的科學家都無法做到,也是公認了的,所以對於說地震雲,地震魚,生物異常現象等這些說法,是沒有參考依據的,科學界至少沒有找到一點可以證明其中的關係。

地震無法預測是科學界的難題,但是有時間看到地震預測確實有這方面的內容,例如日本說地震的概率,美國也將板塊運動產生的地震概率,這些都是沒有精準的,所以只能說進行模擬參考,來給予說明。精準的地震預測是無法實現,地震預測無法做到,地震預警是科學家們做得相對比較好的,並且已經在地震發生的時候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地震預警如今可以實現提前20多秒預警已經是沒有問題的了,未來科學家們是希望是實現秒級預警,就是在地震波傳到地震破壞區之前的一個預警,這樣大家看到預警信息之後,就可以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地震防禦,所以說是非常有效果的,確實可以減少地震的影響。

相關焦點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地震屬於地球自然災難其中的一個,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而在6月上半月,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什麼強震發生,下半月剛起步就一次性來了2個,實在是有點多
  • 5月地球不正常?出現2019年以來最強地震,首創3個7級以上地震月
    當然那是自己想的,我們以數據為準,以為地震較多,但是實際上相對還是較為穩定。地震的突發性很強,所以提醒下大家要多多注意下地震防禦的知識學習。在整個5月,大地震有幾次,可能動得有點強,當然是屬於正常的,沒什麼不正常的。
  • 美國加州發生7.1級大地震,這是1999年以來該地區最強地震(附視頻)
    美國加州發生7.1級大地震,這是1999年以來該地區最強地震(附視頻)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6 14
  • 美國加州又地震了!3月以來第二個最強地震,未來有7級以上地震?
    主要問題就是美國加州是一個多地震帶,並且還有可能發生更大的地震,那我們從這次的地震了解下美國的一個地震情況。根據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這次地震是發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附近海域,等級大小為5.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40.51度,西經125.05度,所以相對不大,本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問題,暫時也沒看到影響報告。
  • 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7.2級地震引發海嘯擔憂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稱,紐西蘭海岸發生7.2級大地震,引發海嘯警報。紐西蘭民防管理部門和GNS科學部門目前正在調查地震後海嘯襲擊該國的可能性。地震襲擊了紐西蘭東北約620英裡處的克馬德克群島。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這次巨大的地震發生在英國夏令時下午11點54分(北京時間6月16日6時55分)。紐西蘭民防部門發表聲明稱,我們正在評估克爾馬戴克群島7.2級地震是否對紐西蘭構成海嘯威脅。如果發生海嘯,至少兩小時內不太可能到達紐西蘭。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告說,地震的深度為21英裡。震中距紐西蘭和通哥之間的埃斯佩蘭斯巖約93英裡。
  • 地球又震了!全球3月第2個6.1級強震發生,本月第5個6級以上地震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寧波發生兩次芮氏2級以上地震 小地震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寧波昨發生兩次芮氏2級以上地震,震級分別是2.7級和2.8級發生地震的地方是「老震區」小地震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地震專家讓大家放寬心  昨天,不少寧波的小夥伴們都表示:受到了「驚嚇」!  原來,在同一天裡,寧波市海曙區就發生了兩次芮氏2級以上的地震。上午那次是2.7級,下午是2.8級,這讓不少人心裡都隱隱有些擔憂。
  • 冰島過去24小時7次地震,最強一次6級,地球又不「安分」了?
