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光子永存,為什麼在封閉的室內一關燈,屋子就黑了?

2020-11-05 科學信仰


光子沒有靜止質量,從誕生的一刻起,便以光速在進行運動,而且只要光子不被吸收、不被阻擋,那麼它將按照原有的方向一直傳播下去。

通過天文觀測,我們可以看到幾光年、幾十光年,甚至是幾百光年以外的天體,這些遙遠天體的光芒跨越漫長的時空進入我們的眼帘,向我們展示著這些天體幾年前、幾十年前,甚至是幾百年前的樣子。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此時我們正站在一顆距地球2200光年以外的星球上觀測地球,只要我們的觀測設備足夠先進,觀測到的景象足夠清晰,那麼我們就可以親眼看到始皇帝登基的情景,因為攜帶這些情景的光子經歷了2200多年的時間跨越了廣袤的宇宙空間進入了我們的眼帘。宇宙是幾近真空的,所以沒有任何物質可以阻擋和吸收光子,所以光子才能夠完成長途跋涉之旅,直至宇宙的邊緣。


宇宙有邊緣嗎?也許有、也許沒有,但無論有與沒有,光子在宇宙中都是永存的,因為它永遠無法撞上宇宙的邊緣。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以前,而可視宇宙的半徑為465億光年,這個範圍就被我們稱之為可觀測宇宙。而在可觀測宇宙之外是我們永遠無法看到的區域,因為在那個區域之外,宇宙膨脹的速度遠超光速,所以光子永遠無法追上空間膨脹的速度,來到我們的眼前。

可觀測宇宙的半徑雖然為465億光年,但是在140多億光年以外的地方,空間的膨脹速度就已經超越光速了,原因就在於天體發出的光子在向我們傳播的同時,天體本身也在因宇宙空間的膨脹而遠離我們,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天體的時候,這個天體實際的位置其實已經比我們所看到的位置離我們要遠得多了,而我們要知道它們所處的真實位置也並不困難,只要通過光的都卜勒效應,就可以計算而出。


在140多億光年以外,宇宙空間的膨脹速度就已經超越了光速,而在更遠的位置上,膨脹速度就更是快得沒邊了,所以以光速運行的光子永遠也不可能撞上宇宙的邊緣,因此它們會在宇宙中永恆存在下去。

既然光子是永存的,那麼理論上如果我們處於一個封閉的房間,當我們關上燈之後,光子應該不會消失,那麼屋子為什麼黑下來了呢?光子從誕生的一刻起,就在以光速運行,並且也只能以光速運行,所以關上燈之後,光子會在四周的牆壁上不斷反射,不過反射的並不是全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牆壁所吸收了,隨著反射次數的增加,被吸收的光子越來越多,直至全部消失,屋子也就漆黑一片了。


如果我們用高反射率的鏡面來建造房屋,關燈之後,屋子是否能夠依舊燈火通明呢?

不能,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沒有反射率為100%的材料。在常見的材料之中,鏡面銀的反射率算是比較高的,總體反射率在95%左右。我們不使用鏡面銀,我們使用一種假想的高反射率材料來進行一個思想實驗,假設我們有一種反射率99.9%的材料,我們用它建造一個邊長為5米的房間,那麼當我們關上燈的一刻會怎麼樣呢?仍然會漆黑一片。

雖然這種材料對於光的吸收率只有0.1%,但光的運動速度可是每秒30萬公裡,1秒鐘光在屋子裡反射的次數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雖然每次反射只損失0.1%,但全部吸收掉也用不了0.001秒。


現在,我們再來設想一種更為有趣的情況,就是假設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反射率為100%的材料,我們用它建造一個房屋,關燈之後是否還能看到一片光亮呢?還是不會。

理論上這樣的房屋中,光子的確是永存的,屋子內應該是永遠光亮的,但問題在於,我們無法去驗證這一點。屋子是否光亮,取決於屋中的光子是否能夠進入我們的眼睛,因為只有光子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才能看到光亮,而光子一旦進入我們的眼睛,就被眼睛吸收了,瞬間屋子又會黑下來。而如果光子長了腦子,在屋子裡反射來反射去,就是不進入我們的眼睛,那麼我們看到的仍然是一片漆黑,因為屋子裡雖然充滿了光子,但沒有光子進入眼睛,所以我們什麼也看不到,這頗具荒誕主義色彩,身處於一間充滿光明的房間,看到的卻是一片黑暗。

