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高樓鎮中心學校二年級1班的孩子們聽「知識分子」音頻節目《科學隊長》時,好奇而興奮。《科技日報》記者華凌攝
撰文 | 華凌(《科技日報》記者)
責編 | 程莉
● ● ●
我想聽恐龍的故事,我要聽『瀕危動物』,我要聽鳥的王國……
當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高樓鎮中心學校二年級1班的孩子們,第一次聽到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推出讓科學家為孩子講科學的音頻節目《科學隊長》時,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裡迸發出迫不及待的渴望。聽著聽著,這些七八歲的孩子們從座位上站起,爭先恐後地把播放音頻的ipad團團圍住,好奇的小腦瓜一個頂著一個。
雨臺村的小女孩李建華曾向記者說過這樣一句心裡話:有時村裡組織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有時比較單調無趣,希望課外生活更有意思些。這個小姑娘的心聲在鄉村孩子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讓這些孩子的童年生活豐富起來,縮短與城市孩子求知學習環境的差距呢?
「知識分子」2016年推出了國內首個面向3-9歲孩子的科普教育音頻節目《科學隊長》。當《科學隊長》相關負責人得知來自雨臺村孩子的需求時,立刻表示非常願意支持貧困山區孩子的科學普及教育,將捐贈相關在線課程給高樓鎮中心學校和雨臺村村委會的「童伴媽媽」課堂。
由於雨臺村裡沒有學校,因此村裡孩子們上學都集中到鎮上唯一的學校——高樓鎮中心學校上課,這所學校創辦於2002年8月,分為幼兒園、小學和中學三個部分,目前已擁有學生將近2000名。
網際網路科技的出現,讓很多事物乘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而在相對落後的鄉村教育領域,網際網路科技將如何發揮作用呢?《科學隊長》對此做出了深入思考,其運營負責人丁靈平認為:網際網路技術和在線教育的普及,使發達地區的家庭和孩子,能夠以更為便捷的方式獲取更加優質豐富的教育資源,而欠發達地區則顯得越發落伍——橫亙在城鄉和階層之間的「知識鴻溝」越來越深,難以跨越。為此,《科學隊長》啟動「科學點亮鄉村計劃」,努力跨越數字鴻溝,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同樣享受最頂級的科學教育資源。
►6月8日,在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高樓鎮雨臺村駐村調研採訪一個月的《科技日報》主任記者華凌(左三),攜該縣共青團代表劉盛權(左一)、雨臺村「童伴媽媽」吳瑞華(左四)及高樓鎮中心學校留守兒童鍾海龍(左五)趕到《知識分子》&《科學隊長》辦公室探訪,對捐助給這個學校的《科學隊長》語音課表達感謝!
《科學隊長》邀請一線科學家擔綱主講人,用最正確的科學知識,最具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填滿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學會和科學家一樣思考。目前已推出了包括生物學、海洋生物學、天文學、古生物學、昆蟲學及太空和汽車工程等領域的科學知識。
對此,高樓鎮鎮長袁黎表示:「非常感謝 『科學隊長』給我們四萬父老鄉親,特別是青少年帶來的最新、最全、最實的現代科技知識,從而激發青少年對科技的渴望欲和求知慾,開發他們的探索欲、創造欲。」
高樓鎮中心學校副校長徐大華說:「我們才開始對『知識分子』《科學隊長》這個欄目有了深入的認識,它用音頻的形式講述了科學知識,通俗易懂,激發了少年兒童學科學的濃厚興趣。這種形式值得提倡與推廣。我們將充分利用好這個資源,藉助網絡平臺,在科技課、少年宮活動等進行宣傳和學習,不斷提升我校科學課的教學質量,讓更多小朋友參與到《科學隊長》的活動中來。」
近期,科技日報副總編輯郭姜寧在《中國科技網》發表文章《精準扶貧就是科學扶貧》,指出:「我國幾十年的扶貧經驗教訓早就得出,給錢給物,不如教會技術,更新觀念,最終靠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武裝貧困戶的頭腦,使他們掌握一門或多門實用技術,以達到治貧治愚」。
對於《科學隊長》為貧困鄉村的孩子普及科學,郭姜寧表示由衷的讚賞和堅定的支持。他說:「我是一個從西部欠發達地區走出來的老科技新聞工作者,深深理解知識、技術對脫貧致富的重要性,深知科技扶貧、精準脫貧從孩子做起的重要。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廣大的欠發達地區的孩子,最知道父母的不易,最能體會脫貧致富的迫切,最會感恩,最愛學習。一旦你們掌握了知識和文化,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造福國家和社會。」
高樓鎮貧困群眾的致貧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因病因殘缺乏勞動力,二是因缺乏科學技術在農耕作業方面效益低。從整體來看,該鎮的種養殖業生產力較發達地區相當低下,基本還是原始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模式。熟悉科技、掌握科技、運用科技的佔比相當小。這就必然會導致貧困。
在高樓鎮鎮長袁黎看來,要脫貧致富,實現中國夢的「終極手段」必須是依靠科技。比如:如果擁有了淺丘地區的機械化作業,那麼因病因殘缺乏勞動力的問題將不復存在,原始生產模式效率低下的問題將迎刃而解。當前,我們科技扶貧大多是採取派駐農業科技人員指導的方式,在機械運用方面還是個短板。我想,在下一步科技扶貧的中心應該放在讓全民了解科技、認知科技、掌握科技、運用科技、創造科技上。
聽完課後,一直坐在後面旁聽的雨臺村小姑娘李建華,悄聲告訴記者,她很喜歡科學家講的故事,最想聽的是「瀕危動物」,想知道那些動物究竟愛吃啥、晚上睡在哪裡……
►雨臺村小姑娘李建華悄聲告訴記者,她最想聽科學家講「瀕危動物」的故事。
註:本文原載於《科技日報》公眾號,原標題為《砥礪奮進的五年·精準扶貧駐村調研 | 讓科技之光點亮鄉村未來 (附專訪視頻)》,知識分子獲授權轉發,略作編輯。
製版編輯:呂浩然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大學擴招錯了嗎|創作性非虛構|HHMI青年學者|上帝手術刀
青蒿素|可燃冰|西湖|農場|學術辯|日本獎
屠呦呦|王曉東|張啟發|崔維成|張鋒|楊振寧|李佩
盧煜明|王小凡|吳文俊|袁鈞瑛|張純如|數學教皇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科學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