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上映了,作為故事原型的陸勇聲稱已經不再幫人代購印度藥。
「陸勇現在不幫忙買藥了,」一位熟悉陸勇的藥圈人士透露,陸勇現在做的事請是想辦法把國外的仿製藥生產廠家引進國內辦廠,畢竟代購不合法。「目前已經在籌建藥物實驗室。」
在百度陸勇貼吧,置頂的幾個帖子多發自2015年,也就是陸勇代購案之後,一封被置頂的2015年的一位患者感謝陸勇的信的下面,最新的留言是2018年4月,既有病患不斷留言求陸勇聯繫方法求問怎麼買藥,當然,也有代購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
而在陸勇自己的微博上,最新的一條置頂是對電影《我不是藥神》的澄清,在文中,陸勇表示對於劇中把角色塑造為講個人義氣而對抗法律的個人英雄的不滿,並強調,「我從未對法律、對時代感到不滿,我和病友們不想造成社會的對立。我始終敬畏法律,感恩新時代,感恩社會的進步。」
陸勇是一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由於白血病的正規抗癌藥品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每盒需人民幣2.35萬元,2004年9月,陸勇通過他人從日本購買由印度生產的同類藥品,價格每盒約為人民幣4000元,自己感覺無差,於是換成印度藥。後來,陸勇直接聯繫去印度買藥,並陸續介紹病友,隨著購買的患者逐漸增多,藥品價格逐漸降低,直至每盒人民幣200餘元。
因為國際購買牽涉到換匯等問題,陸勇又通過網購的信用卡為很多病友代購了這種藥物。
2014年7月22日,他被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以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提起公訴。
期間,幾百名名白血病患者曾聯名寫信,請求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
電影裡,徐崢對警察怒斥:他只有20歲,想活命,有什麼罪?
現實生活中,2015年1月司法機關向法院撤回起訴。之後陸勇獲釋。
沅江市人民檢察院在《關於對陸某某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案決定不起訴的釋法說理書》中解釋道,「如果認定陸某某的行為構成犯罪,將背離刑事司法應有的價值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進口,須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審查,經審查確認符合質量標準、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進口,並發給進口藥品註冊證書。依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即便是不合法的途徑,陸勇買藥的經歷卻啟發了一條中國患者的海外就醫買藥之路。如同開啟了一個新的大門,中國患者突然發現原來印度還有這麼便宜的每個月幾百元的藥,而且正規仿製藥療效似乎也無差,越來越多患者將求生的希望投向印度。
為何去印度買藥?
吉林的王勇正在為母親買格列衛的事情犯愁。
吉林的王勇為母親申請援助項目被拒。按照目前報銷,只能報銷7.2萬的70%,剩餘21.6萬需要現金,總共要自付24萬。在吃了半年的諾華格列衛後,王勇感覺難以支撐,聽說病友中有人吃印度格列衛,開始查找印度格列衛的信息。但是他的擔心是因為國內把印度格列衛定位假藥,沒有官方進口渠道,出現網上關於代購的信息太多,「渠道無法保證,擔心買到假藥」。
王勇家裡有一套價值60萬的房子,但是如果繼續吃諾華格列衛,即便把房子賣了也只夠吃兩三年的現金藥。
