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模型愛好者圈:懂我們熱情的人太少了

2020-12-05 齊魯網

一個模型需要成百上千個零件,花費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慢慢組裝,之後還要上色、做舊,經歷無數次的優化。這在一般人看來完全是浪費時間,但對模型愛好者來說卻是最大的享受、最好的放鬆。在濟南有這麼一群模型愛好者,他們在自己的圈內自得其樂,孜孜不倦地進行著各自的創作。有人說他們是在追求經濟回報,他們卻在有意地迴避有違自己創作追求的代工。在他們的眼裡,模型創作不只是手工,也是藝術。

賈爍正在做的B252蒸汽火車模型有近800個件,忙活了半個月也只完成了一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戴偉攝

>>做模型戒掉了多年的「網癮」

今年30歲的賈爍玩模型已經有6個年頭,賈爍曾是一名普通員工,朝九晚五日子平淡家常。可是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當他化身為「路尐凡」,就頓時成了濟南「模型界」的大咖級人物,他是濟南模型吧吧主,還打理著兩個模型愛好者QQ群,成員多達600餘人。

在濟南西郊的美裡湖,賈爍和他志同道合的「模界」好友韓聖璽、孫宇君等租賃了房屋,設立了一個模型工作室。這是一個獨棟小樓,因為位置偏僻,租房價格相對便宜。一進門就是一個透明的置物架,上面展示著工作室成員的模型作品:戰艦、坦克、飛機、碉堡、動漫人物。二樓是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室,裡面有幾張辦公桌,上面放著檯燈、操作臺、剪刀、膠水等等,牆邊的櫃架上堆放著各式各樣跟模型有關的材料和工具。

「專用的小剪刀,專用的單刃鉗,放大鏡,噴漆用的噴筆、測量用的遊標卡尺等等,一套常備工具置辦下來需要五六千元。」賈爍說,說起模型,一般人第一個想起來的多是玩具店裡各類拼裝玩具,這些價格不菲的玩具往往有上百個零部件,還配備相應的圖紙,根據圖紙可以拼出人物、房屋、輪船等等。實際上,兩者雖有相似之處但相差甚遠,說「中間隔著一個太平洋」也不為過。

濟南小夥孫宇君,1998年生人,比賈爍小10歲,現在還是濟南職業學院的一名學生。但他卻已經是玩模型的老手,資歷比賈爍都要老。

在小孫看來,要是說拼裝跟模型之間有什麼聯繫的話,那就是拼裝相對簡單,不需要什麼工具,零門檻,許多人對於模型的愛好往往是由拼裝領進門,因為喜歡拼裝漸漸愛上了更有技術含量的模型。小孫本人就是在8歲時得到了父親贈送的一個拼裝玩具,慢慢喜歡上了模型。如今,他已經有了12年的玩模經歷,堪稱是濟南模型圈最年輕的玩模老手,因為對模型的酷愛,他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這上面,把多年的遊戲癮都戒掉了。

「中學時我就已經很迷戀模型了,那時候沒錢,其他同學把飯錢省下來去打遊戲,我是把錢省下來買模具、買工具。」孫宇君說。

賈爍也有著類似的經歷,他坦言自己在玩模型之前一度十分痴迷網路遊戲,也曾經在虛擬世界取得相當高的段位,每個月玩遊戲買裝備的錢也有500多元。曾經,在賈爍父母和妻子看來,完全沒有辦法幫他戒掉網癮。但事實證明,辦法還是有的——2012年,賈爍24歲生日時,出於偶然的機緣他給自己買了一個輪船模型。

「那是一個很大的盒子,我抱著回了家,弄了兩個多星期才做好,擺在家裡感覺很有成就感。」賈爍說,從那時開始,他就慢慢喜歡上了模型,越玩越覺得其中蘊含的學問巨大,工具一件一件添置,製作出的模型作品一件一件增多,花在模型上的時間多了,玩網路遊戲的時間就少了,後來有一次他恍然發現自己竟然已經10多天沒有打開電腦玩遊戲了,卻絲毫也沒有影響生活,這在以前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濟南模型吧」經常組織線下比賽交流活動。(受訪者供圖)