相關焦點

  • 關燈後,屋裡的光線是如何消失的?
    比如,在屋子裡我們把燈打開,整個屋子都被照亮了,但當我們關燈後,整個屋子又變暗了,那麼剛剛照亮屋子的光線究竟去哪了呢?它是如何消失的呢?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下光是如何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光線的本質是光子,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一種粒子也是一種波。波動性能體現在它的傳播過程中,粒子性體現在它能被周圍物體所吸收。當然,光子也會被分子和原子核吸收。
  • 為什麼一關燈蚊子就來了,開燈又跑了?
    蚊子起源於一億年前,這弱小的身軀,既然能安然生存至今,你不得不佩服它們的生存力。在人類看來,蚊子是非常的弱小,隨手一呼,就能把它完全碾壓,而且能保證死得很透;但對於其他生物可不是這樣的,蚊子最厲害的莫過於它的口器,像根針,能直接刺穿恐龍的皮膚;成群的蚊子甚至能殺死龐大身軀的大象,對人類人說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 既然電磁力是由光子傳遞,那為什麼磁鐵吸引不會發光?
    理論上,每種基本力都由一種基本粒子來傳遞(傳遞引力的引力子尚未被發現),以電磁力為例,它的傳遞依賴於光子。既然電磁作用會交換光子,那麼,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兩塊相互吸引的磁鐵、或者推動物體時所發出的光呢?
  • 光子是不是一種實體粒子?為什麼現有技術不能儲存光子?
    如同其它微觀粒子,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能夠展現出波動性與粒子性。嚴肅地說,如果我們把儲存光子定義為把光子(而不是光能)限定在一定範圍內,需要的時候仍然可以原樣放出的話,為什麼我們不能儲存光子呢?收集光子特別容易,(打開手電筒,對準瓶子。這時你就有了一滿瓶光子拉!)唯一的難點就在如何儲存。
  • 光子為什麼無法逃離黑洞?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可以看水星的例子。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在那個地方的萬有引力場強是最大的——肯定比地球所在的位置大,所以水星那裡的廣義相對論的修正最明顯,之前天文學家觀測到水星近日點存在進動——近日點的位置一直在漂移,也就是說,水星的公轉軌道不是一個封閉的橢圓,但當時沒有人可以解釋這到底是為什麼。
  • 既然光子沒有質量,為什麼還會被黑洞吸引?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光子到底有沒有質量,答案是靜止的光子沒有質量,但光子一旦出現,就會一直往前飛,所以靜止的光子是不存在的。那麼當光子運動起來的時候,它就具有能量和動量,所以宇宙中的光子肯定都有質量,有質量就意味著光子會受到引力的作用,所以它被黑洞吸引並不奇怪。
  • 為什麼關燈後蚊子才會在耳邊叫?開燈又找不到
    有好多人不喜歡炎熱的夏天,因為夏天天氣熱,一動就出汗,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但是又有很多人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可以去衝浪,可以去水裡玩耍,但是我相信人們不喜歡夏天的一種東西,那就是蚊子,尤其是到了晚上關燈睡覺的時候,那蚊子跟不要命是的,在你的耳邊嗡嗡裡,如果把燈打開找蚊子的時候,哪都沒有
  • 四周都是全反射鏡子的室內打開電燈,關閉後這些光去哪裡了?
    在漆黑的密室打開手電後再關掉,密室會再次變黑,手電的那束光跑到哪裡去了?光子在沒有任何物質吸收或者阻擋的情況下,它將在宇宙空間中永遠傳播下去,一直到空間的盡頭!問題是我們的空間有盡頭嗎?當然不能,所以這個有趣的情況是沒有被吸收的光子將會留存到永遠!密室內全封閉的情況下,光子是不會跑到室外的,因此在室內開燈關燈的瞬間,光子會從牆上反射到另一面牆,如果100%反射的話,那麼可能將永遠反射下去!
  • 我們如何解釋關燈後, 燈光的光子跑到哪裡去了?
    關燈後,我們看不見光,主要是因為光子被牆體,即組成牆體的分子吸收掉了。不同意光電效應,首先光電效應一般是發生在金屬,而且是金屬表面而言的。結果是光子被金屬表面原子的電子吸收,用於克服表面勢壘,然後電子逃離金屬,同時金屬因為失去電荷而帶正電。即便家中的牆體某些地方有金屬,這種情況也不可能發生。