王勇母親目前吃的格列衛就是陸勇案中涉及的白血病治療藥物格列衛,最初價格為2.5萬左右,一盒100mg*60顆,一個月2盒。目前降到1.3萬左右一盒,一年費用為28.8萬,加上目前格列衛全球患者援助項目,買三贈九,患者只需要支付7.2萬。在部分納入醫保的地區,加上報銷70%,患者一年只需要自付2萬多。在個人代購處,NATCO公司生產的印度格列衛報價是450一盒,一盒100mg的120顆。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請到全球援助項目。目前在QQ上,有諸多如王勇這樣申請援助項目的患者組成的群,在討論諾華格列衛,印度格列衛,以及國產格列衛的問題,並不斷進行科普——諾華進口藥肯定療效最好,印度因為仿製時間長,療效雖次於諾華藥,但價格非常便宜,而國產仿製藥仿製時間短,目前看到的是副作用比較大,而且比印度藥貴。
2017年,中國超過60萬人海外就醫,易觀發布的海外醫療旅遊報告指出,歐美等就醫地點以腫瘤治癒率高、醫療水平高著稱,日韓以精緻服務著稱,印度為代表的南亞國家主要就是價格優勢。
從用藥角度說,歐美日本的優勢之一是可以早於中國5-8年使用新藥,尤其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前沿腫瘤免疫療法、生物製劑等。而印度的吸引力主要體現在靶向抗癌藥、C肝治療藥物的價格差。
在QQ上用相關疾病或印度藥代購等關鍵詞搜群,會出現大量相關群組。
在網上搜索易瑞沙,幾個詞條之後,點開來製作很粗糙的網頁 ,羅列著易瑞沙的功效介紹,中國和印度價格的比較,以及醒目的QQ和微信聯繫方式,購買方式也極其簡單,加上QQ好友,對方會告知你700元一瓶,一瓶吃一個月,國內現貨,貨到付款。也有人會聲稱自己親戚朋友吃了好,所以順便幫忙代購。
易瑞沙由英國阿斯利康生產,產品名為「吉非替尼片」,是用於腫瘤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分子靶向藥物。2014年6月在中國上市,降價談判之前的售價是5500元一盒,國家談判後降至2358元,一個月三盒的花費從1.7萬降到7000元左右。
國內代購的印度仿製藥通常為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治療肺癌的易瑞沙、治療腎細胞癌和肝癌的多吉美等價格差價較大的抗癌藥物,這些靶向藥,中國和印度的差價在10倍以上,即便通過國家談判降價、納入醫保仍然存在較大價差。比如拜耳公司生產的多吉美,用於治療不能手術的晚期腎癌、不能手術的原發性肝癌細胞。目前國內售價是1.5萬左右一盒,規格是200mg*60粒,一個月需要兩盒,不考慮納入醫保的地區,一月花費就要3萬左右。而印度多吉美官方售價是1200元人民幣,規格是200mg*120粒,每個月花費為1200元。
同樣屬於海外就醫,與去歐美、日韓等地動輒十幾萬、上百萬的花費不同的是,去印度等不發達地區就醫買藥,更多是因為難以承擔昂貴藥費下的選擇。
2017年7月19日,人社部發布通知將36種藥物納入醫保乙類目錄,即按照不同比例報銷,其中腫瘤靶向治療藥物多吉美、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易瑞沙等都在其中,這讓中國和印度藥價格差已經大大縮小。
但是關於醫保藥物報銷手續繁瑣、醫院限制多的報導也隨之多了起來。以格列衛為例,由於各地政策不一,格列衛報銷比例和流程都存在很大不同,讓患者抱怨不已。也有人透露,在個別地方有低價轉讓諾華格列衛的,但無法確定是以此牟利還是患者把多出來的藥便宜轉讓。
據熟悉印度代購行業的人士介紹,除了格列衛這樣的抗癌藥,C肝藥是去印度買藥人群的另一個主流產品。國際上公認的突破性治療C肝藥物索非布韋直到2017年底才在中國上市,此前患者只能到海外尋求治療方案。
索非布韋是吉利德公司開發用於治療慢性C肝的新藥,於2013年12月6日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在美國上市,C肝治癒率提升至90%以上,也被稱為吉一代,2017年底,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批准,商品名為索華迪。
國家衛計委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C肝病毒感染者超1000萬人,佔全球感染人數的5.4%。