>>玩模型:功夫卻在模型之外

在模型愛好者圈內,大家嬉笑時會說自己是「玩模型」的,但一旦進入做模型的狀態卻超乎尋常的認真,容不得半點「玩耍」,他們堅信自己進行的是一項創作,做的是不可量產的工藝品,是藝術,這是拼裝所不能比的。

目前,賈爍正在製作一個二戰時期德國的B252蒸汽火車模型,有大大小小將近800個零件,用如此多的零件拼配成一個與實車比例為35:1的模型,還要通過色彩、做舊使其逼真,工作量十分巨大。半個月前,賈爍網購了B252蒸汽火車模型板件,這是進行模型創作的基礎。

賈爍介紹說,模型最早興起於日本,經過多年的發展世界各地都有了模型愛好者,大家喜歡的類型五花八門,但最多的還是軍備,尤其是二戰時期的各種戰艦、坦克、飛機等。早有公司看準商機,通過對外公布的經典戰車、坦克、飛機等進行實地測量,根據其技術參數按照一定的比例製作出模型板材,再出售給模型愛好者。

「這個在圈裡叫做『開模』,只有開過模能夠買到板材的才能進行模型創作。」賈爍說,買回板材後,要把它們拆解成一個個的零件,在頭腦裡對其進行初步的規劃,哪些零件要先拼接粘貼,哪些需要先進行加工改造,哪些需要先上色再組裝,每一個零件都要安排到位,每一個步驟出現差錯都意味著要付出加倍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會帶來整個模型的毀滅性後果。

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賈爍也只是剛剛把這個模型做出了框架,開始給部分部位上色。此時,只是進行了一半的工作,接下來的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裡,賈爍要在給不同部位上色的同時,通過網絡、書籍等等途徑,儘可能多地了解B252蒸汽火車的資料,了解它在二戰中出現的時間,出現過的地點,有沒有經典的故事,在頭腦裡進行再創作。

「做模型其實需要了解很多東西,我們要做的是儘可能地讓它更接近實物,表現出經歷時空的歷史滄桑感。」賈爍說,模型粘貼成型後,工作還只是完成了一半,還要再根據當時當地的環境、歷史變更等等,在一些部位藉助於各種輔料,比如沙石固定液、舊化液、清洗液等等輔料(這些輔料常用的就多達上百種),做出生鏽、掉漆、染塵、染油等等不同的效果,有時還要根據影視作品的場景或者是攝影作品,通過各種輔助材料還原出一個包含故事的場景。

「模型想做好並不容易,需要很多的知識積累。」孫宇君說,他個人愛好模型是因為喜歡歷史,他理想中的模型應該是通過一個模型再現歷史場景,每一個模型都在講述一段歷史,這其中涉及的學問、知識非常之多。比如,同樣型號的坦克在北非戰場和歐洲戰場的,在做舊時使用的材料就不一樣,前者是沙漠,要做出沙塵的感覺,後者卻做出黃土的質感。

「機械的構造,各個部件的基本功能,甚至是美術上光影的變化這些知識點都需要掌握。」孫宇君說,因為做模型,他讀了大量關於二戰的書籍,也學習了很多美術、攝影、機械等方方面面的常識。在小孫的手機裡,存著大量的土壤、輪胎、油漆斑斑的發動機等「毫無美感」的照片,這些都是他搜集的素材,生活中他總是在留意大貨車粘上圖、粘上油漆,生鏽的樣子,心裡琢磨著在做模型時通過什麼辦法能把看到的情景用輔料做出來。

