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手機相機傳感器進化史,IMX600果然是大底之王,不是誰都能用

2020-12-04 修匠說手機

作為手機比較重要的賣點,拍照是很多手機品牌都不得不重視的功能。特別是在2018年華為P20 Pro徠卡三攝在DxOMark上屠榜,穩居榜首的位置,隨後便掀起了一陣手機拍照的熱潮。不過以前的手機並沒有這麼強大的拍攝功能,內部的傳感器也是通過一步步的進化升級而來的。特別是對於索尼傳感器來講,現在手機相機幾乎用到的主流傳感器都是由索尼生產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索尼手機相機傳感器的升級之路。

不過在回顧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傳感器的參數鑑定方法,首先是傳感器尺寸CMOS面積越大,感光性能越好,得到的畫面畫質就更加出色,單像素麵積是每個像素的面積單位,數字越大代表每個像素的面積越大,收光能力越強,夜拍效果更出色。雖然CMOS面積越大越好,但是放在手機裡還是要考慮手機厚度和空間設計才行。

索尼 IMX134發布於2013年3月,是世界首款堆疊式CMOS,擁有800萬像素1/4英寸的傳感器面積加上1.12um的單像素麵積,作為在2013年發布的第一代CMOS,我們可以在索尼 Xperia Z Ultra上,國產的榮耀3C上,甚至在2018年的iPad2018上也配備了這一顆CMOS。

索尼IMX214是2014年的爆款傳感器,擁有1/3.06英寸的CMOS尺寸,1300萬像素,1.12μm,綜合看來都是一款中規中矩水桶型的傳感器。有非常多的經典手機都採用這款傳感器作為後置鏡頭的底,包括HTC M8 Eye、一加1、華為Mate7、華為P7、小米4等等機型,拍攝水平都比上一代有顯著的提升。

索尼的IMX286是配置在第一代華為徠卡聯合研製的P9手機上的傳感器,據悉當時也沒有進行外賣,可以說是華為定製版的傳感器。1200萬像素,1/2.9英寸的傳感器面積,1.25μm的單像素麵積,值得一提的是這顆傳感器可以把慮光片去掉,也就是變成一顆黑白鏡頭,所以可以做到黑白、彩色雙攝鏡頭。不過這顆傳感器沒有相位對焦,採用的雷射對焦技術。

索尼IMX363是一顆經典的傳感器,火爆程度堪比之前的IMX214,是2018年旗艦手機的首選傳感器,和三星定製版的IMX33一樣的配置都擁有1200萬像素,1/2.55英寸的傳感器尺寸和1.4μm單像素麵積。小米8、小米8SE、堅果R1、vivo NEX等旗艦手機都用的這款傳感器。IMX363是IMX362的改進版,增加了AI技術的支持,而IMX362就是三星定製的IMX260的公版。

索尼IMX586是近期比較火爆的一款傳感器,也是目前2019年旗艦手機的首要選擇,是根據華為與索尼聯合研發的IMX600改動而來。支持4800萬像素,1/2英寸大傳感器面積,0.8μm單位像素,支持四合一的技術。可以直接輸出4800萬像素的照片,不過對光線和設備穩定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默認出片則為1200萬像素。現在榮耀V20、華為nova4、小米9、魅族16s上都搭載的這顆傳感器。

IMX600就是霸佔DxO榜單大半年的華為P20 Pro上使用的傳感器,是由索尼、華為、芬研共同研製的一款傳感器,目前只為華為專供。IMX600的傳感器尺寸為1/1.7英寸,相比市面上普遍的1/2.8英寸簡直就是龐然大物,1μm的單位像素並且支持四合一技術,在專業模式中能夠提供102400的超高感光度,目前只搭載在華為P20 Pro、Mate20 Pro、Mate20 RS、Mate20 X中。

傳感器的面積和單位像素從小到大,不僅僅是索尼對傳感器的升級,手機廠商也在對手機的內部空間設計進行優化,比如像IMX600那樣大的傳感器面積,就算給其他手機廠商也無法做到不突兀的塞進手機裡面。

