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兒子離家出走17次,我得到了這4條血一樣的教訓

2020-12-06 男孩派

撫養孩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父母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的過程;

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發現和反思,並找到最適合我們孩子的教育方法。

——虎媽

作者 | 夏天

生下孩子的時候,我告訴自己:

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一定要十分耐心、細心地督促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要狠心地打磨孩子的稜角,讓他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然而,9年過去了,我成了一個失敗的媽媽。

我的孩子非但沒有變成我想要的那個樣子,反而朝著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方向一路狂奔。

尤其是在進入小學後的這三年,他成績不上不下,脾氣卻越來越大。

他學會了說謊,學會了在我面前演戲,學會了用離家出走威脅我、刺傷我。

我細數了一下,在這三年裡,他總共離家出走了17次。

剛開始,他還只是試探性地藏起來。

後來,他乾脆跑去親戚家躲起來。

再後來,他竟然膽大到獨自在遊戲廳、網吧待一整夜。

最驚心的一次,是他竟然給我留下一封信說:

媽,我走了,你再生一個愛寫作業的孩子吧!

之後,他的同學跑來告訴我,他去了小區後面的河堤,要跳河。

我匆匆忙忙趕過去,正看見他把書包裡的書,一本本掏出來扔進河裡。

我衝上去狠狠地打了他一耳光,他憤恨地瞪著我,竟然真的往河裡走去。

幸好來來往往的人們一起幫忙,把他拽了出來。

這是對我內心衝擊最狠的一次。

我第一次覺得我怎麼這麼失敗?養個孩子都養不好!

我傷心、委屈、不甘心,但我也不得不承認:

我一定是哪裡做錯了。」

在求助了很多朋友,接受了很多批評之後,我總結出了這4條血一樣的教訓。

千萬別拿孩子心尖上的東西刺痛他

兒子5歲時,我開始逼他練字。

他總是很難老老實實,工工整整地寫完一張完整的字帖。

幾番督促沒用後,我就特別喜歡威脅他:

「你要是再不好好寫,我就把你的威威龍玩具全部扔掉。」

兒子拉著我的袖子哭著求我:「媽媽,我好好寫。」

可沒堅持幾分鐘,他就又開始敷衍應付。

我二話不說,拿起他的威威龍玩具直接扔到垃圾桶裡,他撿起來,我奪過來又扔,他再撿起來,我再奪過來狠狠地摔在地上。

此時,我希望兒子攝於我的憤怒,乖乖承認錯誤,好好寫字。

但兒子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開始跟我無聲地對抗。

而一心只想要拿住兒子的我,開始使出殺手鐧:

「你還來勁兒是吧,行,你今天要是不把這幾張字帖寫完,就別叫我媽。」

說完,我就假裝回屋收拾行李。

我知道,兒子一定會因為害怕我真的離開,忘記剛才摔玩具的仇,再次求我,向我妥協。

我也會為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沾沾自喜。

現在想想,真是愚蠢至極。

尹建莉老師說:世上沒有孤立的關係或孤立存在的性格。

一個人身上不加約束的性格缺陷猶如不講衛生的體臭,越是親密相處的人,越容易被燻到。

正是因為我總是拿兒子最心愛的東西,刺痛他、威脅他、控制他。

兒子才會覺得這種方法有用,他才會依葫蘆畫瓢地用離家出走試探我、刺痛我、威脅我、逼我妥協。

兒子難管,不是「上天強加」給我的懲罰,而是我自己種下的「禍根」。

千萬不要破壞孩子的自主性

我和兒子之間最大的梁子,就是學習。

我擔心他打不好基礎,擔心他落後,擔心他考不上重點中學。

於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為他制定了嚴密的學習計劃,我要求他比同齡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把他的所有課餘時間都用閱讀、卷子、網課、錯題復盤、新課預習填得滿滿當當。

他就像一個陀螺,而我則站在背後用鞭子不停地抽他,催他。

他每完成一個任務,就必須緊接著繼續下一個任務,直到把一天的計劃全部完成。

我以為這樣的高壓練習,能讓兒子更牢固地掌握知識,還能幫兒子形成自覺自律的好習慣。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兒子學習的效率越來越低,厭學情緒越來越高漲,對我的牴觸情緒也越來越大。

一位做老師的朋友點醒了我:

「是你自己破壞了孩子的自主性。你給孩子做的所有計劃,其實都是為了達到你的目標。你替孩子做的決定,讓孩子一直處在一種「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的狀態中。」

教育家杜威也曾說過:

教育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性和建設性的過程。

我們伸手去問孩子要來的好成績跟孩子主動考出的好成績,帶給孩子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問孩子要來的好成績,只會消耗孩子的能量。

而喚醒孩子的內驅力,由孩子主動獲得的成就感,會化成一股綿延有力的力量,不斷地推動孩子,他會越學越有勁兒。

要求孩子,不如要求自己

其實,兒子並不是突然變成這樣的。

他還小的時候,我只需要坐在他旁邊,哪怕是吃東西、看電視,也能對他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催促他老老實實的學習。

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兒子開始心理不平衡。

我給他布置學習任務,他會癟嘴、會小聲地嘀咕:

「你怎麼那麼舒服,都不用學習。」

當我發現他半小時做不了一道題,人在心不在地磨洋工時,我憤怒地摔打他的作業本,甚至拿書本在他身上打幾下,他會不服氣地斜視著我,一句話不說,眼淚啪啪地往下掉。

我一直覺得,這是因為兒子天生反骨,不好管。

直到有一次,我去閨蜜的新家拜訪,我發現她的新家沒有裝電視,整個電視牆都變成了書架。

閨蜜和女兒席地而坐,兩個人各捧著一本書看。

那個畫面,讓我突然醒悟:

原來,你想要孩子做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一起做。

你想要孩子愛讀書,你就必須拿起書。

你想要孩子努力,你就必須先做出努力的樣子。

就像教育家荀子2000多年前說的那樣:

「君子」之學是從耳朵進來,進入心中,傳遍到全身,影響到行為。「小人之學」是從耳朵進去,從嘴巴出來,只走了4寸長,所以難以影響到整個人。

閨蜜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出了一個絕佳的學習氛圍,從精神上感染孩子,從行動上帶領孩子,這就是「潤物細無聲」的君子之學。

而我的催、逼、吼和自我寬容,就是那隻走了4寸長,入不了心的小人之學。

沒給孩子做好榜樣,才是我最大的失敗。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鐘

我現在最後悔的事,就是毀了兒子的學習熱情。

兒子考不了100分,我就覺得那是他不努力、不認真、不上心。

兒子比上次成績退步,我就覺得那是他貪玩、懶惰、浮躁。

兒子比上次成績進步,我還是覺得他不夠努力,不夠上進。

我用分數衡量兒子的一切,仿佛只有成績才是我愛他的理由。

我以為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會讓兒子知恥而後勇,不斷向前向前再向前。

可結果呢?

兒子對分數越來越無所謂,對學習越來越厭煩,對我越來越討厭。

尹建莉老師有一段評論,讓我格外扎心,她說:

「為什麼一定要那麼完美的分數呢?八十分又怎麼了?重要的是他快樂,做什麼事有自己的主見,好成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是呀,為什麼我沒能早點明白:

不要一味地追求分數的高低,要為孩子後面的成長做好充足的準備。

孩子的未來,沒有人會在乎他小時候的某次考試是考了60分還是100分。

但當下,孩子對學習孜孜不倦地追求,對知識的一點點積累,是被迫學習還是享受學習的狀態,將決定他們能在學習這條路上堅持多久,能走多遠。

教育,從來不是一時一刻的成績。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鐘,只要我們點燃他們的興趣,保住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他們總有一天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贏得未來。

在這之前,我們要耐心地等一等他,給他的內心注入一股源源不斷地「活水」,孩子的未來才能真正地不負所望。

第一次有人告訴我,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對時,我心裡有一萬個不服氣,「我自己的孩子我做主。」

當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失控時,我又安慰自己,「我也是第一次做媽媽。」

但被殘酷的現實狠狠打了一耳光後,我終於明白:

「我必須做出改變。」

孩子還小,未來還是未知。

他還有挽救的希望,我也還有當一個好媽媽的機會。

《正面管教》中有句話說:

有了愛的態度,事情往往就會好轉起來。

我們是第一次做媽媽,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他們需要教育,我們也需要教育自己。

我們的反思藏著孩子的未來。

我們的改變就是孩子的奇蹟。

共勉!

