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號2太空人安全返回!卻意外透露兩大尖端科技!中國沒有

2020-12-03 辰龍觀察

兩名美俄太空人

【辰龍軍事第761期】昨天相信關注人類太空探索的人們都應該終生銘記的一個事件,這就是在哈薩塞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於接近中午時分發射升空的聯盟號宇宙飛船,在一切前期都非常順利的情況下,這艘載著2名美俄太空人的聯盟MS-10號太空船在已經進入深空之時,卻發生了火箭分離故障,導致在艙內的太空人緊急啟動脫離程序,最終在1個小時後安全著陸。

此次雖然升空失敗,卻意外的創造了一個全人類的奇蹟,這也是人類首次實現深空啟動逃逸塔緊急逃離,並且兩名航天員均安全著陸的案例。這其中要實現的技術難度不可為不尖端,並且事後透露出的相關細節可以看出,這兩名太空人在成功逃逸之後,經歷了較長時間的6G過載,這種難受勁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飛船發射中

【辰龍軍事第761期】由於此次聯盟號升空一直是現場直播的,在火箭發出助推失敗的信號後,直播便宣告結束,並且此時的聯盟號飛船的飛行角度瞬間就發生了改變,後來證實這就是罕見的高G彈道下降,這種小角度的急速下墜對於太空人而言都是生死之地,而此次更令外界震驚的是,如果說原來還是靠共同搭載聯盟號的美國太空人證實聯盟號的高可靠性,那麼此次直接就事實證明了其具備的兩大尖端技術,只是這兩種技術不知道中國具備否。

這兩大尖端技術一個是黑障區的通訊技術,一個就是高可靠性的抗壓抗荷能力,前者是在聯盟號發出助推失敗信號後得以證實,並且這也就能夠推測出聯盟號上的太空人這時是可以和地面保持正常聯繫的,而後面這個問題,從歷次聯盟號升空後出現的事故,逐次表現的有著明顯的改進,畢竟高G彈道返回地球,大多數可不是像此次經歷的僅僅是6G過載。

聯盟號

【辰龍軍事第761期】從歷次聯盟號發生事故的記錄來看,初次之外表現最好的是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次,那次的太空人因為故障也經歷了類似過程,但他們經歷的高過載可是達到了21G以上,沒有此次僅僅6G的記錄,要知道這種過載要是沒有特殊的輔助,人是瞬間會斃命的,就這承受了21G過載的太空人也是身體遭受了極大的傷害。

此次根據消息人士的話講,從高空逃逸塔脫離後,高G彈道姿態回歸地球的聯盟號,大多數人都認為是生死難料了,至少也是重傷,而等地面人員在超過1個小時到達飛船降落點中的這段時間裡,太空人已經與地面取得聯繫,並且救援人員到達時,發現的卻是兩名太空人自主離開艙室,人員狀態都非常的棒。