相關焦點

  • 公關戰秦瓊,索尼IMX700與三星GN1,孰優孰劣
    在越來越多手機用戶重視拍照的背景下,各大手機廠商也都不斷地提升手機拍照水平。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手機還是相機,能否拍攝出好的畫面,攝像頭的素質始終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榮耀30 Pro+與vivo X50 Pro+,命名都為Pro+,價格同為5千元檔。
  • 常說手機相機當望遠鏡,這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黑科技呢?
    但手機與相機上的潛望式鏡頭與潛望鏡的出發點稍微有些區別。長焦鏡頭的物理焦距更長,就需要更多的縱向空間來放置透鏡。在早期的諾基亞N93i使用翻蓋轉軸的縱向空間防止變焦模組,三星的K Zoom使用了伸縮式鏡頭也能達到10倍變焦,在當時也是非常誇張的了。但是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厚度一般僅為7~8mm,凸出部分也不超過10mm,能利用的空間也許只要不到8mm。
  • OPPO智慧型手機攝影進化史
    OPPO手機一直以出色的拍攝性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每一代機型在拍攝性能上都有著不俗的表現。新機型R11更是以前後兩千萬+雙攝的配置,將OPPO手機的拍攝性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那些擁有出色拍攝性能曾經打動你的OPPO智慧型手機們。
  • 手機相機速度大橫評:到底誰才是抓拍王
    如果相機沒有強悍的對焦和連拍能力,快速的啟動存儲速度,畫質再好也是白搭。所以這次我們針對相機速度做了一次測試,看看到底誰才是抓拍王。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抓拍王?
  • 從RGGN到RYYB,手機傳感器能逆襲單反嗎?
    對於智慧型手機而言,許多廠商的終極目標就是擁有媲美單眼相機的成像素質。然而,受限於CMOS的物理瓶頸,手機鏡頭普遍開孔只有8mm,這怎麼與單反專用的CMOS對決呢?所以為了縮小與單眼相機之間的差距,只有不斷提升CMOS成像畫質這麼一條出路。玩攝影的都知道一句話「底大一級壓死人」。
  • 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的進化史你知道嗎?
    千萬級的像素、三攝乃至四攝、AI美顏、自動對焦、光學防抖等等,這些攝像功能的強大之處在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上屢見不鮮。甚至有些智慧型手機的攝像功能都能媲美一些數位相機了。但十幾年前剛問世的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可並非如此,這麼多年攝像頭的變化究竟有多大?跟著小黑一起來看看吧。
  • 1英寸CMOS相機推薦 手機終究無法匹敵
    的採訪時曾經說到過,他相信1英寸「大尺寸」傳感器能提供令智慧型手機無法匹敵的超高畫質,在未來這種尺寸的傳感器將會拯救便攜數位相機。也正是因為相機廠商們看出了這一點,所以現在幾乎所有相機廠商都推出了1英尺傳感器的消費級可攜式相機,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信這樣的趨勢在今後的可攜式相機市場中會更加明顯。
  • 不止拍月亮,現在的手機還能拍星座
    大神們一個個拿出設備的時候,都是各種專業相機。當然了,他們在平時拍星空,也會用到手機。畢竟器材大大小小那麼重,就算練出麒麟臂都頂不住。最近,一組手機拍攝的星空照,引起機哥注意。這組星座照片,由榮耀30Pro+ 拍攝而成。
  • 國民手機進化史 華為G7 Plus告訴你真相
    1973年3月,摩託羅拉的工程師MartyCooper用「手提式行動電話」打出了第一個電話,到2007年iPhone的誕生,手機的演變譜寫的就是一場包含創新的進化史熟悉手機圈的朋友都清楚,在稍早的一段時間內,經常會出現一堆廠商扎堆推出金屬外殼手機、大屏幕手機、指紋識別手機的現象,這個現在代表了手機的進化,同時也表現出手機廠商們的研發力度不足。不過在這方面,國內知名廠商華為的表現就另當別論了,最近華為在手機圈發布了眾多旗艦新機,其中華為G7Plus的表現就非常出色,並且消費者可以從華為G7Plus身上看到手機進化史的全部真相。
  • 華為P系列手機進化史:顏值突出,重寫手機拍照規則
    P6上能看到華為當時想要嘗試的設計風格,底部的雙C倒角、中框的簡約切線還有北部的金屬拉絲設計,都是華為嘗試著從商務人群獲取高端市場留下的痕跡。,5英寸IPS材質1080P屏幕、16GB存儲、4G網絡支持以及索尼1300萬像素傳感器,配合基於Android 4.4.2的EMUI2.3系統,華為手機的短板逐漸補全。