相關焦點

  • 夫妻吵架妻子離家出走,十五年後兒子帶她回了家
    夫妻吵架妻子離家出走,十五年後兒子帶她回了家 2020-12-02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驗榜#月子期間離家出走,還有sei?
    月子期間離家出走,弄啥呢? 是滴!你木有看錯,權媽也木有寫錯,我在月子期間來了一場大戲「離家出走」出去外面浪了兩天。。。(旁邊:被逼無奈,出此下策) 生權寶的時候老太太過來看一下就回去了,這次生二寶,老太太不知道哪根筋搭錯線路了,說要過來一個月,好吧。既然你想來,權媽沒什麼好反對。希望能愉快滴相處,闊試呢,天不隨人願,總有辣麼些操蛋滴事,奇葩滴人兒。。
  • 因學習壓力負氣離家,貴州鐵警尋回出走少女
    「謝謝警察同志,多虧了你們,我的孩子才能平安無事,真是太感謝了!」12月27日凌晨,在貴陽東車站派出所,一位中年男子握著民警的手,連聲道謝。12月26日下午17時許,貴陽鐵路公安處貴陽東車站派出所教導員劉洪龍接到報警:一名16歲少女小璐乘坐廣州南開往成都東的D1826次列車離家出走,請立即幫助尋找。劉洪龍立即與少女父親肖先生電話取得聯繫,詳細了解事情原委和少女體貌特徵;同時,組織執勤民警提前來到D1826次列車進站停靠的8號站臺,做好上車尋人準備。
  • 11歲男孩開車250公裡離家出走:兒子「作」起來,真要了父母的命!
    養男孩真的是太操心了,一不小心他就離家出走,作起來真的是要了父母的命呀! 【2】 為什麼男孩更敢「作」? 同事劉姐家兩個孩子,老大女孩是學霸,成績一直穩居年級前列,劉姐說每次女兒犯錯誤,她只要稍微教訓幾句,女兒立馬就知道改正。 而老二男孩是個學渣,每天連完成作業都費勁,別說教訓幾句了,劉姐連一句重話都不敢說,但凡話說重了,兒子能鬧騰好幾天。
  • 12年的中華田園犬,臨死前離家出走躲山裡,找到時已經斷氣
    這山地離網友家也就一個山頭這麼遠,因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做生意了,家裡就只有老人山裡的地沒有人種,所以大家都種上了果樹。這隻中華田園犬離家出走後,網友用了幾天時間才發現小黃所在地,這隻狗狗正躺在網友家的香蕉地上,它安靜地躺著已經沒有呼吸了,網友沒有把它帶回家,在現場找了塊地把它埋了,不帶回家是不想讓家人看見了難過,因為老黃陪伴他父母親已經有十年之多。
  • 寵物娃娃魚「離家出走」 踱步馬路發出「哭聲」
    2020年05月16日 14:23:12 | 作者:胡豔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30d7f8e4494a4ff48a8ac4b40f8d18b5
  • 英國鴕鳥「離家出走」 步行八公裡在高爾夫球場安家 (1/4)
    英國鴕鳥「離家出走」 步行八公裡在高爾夫球場安家 (1/4) "← →"翻頁
  • 倫敦塔「神鳥」疫情期間離家出走,英國國運「危在旦夕」?
    千萬別小看了這群烏鴉,人家可是神鳥呢。英國有一則民間傳說認為,一旦烏鴉離開了塔,倫敦塔會倒塌,英國也將分崩離析,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可怕?17世紀,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聽信了這一傳說。為了防止烏鴉離家出走,他在倫敦塔僱傭了一群烏鴉飼養員(Ravenmaster)確保它們得到很好的照顧,並對烏鴉的翅膀做了處理,防止他們飛走。自那以後,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然而最近,令英國民眾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 因2耳光離家出走,20年後回頭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血,從他的鼻子裡噴湧而出,流進嘴裡,又順著脖子趟到胸前,一直到褲襠。這兩巴掌,徹底打斷了父子間的親情。此後,他沒再喊過父親。就這樣以後,他與父親有了很深的隔閡,他痛恨自己的父親,恨欺負自己的人,甚至也恨自己的故鄉。後來,歷經了求學、參軍,麥家決絕地逃離了家鄉,告別了曾經傷害自己的故裡。漫長的二十年,他在心底對父親完全關上了門扉。
  • 十四歲出道、十七歲離家出走、34歲被經紀人欺騙,一個好人陳松伶