C肝可以治癒,但是應該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演變為肝硬化、肝癌,甚至導致死亡。一旦發生肝硬化,10年生存率約為80%,而肝癌在診斷後第1年死亡的可能性為33%。
索非布韋2017年底在中國上市,售價為19660元/瓶,相當於一個療程58980元(即12周)。同時需要跟達卡他韋一起使用,才能針對全基因型C型肝炎進行治療。加上達卡他韋價格在2萬元左右/療程,C肝患者在國內治療的花費在8萬元左右/療程。
根據代購提供的價格,索非布韋 + 達卡他韋印度官方售價一個療程折合人民幣7500元左右。吉二代印度官方售價一個療程折合人民幣8100元左右。 吉三代印度官方售價一個療程折合人民幣7800元左右。
藥物的價格組成中,主要部分是研發費用。原研藥,即指原創性的新藥,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獲準上市,需要花費超過十年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來自Tufts Medical Center的結論是,研發一個新藥的總花費大約在26億美元。
因此,藥廠必須在專利保護期內給藥品定以高價,才能收回開發成本,有利益可圖,才有持續創新的動力。研發成本、智慧財產權專利、進口關稅和增值稅以及流通領域的層層加碼,共同導致了進口靶向抗癌藥物的天價。
印度藥之所以便宜,原因在於印度對很多藥物採取強制許可的形式,不承認原研藥物的專利。
專利的強制許可適用於最不發達國家,當智慧財產權專利危害到居民健康和國家安全的時候,國家有權不經過專利所有者的同意將它強制許可給本國生產廠家來進行強制仿製,防止落後國家因為買不起專利藥而無法保證國民基本醫療和國家安全。
印度、寮國、孟加拉等不發達國家都適用這種專利的強制許可權,不過,唯有印度把仿製藥生產做成全球第一。在強制專利許可下,印度本國企業開始大量生產仿製藥,即便是美國上市不久的新藥,也很快能出現在印度市場,而且,印度仿製藥水平極高,按照美國FDA規則執行。
印度藥企通過仿製,逐步實現了與國際市場接軌,為其仿製藥進入全球市場打下基礎。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印度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藥,印度藥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疫苗和生物製藥產品出口到150個國家。美國市場上的仿製藥品近40%來自印度。
風險與希望
價格優勢加上與部分仿製藥與原研藥幾乎無差別的藥效,印度也因此被稱為「世界藥房」,並成了患者尋求廉價救命藥的目的地。按照現行規定,如果去印度當地就診,通過正規醫療系統,處方拿藥,本人拿一定時期內的藥是合法的。
部分外語水平過關,懂一定醫學知識的病患或者病患家屬,如同陸勇一樣學習自助買藥。不少媒體也有報導,尤其是動手能力強,語言能力強的年輕人,往往會自己聯繫印度的藥廠,甚至還有聯繫原料供應廠自己配比買藥的。
但是更多患者,受制於外語水平和醫藥知識,無法自己買藥,只能通過別人代為幫忙。
於是,儘管代購藥物並不合法,由印度留學生、當地華人、差旅人士等構成的代購大軍已經能夠把交易做的跟代購奶粉一樣簡單,支付寶付款,留下地址,順豐發貨,到貨付款。
不過,由於代購畢竟受法律制約,大多數做的都比較隱秘,給完藥不做後續諮詢,不做用藥指導。印度相關法規規定,藥品在印度上市,幾乎沒有類似中國的飛行檢查,難免會有小的藥企質量管控不嚴,也即是說,你必須找到正規藥廠,產品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個人購買印度藥的風險,在於這種沒有經過嚴格科學實驗的使用劑量、沒有專業用藥指導的治療方案是否真的能夠控制病情。此外,由於渠道不透明,大多數網上的交易中,患者難以追溯流程,甚至無法確認藥物到底是不是正規藥廠藥房購買而來的。
「印度藥商良莠不齊,還有不少從孟加拉等國進口過來的藥,導致藥效難以標準化。」春雨國際ceo熊娟稱,春雨國際也曾經考察過印度醫藥市場。
