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怎麼防蚊子的?有三個辦法,環保還有效!
我們現在居住的城市,其實經過了國家的嚴格防治,蚊子的數量跟以前比起來大大的減少了,可是偶爾的時候還是防不住。冷不丁的就被攻擊了,隨後還得癢個好幾天。
不過現在的科學技術這麼的發達,驅蚊產品層出不窮,所以都很先進,不用多費力就已經把蚊子滅掉了,所以現在的蚊子已經很少了。但是在古代的時候,衛生條件可跟現在差得遠,防蚊技術也落後,那他們是怎麼預防蚊蟲叮咬的呢?
在古代的時候,到處都是蚊子,為什麼呢?因為古代的衛生條件比較差,特別是鄉下,經常有垃圾大量堆放,還有旱廁堆肥這種東西,臭氣燻天。而且有的人家正好就為了打水方便住到了水邊,或者是自己家就有井口。要麼就挖的小池塘。這樣的環境下,一到天熱,便是蚊子的快樂發育期。
所以古人如果不想辦法去整治的話,真的會因為蚊蟲叮咬,難受到不能去工作。
其實古人也有蚊香
在很久以前,古人就開始使用「蚊香」了,樣子都一模一樣,但是名稱不同,他們稱之為「燻」,而且這個古法居然真的一直用到了現在都還在用,古人的蚊香裡面,放的就是可以直接驅蚊的植物,其中就有一種叫做莽草,這個莽草的驅蚊效果是很不錯的,但是這個莽草是有毒的,它的渾身上下基本都有毒,老鼠吃了也會被毒死。所以用這個莽草才燻蚊蟲,就很有效,但是也對人類很不安全。這種毒對人也有效。
古人很聰明的,覺得這個方法不行了以後,就不再用這個方法驅蚊了。後來他們都改用蒿和艾葉一類的植物,用來燻蚊蟲。
這個在宋代還挺流行的,普通人家都在用艾草來燻這個,不過更有錢的富貴人家,都已經用上了艾草和雄黃浮萍做成的蚊香了,而且他們是有專門製作蚊香的作坊,後來到了明清時期,蚊香裡面的材料不斷增加,還發明了一種「滅蚊燈」把蚊香點燃了以後,放到滅蚊燈裡面,吸引蚊子前去,就能死去更多的蚊子了。
古人也有蚊帳,甚至很講究
在秦代的時候人們夏天已經使用蚊帳防蚊,不過此時它還不叫「帳」而是有一個更古香古色的名字,那就是「幬」
到了唐代以後,蚊帳就已經普及了,蚊帳還都用各種錦、羅、紗等等輕質的絲織品製作出來,而且窗戶上也糊的有窗紗,這麼一想其實根本跟現在都差不多,甚至我們這邊也是因為古人發明了,我們才能沿用到到今天。
滅蚊缸也是很神奇了
古人為了不讓蚊子叮咬,從源頭解決問題,在家裡的大水缸裡面養青蛙,這樣只要一有蚊子飛過去,這青蛙就開始一頓美餐。但是青蛙非常的吵,特別是晚上該睡覺的時候,吵得不得了。但是還有兩種植物是天然防蚊的,那就是楝樹和鳳仙花,他們可以分泌出來一種蚊子討厭的毒素,來趕走蚊子。
古人的驅蚊方法確實很環保,其中也蘊含著他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