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罕見星系的最遠黑洞

2020-11-02 科技工作者


由黑洞驅動的星系「耀變體」非常罕見。

天體物理學雜誌》當地時間10月27日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加納利大型望遠鏡(GTC)確認了一個極為罕見的伽馬射線發射星系「蝎虎天體」(BL Lac,天文學命名4FGL J1219.0+3653)。

團隊研究人員來自西班牙馬德裡大學粒子和宇宙物理研究所(IPARCOS@UCM)、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克萊姆森大學。

伽馬射線是光最極端的形式,只有一小部分星系會發射伽馬射線。

天文學家認為,這些高能光子來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黑洞吞噬周圍的物質,並釋放出噴流(平行物質流和輻射)。這種星系被稱為活躍星系,只有不到1%的活躍星系會偶爾發射朝向地球的噴流。

科學家將此類特殊的活躍星系稱為「耀變體」,它們是宇宙中最強大的輻射源之一。耀變體分為兩種類型:BL Lac和平面光譜輻射類星體(FSRQs)。

目前,人類對這些神秘天體的理解是:FSRQs是相對年輕的活躍星系,其中心黑洞被大量塵埃和氣體環繞。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向黑洞提供的物質被大量消耗了,FSRQs進化成為BL Lac。簡單來說,BL Lacs是老年或者進化階段的耀變體,而FSRQs則是青壯年時期的耀變體。

IPARCOS@UCM研究人員Alberto Dominguez說:「光速是有極限的,因此我們觀測的距離越遠,就越能探索宇宙的『幼年』時期。」

天文學家認為,目前宇宙的年齡約為138億年。最遙遠的FSRQ是在宇宙「10億歲」的「距離」上確定的;與之對比,已知的最遙遠的BL Lac「位於」宇宙「25億歲」時。因此,FSRQ向BL Lac進化的假設似乎是可信的。

現在,新確定的4FGL J1219.0+3653打破了記錄。這一天體成型於8億年前,當時宇宙形成還不到20億年。

IPARCOS@UCM教授Nicolas Cardiel評價道:「新發現挑戰了『BL Lacs實際上是FSRQ進化階段』的觀點。」這或許意味著,人類對耀變體和活躍星系的宇宙演化認識可能會出現巨大變革。