其實陸勇案中,時至今日仍有爭議存在,除了個人代購合法與否,對藥品本身也有爭議。陸勇所購買的印度Cyno公司的仿製藥 ,生產方並不是當下公認的印度知名藥企Natco,《GQ》曾經在報導中指出,印度當地少有人知曉Cyno公司,質量和療效是否能夠保證非常存疑,以及陸勇並非專業醫療人士,只是憑藉久病成醫的知識,能否給出恰當的建議。
也有患者出于謹慎,最終選擇了折中的方案,通過海外就醫公司,直接去印度買藥。
張豔的母親63歲,中央型肺癌四期(晚期),去印度之前在濟寧附屬醫院做了磁共振,增強CT等檢查,因為身體太差,沒有做化療,一直在用甘露醇降顱壓,主治醫生建議去藥房靶向藥,但是一來沒有做基因檢測,不知道是否靶向藥是否有效,只能屬於盲吃,而且無論進口藥還是國產仿製藥價格也很高。國產凱美納7天用量1400左右,一個月要4000多,也考慮過直接買印度藥,但畢竟人命關天,後來諮詢了病友,選擇了醫療旅遊公司,去印度用了特羅凱,一個月1000元左右。
受到陸勇案啟發的不僅僅是患者和代購們,也包括做醫療旅遊的公司,陸勇案之後,不少做海外醫療旅遊的公司,開始開闢去印度就醫買藥的服務。
康安途就是其中一家。在其資料介紹上,寫著康安途是國內第一家專業帶領患者去印度用最新C肝方案治療C肝的海外醫療旅遊公司。
康安途海創始人楊晨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博士,在學校曾經做了一個C肝課題。陸勇的事情突然激活了他的思路,他特意去查了印度的C肝藥,一個療程6千, 美國60萬一個療程,去日本也要20萬起,之後又特意去印度考察,買了樣品回來分析,與原研藥沒有區別。於是誕生了創辦康安途的想法。
2015年,楊晨帶了第一個患者去印度買藥。康安途在去海外治C肝的細分市場一度佔比60%以上。
因為海外代購藥品是違法行為,正規的醫療旅遊公司選擇將看病與旅遊結合,讓患者直接去海外看病買藥。中介只為患者搭建購藥渠道,收取服務費,通常來說,海外就診服務公司會幫助患者翻譯病歷,預約醫院,辦理籤證,陪同患者就醫,而藥品交易直接在患者和國外醫院之間進行。比如華印醫療,帶病患去印度買藥,服務費9800,包括機票費用和買藥費用之外的所有費用。
醫療旅遊服務公司的一般針對的是那些對藥品渠道有嚴格要求,且需要後續的醫藥諮詢的患者。但如果病患不出去,則可以通過遠程醫療,與印度藥房或者醫院直接視頻,再由對方郵寄。
據介紹,印度知名的製藥廠有Mylan、Natco、印度阿波羅、Fortis等大醫院藥房都是公認比較值得信賴的採購地點。
為保證遠程諮詢規範性,這些公司通常會選擇印度大牌的醫生進行遠程諮詢,回國後,也會進行繼續幫助跟蹤治療效果,並幫助諮詢印度的主治醫生了解後續治療建議。
但在這個行業裡,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非常明顯。在康安途公司成立前後,楊晨說,「類似的公司應該有幾十家,」 但是3年時間下來,「也就剩下3、5家了」。
由於服務模式類似,獲客途徑相同,各家的競爭優勢並不十分明顯。價格戰成為吸引患者的主要方式,但說到價格戰,「誰又能打得過個人代購?」
企業的運營成本相比於個人代購來說,無論從人工成本(要進行非常詳細專業的患者諮詢),實驗成本(對藥品質量要進行實驗室檢測,包括質譜(測定藥品主成分),色譜(測定藥品含量),到溶出度(測定藥物製劑工藝)等內容),房屋租用(要由實體辦公室),都要高出一部分,服務費用自然也要高一些。
楊晨介紹,「代購們往往一年就能做5千多單。」而康安途2015年至今,治療C肝加上腫瘤的患者總計也就5千人左右,「價格還是主要原因」。另一家海外就醫服務公司春雨國際則乾脆放棄了去印度就醫這個項目,專注於定位中高端的歐美日韓等地的海外醫療服務。
「與去歐美日本等國家就醫的患者不同,想去印度就醫的患者大多經濟並不寬裕,對價格更為敏感。」春雨國際ceo熊娟分析,目前春雨國際的印度就醫服務業務已經暫停,「地下代購對於正規海外就醫服務的衝擊很大。」
病人的其他選擇
而不管是不合規的代購,還是公司運營的海外醫療服務,對他們來說,只要巨大的價格差存在,去海外買便宜藥的生意就可以存在。
儘管陸勇案存在爭議,但有一個功勞不可忽視,就是把救命藥的差價赤裸裸地暴露在公眾面前,並引起從政府到社會、個人的廣泛重視。
