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學探究的方法

2020-11-22 初中物理園地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由於它聯繫實際緊密,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因此學生比較感興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拓寬視野,初步領悟到科學研究方法的真諦。

1、觀察法

很多學生是懷著深切的期望開始學物理的,他們從日常觀察中積累了許多問題,期待在物理課中找到答案。能及時給學生滿意的解答,會有利於保持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興趣。教學中應多鼓勵和指導學生深入觀察,作好紀錄,同時說明所觀察的事物跟哪部分知識有關,現在的觀察對將來的學習有什麼好處,更可取的辦法是教師爭取主動,給全班或個別喜歡觀察的學生布置觀察作業,課本在某些課後習題裡面編寫了一些觀察性的題目,教學時可以根據情況提前布置給學生。

應該注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素養。這首先是要求觀察的客觀性,其次,觀察要能抓住主要的東西,其三,觀察都要有詳細的記錄。最後,把學生培養成為樂於觀察、善於觀察的有心人,防止形成漫不經心、視而不見的粗率作風。

2、假設法

假設是自然科學研究的一種廣泛應用的方法。它是根據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事實,對未知的事物進行深入的觀察、分析後所做的假定性的說法。

假設是有一定的推測性質,它正確與否有待實距踐檢驗。但是假說不是臆想,它有一定的科學事實的根據,它的主要部分和基本思想是根據科學事實推想出來的,它要跟當時公認的理論一致,能說明當時已知的科學事實並預測存在著未知的事實。

3、實驗法

實驗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分組實驗讓學生達到大綱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實驗修養,會使用基本儀器、會記錄、整理數據,會得出適當的結論。分組實驗需要學生間合作,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也大有好處。

實驗還能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激發學習興趣。目前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師演示的探索性實驗,從培養學生掌握實驗方法的角度來看,教師的演示起著示範作用。在整個演示過程的每一步,都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必然會產生深刻的教育作用。

4、理想法

理想化的方法,是科學抽象的一種形式。

在中學物理中可以使學生認識的理想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把物體本身理想化或者把物體所處的條件理想化;另一種是理想實驗。

質點、表面光滑的物體等,是把物體本身理想化。也就是抓住物體在所討論的現象中起主要作用的性質,暫時捨去次要作用的性質。無摩擦的表面、絕熱的容器等,是把物體所處的條件理想化。即抓住起主要作用的條件,暫時捨去起次要作用的條件。這種理想化方法的好處:第一、可以使問題的處理大為簡化而又不會發生大的偏差;第二,對理想化的事物進行研究的結果,加以適當修正,即可用於實際事物。

科學的理想化不同於無根據的幻想,有它的客觀根據。理想化就是突出起主要作用的性質或條件,完全忽略其它性質或條件。例如研究滑輪組時我們常用到公式:F=(G物+G動)/n,在這裡突出G 物和G動, 忽略了繩重和摩擦。對研究對象進行理想化處理的方法實際上就是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使研究主題更明確。理想實驗在物理學的理論研究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伽裡略論證慣性定律所設計的斜面小車實驗在無摩擦情況下,從斜面滾下的小車將以恆定的速度在無限長的水平面上永遠不停地運動下去,就是物理學史上著名的理想實驗。

伽利略理想實驗

5、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就是指在效果等同的前提下,把實際的、複雜的物理過程或現象變換成理想的、簡單的過程或現象來研究處理的方法。其關鍵是要抓住物理內容的本質,形式變異而本質不變,從而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和理順思路的目的,同時還能起到加深理解有關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效果。

等效的思維方法在初中物理中已有多次接觸。如重心和總電阻的概念的建立,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維方法。等效的思維方法也是應用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有力工具。在關於長度的測量中便可初步領略它的風採:利用一條彈性不大的軟棉線代換地圖上所畫的彎曲的鐵路線,從而測出曲線的長度。歷史上三國時,曹衝稱象的故事又是一個典型事例。這裡,用易於被直尺測量的棉線代替地圖上所畫的彎曲的鐵路線,以及用可以採取分次測量的石塊代失難以一次測量的大象,都是等效法的具體應用。

