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2019年10月底萌生了跟蹤昆明業餘騎行數據的想法。於是從跟蹤昆明騎行微信群和行者昆明騎行數據入手。並通過百度地圖獲取了昆明單車行的相關數據。
這篇帖子試圖管窺昆明業餘騎行界的整體情況。
數據源
我加入的騎行群,共32個;行者上記錄的昆明騎行數據。
行者數據主要是基於昆明本地排名頁面,獲取的昆明騎友騎行數據。數據時間區間從2012年6月3日(從當天開始有昆明騎友的騎行記錄)至2019年12月31日。
我不知道行者是不是有專業或半專業選手在裡邊。我傾向於人為行者更多是面向非專業選手的,因此,凡是出現在醒著的用戶我都認為是業餘愛好者。專業和半專業選手見諒。
昆明有至少5000名騎行愛好者
從32個騎行群獲取的騎行愛好者總數維持在5400-5700人之間。我記錄的數據顯示最高達到5643人。
而根據行者昆明騎行愛好者數據,昆明有25142人加入行者。
如果剔除騎行裡程為0的用戶,則昆明有19614人在行者上留下騎行記錄。
考慮到共享單車可能存在的影響,將騎行裡程500公裡作為騎行愛好者的起點,則有4900人在行者上的裡程超過500公裡。這裡忽略了使用了其他騎行數據服務的車友的數據,比如我,我基本不在行者記錄數據,我主要用garmin connect和strava,原因無他——我用的garmin edge碼錶記錄軌跡,這兩個網站對garmin edge碼錶支持到位。
綜合騎行群和行者數據,昆明的騎行愛好者在5000人上下。
男性騎友佔七成,女騎友不足三成
從微信群的數據來看,男騎友佔比超過70%,女騎友佔比接近24%,還有接近6%的車友未顯示性別信息。
從行者數據(即擁有行者帳號)來看,男車友超過82%,女車友只有16%,還有接近2%的車友未填性別。
考慮到女車友可能使用行者的人數較少,而微信則幾乎人人都會使用。所以微信群的性別比例更符合實際,即:超過七成的車友是男性,只有不到三成的女性車友。典型的狼多肉少。
當考慮到騎行裡程後,女車友的比例就更小了。比如,騎行超過1000公裡的男女車手比例為12.6:1。
騎行裡程超過5000公裡的男女車手比例為13.4:1。騎行裡程超過10000公裡的男女車手比例為12.9:1。
騎行裡程接近2200萬公裡,相當於在地球和月球之間跑了28回
騎行裡程數只有行者這一個單一來源。行者記錄顯示昆明車友共騎行了21828703.57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545圈,相當於在地球和月球之間跑了28回。為昆明騎友點讚。
其中女騎友貢獻了超過156萬公裡的裡程。需要考慮到有相當一部分女車友可能並不使用行者,所以,女車友貢獻的裡程實際應該大於156萬公裡。男女車友貢獻裡程的比例為12.82:1。
大多數騎友騎行裡程在1000公裡以內。這部分騎友對騎單車有熱情,但是可能由於種種原因剛加入騎行隊伍,或者嘗試了一下就放棄了騎行了。
有310名男車友、24名女車友騎行超過1萬公裡;有737名男車友、55名女車友騎行裡程超過5000公裡;有2886名男車友、228名女車友騎行裡程超過1000公裡。
昆明業餘騎行逐步進入穩定期
從行者用戶來看,2017年是昆明業餘騎行的高峰,有8666名騎友在行者留下了自己的騎行記錄,之後騎行人數逐漸減少。
但是從騎行裡程來看,最近三年的騎行裡程接近:
最近三年的騎行次數也接近:
這意味著經過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騎友騎行熱情更高漲,騎行次數更頻繁,並且逐漸騎行範圍逐漸擴大,單次騎行距離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