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局鋼構建設青島新地標「莫比烏斯環」

2020-11-22 大眾網

藍天碧海之間,金 沙綠蔭之濱,一條蜿蜒奔騰的曲線正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南岸的唐島灣之畔迴旋盤踞,逐漸成形。由中建八局四公司EPC總承包、八局鋼構專業分包承接的鋼連橋設計和施工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建成後綜合教學樓及其連橋建築將形成循環往復、永無止境的「莫比烏斯環」,與碧海金 沙相映成輝,與自然相融水波律動。

(項目竣工效果圖1)

(項目竣工效果圖2)

一: 項目難點

美院教學樓鋼連橋採用鋼桁架結構,總建築面積為41593㎡,靈動的造型是她獨特的亮點,卻也是建設者們面對的難點。

選型布置:莫比烏斯環狀鋼連橋為曲面流線型,跨度達73.5m,曲面桁架及構件的選型布置難度大。

屋面荷載:屋頂花園覆土厚達0.8米,需設計合理傳力路徑,滿足荷載、建築淨高、構件變形的控制要求。

懸挑較大:橋面寬大,部分區域懸挑達7米,應通過構造措施,保證橋體的整體穩定和構件的局部穩定。

使用需求:鋼構件的布置,既要確保受力均衡,又不能影響自然採光和空間布局。

結構找型:鋼構及幕牆等專業,既要實現曲面流線的美觀造型,又得保證設計合理性與施工可行性。

二: 精心設計

項目立項初期,設計圖紙還不夠完善,影響後續的鋼結構深化、加工製作與安裝,給項目的整體進度控制帶來了很大壓力。

2019年11月:了解到四公司項目團隊的需求後,設計研究院院長張月樓主動出擊,先後赴青島項目兩次,與四公司技術中心領導和項目經理溝通對接,並指導我院設計團隊全力配合。最終以精湛的專業技術贏得四公司及校方的一致好評,接下了鋼連橋結構部分施工圖輔助出圖任務。

2019年12月:收到原始設計資料,設計研究院抽調精英技術骨幹組成專項攻堅小組,院長任組長,親自督導指揮。

2019年12月中旬:派遣結構工程師積極融入四公司EPC設計團隊,加強與業主及各專業單位的溝通對接。

2020年1月:建立多個方案進行比選,並不斷優化調整,協調各專業進行分析,逐個攻破技術難題。

2019年1月22日:在春節前完成初版施工圖。

2020年2月:新冠肺炎防疫期間,全體設計人員在院班子的組織帶領下,做好安全防護、克服疫情恐慌,最早全員復工復產,保障設計合同履約。

2020年2月24日:根據業主要求完成圖紙修改。

2020年4月29日:提交施工圖審圖版本與專家論證資料。

2019年5月11日~5月31日:組建深化團隊,進行深化設計工作。依託豐富的構件加工工藝經驗,為後續加工製作和施工安裝奠定了良好基礎。

2020年6月5日:完善圖紙,通過審圖。

審圖通過之後,設計院一直保持跟進,繼續為項目提供優化與技術支撐,配合各專業之間以及總包和校方的協調修改,受到了項目參建各方的讚揚。

、匠心施工

2020年9月11日上午,伴隨著"起吊"的號令聲起,本項目鋼結構工程施工正式拉開帷幕。

八局鋼構山東分公司項目部團隊,嚴格貫徹 "抓安全、保質量、促生產",鋼結構施工正有條不紊地全面鋪開,教學樓一、二區、圖書館區鋼柱已全部安裝完畢,正在安裝鋼梁,並準備吊裝跨層桁架,3個交通體的整體進度達到了70%。

多少位勤勉有加的工程人,無數個宵衣旰食的日與夜。

鋼結構設計研究院和山東分公司項目團隊,精心設計、匠心施工,以智慧和創新,憑經驗與技術,完美助力四公司總包方,成就青島海岸邊最美校園教學綜合樓,體現了八局鋼構全方位的鋼結構專業綜合實力。

碧海藍天之下,神秘的"莫比烏斯環"正點滴成型,等待芳華綻放,驚豔世界。

(張月樓,吳旦翔,張玉寬,潘小偉)