  • 為什麼開燈聽不見蚊子叫,一關燈耳邊都是嗡嗡聲?
    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文字活動規律性強,且蚊子好眼光。與文字不同的是,有很多昆蟲都喜歡光亮處如飛蛾撲火,就是所謂的趨光性,而蚊子喜歡在弱光環境下侵蝕,在白天強光下蚊子天敵和叮咬獵物都處於活動狀態,這時候飛出趣味很危險。所以蚊子一般是傍晚五點和傍晚七點左右進入室內。因此夜晚的蚊子是我們一般人惹不起的。
  • 為什麼蚊子總在關燈之後發出「嗡嗡」聲?
    一到夏天,我相信很多人最煩的就是蚊子在耳邊「嗡嗡」的叫個不停。可奇怪的是,為什麼蚊子總是在關燈睡覺後發出「嗡嗡」聲呢?這也就是為什麼大白天沒有蚊子的原因了。 其次,蚊子是根據人體發出的熱量和氣味來尋找目標的。而燈泡所發出的熱量會干擾蚊子的熱成像感官系統,導致尋找目標不準確。而且蚊子飛行時頻率高,聲音小。所以,只有在它靠近人的頭部時才能聽到聲音。
  • 晚上關燈後,觀賞魚為什麼會發生劇烈的驚缸現象?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晚上關燈後,觀賞魚在魚缸裡發了生劇烈的驚缸現象,一般的這種情況較多發生於大型魚或者中大型魚混養缸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一、關閉魚缸燈的順序不正確我們晚上回到家中,應該是首先要去打開室內燈,讓觀賞魚有一個適應期,大約十來分鐘後
  • 西安一男子因夜間關燈看手機引發「眼中風」 左眼失明
    近日,據媒體報導,陝西西安一大齡男子因睡前關燈玩手機,導致左眼失明,引起網友關注。據悉,該男子經常在夜間關燈後於床上玩手機,幾天前該男子感覺眼前一黑,左眼就看不到任何東西了。
  • 一款室內種植黑科技,網友:可以邊種邊吃了
    室內迷你種植系統正是出於以上這些你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一款受到NASA啟發的創新產品問世了,你可以稱它為「室內迷你種植系統」、「室內迷你花園」等等,你可千萬不要小看他它哦!這絕對是一款黑科技產品,它成功讓太空級生長在家中實現,真的不可思議。最大光照,最低成本它採用了增強光譜的高效節能燈,針對植物的強勁生長進行了優化。光線會產生太陽光的全部彩色光,並增強紫色、紅色和不可見的紅外波長,以增強植物的健康度,並提高各個階段的生長速度。
  • 嘉興一小夥違法販賣變色龍 還養了一屋子蟑螂
    為了飼養變色龍竟然養了一屋子蟑螂!民警打開後發現,屋內放滿了各種各樣來自熱帶的小動物,有蜘蛛、雨林蠍、熱帶魚,室內有加溫設備。在另一間房間,民警發現了一屋子黑壓壓的蟑螂。飼養這些變色龍的,是一名男子,警方當天在房間內也查獲了多隻叫不出名字的樣子奇特的「蜘蛛俠」覺得好玩就養了瀕危物種警方查明,男子姓王,38歲,浙江溫嶺人。8年前,王某就來到鹽倉,開了一家淘寶店,專門賣蜘蛛、雨林蠍等小動物。
  • 頻繁關燈會不會影響電燈壽命?
    頻繁關燈會不會影響電燈壽命呢? 今天小西來為大家解答 隨手關燈 · 更費電?
  • 「關燈一小時」引發的蝴蝶效應——《「熄燈」後,企業怎麼玩?》
    當晚20:30,雪梨220多萬個家庭和企業關燈一小時。轉眼8年過去,如今「地球一小時」早已超越了國界,成為全球範圍內最有影響力的公益活動。隨著「地球一小時」的春風吹滿地,各大品牌再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紛紛拿出或是驚世駭俗,或是溫情脈脈,或是戎馬江湖的創意,借勢地球一小時推廣品牌。
  • 搞不清隨手關燈省電還是更費電?那就不要開燈
    隨手關燈」似乎已經成為了節約能源的一種普遍性做法, 「出門別忘了隨手關燈啊。」這句話幾乎是每天都會伴隨著我們。隨著節能意識的提高,對於隨手關燈到底節不節能,很多網友有了不同的看法。認為「隨手關燈」更費電的理由無非是開關時的瞬時電流很大,比平時費更多的電。另外頻繁開燈特別容易損壞減燈管壽命,這就造成你提前更換燈管,使用更多的燈管自然就需要製造更多的燈管,從低碳環保的角度顯然不合適。
  • 不要關燈玩手機了,西安一男子常熄燈後玩手機,導致眼睛失明!
    健身的小夥伴們好,一個則來自@人民日報的微博:男子關燈玩手機致左眼短暫失明,警惕眼中風。近日,陝西西安一男子常熄燈後玩手機,導致眼睛短暫失明,後確診為眼卒中,即眼中風。醫生稱長時間玩手機是誘因,嚴重可致盲,而發病率最近呈年輕化趨勢,每月能接診將近20例病人。轉發提醒,不要關燈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