>>創建濟南模型吧,希望更多人加入圈子

正是因為有如此複雜的工序,每個模型愛好者也都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追求,所以即便是同一個模型板材,不同的人做出來的模型也不一樣,這也意味著模型是不可複製,更不可能量產。一個模型做出來可能需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沒有十分的愛好是難以為繼的。

目前,在濟南,模型愛好者圈除了聚集在百度貼吧外,還有兩個QQ群,玩模型的有600多人。這個數目乍看不算小,但相對於濟南龐大的常住人口數量,實在是微不足道,可以說模型還是一個極其小眾的愛好。

賈爍介紹,群裡的600多人分布在各行各業,年齡分段也很廣,有20歲以下的小夥,也有60歲左右的退休職工,但像他和孫宇君、韓聖璽這樣的鐵桿模型愛好者,還是極少的。

「上班的沒時間玩,退休了的又要看孩子,很多人都是玩著玩著就退出了,現在新加入的人數遠遠沒有退出的人數多。」賈爍說,這並不是因為沒人喜歡模型,更多的還是因為家人的不認同、不支持,很多愛好者剛表現出來就被父母扼殺了。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模型,賈爍他們創建了貼吧、經常組織比賽交流活動,每年都有三四次大型線下活動,同時也自己拍攝視頻在網上宣傳。「濟南模型吧」裡的交流也很活躍。

「也不是沒人喜歡,不斷有學生到工作室來,我們也沒有什麼保留,把我們的經驗分享給他們,但由於家人的不支持,很多人都不了了之。」賈爍說,這個也可以理解,畢竟做模型也不能高考加分,在許多人看來不但不能賺錢還要「燒錢」,完全是不務正業。

韓聖璽說,說做模型不能掙錢也不完全對,事實上,模型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從板材到用具再到輔助材料都有專門的廠家生產,做出的模型也能在網上賣出不錯的價格。一些名家做出的經典模型賣出上萬元也不奇怪。即便是知名度還不夠高的玩家,在網上替人做代工,按照他人的要求製作模型,也能獲得不錯的收入。

賈爍、孫宇君他們都曾有過代工的經歷,但後來都有意地迴避著代工,甚至明確拒絕開發商的邀約,一來他們覺得這種代工跟自己的追求不一致,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沒有創作的樂趣,對於提高技術一點幫助也沒有,做來做去雖然掙到了錢,但也「迷失了自我」,二來,實在不願意拿自己的愛好來換飯吃。與其如此,他們寧願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模型,或者自己收藏或者在網上出售賣給有緣人,同時出售一些模型的用品,藉以維持濟南模型吧的運轉,等待更多的愛好者加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 實習生 馬欣冉

