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洞驅動的星系「耀變體」非常罕見。
《天體物理學雜誌》當地時間10月27日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加納利大型望遠鏡(GTC)確認了一個極為罕見的伽馬射線發射星系「蝎虎天體」(BL Lac,天文學命名4FGL J1219.0+3653)。
團隊研究人員來自西班牙馬德裡大學粒子和宇宙物理研究所(IPARCOS@UCM)、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克萊姆森大學。
伽馬射線是光最極端的形式,只有一小部分星系會發射伽馬射線。
天文學家認為,這些高能光子來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黑洞吞噬周圍的物質,並釋放出噴流(平行物質流和輻射)。這種星系被稱為活躍星系,只有不到1%的活躍星系會偶爾發射朝向地球的噴流。
科學家將此類特殊的活躍星系稱為「耀變體」,它們是宇宙中最強大的輻射源之一。耀變體分為兩種類型:BL Lac和平面光譜輻射類星體(FSRQs)。
目前,人類對這些神秘天體的理解是:FSRQs是相對年輕的活躍星系,其中心黑洞被大量塵埃和氣體環繞。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向黑洞提供的物質被大量消耗了,FSRQs進化成為BL Lac。簡單來說,BL Lacs是老年或者進化階段的耀變體,而FSRQs則是青壯年時期的耀變體。
IPARCOS@UCM研究人員Alberto Dominguez說:「光速是有極限的,因此我們觀測的距離越遠,就越能探索宇宙的『幼年』時期。」
天文學家認為,目前宇宙的年齡約為138億年。最遙遠的FSRQ是在宇宙「10億歲」的「距離」上確定的;與之對比,已知的最遙遠的BL Lac「位於」宇宙「25億歲」時。因此,FSRQ向BL Lac進化的假設似乎是可信的。
現在,新確定的4FGL J1219.0+3653打破了記錄。這一天體成型於8億年前,當時宇宙形成還不到20億年。
IPARCOS@UCM教授Nicolas Cardiel評價道:「新發現挑戰了『BL Lacs實際上是FSRQ進化階段』的觀點。」這或許意味著,人類對耀變體和活躍星系的宇宙演化認識可能會出現巨大變革。
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天體物理學雜誌》
期刊編號:0004-637X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0-grantecan-farthest-black-hole-rare.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