    6月以來,關於相對頻繁的地震發生也再次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6月22日3時7分,位於冰島地區再次發生了一次地震,等級大小為
  • 美國加州2天內連發兩次6級以上地震,小型餘震多達千次
    當地時間7月4日上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發生6.4級的地震。正當人們還在關注美國媒體所稱的該地「20年來最強地震」時,當地時間7月5日晚間,加州南部又發生7.1級的地震。兩次地震的震中較近,震源均為10千米左右。兩次地震均有明顯的震感,暫無人員死亡的報告。
  • 14年最強地震發生!強度達5.8級,該區域百年遇3次7級以上地震
    14年最強地震發生!強度達5.8級,該區域百年遇3次7級以上地震 根據羅馬尼亞國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預報稱,暫時還沒收到相關的影響,EMSC監測的地震數據是5.6級,與我們預報的相差一點,該地震是羅馬尼亞近14年以來的最強地震,所以說該區域發生大地震的整體概率還是相對較低的,上一次羅馬尼亞大的強震還是在2004年10月27日,當時發生了6級地震。這次雖然小了2級,但是影響很大。
  • 別人地震是跑你發朋友圈?龍巖會發生7級大地震嗎?龍巖發生過…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龍巖市歷史上的地震福建歷史上發生過7.5級地震和多次6-7級破壞性地震,1604年,泉州海外發生過7.5級地震,1992年連續發生兩次5級以上地震和三次4級以上地震,其中龍巖連城4.7級,1994年距離東山170公里海外發生7.3級地震,1995年晉江海外發生5.3級地震,近幾年來,水口水庫蓄水引發多次最高為4.2級的地震。
  • 30分鐘內兩次地震!美國加州發生20年來最大地震,最強6.4級
    北京時間7月5日01時33分,南加州發生了20年來最大的地震,地震發生在美國洛杉磯東北約150英裡的莫哈韋沙漠。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表示,震中位於瑟爾斯谷市東北約11英裡處,那裡居住著約2.8萬人。
  • 3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等級6.6級
    ,在北京時間3月14日,在全球範圍之內,3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了,是位於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海域發生6.6級地震,所以這個等級不小。我國監測地震數據為6.6級強震,不過美國監測數據為6.3級,等級差異大家參考下即可。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地震的強度不低,已經是在6級以上了。並且在今年的強震數據之中也是比較前面的,這也是今年全球的第16個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今年最強地震依然是位於古巴南部海域的7.7級大地震,這個當然通過報告來看,也是沒有產生影響的,所以算是比較幸運。
  • 2小時兩次強震,最強6.6級,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嗎?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又來了!最近的地球又非常活躍了嗎?為何不斷的地震在出現了,在10月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什麼強震的發生,而在11月才過了幾天,全球的強震都不少了,根據地震科學數據顯示,在2小時內,全球總計發生了兩次強震,分別在智利和湯加群島。
  • 2018年6月18日日本大阪發生6.1級地震
    日本地震最大震度為6弱【日本的地震烈度分為10個,從0度,1度,2度,3度,4度,5弱,5強,6弱,6強,7這10個標準,相當於國際地震烈度12度表中的7度】本次日本大阪北部發生的6.1級地震是日本大阪市近118年以來震度最大的地震【說的是震度,如果按照震級來算該地區周邊最近30年最大的地震則為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庫縣淡路島發生的7.3級地震】。據日本官方統計本次日本大阪北部發生的6.1級地震已經導致3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
  • 臺灣發生6.7級強地震,福建浙江上海江蘇有感覺!專家:不會海嘯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稱,4月18日13時01分在我國臺灣花蓮縣近海海域,也就是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的位置發生了6.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24千米。今年以來,臺灣共發生四級以上地震21次,而4月18日的6.7級地震是今年以來當地發生的最強地震。
  • 最大6.5級!2020年的兩個全球強地震接連出現!時間只隔2小時19分
    在過去幾個月裡,地球已經出現過多次野火、颱風和地震等災害,而此時澳洲叢林大火也在愈演愈烈,正在這個節骨眼上,1月7日這一天全球接連出現了兩次強震。根據歐洲地震中心(EMSC)報導顯示,第一次強震震級為6.2級,發生在北京時間2020-01-07 14:05:20,位置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具體坐標為北緯2.37°、東經96.35°,震源深度為20公裡。
  • 合肥市內78.1%區域的建築可抵抗5.5級~6級地震破壞強度
    江淮晨報訊 5月13日上午,合肥市委宣傳部和合肥市地震局主辦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展在合肥市政務中心陽光大廳舉行。記者在現場獲悉,合肥市去年共發生10次1級以上地震,合肥市78.1%的區域建築可抵抗5.5~6級地震破壞強度。
  • 2017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7級以上地震8次 中國5級以上地震19次
    據統計,2017年中國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其中大陸地區13次,臺灣地區6次,最大地震為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共造成大陸地區37人死亡,1人失蹤,61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5.58億。2017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為9月8日墨西哥近海沿岸8.2級地震。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該年報稱,從中國各個省份情況來看,臺灣及近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強度為6.7級,數量和強度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一;在大陸地區,西藏發生2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強度最高;四川發生7次5級和1次6級地震,地震頻次最高、強度第二;新疆發生3次5級地震,最大為2月2日新疆塔城5.2級地震,地震頻次與西藏相當;甘肅發生2次5級地震,最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