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上可以欣賞到北濱路風景
◀旋轉樓梯
◀步道上很多地方用鋼結構步道打通斷頭路
◀懸空棧道為大樹留了空間
5層旋轉樓梯、百米懸空走廊……渝中區又一條「很重慶」的步道亮相!
渝中區上清寺街道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長達1200米的曾家巖臨崖步道一期已投入使用,春節前後還將進一步完善相關導視功能和文化打造。屆時,這條步道不僅會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一個新打卡地,而且還將向上直接連通中山四路,向下與嘉濱路無縫連接,方便附近居民出行。
這條步道究竟哪點「很重慶」?請你跟隨記者來看看吧。
懸空棧道連接居民樓
曾家巖臨崖步道地處曾家巖社區,與嘉陵橋西村隔嘉陵橋路遙相呼應,是附近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步道東起特園外的「風雨同舟,共商國是」大型浮雕旁,沿著青石板樓梯向西行進便有兩個出口,分別上至嘉東村57號,下達嘉濱路。
記者現場看到,步道部分使用原有石梯坎,在步道中段靠近嘉濱路這段原來是崖壁,現在通過120餘米懸空棧道,與另一處居民樓相連。不僅如此,在懸空棧道處還新建了一座5層的旋轉樓梯,可直達嘉濱路。站在懸空棧道上,碧綠的嘉陵江和北濱路美景一覽無遺。
「步道很有意思,懸空棧道還為大樹留了空間,看出去景色也很漂亮。」在步道上拍照的遊客張婷告訴記者,在嘉濱路看到這段懸空棧道後,就順著旋轉樓梯爬上來了,沒想到竟有意外收穫。
「曾家巖臨崖步道原長僅300米。」上清寺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地勢的局限性,原來的步道建成了4處斷頭路,給周邊居民出行造成不便。特別是住在這裡的孩子們,要去山上的人民小學上學,只能走臨崖步道下山,再經中山四路步行20分鐘才能到達學校。而上山的那條斷頭路打通後,孩子們僅需走五六分鐘,就可到達人民小學。
打造渝中區宜遊新地標
步道上不僅新建了懸空棧道,在人民小學背後,還通過鋼結構步道,讓附近居民可以便捷地到達人民小學和中山四路等地。上清寺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中,他們科學合理地將中山四路、嘉東村、求精中學、市文印中心等處的斷頭路有效連通,形成曾家巖地區「一大環、三小環」的步道格局,充實了渝中區的步道建設體系。同時,還增添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元素,實施燈飾亮化和綠化美化,打造渝中宜遊新地標。
據介紹,曾家巖臨崖步道全長1800米,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為嘉東村至求精中學段,長度約1.2公裡(其中有懸空棧道120餘米),預計春節前投用;二期為求精中學至市文印中心段,長度0.6公裡,預計2021年完工。
還有3條步道已開工
除了曾家巖臨崖步道,渝中區去年還完工了馬鞍山—春森路步行示範段、古城牆步道(南紀門至金湯門至通遠門段)。此外,位於大溪溝的山城第八步道、棗二巷步道提檔升級後也與市民見面。同時,棗子嵐埡巷步道等3條步道也已開工。
據了解,今年渝中區將建成西南大區、半山崖線首開段2條市級步道,加快建設「一帶六橫十六縱」步行系統,持續完善路網和公共運輸系統,推進歷史遺存、熱門景區等「串珠成鏈」。
其中,西南大區步道全長7.8公裡,由中山四路、人民支路等組成大區環線,串聯曾家巖臨崖步道支線、文化宮—大禮堂支線、大田灣體育場支線等3條支線;半山崖線步道全長28.7公裡,由健康路—鵝嶺—佛圖關—虎頭巖—平頂山(公交+步道)組成主線,串聯三層馬路支線、國際村支線、紅巖支線等18條支線步道。
渝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帶六橫十六縱」中的「一帶」是指濱江步道公園帶,「六橫」是指6條橫貫渝中區東西向的廊道,「十六縱」是指16條貫穿渝中南北向、串聯兩江的廊道。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何浩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