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億年前,有一種像蝦一樣的動物在海洋中劃著水,它的五隻眼睛長在肉莖上,正從水裡向外張望。但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這還不是它最奇怪的地方。
這些肉莖支撐著複眼,安裝在一個半圓形的融合頭盾上。這種微小的海獸還有一個關節連接的上半身,15個關節和脊椎尖端的四肢,以及可能被用來捕捉獵物的向上彎曲的大「手臂」。
其中一些特徵與其他古代節肢動物的化石是分開的,這些節肢動物是一種有外骨骼、分節體和有關節腿的無脊椎動物。但這種奇怪的生物也是一種嵌合體,擁有多種動物的特徵。
在寒武紀時期(5.43億至4.9億年前),節肢動物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類群之一。它們現在約佔當今所有現存物種的80%。節肢動物化石表明,它們的多樣性在寒武紀期間蓬勃發展。但是,據科學家說,關於這個群體早期進化的故事還不完整,而這種新發現的物種(活著的時候大約有7釐米長)可能有助於填補一些關鍵性的空白。
這種奇怪的的生物是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們發現的。他們分析了雲南澄江動物群的六塊化石,那裡的化石沉積可追溯到大約5.18億年前的早寒武紀。這種生物被命名為:麒麟蝦,「麒麟」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嵌合體的名字,「蝦」在中文裡是蝦狀節肢動物的意思。
這些化石保存的都很完好,顯示出莖叢前部的兩隻眼睛是其他眼睛的兩倍大。化石中除眼睛外,還保存了消化道、消化腺、神經組織、腹索等軟組織,甚至排出的腸道內容物。
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與地質研究所(NIPG)的專家表示,麒麟蝦化石展示了精緻的解剖結構。例如,神經組織、眼睛和消化系統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常規化石中通常看不到的身體軟組織。
這是真正的「缺失環節」化石。
真正引起科學家注意的是,麒麟蝦奇幻般地將一些已知最早的節肢動物的特徵混合在一起。它的五隻眼也出現在古老的節肢動物「歐巴賓海蠍(Opabinia)」身上,而它身體前部的抓爪附屬物與一種名為「奇蝦(Anomalocaris)」的寒武紀海洋節肢動物很相似,這種動物有3英尺長(1米),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頂端捕食者」。
儘管,「奇蝦(Anomalocaris)」被認為是一種古老的節肢動物,但它看起來和真正的節肢動物很不一樣,真正的節肢動物是在後來的族譜中進化出來的,而麒麟蝦混雜的特徵暗示了之前缺失的進化聯繫。
在檢查了麒麟蝦的所有特徵,並比較了80多個分類類群的近300個其他節肢動物特徵後,研究專家們得出結論,麒麟蝦解決了節肢動物類群後足綱的幾個祖先譜系之間的進化關係,包括異形足綱和現代譜系。
麒麟蝦巨大的前肢(這是它與無名足目動物共有的特徵)也可能是後來節肢動物進化出的結構先驅。這些結構包括了蠍子和蜘蛛等海鞘類節肢動物的口器,以及包括昆蟲、甲殼類和千足類在內的曼氏亞綱節肢動物的感覺觸角。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表示:「麒麟蝦代表了由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預測的至關重要的過渡化石。它彌合了從異常動物到真正的節肢動物的進化鴻溝,並在節肢動物的起源中形成了關鍵的'缺失環節',為生命的進化論提供了有力的化石證據。」
知識改變命運!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