[責任編輯:楊凡、韓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成立
    齊魯網濟南4月16日訊2018年4月15日,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在濟南珍珠泉賓館正式揭牌成立。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發起人牛桂華介紹說,天文是小眾愛好,多年前,濟南的一群天文發燒友一起追逐星空,目視追星觀測、深空和星野攝影、論壇交流、公益科普巡講,漸漸在全國打開了知名度,也經常組織「路邊天文夜」活動,讓經過的行人感受到星空的震撼和美麗。
  • 每年開車"繞地球1圈" 濟南這位老司機堅持了26年
      他每年開車「繞1圈地球」,堅持了26年,這是個啥牛人?本期「濟南凡人說」,記者帶您走近一位傳奇「老司機」——濟南公交一分公司3路線駕駛員管力峰。今年48歲的老管,累計為市民駕駛公交裡程超過10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跑了26圈。   濟南公交一分公司3路線駕駛員管力峰。
  • 《火紅熱情表白的紅色玫瑰花》赤發鬼-協助拍攝
    火紅熱情表白的紅色玫瑰花【第1幅圖】此作品由太原攝影愛好者鈕先生在著名的中山地區拍攝火紅熱情表白的紅色玫瑰花【第4幅圖】此作品由哈爾濱攝影愛好者宋先生在著名的瀋陽地區拍攝>火紅熱情表白的紅色玫瑰花【第5幅圖】此作品由中山攝影愛好者裴先生在著名的合肥地區拍攝火紅熱情表白的紅色玫瑰花【第6幅圖】
  • 2020四川模型愛好者新年展
    作為一名普通的模型愛好者,很感謝聖瑪特工具的柳總年復一年的牽頭組織,讓四川地區的模友們能夠聚在一起吹下殼子! 今年的新年展依然在玉林的院子文創園舉辦,感覺人氣比去年更旺,也希望更多四川模型愛好者能夠在明年參與起來,與我們一起耍「瘋狂的塑料」。
  • 昆明舉辦模型愛好者嘉年華 精美模型纖毫畢現
    3月24日,模型愛好者們欣賞各類模型作品。當日,雲南首屆模型愛好者嘉年華在昆明舉行,吸引了眾多模型愛好者們參與。據了解,該活動匯聚了靜態模型及遙控模型一起交流展示,並且有趣味比賽和知識講座等相關活動,讓模型迷們大呼過癮。
  • 不會做高達的模型愛好者不是好的攝影師
    S君是一個實打實的動漫愛好者,不過,「動漫」二字也僅限於「機甲類」,例如像高達這種題材。而不管是在哪裡,我都能在工作中,在同事人群中,在網絡裡的網友中,尋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喜歡屬於我們的小天地——「高達模型」。我們這一群人,圈內有一個更接地氣的名字,那就是膠佬。而我們做高達模型這個行為,並稱為擼膠。
  • PowerBI分析顯示,昆明業餘騎行愛好者繞了地球赤道545圈,牛!
    我傾向於人為行者更多是面向非專業選手的,因此,凡是出現在醒著的用戶我都認為是業餘愛好者。專業和半專業選手見諒。昆明有至少5000名騎行愛好者從32個騎行群獲取的騎行愛好者總數維持在5400-5700人之間。我記錄的數據顯示最高達到5643人。
  • 仿真車模型愛好者:人車合一的體驗很奇妙
    遙控模型仿真車通常是按照真車結構、原理及一定比例縮小製成。當天,江凱向記者展示了自己DIY的越野半卡D90、軍卡、洲際卡車等遙控模型仿真車。他表示,十年前,在網絡上看到日本田宮模型的遙控模型卡車廣告,當時就被迷住了。之後就心心念念,最後如願買下了這部車,從組裝這第一輛車開始,開啟了他的十年遙控模型生涯。 實際上,江凱是一名設計師,他只能利用業餘時間研究遙控模型仿真車。十年以來,江凱不僅續寫了自己的兒時夢想,還從普通愛好者進階為RC達人。
  • 2018濟南樂器展:走訪鋼琴展廳第一大展商德國卡米洛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詩人筆下的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這是歷史書中的濟南;「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這是文化教育者心中的濟南。因此,這個文化藝術之地四季的觀賞者皆絡繹不絕。而在近日,濟南因為舉辦了一行業盛事再次受到矚目關注。4月12日-4月15日,2018第六屆山東國際樂器業展覽會在山東機械設備展覽中心(濟南解放東路69號)盛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樂器參展商「霸佔」了12000平方米的展會面積,五洲大地的音樂愛好者也熱情奔赴而來,共赴這場樂器行業盛事。
  • 模型愛好者的福利! 精緻"迷你模型"集中展出
    模型愛好者的福利精緻"迷你模型"集中展出 2019-09-26 08:01
  • 微縮模型愛好者彭逸民:消逝的古鎮在他手上「重生」