6、類比法

「類比」是人們常用的思維方法。通過事物間相同的特徵或相異特性的比較,揭示事物的本質聯繫和區別。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和物理規律間具有可比性,運用比較的方法,可幫助我們接受新概念,加深對新概念的理解。例如:把電壓與水壓、電流與水流做一比較,變抽象為形象,使我們對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和電源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過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比較,還可以清除我們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錯誤和模糊的認識,達到由此及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例如:交、直流發電機(電動機)在結構原理上的比較;柴油機與汽油機工作原理的比較,等等。在解題過程中,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比較,也能迅速、順利地做出正確的分析與解答。

7、控制變量法

由於影響某種物理現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弄清很不容易,這就需要通過控制變量法來研究,然後分析在其它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某一變量發生變化對研究的對象影響情況,從而探索其中的規律,並進一步歸納總結,最後得到影響這一現象的各個因素之間的關係。如,用示波器研究不同聲音的波形時,就是分析對音調、響度、音色進行控制。又如,研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導體中的電流跟哪些因素有關、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以及研究速度、密度、力的三要素、浮力、歐姆定律、電功、焦耳定律、電磁鐵磁性強弱影響因素等都可以用控制變量法。

8、歸納法

在物理學研究中,歸納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許多物理定律的獲得都是藉助了歸納法的力量。物理學研究的這種特點,也反映在物理教材之中,依照教材的安排,大多數規律是經由實驗歸納獲得的。因而歸納法的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教師在講解力時,首先給出有力存在的具體實例,如「人推車」、「人提水桶」、「推土機推土」、「壓路機壓路」、「磁鐵吸引大頭針」,然後由上述實例歸納出結論: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9、轉換法(效應法)

效應法就是研究的對象雖然看不見,但由於它的存在會產生一些特有的現象,這種現象就稱為該種物質存在的效應。比如,電流的三個效應,探索時可憑人的感觀,藉助其它工具來認識和掌握它們。

10、推理法

推理法就是在大量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進行科學推理。由現象到本質,從而提練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如,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又如,通過將正在發聲的物體懸掛在真空罩內,用抽氣機抽出罩內空氣時,所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的實驗,進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

