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協議是一種基於距離矢量算法的路由協議,使用跳數來衡量到達目的網絡的距離。那麼如何理解其原理呢?下面開始學習RIP協議原理。
第一步 RIP協議是較為簡單的內部網關協議,如圖所示。大於或等於16跳的目的網絡被定義為不可達,故該協議不適合大型網絡。
第二步 RIP協議使用廣播方式向鄰居請求路由信息,路由器收到響應報文更新路由表。如圖所示,RIP路由信息維護是由定時器來完成。
第三步 RIP協議周期性發送路由更新信息,在網絡故障時路由表信息與實際網絡拓撲結構可能不一致。單路徑網絡中引起路由環路的過程,如圖所示。
第四步 路由器通過路由毒化、毒性逆轉自動設置故障路由跳數為無窮大,通告整個網絡避免環路。水平分割則不會將收到的路由信息從原接口轉發而避免環路,如圖所示。
第五步 以上簡單的單路徑網絡環境,水平分割可以較好地解決環路問題。但在多路徑網絡環境中水平分割卻不能阻止環路產生,如圖所示。
第六步 抑制時間與定義最大值、路由毒化結合使用,一定程度上避免環路。如圖所示,觸發更新及時發送路由更新信息一定程度上避免環路。
第七步 以上避免路由環路產生的機制,在實際組網中應統一使用。如圖所示,結合使用所有機制才能儘快達到網絡收斂避免環路。
第八步 RIPv1協議作為有類別路由協議存在諸多缺陷,如圖所示。而作為無類別路由協議,在RIPv2協議中得到了有效改善。
第九步 本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