相關焦點

  • 聯盟號火箭發射失敗 兩名太空人緊急安全著陸
    太空人Nick Hague和俄羅斯太空人Alexey Ovchinin,乘坐俄羅斯聯盟號MS-10飛船,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準備前往空間站。助推器出現異常來自NASA TV但聯盟號發射升空後不久,火箭助推器出現異常,發射中止,聯盟號飛船緊急著陸,兩名太空人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傑茲卡茲甘(Dzhezkazgan)以東20公裡處。
  • 聯盟號飛船著陸 俄歐美3名太空人從空間站返回
    原標題:「聯盟MS-09」飛船著陸 3名太空人平安返回地球中新網12月20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9日,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消息稱,3名太空人乘坐「聯盟MS-09」號載人飛船的返回艙成功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在哈薩克斯坦草原上著陸。
  • NASA太空人透露在乘坐Crew Dragon返回地球後撥打了「惡作劇電話」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鮑勃·貝恩肯和道格·赫利透露,他們在SpaceX的Crew Dragon返回艙成功濺落在墨西哥灣後並等待被接走時,找到了一點樂趣。兩人顯然是利用在Crew Dragon上的衛星電話撥打了一些惡作劇電話。
  • 聯盟9號宇宙飛船成功著陸:帶著破洞穿越黑障,返回地球!
    據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報導,12月20日,聯盟9號宇宙飛船在執行了197天的任務後,3名太空人包括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普羅科皮耶夫、歐洲太空人亞歷山大格斯特以及美國太空人塞莉娜奧農-坎茨勒安全返回地球,他們著陸地球後自我感覺良好。
  • 「聯盟號」飛船搭載三名太空人返回地球 (1/6)
    「聯盟號」飛船搭載三名太空人返回地球 (1/6) "← →"翻頁
  • 竟然擁有全球兩大最尖端科技,中國天宮二號到底多厲害?
    竟然擁有全球兩大最尖端科技,中國天宮二號到底多厲害?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實驗版)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質量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
  • 聯盟11號返回過程「正常」,打開艙門後發現3名太空人已死亡
    聯盟11號返回過程「正常」,打開艙門後發現3名太空人已死亡 2020-11-23
  • 龍飛船VS聯盟號,到底誰是逃生大師?
    美國淘汰太空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系統複雜導致可靠性降低(相對方案簡單的飛船而言),而且沒有逃生系統。歷史上最令人悲痛的兩次航天事故,都是太空梭造成的(共計14位太空人遇難)。經典案例是2018年10月11日,聯盟MS-10飛船起飛後約兩分多鐘時遭遇火箭發動機分離故障,此時已抵達50km高度,逃逸塔剛剛拋掉,整流罩內的逃生發動機及時啟動,把返回艙拽離了故障火箭,兩位太空人安全返回地面。
  • 「聯盟」號到站太空人愚人節「中招」(圖)
    3名太空人在檢查了對接口的密封性能並確認安全後,於莫斯科時間1日9時59分打開「曙光」號艙門並陸續進入空間站。  電視直播畫面顯示,首先進入空間站的是巴西首位太空人蓬蒂斯,接著俄羅斯太空人維諾格拉多夫和美國太空人威廉士分別進入空間站。一直在空間站上工作的2名俄美太空人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
  • 組團遊太空 俄「聯盟」號飛船或於2021年底搭載2名旅客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擬定的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初步計劃顯示,俄羅斯或於2021年12月8日發射「聯盟」號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第一批旅客,他們將在空間站度過12天。
  • 人類探索太空這麼多年,有沒有太空人犧牲在外太空?科學家:有!
    自古以來我們人類就對外太空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只能依靠觀察天上的星星來猜測外太空是什麼樣的,後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發明瞭望遠鏡、火箭、宇宙飛船等等,而且還親自將人類類送入了太空,蘇聯時期的加加林就是人類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他的成功也標誌著人類科技的突破,具有很大的裡程碑意義,直到今天,已經有5000多名太空人成功進入到了太空
  • 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許多國家也對宇宙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中國也是如此,而且中國也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當太空人結束了為期幾天或者十幾天的宇宙飛行之後,他們是要需要及時返回地球的。現在太空中有兩個可以供飛船停靠的地方,一個是國際空間站,還一個是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太空人在飛船正式進入軌道之後,會與空間站進行對接。對接完成後,太空人需要進入空間站進行一些實驗,以及採集數據樣本帶回地球進行數據分析。在以上這些工作完成之後,太空人就需要及時回到地球上了。
  • 月球沒有火箭,登月太空人怎麼返回地球?如果沒法返回地球怎麼辦
    發射升空,成功將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這是我們人類第一次踏上外星球。隨後兩三年時間內,先後還有6艘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開啟了登月之旅,除了阿波羅13號飛船在飛往月球過程中發生了爆炸,其餘5艘飛船都成功實現登月,並順利返回地球。幸運的是,阿波羅13號載人飛船雖然發生了爆炸,兩個氧氣罐都炸掉了,但是最後太空人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安全回來。
  • 上世紀50年代,部分太空人進入太空後,因飛船故障沒能返回地球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成功繞行地球一周,他成為了首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但是,卻有傳言說早在加加林之前,就有太空人多次乘坐技術不成熟的宇宙飛船上太空,因出現故障而無法安全返回,地面上的指揮官關閉了通訊設備不再搭理他們,並對外宣稱:發射的是沒有載人的測試飛船,那些不幸的太空人一去不復返,成為了飄蕩在宇宙中的孤獨靈魂。
  • 就差10分鐘,載3人的「聯盟」號飛船突發意外,其中2人來自美
    根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社17日的報導,最近在俄羅斯航空航天集團網站上播放的一段視頻顯示,「盟軍MS-15」載人太空飛行器在離開國際空間站10分鐘之前發生了意外事故,當美國機艙斷開連接時,機艙會收到警報聲音很大,有人駕駛的太空飛行器上有三名太空人,其中兩名來自美國。
  • RKA透露:"聯盟號"將提速三倍!
    據俄羅斯航天局(RKA)透露,「聯盟號」宇宙飛船將在兩三年內完成提速,屆時,該飛船將以三倍於現在的速度飛向國際空間站(ISS)。「聯盟號」宇宙飛船通常,聯盟號需要兩天時間到達在抵達目的地之前,飛船將繞著地球飛好幾圈,除了消耗大量燃料和資源外,還會對太空人的身心產生不利影響。為此,俄羅斯的太空精英們研發了一種方法,讓聯盟號只需繞地球一圈就能到達ISS,而時間僅需2個小時!對於太空人來說,今後去太空一趟,就如同坐高鐵出差一樣方便了!據悉,為配合提速,RKA還考慮用俄羅斯新東方港發射中心代替久經考驗的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中心。
  • 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時未穿太空衣爆體而亡身體腫成300斤大胖子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截止目前位置,全球已有超過500名太空人進入太空,其中有22名太空人不幸遇難。當然在這所有的飛行意外中,最慘烈的當屬蘇聯「聯盟11號」和美國「挑戰者號」的事故了。其中,「聯盟11號」是唯一一艘在太空中失事的飛船,在這場事故中,共有3名太空人遇難。
  • 波瀾壯闊六十年巡天史:前蘇聯/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
    但科羅廖夫考慮到亞軌道飛行要做的工作量幾乎與軌道飛行相同,而且在對太空飛行作了相當程度的分析後,認為人類直接進入太空的威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所以最終決定採用直接進行載人軌道飛行。二戰後美國不僅經濟軍事實力大增,而且科技力量也突飛猛進,在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電子技術、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等方面,美國都具有領先的技術優勢。
  • 三名國際太空人從太空安全返回懵了:地球因疫情已發生巨變
    據外媒報導稱,NASA太空人JessicaMeir和DrewMorgan以及俄羅斯太空人OlegSkripochka今天早些時候,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到地球後,被眼前的景象嚇懵了,因為現在的地球跟他們走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 太空中漂浮著5個人的遺體,有3個是太空人,剩下2個是什麼人?
    人類文明發展到20世紀時,已經有了全新的面貌,科技的力量讓人類能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比如進入太空。真正的航天時代開始於1957年,這一年的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我們進入了航天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不再滿足於把人造衛星送去太空,而是要將人類送往太空,這些人有個統一的稱呼:太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