相關焦點

  • 2018初中物理方法輔導之實驗、探究題答題技巧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物理方法輔導之實驗、探究題答題技巧》,僅供參考!
  • 6種初中物理研究方法,你了解多少?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突出科學探究內容的同時,要重視研究方法的指導。通過舉例、專業的物理表述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類在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科學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理想模型法」等。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學現象探究方法(4)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學現象探究方法(4),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控制變量法   1.原理:在物理學中,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學現象探究方法(1)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學現象探究方法(1),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類比法   1.原理:類比是將一類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進行比較,以另一事物的正確或謬誤證明這一事物的正確或謬誤。這是運用類比推理形式進行論證的一種方法。
  • 初中物理概念的「定義」方法
    初中物理主要包括一些概念、規律、應用解題的方法及能力的培養等,而物理量的定義,則是物理概念的最基本、最概括、最實質的內容,初中物理中有許許多多的物理量,探究它們定義中的一些共性,對我們師生理解、掌握這些物理概念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主要想歸納一下初中物理定義物理量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 班裡學霸問物理老師要到的初中物理實驗探究題(列印版)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題出題風格多樣,歸結起來也比較簡單。主要考察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還有一些錯誤的操作步驟對實驗的影響。為了應對中考,班裡學霸問物理老師要到的初中物理實驗探究題你值得收藏。下面就為大家呈上這一份初中物理實驗探究題大全,希望可以幫助你快速提高物理成績,輕鬆應對中考物理。圖片收藏即可列印,但是面對這麼多的實驗探究題你是不是有些頭大呢?千萬不要有頭大的感覺,雖然初中階段的物理大多省份都是70分滿分。初中階段的物理也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如果因為粗心大意沒有打好基礎的話,高中可能就不能選擇理科了。你的科學家夢可能就要止步了。
  • 初中化學-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古代著名的化學家拉瓦錫,在簡陋的實驗室裡,探究空氣的成分,為化學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化學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驗,許多化學的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也都通過實驗得到的。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思考:用實驗研究物質的性質的一般方法是什麼呢?
  • 初中物理實驗方法總結(絕對乾貨!)
    原標題:初中物理實驗方法總結(絕對乾貨!) 1 初 中物理的各類實驗方法, 你都了解嗎?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規律和實驗中多處應用了這種方法。從而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較複雜的實驗和較難的物理知識。類比是一種推理方法,不同事物在屬性、數學形式及其他量描述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就可以來用類比推理。類比法是提出科學假說做出科學預言的重要途徑,物理學發展史上的許多假說是運用類比方法創立的,克卜勒也曾經說過:「我們珍惜類比推理勝於任何別的東西」。
  • 福建省初中物理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發布
    以學生發展為本,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基礎,聯繫學生的學習實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和諧、自然的教學環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學習科學的潛能都得到發展。   (三)注重實驗、探究。
  • 【初中物理】物理入門學習方法分享,初二的孩子有福啦!
    初二是初中最為關鍵的一年,說它是初中的分水嶺一點不為過。下面就為大家總結幾條學習物理過程中快速入門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觀察生活,善於思考物理學是與生活聯繫最緊密的一門學科,初二上的聲光熱更是如此。比如你想過路邊的花草樹木除了可以裝點環境還可以減弱城市噪聲嗎?你知道汽車的倒車鏡為什麼可以增大視野嗎?你懂得雨、雪、霧、霜的形成和物理當中的哪種物態變化有關嗎?
  • 如何學好初中物理?
    這一點對於物理學科的學習非常重要!因為物理講解的是「萬物之理」,物理可以說是一門純理科,不像化學或生物一樣既是理科又偏文,也不像數學一樣只有理論推導、計算、證明、函數關係、幾何關係等,卻沒有各種實驗驗證。   所以同學們,如果你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重視理解,那麼很有可能無法取得好成績。尤其那些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去學物理的同學,是很難學好物理的!
  •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
    當我個面對這些學生時,應該怎樣去把高中物理知識教授給他們,讓他們從容面對新的挑戰?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的「臺階」。這個臺階存在於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初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繫。
  • 初中物理太難學?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這些方法
    初中物理是培養中學生們物理學習興趣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初二年級,是學生打下物理的知識基礎、思維方法基礎、科學探究基礎的關鍵學期。也許有人會說初中物理挺簡單的啊,這也僅僅是相對於高中物理而言,但是對於初次接觸物理學科和物理思想的多數初中生而言,想學好物理,提高成績並不容易。
  •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今天的內容是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的教案, 下面是試講。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熱量及其單位,理解比熱容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觀察、實驗探究,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驗探究物質比熱容的過程,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熱量及其單位,探究物質比熱容。
  • 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密度· 教學素材包共享
    本公眾號(wulipark)致力於研究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及其傳播教學資源。歡迎並感謝朋友們關注!
  • 「名師在線」初中物理實驗中為什麼要進行多次測量?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第三部分 課程內容」中指出:課程內容由科學探究和科學內容兩部分組成。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將科學探究列入「課程內容」,旨在讓學生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的相似的探究過程,主動獲取物理知識,領悟科學探究方法,發展科學探究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 初中物理測量實驗分類與物理方法
    在初中物理實驗中,測量實驗佔有很大比例。中學測量實驗分為兩大類,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我們來看看兩種測量方法的定義。直接測量:是指直接從測量儀表的讀數獲取被測量量值的方法。特點:無需通過數學模型的計算,通過測量可直接得出結果。
  • 有趣的物理之:探究串、並聯電流的規律
    點擊上方「初中神物理」,觀看更多物理微視頻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 初中物理《密度》說課稿
    我所面對的是初中八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抽象能力雖然已經有所發展,但對於本節課的認識還是不夠的。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對於比值定義物理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但在教學最大的不同就是密度概念較為抽象,學生需要在探究基礎上進行深化理解。
  • 2021初中生物學習方法:實驗探究類答題搶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生物學習方法:實驗探究類答題搶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生物學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是培養科學思維方法、完成探究性實驗的基礎。   (2)深刻領會教材實驗的設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