相關焦點

  •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莫比烏斯環現"雛形"
    青島新聞網12月2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劉玉龍)記者近日採訪獲悉,備受關注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隨著教學綜合樓圖書館鋼結構首榀主桁架的吊裝完成,標誌著正在建設中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工程吊裝階段。
  •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莫比烏斯環現「雛形」
    青島新聞網12月2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劉玉龍)記者近日採訪獲悉,備受關注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隨著教學綜合樓圖書館鋼結構首榀主桁架的吊裝完成,標誌著正在建設中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工程吊裝階段。
  • 「莫比烏斯環」主體施工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明年建成
    「莫比烏斯環」開啟主體施工中央美院青島校區五一假期不停歇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唐島灣畔,中央美院青島校區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400多名建設者放棄休息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項目的「點睛之筆」--「莫比烏斯環」已經進入主體施工階段。中央美院青島校區位於西海岸新區唐島灣南岸,西環島路以北,工程佔地面積336畝,規劃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
  • 探訪「城市新地標」,「莫比烏斯環」顯雛形
    位於唐島灣南岸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大抵是這樣的存在。靜臥山水、沒有圍牆,「莫比烏斯環」的藝術設計與周圍環境高度融合。據了解,「莫比烏斯環」建築為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的綜合教學樓,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由三座單體通過鋼結構連接而成。(青報全媒體記者 劉棟 攝)除綜合教學樓外,一期工程還包括一處藝術家工作室和一處禮堂劇院。
  • 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工程進展順利「莫比烏斯環設計」漸露真容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西海岸鳳凰島旅遊區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該校區座落於唐島灣南岸西側、銀沙灘路以西,西環島路以北,西海藝術灣以東,由青科控股集團投資、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該項目於2019年6月30日落地西海岸,9月進行施工,工程佔地面積336畝,規劃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
  • 這所大學要在青島建新校區!位置就在……
    此舉標誌著山東體育學院青島校區建設正式拉開帷幕!此外,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項目傳來新進展!該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青島又一座新地標及「網紅」高校指日可待!↓ ↓ ↓近日,由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 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建築設計,形如「莫比烏斯環」
    ,以未來學院教學理念(一個莫比烏斯環的開環大學)為意向。莫比烏斯環造型莫比烏斯環造型是依據對未來的分析,即未來不是線性的,而是往復循環的,未來不是分散的,而是整合的理念,將主體建築理解一個融合各種功能的連續體量,一個像山體一樣的莫比烏斯環式的體量。
  •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主體封頂,「莫比烏斯環」已具雛形!
    青島西海岸報/西海岸新聞網通訊員 韓麗 耿曉月近日,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主體封頂,「莫比烏斯環」建築形體揭開神秘面紗。從空中俯瞰,學校已初具雛形,幾棟單體樓線條優美,設計感十足,與碧海銀沙珠輝玉映,完美地融於自然。
  •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近日,由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項目鋼結構負責人的指揮以及安全等管理人員的旁站監督下,最大長度達31.2米、高8.6米,重達108噸的桁架在500噸汽車吊主吊、260噸汽車吊輔吊的配合下,隨後準確的吊裝至指定位置。
