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畫看懂網絡原理之RIP協議的路由表的建立過程(網絡篇)

2021-01-15 實用計算機技術

小夥伴們,最近特忙,沒記錯的話三天沒更新了。上課、項目建設、比賽,事太多了。對不住大家了!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RIP協議的路由表的建立過程。

在講到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課程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提到路由協議,協議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了,我們會經常學到RIP協議,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內容。

RIP協議

上面圖片配的怪怪的,希望各位不要介意。

一、什麼是RIP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翻譯為路由信息協議,是基於距離矢量算法的路由協議,使用跳數作為計量標準。在帶寬、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較低,主要適用於較小規模的網絡中。

二、RIP版本及適用範圍

版本:RIPv1、 RIPv2和RIPng,RIPv1和 RIPv2適用於IPv4, RIPng適用於IPv6。

其中RIPv1為有類別路由協議,不支持VLSM和CIDR,以廣播的形式發送報文,不支持認證。RIPv2為無類別路由協議,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與CIDR,支持以廣播或組播(224.0.0.9)方式發送報文,支持明文認證和MD5密文認證。

三、RIP工作原理

1、路由建立

路由器運行RIP後,會首先發送路由更新請求,收到請求的路由器會發送自己的RIP路由進行響應;網絡穩定後,路由器會周期性發送路由更新信息。

2、距離矢量的計算

RIP度量的單位是跳數,其單位是1,也就是規定每一條鏈路的成本為1,而不考慮鏈路的實際帶寬、時延等因素,RIP最多允許15跳。

RIP利用度量來表示它和所有已知目的地間的距離。

當一個RIP更新報文到達時,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項進行比較,並按照距離矢量路由算法對自己的RIP路由表進行修正。

3、定時器

周期更新定時器:用來激發RIP路由器路由表的更新,每個RIP節點只有一個更新定時器,設為30s。每隔30s路由器會向其鄰居廣播自己的路由表信息。每個RIP路由器的定時器都獨立於網絡中其他路由器,因此它們同時廣播的可能性很小。

超時定時器:用來判定某條路由是否可用。每條路由有一個超時定時器,設為180s。當一條路由激活或更新時,該定時器初始化,如果在180s之內沒有收到關於那條路由的更新,則將該路由置為無效。

清除定時器:用來判定是否清除一條路由。每條路由有一個清除定時器,設為120s。當路由器認識到某條路由無效時,就初始化一個清除定時器,如果在120s內還沒收到這條路由的更新,就從路由表中將該路由刪除。

延遲定時器:為避免觸發更新引起廣播風暴而設置的一個隨機的延遲定時器,延遲時間為1~5s。

下面看使用RIP協議,路由表的建立過程。

使用RIP協議路由表的建立過程

4、環路

當網絡發生故障時,RIP網絡有可能產生路由環路。可以通過水平分割、毒性反轉、觸發更新、抑制時間等技術來避免環路的產生。

四、缺點

1、由於15跳為最大值,RIP只能應用於小規模網絡;

2、收斂速度慢;

