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神作《藍色星球2》,海洋如此美麗!

2020-12-08 騰訊網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谷 君 說

拍攝過程超過4年,39個國家的125次考察,4000多次的潛水,換來了6000多個小時的水下鏡頭,最終剪輯成了這部七集紀錄片。

地球的表面有70%被水覆蓋,所以別號又叫「藍色星球」。居住在這裡的魚類及浮遊生物種類繁多,南北極冬天時氣溫會降至零下70℃或以下,海面的水溫也極低,大部分在這裡生活的生物也抵受不住這樣的嚴寒天氣,會暫時遷居避寒。

海底世界,四周漆黑一片,陽光也不能直接照射,讓許多植物無法生存,但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居住了許多種前所未見的生物,連生物學家也不知曉它們的名稱。在無止境的海洋世界中,越是往深處走,生物的品種就越奇特。

自從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藍色星球》播出之後,它就大受的一致好評,曾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和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在翹首等待16年之後,我們期待的這部紀錄片的續集《藍色星球2》終於來臨了。

自然界中,沒有什麼地方會比大海更讓我們心馳嚮往,那裡的狂野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充滿無窮魅力,讓人神魂顛倒。在革命性的技術協助下,如今,我們能夠進入嶄新的世界,採用之前一代人無法實現的方法來揭示海洋生物的習性。

本期介紹《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的第一集《同一片海洋(One Ocean)》,希望讀者喜歡。

許多許多海洋生物潛藏在海洋的表面下,但是有些海洋生物並不如此。寬吻海豚喜歡嬉戲玩耍,喜歡衝浪,在波浪壯闊的海洋上,時而躍出海面,時而潛入海水中,場面好不壯觀。

但是,在海底中,在一小群寬吻海豚中,成年寬吻海豚會帶著年幼寬吻海豚前往紅海的珊瑚礁,親身示範教年幼寬吻海豚在海扇上掠過,這種海扇表面覆滿了一種粘液,有殺菌、消炎的效果,可預防感染。成年海豚簡直是良醫了。

在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一種生物顛覆了人們對魚類智力的認識,這種生物就是豬齒魚。這種因為它們會使用「工具」。它們最喜歡吃蛤蜊。每天,每隻豬齒魚遊到珊瑚礁的邊緣,翻開珊瑚堆,移走細沙和碎石,仔細尋找它垂涎欲滴的蛤蜊。

一旦發現蛤蜊,它就快速地將蛤蜊帶到用堅硬珊瑚圍城的「廚房」,然後將蛤蜊叼起來,用力地向堅硬的珊瑚上甩,一次又一次,直到蛤蜊的堅硬外殼被摔碎,這樣它就可美美地品嘗豐美的食物了。這種魚類的聰明程度超出了人類的想像。

生活在印度洋塞席爾群島的珍鯵是一種體型龐大、性情兇猛的海洋食肉動物,能夠對距離海面2米高的燕鷗發起攻擊。小燕鷗是它們最愛的食物之一。

當年幼的燕鷗進行平生首次試飛時,它們不能長時間停留在空中,當飛累了停在海面休息時,這時便是珍鯵的最佳捕鳥時機。也就在此時,珍鯵縱身一躍,將小海鷗吞入口中。當然,珍鯵也不是每次都能捕鳥成功。

當春天海水變暖的時候,大量的蝠鱝會聚集到墨西哥的科爾蒂斯海。它們多在夜間覓食,因為這時大量的浮遊生物會從海底湧上來。蝠鱝不斷拍打翅膀,攪動海水。海水的擾動,促使浮遊生物發出冷光。

通過這些冷光,蝠鱝就開始一段大飽口福的生死交加的芭蕾舞。這種閃閃發光的海底世界簡直猶如童話世界般夢幻。

在紐西蘭海域,一群偽虎鯨似乎正在追逐一群寬吻海豚。寬吻海豚突然掉轉頭,歡迎偽虎鯨的到來。它們就像是老友見面一樣,在一番寒暄後,組成了一個捕獵大軍,協同捕獵,數量多達一千隻。這種不同物種之間的大規模合作令人嘖嘖稱奇。