  •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4日訊 近日,由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隨著教學綜合樓圖書館鋼結構首榀主桁架的吊裝完成,標誌著正在建設中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工程吊裝階段。
  • 瞧一橋,成都這座「莫比烏斯環」人行橋
    03 無限可能的「莫比烏斯環」 這座大橋在設計的時候,參考了「無限之環」——莫比烏斯環的概念。 莫比烏斯環(M bius strip, M bius band) 一種單側、不可定向的曲面,由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在1858年獨立發現。
  • 「網紅」五岔子大橋的原型——神奇的」莫比烏斯環」,了解一下!
    02 莫比烏斯環的發現 1858年,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Mobius,1790~1868)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
  • 神奇的莫比烏斯環
    實驗結果:如果沿著莫比烏斯環中間剪開,和一般的紙帶(會分成斷開的兩條環)不一樣,會形成一個比原來的莫比烏斯環周長大一倍、把紙帶的端頭扭轉了四次再粘合一起的環。  實驗結果:如果沿著莫比烏斯環四等分處剪開,這時會形成兩條比原來的莫比烏斯環周長都大一倍的帶子,而且兩條是套在一起的。  若在莫比烏斯環的五等分處畫一條線,用剪刀沿著這條線剪開,將會得到什麼呢?
  • 什麼是莫比烏斯指環?莫比烏斯環的詛咒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用剪刀把紙環從中間剪開的話,並不得得到被分開的兩個環,而是變成了更大的一個環,並且扭轉的方式與之相反。莫比烏斯之環,就是無限循環的一個象徵。這種莫比烏斯指環在現實生活中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黑暗與恐懼。有人說,莫比烏斯環是個詛咒之環,因為,一旦一個信念系統建立起來之後,你將永遠無限循環的在這個信念裡遊走,除非你懂得解除莫比烏斯環的信念詛咒,否則你將永遠循環在此詛咒中…當環境沒有辦法給我們選擇的機會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出去闖。
  • 行走在莫比烏斯環上
    想念沒有終結就像死亡沒有盡頭一樣這個夢同樣也是我從小到大一直做的一個夢反反覆覆不是噩夢但覺得很累夢的內容很簡單我在一條莫比烏斯環上行走莫比烏斯帶又譯梅比斯環或麥比烏斯帶是一種拓撲學結構它只有一個面和一個邊界它是由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在1858年獨立發現的這個結構可以用一個紙帶旋轉半圈再把兩端粘上之後輕而易舉地製作出來
  • 永遠無限循環的莫比烏斯環
    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我們把這種由莫比烏斯發現的神奇的單面紙帶稱為「莫比烏斯環」今天的實驗我們就一起做一個神秘的「莫比烏斯環」第四步如果我們將莫比烏斯環縱向從中間剪開又會發生什麼神奇的事情?莫比烏斯環展現的是某個方向上無盡的二維平面如果你是一個二維人生活在一個莫比烏斯環上面從三維空間的角度來看你會永遠在莫比烏斯環正反兩面轉圈
  • 神奇的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由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Mobius,1790~1868)在公元1858年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數學中有一個重要分支叫「拓撲學」,主要是研究幾何圖形連續改變形狀時的一些特徵和規律的,「莫比烏斯環」變成了拓撲學中最有趣的單側面問題之一。莫比烏斯環的概念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建築,藝術,工業生產中。運用莫比烏斯環原理我們可以建造立交橋和道路,避免車輛行人的擁堵。
  • 「莫比烏斯環」網紅橋,交大設計!
    設計理念▲五岔子大橋航拍五岔子大橋造型創意來自莫比烏斯環的無限之環概念設計,以此彰顯高新區的無限可能性和開放發展的廣闊胸懷。什麼是莫比烏斯環?夜景設計理念把握橋梁本身「莫比烏斯環」的設計靈感,橋側和與裝飾架用冷暖色調的動態燈光洗亮,主、副橋光彩形成貫通,光色冷暖變化,夜景構成了一個醒目的無窮大符號,無限循環,充分詮釋了橋梁的設計理念。▲五岔子大橋夜景所有照明燈具均採用了節能環保的LED光源,同時加入了智能控制系統,能實現光色和亮度的控制。
  • 當建築藝術遇上莫比烏斯環
    該橋為國內首座「莫比烏斯環」式異形拱橋,橋體分為主橋和副橋,主橋在上,連接兩岸綠道,可供自行車順利通過;副橋在下,市民可以停留觀賞風景。莫比烏斯環是什麼?它的發現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新近出版的《我們在四維空間可以做什麼》講述了有關莫比烏斯環的故事。
  • 渾河北岸上的「莫比烏斯環 」
    記者採訪瀋河區城建部門了解到,這座花環的設計理念取自魔術般的莫比烏斯環,將莫比烏斯環建於渾河岸的馬拉松跑道之中,寓意奧林匹克精神連綿不絕。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紙帶環,一隻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這種紙帶環被稱為「莫比烏斯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