    「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還有世博會中國館模型、『遼寧號』航母、『神十』飛天、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等作品,大部分都在泗涇鎮成人學校。」彭逸民手持冊子向記者介紹道。從2002年第一件作品「安方塔」的問世,用竹木製作微縮模型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符號,精雕細琢的手藝、生動逼真的造型,加上竹木這一特有的材質,線條清楚,既具典雅之美,又有濃鬱書卷氣,極富觀賞性。
  • 硬核揭秘:UFO愛好者們最愛的麥田圈,全部都是假的
    UFO聯繫了起來,也許就是由此開始,眾多愛好者們明裡暗裡掀起了「造圈」運動。2個人,用繩子、滾筒等簡易工具,三個小時就可完成一個規整的麥田圈。至今,我們都能找到BBC網站當年對此的報導。 3 麥田圈裡的「外星信號」是真是假? 說到這裡,可能還有人不願意相信麥田圈是人造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最出名、爭議最多的這兩個麥田圈。
  • 申城模型愛好者在東方綠舟迎來盛大嘉年華
    圖說:上海模型節在東方綠舟開幕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申城的模型愛好者昨日在東方綠舟迎來了盛大節日。本屆模型節以「體驗快樂、放飛夢想」主題,為青少年和模型科技愛好者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廣闊平臺。從6月啟動至今,吸引了來自全市16個區10餘萬名中小學生和社會各界模型愛好者報名。活動現場,4000餘名青少年學生以及模型愛好者歡聚一堂。
  • 做一個模型愛好者的基本道德修養
    原創聲明 高達模型製作技巧 微信公眾號《高達模型製作技巧》自創辦以來深受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眾多作者編輯譯者亦傾力付出辛苦的汗水和獨特的創意。對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的轉載請聯繫公眾號編輯獲得授權。
  • 濟南一攝影作品入選2020中國最美星空,還被央媒「點讚」新時報獨家...
    這條匯集了五湖四海星空攝影愛好者最優秀作品的視頻,一經發出便引起共鳴,也被新華社、央視網轉載。值得一提的是,濟南攝影愛好者張前進的作品「石猿銀河」也出現在了這條視頻中,也是濟南唯一一張「上榜」作品。3日上午,新時報記者獨家採訪攝影愛好者張前進,來傾聽濟南星空攝影迷與「石猿」背後的故事。
  • 圖文:小小天文愛好者-製作的衛星模型
    圖文:小小天文愛好者-製作的衛星模型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小小天文愛好者
  • 指尖上的生物學藝術——濟南一中舉辦第九屆細胞模型製作大賽
    為積極順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豐富學生的學科課餘生活,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濟南一中高一年級生物組於2019年11月舉辦了第九屆「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製作大賽」活動。本次比賽的參賽對象為濟南一中2019級全體同學。同學們在所在班級以個人或宿舍為單位的形式參賽。11月12日上午,生物組教師組成評委團,從細胞模型的完整性、美觀性、科學性等方面,對學生上交的作品進行了綜合評定。最終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並且在教學樓一樓進行了作品展示。
  • 濟南七中舉行「DNA結構模型製作大賽」
    為鞏固前周所學習的DNA分子結構的相關知識,同時促進學生將抽象化知識形象化,濟南七中生物組利用4月5-7日清明節假期,組織2018級全體同學,鼓勵大家依據所學
  • 航空航天模型比賽在吉安舉行,150名航模愛好者競技長空
    ,全省150名航空航天模型愛好者齊聚一堂,競技長空。、「天戈」遙控直升機障礙賽、遙控渦噴特技飛行、二對二遙控空戰模型飛機等14個項目進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應該是遙控渦噴特技飛行。 參賽運動員黃天翔告訴記者,由於他父親是模型飛機愛好者
  • 濟南《石猿銀河》獲譽最美星空之一,作者:多虧南山好氣質
    值得一提的是,濟南攝影愛好者張前進的作品《石猿銀河》也出現在了視頻中,也是濟南唯一一張「上榜」作品。3日上午,新時報記者獨家採訪了張前進,聽他講述了濟南星空攝影迷與石猿背後的故事。深夜徒步荒野記錄下濟南最美星空張前進入選的作品,取景地位於南部山區西營街道杜家坡村,2019年全網走紅的石猿附近。作品也取名《石猿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