  • 老司機才用過 盤點被時代遺棄的相機技術(全文)_佳能數位相機_數碼...
    2010年,索尼同時發布了兩個相機系列,NEX和A卡口單電相機。也就是如今的微單和單電。當時索尼本就是試探的態度,這也註定了著兩個系統中,終究不能雙雙圓滿收場。無反相機並不是索尼的原創,松下/奧林巴斯和三星都早於索尼,但是單電是索尼根據美能達的單反技術另立門戶的新產物。
  • 三星索尼手機圖像傳感器龍虎鬥,CIS市場整體逆勢增長15%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 雲鵬智東西10月9日消息,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索尼以44%的市場份額位列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收入市場第一,三星以32%的份額位列第二,豪威9%,排名第三
  • 一文看懂華為P系列影像史 P40憑啥能成拍照之王
    即將發布的華為P40能不能做到「影像藝術的下一個裡程碑」?在手機影像領域最出名的旗艦當屬華為P系列,特別是近幾年華為發布的P系列手機可謂都是高端影像旗艦的代表,並且已經在全球樹立起了「影像標杆」的形象。3月26日,華為將會在法國巴黎線上發布最新的華為P40系列手機,不出意外全新的P系列旗艦將再一次刷新手機影像界記錄。
  • 華為P40搭載索尼傳感器,不是徠卡,花粉如何反應?
    廣角主攝方面,也就是我們一般會稱為主攝的27mm,極大概率會換新的鏡頭,暫且稱之為imx700,一定會有大的提升,提升的維度或許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根據目前的消息,這個提升的維度可能是變廣角主攝慣常的等效27/28mm焦距為24mm,這是在進一步向相機靠攏,因為相機來說,24mm是一個起點,相機來說,24mm起步總的來說肯定要比28mm起步要好。
  • 破繭成蝶:追蹤華為手機攝影功能五年發展歷程
    事實證明高像素路線門檻很高,不是每家廠商都有資格介入這場高級玩家主宰的牌局。2015年的高像素手機中,只有同為IMX230的微軟Lumia 950榨乾了這顆傳感器的性能,甚至往後幾年的索尼手機都未能超越950的高度。然而一切只是曇花一現,繼承諾基亞衣缽的微軟移動在不久之後走向了終結,其中不少員工入職華為,為華為帶來了全新的國際視角。
  • 從梵谷到小米CC9 瘋狂的500年自拍進化史
    1839年,一位美國攝影師將相機對準了自己,第一張的自拍照片誕生。現在,手機前置攝像頭和美顏軟體的高度發展,讓女孩們充分享受自拍。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這500年的自拍進化史。剛開始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要單獨購買一臺相機來自拍,用手機不是也可以嗎?但是當TR100迅速爆紅之後,質疑的聲音也就從此小時。自此,一個新的相機「自拍時代」正式來臨。    卡西歐TR100打造了1200萬像素的傳感器,可以近距離的對焦自拍,獨特的外形設計也讓它快速抓住女性用戶的心。
  • 手機相機像素越高是不是越好【詳解】-太平洋IT百科手機版
    手機到了500萬像素為主流的時候,數位相機已經超過千萬像素,但作為手機攝像頭,蘋果iPhone 4也說是3GS的完美進化,也是一款影響最整個手機產業的代表機型,沒有之一。  iPhone進化到第四代已經徹底顛覆了以往的形象,它擁有全新的外觀設計、比以往高出四倍的屏幕解析度、高性能的A4處理器、全新命名的iOS4系統等等,iPhone 4在軟體和硬體方面同時大幅改進。
  • 索尼發布首款5G手機Xperia 1 Ⅱ,擁有3D ToF 傳感器
    [PConline 資訊]今天,索尼正式發布Xperia系列新旗艦Xperia 1 Ⅱ,這是索尼首款支持5G的手機。該款手機定位於主打拍攝體驗,是去年Xperia 1 系列的「Mark II」版本,今年推出的 Xperia 1 II 新品更是獲得了 Aplha 相機技術的加持。顯然,索尼大法名不虛傳,有些東西必須搞點有意思的出來。
  • 同門不同路 聊一聊手機和相機的拍照發展史
    相機發展歷史 從膠片到數碼,是傳感器的成功進化史經過長期發展,相機已經基本確定全畫幅為主導,APS-C為入門領域的發展策略    從CCD到CMOS,從小尺寸到全畫幅,數位相機的發展史就是傳感器的進化史
  • 自拍神器進化史
    一面手機,一面相機,當年最流行的姿勢是一定要用翻蓋手機自拍,鼓一個圓圓嘴,比個v,拍完合上機蓋那聲清脆的「咔嚓」,用著夏普903的女孩宛若全教室最靚的仔,畢竟她還擁有著當年紅遍兩岸三地臺灣偶像劇主角的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