    1971年1月21日陳松伶出生在印尼一個華僑家庭,父母是小生意人。3歲時全家移居香港,童年的陳松伶是幸福的,愛讀書喜唱歌,而且歌唱得很好。(陳松伶和弟弟。)直到家道中落,她的人生才發生了變化。1985年,14歲的陳松伶在TVB舉辦的「葉倩文歌唱大賽」,以一曲《零時十分》榮獲冠軍 。
  • 四川少女遭4次拐賣,窯洞中衣不蔽體熬過15年,獲救後現狀如何?
    她遭到4次拐賣,在窯洞中衣不遮體熬過了15年,2008年,曹小琴獲救了,那麼她獲救後現狀如何呢?正文1991年,曹小琴在與父母爭吵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可誰也沒有想到,她這一次離家出走近,走向了地獄。她離家出走後,遇上了一個四川男人。可是這個男人是一個人販子,給她吃了一些藥。導致她精神恍惚,有點呆。那時候,曹小琴還是一個少女,她清純,可愛,年輕,漂亮。
  • 三婚嫁給二婚男,妻子頻頻離家出走,兩人各執一詞的背後有何隱情
    一、再婚妻子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賈言輝與徐丹是一對再婚夫妻,他們於去年十月結婚,婚後只要一言不合,徐丹就選擇消失,兩個月的時間內,徐丹離家出走十幾次。每一次答應回家,徐丹都要賈言輝籤訂協議,或者是買車買金器來消氣,這樣的情況多了之後,賈言輝突然感覺自己好像是被騙婚了。
  • 七旬老人離家出走,大晚上在北京西站被鐵警找到
    因與家人發生矛盾,一七旬老人大冬天氣急離家出走。北京鐵路警方接到家人報警後,當晚在北京西站的地下夾層找到了老人,此時老人已買好第二天回老家的車票。11月25日19時許,一位楊女士帶著婆婆來到北京西站二樓警務工作站報警,稱七旬公公因與家人發生矛盾,當日中午離家出走。期間,公公曾給婆婆發來一條簡訊,稱要回老家河南,之後便聯繫不上了。據楊女士講,其公公馬老先生今年73歲,離家出走後家人都非常擔心。
  • 為了不讓主人剪毛,綿羊離家出走,三年後主人再次找到時看傻了眼
    據了解這隻綿羊從小全身長滿了絨毛,因為夏天快到了,所以主人想把它一身毛剪光。大概是感覺到了危險,所以我們的歐文離家出走了。主人發布了這條失物招領後,一直沒有回應,直到3年後,才有人說在大草原上見過它,主人把他找回來,現在的歐文身上的絨毛更長了,整個人看看萌萌的,惹人喜愛。
  • 出走造句和解釋_出走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3、 貓) 出走參考例句: 1、父親的幾句重話,竟然使大哥負氣離家出走。 2、人生只有出走的美麗,而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3、你們都欺侮我,我要離家出走。
  • 宜賓18歲男生留可疑英文離家出走,家人擔心與藍鯨遊戲有關
    宜賓18歲男生留可疑英文離家出走,家人擔心與藍鯨遊戲有關 伍雪梅/封面新聞 2017-07-10 14:06
  • 人到四十才明白:人的一生,總要有一次離家出走的衝動
    想來我今年已經人到四十了,卻似乎過得渾渾噩噩,沒有多大的出息,年輕年代的某些理想,也只是一種衝動過後的寧靜,實在不該啊。看完《月亮與六便士》,我的心中,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總要有一次離家出走的衝動。也許,這樣的人生,才算是一種完美吧。為什麼這樣說呢?
  • 深圳14歲雙胞胎姐妹花深夜離家出走,失聯兩天後被找到
    深圳新聞網2018年12月24日訊 近日,光明警方在日常工作中,找回多名離家的青少年,這些孩子的年紀大多在14歲、15歲,因為和父母缺乏溝通交流而選擇離家出走,或者是在街頭徘徊。所幸光明警方及時處置,找回了這些"任性"地孩子。
  • 《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1.0升級2.5離家出走,成功引起師尊關注
    看著師尊和踏仙君和墨宗師一家其樂融融的樣子,可憐渺小的1.0直接升級成了2.5,默默的手裡行李就離家出走了。以此來抗議自己的不滿,試圖讓師尊注意到自己。但是此刻的師尊正被踏嬌嬌和墨宗師纏繞著根本脫不了身,於是連狗子什麼時候走的都沒發現。
  • 2歲娃離家出走,粗心爸爸渾然不知
    但今天要說的這位爸爸,心就有點大了,自己呼呼大睡,2歲的兒子離家出走,還渾然不知!就像網友調侃的一樣,爸爸帶娃,說好的父愛如山會變成山體滑坡,一切都會是那麼的意外。孩子走失後哭哭啼啼交警幫忙找到父母近日,一名男子牽著一個大約兩歲的小男孩在路上行走,準備前往福州市上海派出所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