3、根據跳數選擇的路由,不一定是最優路由。

相關焦點

  • HCIP課程開始,第一節課之RIP路由協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路由信息協議】什麼是動態路由1.概念:網絡中的各個路由器彼此相互通訊,互相發送自身的完整路由表項,各路由器根據直連鄰居發送的路由表項來更新和維護自身路由表的過程,稱之為動態路由2.動態路由是基於某種動態路由協議來實現的3.單播環境下動態路由協議的種類
  •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RIP
    路由信息協議RIP(routing infomation protocol)是一種基於距離矢量算法的協議,它使用數據包轉發的跳數來衡量到達目標網絡的距離,路由器轉發至目標網絡所經過的路由器就稱為跳數。以路由器為基本概念時,不再說主機向另一個主機進行通信,而是主機所在網絡與目標主機所在網絡進行通信。不過RIP協議支持最大的跳數為15,那麼跳數是如何計算的呢?
  • IPv6來了,RIP協議應何去何從
    Internet的迅猛發展,使得網絡規模急劇膨脹,信息量直線上升,新應用層出不窮,原有的己發展20多年的網絡互連協議版本4——IPv4協議由於其先天的缺陷(地址空間不足、路由選擇效率不高、安全性差、服務質量不高以及缺乏對移動的有效支持等),己經不能從根本上適應網絡發展的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下一代網絡標準——IPv6協議應運而生.本文探討了Ripng用於IPv6網絡的RIP.在IPv6技術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
  • 王海軍老師RIP知識點講解
    配置:ip route-static 目的網段掩碼下一跳/出接口優化:靜態默認路由:ip route-static 0.0.0.00.0.0.0 下一跳/出接口作用:替代多條相同下一跳的明細靜態路由條目本篇主要講解RIP:RIP,路由信息協議算法:距離矢量協議(路由直接從鄰居獲取,只關心去往目的網段的開銷和方向)
  • 面試網絡工程師HR常見的CCNA面試問題有這些!
    三實現方式不同路由器能夠實現三層的路由(或轉發)是基於軟體的實現方式,當收到一個數據包要轉發的時候,要經過查看路由表,最長匹配原則等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最終實現數據包的轉發,相比三層交換效率略低。在網絡TOP不是很大的環境中常用。動態路由的特點動態路由的好處就是路由器本身通過運行動態路由協議來互相學習路由條目,在大型的網絡環境中,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程師的工作量。動態路由協議分為很多種,IGP和EGP,IGP中根據工作的原理分為鏈路狀態型和距離矢量型的。但是不管哪一種動態協議,他都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
  • 如何學習H3CNE第24講RIP協議原理
    RIP協議是一種基於距離矢量算法的路由協議,使用跳數來衡量到達目的網絡的距離。那麼如何理解其原理呢?下面開始學習RIP協議原理。第一步 RIP協議是較為簡單的內部網關協議,如圖所示。大於或等於16跳的目的網絡被定義為不可達,故該協議不適合大型網絡。
  • 企業網絡管理:EIGRP動態路由協議
    但EIGRP是思科私有的一個路由協議,這其實也制約了EIGRP的使用範圍,因為只有在同一個網絡中全部都是思科的產品才會使用 EIGRP,但要考慮到一個網絡的擴展功能。那萬一以後要使用其他廠家的產品怎麼辦?所以一定要考慮好用不用EIGRP。
  • 通信網絡三層轉發工作原理及案例
    它一般工作在TCP/IP網絡模型的第三層。 三層轉發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網絡層的定義和 三層轉發的基本原理。 1.網絡層的定義 網絡層(network layer ):它位於OSI模型中的第三層,介於運輸層與數據鏈路層之間,提供發信端到目標端之間的信息傳輸服務。網絡層的數據以IP數據報的形式傳輸。
  • 動態路由的原理與配置
    動態路由的原理與配置 動態路由選擇是指路由器使用路由選擇協議來獲悉網絡並更新路由選擇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動態路由的原理與配置。3.5.RIP路由信息更新依託於時間周期的更新(更新周期為30秒)當路由器A連接的網絡拓撲發生改變後A路由器更新路由表,等到下一個發送周期通告更新後的路由表,路由器B收到此更新信息後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 初識OpenFlow協議:工作原理
    【IT168技術】傳統交換機使用生成樹協議或其他一些新標準(如多鏈路透明互連,TRILL)來確定數據包轉發路徑。而OpenFlow將轉發決策從各個交換機轉移到控制器上,這一般是伺服器或工作站。  管理應用程式執行控制器,負責與所有網絡交換機進行交互,配置數據轉發路徑,從而提高帶寬利用率。
  • 基於網絡協議仿真軟體的實驗教學系統的建設
    但目前高校在實驗教學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1)原理、概念多,涉及很多協議和算法,傳統教學模式不適合講授抽象的網絡知識;2)缺少必要的實驗設備使網絡教學缺乏實踐操作;像交換機、路由器、網絡協議分析儀等實驗設備比較昂貴,而且更新換代速度也快,條件相對較差的學校買不起。
  • 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協議的基本問題解析
    1 MAC地址 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如果MAC協議要避免偵聽,並在儘可能多的時間裡處於休眠狀態,那麼MAC地址是非常重要的。MAC地址用於在數據轉發過程中標識下一跳傳感器節點。MAC地址包含在單播MAC分組數據包中,節點收到數據包後檢查本節點路由表,確定下一跳MAC地址。這個過程延續到數據包到達目的節點。
  • 常見的網絡協議與網絡服務
    主機用戶大致都知道,在主機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使用一些網絡協議以及網絡服務,今天小編就來講講,主機常見的網絡協議與網絡服務。一、網絡互聯層和傳輸層1、網際協議IP-Internet Protocol該協議位於ISO七層協議中網絡層的協議,讓主機實現了 Internet中的自動路由功能。它是一個無連接的協議,主要負責在主機間尋址並為數據包設定路由,在交換數據前它並不建立會話。因此它不保證正確傳遞。另方面,在接收數據時,IP不需要收到確認,所以它是不可靠的。
  • 三分鐘了解DSP(網絡篇)——Gossip協議
    引言&背景gossip 協議(gossip protocol)又稱 epidemic 協議(epidemic protocol),是基於流行病傳播方式的節點或者進程之間信息交換的協議,在分布式系統中被廣泛使用。利用一種隨機的方式將信息傳播到整個網絡中,並在一定時間內使得系統內的所有節點數據一致。
  • 分層學習網絡通信協議
    作為現代網絡,我們的將之分為7個層次分別來進行學習。那麼,針對每個不同的層次有著不同的協議內容。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有關的網絡通信協議吧。首先讓我們從基礎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網絡通信協議。
  • 網絡常見的9大命令,非常實用!
    而且,如果計算機和所在的區域網使用了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了解到你的計算機是否成功地租用到了一個IP位址,如果已經租用到,則可以了解它目前得到的是什麼地址,包括IP位址、子網掩碼和預設網關等網絡配置信息。
  • 路由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我們繼續第一監控系列網絡知識的分享,前面寫了兩篇原創,介紹了乙太網和乙太網交換機,交換機的轉發原理。1,乙太網和交換機2,交換機轉發原理我們這裡純粹是知識分享,看完文章你可能都懂了,但是去考專業考試肯定不行的哈,因為我們忽略了很多記憶的東西。
  • 網絡命令Ping netstat ipconfig arp tracert用法整理
    1.PingPing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統下的一個命令。ping也屬於一個通信協議,是TCP/IP協議的一部分。利用「ping」命令可以檢查網絡是否連通,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分析和判定網絡故障。
  • 什麼是計算機網絡?網絡協議的作用是什麼?
    1、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作業系統,網絡管理軟體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1]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