在日本北部的海底森林裡,一艘沉船的「居民」等待夏季的溫度達到16℃。這時,一種稱為金黃突額的巨型隆頭魚是雄魚,身長1米,重達15公斤,比身形小巧的雌魚大得多。

雄魚想和生活在自己地盤上的雌魚交配。但是十歲左右的雌魚通常不愛搭理。這是因為一旦雌魚的體型大小達到關鍵尺寸時,它的身體就會發生劇烈變化。

在短短幾個月內,它體內特定的酶不再發揮作用,雄性激素開始在體內循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頭部也開始逐漸變大,它的下巴變得越來越長,就這樣一條雌性竟變成了雄魚,性情發生大變,並且開始與統治這裡的老雄魚發起猛烈的競爭。

這種魚類在一生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竟能改變性別,這也未免太神奇了吧。

在挪威北部的峽灣,溫暖的墨西哥和加勒比海洋流帶來豐富的生物。作為捕魚專家,一群虎鯨展開團隊合作,協調行動,逐漸靠近鯡魚,將鯡魚圍成更為緊湊的魚群,然後再遊到魚群底下,將魚群逼到水面上,接著它們用力拍打自己的尾巴,猛烈的衝擊波竟能震暈鯡魚,這些失去知覺的鯡魚就成為它們的囊中之物了。

座頭鯨也會向這個戰場逐漸逼近。它們從底下向上猛衝,一口能吞下100公斤的鯡魚。

從創造氣候到產生氧氣,海洋在不遺餘力地維護地球生態環境。但是,由於很大程度上由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也威脅著一些海洋物種的生存,比如海獅。

看到母海獅為了給各自的後代爭奪有限的棲息地大打出手的場面,這很讓人警醒和深思。

由於各種先進的攝像技術和潛水設備的採用,每一幀畫面都是美不勝收。光線與海洋的完美結合、巨型生物與微型生物的交織,《藍色星球2》第一集《同一片海洋》給我們展現了一幅絢麗的海洋畫卷,令人愛不釋手。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內容