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天體物理學雜誌》

期刊編號:0004-637X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0-grantecan-farthest-black-hole-rare.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來自罕見星系的最遠黑洞,或將挑戰現有天文學觀點
    由黑洞驅動的星系「耀變體」非常罕見。《天體物理學雜誌》當地時間10月27日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加納利大型望遠鏡(GTC)確認了一個極為罕見的伽馬射線發射星系「蝎虎天體」(BL Lac,天文學命名4FGL J1219.0+3653)。
  • 來自小星系的黑洞可能會發射伽馬射線
    圖片版權:Wikimedia Commons星系有三種主要類型:橢圓形的橢圓型、圓盤狀的螺旋形和不規則形,它們與以前的任何一種都不太吻合。橢圓星系是宇宙中最古老、最龐大的星系。人們提出當兩個較小的星系碰撞時,橢圓星系形成,合併成一個大的橢圓。通常情況下,橢圓星系被發現有一個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0億倍。
  • 超大質量黑洞:星系的締造者?
    如此驚人的能量輸出卻來自一個非常小的區域,這只能用位於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來解釋。在黑洞的引力作用下,周圍的氣體和塵埃會作螺旋運動並且形成一個盤,同時它們還會被加熱釋放出巨量的輻射。超大質量黑洞射出的噴流導致星系形成的概念圖。圖片來源:ESO/L. Calçada。
  • 《自然·通訊》:河外星系中發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
    《自然·通訊》:河外星系中發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安徽師範大學: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
  • 恐怖的黑洞 最大黑洞 到底星系造就了黑洞,還是黑洞造就了星系
    黑洞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及看不見、也不可能觸摸到,但科學家一直認為它是確實存在的。而且幾乎每一個星系中間都有一個黑洞,就像我們的銀心黑洞一樣。2019年8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7億光年的鯨魚座發現了一個相當於太陽質量400億倍的超大黑洞,它就是霍姆伯格15A星系中心黑洞。
  • 恐怖的黑洞 最大黑洞 到底星系造就了黑洞,還是黑洞造就了星系
    黑洞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及看不見、也不可能觸摸到,但科學家一直認為它是確實存在的。而且幾乎每一個星系中間都有一個黑洞,就像我們的銀心黑洞一樣。>2019年8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7億光年的鯨魚座發現了一個相當於太陽質量400億倍的超大黑洞,它就是霍姆伯格15A星系中心黑洞。
  • 罕見雙黑洞吞噬恆星
    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1次,概率為十萬分之一。
  • 宇宙乍現神秘綠閃光或來自黑洞
    NASA認為這種神秘綠閃光是一種極其罕見的超亮X射線源,且可能來自於黑洞,也可能是中子星造成的。根據《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NASA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正在觀察著名的焰火星系(Fireworks Galaxy)NGC 6946。科學家原本想研究星系中的超新星(圖中亮藍光點)。
  • 首張黑洞照片來了,來自橢圓星系M87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的兩個主要觀測目標,一個是位於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Sgr A*,另一個是位於室女座的橢圓星系M87。
  • 我國科學家發現罕見天文現象「雙黑洞吞噬恆星」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趙永新、呂騫、王夢曉、楊穆龍)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發現罕見天文現象:在一個河外星系中觀測到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圖片來自ESA/C.Carreau據悉,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處在銀河系中央的黑洞是宇宙最強黑洞?M87星系中的黑洞笑了
    在探索黑洞之前,大多數人都認為黑洞是一類十分罕見的事物,畢竟黑洞的威力遠超宇宙內的絕大多數天體,它的超強引力令宇宙內眾多事物害怕。根據統計學理論,一般地,過於強大或過於弱小的事物都很少出現,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些實力中等的事物。
  • 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它的能量遠超恆星,黑洞也無法相比!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企鵝號,今天給大家帶來星際小知識的是「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它的能量遠超恆星,黑洞也無法相比!」 這不是一個星系,但它的光芒比數百個星系加在一起還要明亮,耀眼的光芒傳播至數萬億千米遠。
  • 天文學家發現:三個巨大黑洞發生罕見碰撞
    當星系與星系發生碰撞時,星系中央的黑洞也會發生碰撞。美國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三個星系與其中央的黑洞正在發生罕見的碰撞。他們相信,這樣的碰撞將會導致一個超級黑洞的形成。美國科學家發現三個巨大黑洞正在發生碰撞,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 黑洞是如何塑造一個星系的?黑洞風橫掃一切
    來自歐洲航天局XMM-牛頓x射線天文臺(XMM-牛頓衛星)的數據揭示了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在橫掃星際物質的強風作用下形成宿主星系。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分析了XMM-牛頓衛星對活躍星系PG 1114+445核心黑洞長達8年的觀測,展示了超快的黑洞風(從離黑洞非常近的吸積盤釋放出的氣體)如何與星系中心的星際物質相互作用。這些噴流以前也被發現過,但新研究首次明確指出了它們與宿主星系相互作用的三個階段。
  • 發現個奇怪黑洞,竟迫使科學家重新評估:黑洞對星系恆星的影響!
    天文學家通過搜索被稱為電離碳恆星加熱氣體的特徵,用來研究非常遙遠星系中的恆星是如何形成,但是發現活躍的黑洞也可以加熱這種氣體。這些結果與長期持有的理解相矛盾,即在遙遠星系中產生電離碳的能量僅來自恆星形成。這一發現迫使科學家們重新評估黑洞對星系及其內部恆星的影響。黑洞天生就很奇怪,引力如此之強,任何東西都無法逃脫,甚至光也不能逃脫。
  • 中國罕見發現:兩個巨型黑洞合夥吃掉一個恆星-黑洞,恆星 ——快...
    據報導,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相關成果成果已經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一次,而在30多年來,天文學家們只在少數幾個星系中發現了超大質量雙黑洞,捕捉到雙黑洞吞噬恆星更是極為罕見。舒新文教授團隊通過分析衛星觀測資料,在距離地球約26億光年之遙的一個星系中,找到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觀測證據。
  •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中國日報11月29日電(記者 朱立新)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舒新文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星系的中心是黑洞,黑洞不斷吞噬,最終會吃掉整個星系嗎?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天體,神秘而強大。從理論上來講,黑洞有大有小,最常見的黑洞是由恆星在燃料耗盡之後坍縮而成的,這樣的黑洞通常都具有較大的質量。黑洞擁有無限的密度和巨大的質量,質量越大,則引力場越強,所以黑洞能夠帶動大量的宇宙天體進行運轉,而這些宇宙天體的運轉又會帶動外圍的天體運行,於是一個以黑洞為中心的龐大天體系統就運轉了起來,而這樣的天體系統就是我們所說的星系。幾乎每一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黑洞,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自然也不例外。
  • M87星系黑洞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遠,怎麼知道的?
    事實上,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與星系本身距離我們的距離是相同的,約5500萬光年。那麼我們怎麼知道M87星系距離我們有多遠呢?對於遙遠的星系,我們可以通過測量它們的紅移來確定它們的距離。所有的星系都會發光,而大部分的光來自星系內部的恆星。當你把星光通過稜鏡時,它會分散成光譜。在光譜中,你可以看到被稱為吸收線的暗線。這些線條是由構成恆星的元素構成的。每一種元素在恆星的光線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吸收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知道所有的恆星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元素組成的。
  • 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現象,被中國科研團隊發現了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