2015年之後,國家多次談判讓重大疾病的腫瘤藥物下降,2017年7月19日,更是將包括腫瘤靶向治療藥物多吉美、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易瑞沙等在內的36種藥物納入醫保範圍,以上藥物都是病患強烈呼籲降價減負的品種。
今年4月12日,李克強總理4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同時對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免關稅藥品共28類,幾乎涵蓋了癌症患者常用的全部進口化療藥、靶向藥、生物製藥等藥物。
6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必須多措並舉打通中間環節,督促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讓群眾有切實獲得感。」
事實上,以往代購較多的藥物,其中不少在國家談判以及納入醫保後,價格大大下降。
2018年易瑞沙已在多個地區納入醫保,平均醫保患者到手的價格為950元一盒, 一個月是2850元左右的費用。雖然與印度易瑞沙700一個月仍有差距,但相對於此前的一個月17000,降幅超過80%。
乳腺癌藥物赫賽汀由羅氏生產,1998年上市以來,全球超過72萬患者受益。2016年赫賽汀在中國的售價約為22000元至25000元每瓶(440毫=克),一年一個療程,一個療程需要花費30多萬元。
經過談判,赫賽汀進入醫保的協商價為440毫克7600元每瓶,加上醫保報銷,僅僅需要1500左右一瓶。而印度版本的赫賽汀價格是5750元左右的價格。如果是醫保患者,自付價格已經低於印度版本。
不過,雖然納入醫保是減輕患者負擔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國家如果要把所有的專利藥納入到醫保內,需要大量財政投入。因此,納入醫保往往優先考慮重大疾病,並且也需要經歷在不同省市間一個一個談判的過程。
在發達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不到的地方通常是商業保險公司來進行覆蓋,在美國,原研專利藥也極其昂貴,比如治療C肝的索非布韋在美國的售價為每片1000美元,12周的療程費用將達到84000美元。在國外患者也須依賴商業保險來支付完成。
商業保險目前在我國內覆蓋率還不到5%,隨著國內保險意識增強,商業保險覆蓋率提高,也將減少因病致貧的比例。
國產仿製藥的壯大也進一步促進了降價。隨著藥品專利保護期失效,其他藥企都可以生產仿製藥,目前約13家製藥公司參與赫賽汀仿製藥的研發。其中華蘭基因、正大天晴、深圳萬樂、浙江海正4家公司已於2012~2014年期間提交了臨床申請。格列衛目前已有正大天晴、豪森和石藥3個企業的仿製藥獲批。赫賽汀、格列衛降價的原因之一,也包括國產仿製藥研發力度的衝擊。
但是新藥研發水平提高,非一朝一夕 。而在仿製藥生產方面,中國與印度也有較大差距。中國雖然也是仿製藥大國,但卻不是仿製藥強國,存在著仿製藥評價參比製劑不規範、評價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仿製藥質量參差不齊。
今年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鼓勵仿製藥,並要加快推進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出臺系列政策支持。也是為了解決部分原研藥價格過高問題,大力提高藥品的可及性和供應保障能力。
對於眼下的一系列抗癌藥降價和鼓勵國產仿製藥政策,楊晨認為,這是必然的方向,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對於當下的患者,只要價格差存在,印度買藥也將長期存在。
吉林的王勇最終還是沒有選擇買印度格列衛,在他身邊,很多病友因為經濟的原因,選擇了印度格列衛,一個月200多,比援助加報銷後的2萬多仍然便宜很多,但他還是想給母親用諾華的格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