相關焦點

  • BBC神作那麼多,為何偏偏《藍色星球2》得最高分?
    《藍色星球2》海報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成為豆瓣歷史上評分最高的作品——9.9分,它被提及最多的形容詞是「美到窒息」。BBC神作那麼多,為什麼偏偏《藍色星球2》能得這麼高的分數呢?如果說呂克·貝松的劇情片《碧海藍天》將海洋詩化成「縈繞在生命中至美的幽藍」,那麼《藍色星球2》則不斷提醒我們:「在廣博的自然面前,俗世煩惱狹隘到不值一提」。然而,紀錄片將那些具象的畫面做得越美,那麼海洋生物即將的消亡也就越悲壯。
  • 海洋如此美麗!蒙古語版《海洋:藍色星球》登錄內蒙古科技館
    今天上午 蒙古語版電影《海洋:藍色星球》 在內蒙古科技館巨幕影院上映 該片是繼2017年豆瓣9.9分紀錄片《藍色星球2》之後 BBC推出的一部同題材影片 相當於7小時紀錄片的精華濃縮版 展現了海底奇妙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的神奇力量
  • 《藍色星球2》大火 BBC口碑紀錄片是怎麼拍的?
    時隔16年,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在10月30日回歸,同時,在騰訊視頻每周同步播出,這意味著中國觀眾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這部堪稱「美到窒息」的海洋紀錄片了。看完預告片,許多人發現,BBC不僅這次又把紀錄片拍出了新境界,還在兩季期間,推出了被譽為「最具有好萊塢大片範兒」的《地球脈動2》和被稱為「腦洞開出新高度」的神作《荒野間諜》。
  • 《藍色星球2》高清海洋奇景震撼眼球!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 BBC在2001年推出的口碑紀錄片《藍色星球》時隔16年再推續作!這部7集紀錄片《藍色星球2》於今日曝光一支長達5分鐘的先導預告片,以高清攝影機拍攝的各種海洋奇景幀幀都能震撼你的眼球!
  • 《藍色星球2》第1集:One Ocean 同一片海洋,豆瓣9.9,你,看了嗎?
    歡迎收看《藍色星球》第二季這段原聲來自BBC最新紀錄片《藍色星球》第二季, 配樂出自好萊塢電影配樂家Hans Zimmer相信你還會對講述者的聲音印象深刻,他就是BBC的靈魂人物,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David Attenborough 大衛·愛登堡
  • 藍色星球2 | 看完第一集,我被震撼的像個傻子
    技術的革命性更新,我們得以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並拍攝到一些十多年前無法拍攝到的動物行為,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如今海洋的變化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就是《藍色星球2》。」《藍色星球2》共有7集,全部採用4K超高清攝像機拍攝,並首次將攝影機固定在鯨鯊和虎鯨背後,為人們提供近距離與這些海洋生物接觸的機會。
  • 《藍色星球2》令人震撼的海洋世界
    正如原作藍色星球在十六年前所做到的那樣,藍色星球2以其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與視角讓我們領略了大海的魅力與演化的奇妙。然而,與前作相比,本作給我們帶來的更大的震撼來自於人類行為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膨脹,人類對海洋的影響不僅大大超出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單一的物種,對海洋帶來變化的速率也遠遠超出任何一個除大滅絕外的自然歷史時期 - 古新世的全球變暖讓鱷魚和龜鱉幾乎分布進了北極圈,而當時每年空氣中的碳增加量在其頂峰也不過是如今人類每年碳排放量的五分之一而已。
  • 《藍色星球2》強勢回歸!同一個世界,同一片海洋.
    當你深淺到海底,眼前一片海底世界,各種魚群從身邊遊過,唯美的珊瑚,一切都讓你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地方,如此迷人美麗;當你坐在船上,看到一群海豚在前方乘浪而行、你情不自禁的歡呼,興奮,希望它們離你更近一些......
  • 《藍色星球2》特輯,第2集已更新,神秘的海底世界!
    《藍色星球2》第2集已更新。無論如何,《藍色星球2》創造的視覺奇觀,都讓業界為之一振。《地球脈動2》執行製片人麥可·岡頓坦言:海洋類紀錄片的拍攝難度是陸地上拍攝的5倍,《藍色星球2》所達到的精湛畫面,也是每一個製作者的共同理想。
  • 《藍色星球2》無知限制了我的想像,屢屢勾起我遠途旅行的衝動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我看到的海洋越是美麗,其生靈越是可愛,我心中越是對人類的種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徑感到厭惡和不齒
  • 讀圖丨BBC高分紀錄片《藍色星球2》裡都用了哪些高科技?
    據製作方BBC Studios透露,為了完成這部紀錄片,製作團隊去了39個國家,經歷了125次探險,拍攝時長達6000多個小時,對海洋的探索深度達到了1000米。16年前,《藍色星球》第一部推出,當時已經被觀眾奉為神作。16年後,隨著科學探索和海洋知識的進步,以及攝像技術和潛水技術的技術革新,在《藍色星球2》中,這些前所未見的生物和奇異現象第一次通過鏡頭展現在觀眾面前。
  • 時隔16年 BBC原班人馬推出《藍色星球》第二季
    近日,BBC最新發布消息,《藍色星球2》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播出,在網上,率先曝光了一支先導預告片。據悉,BBC在2001 年推出的《藍色星球》是歷年來首套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自然歷史專輯,以前所未有的視角展示了地球的美麗,一經推出就大受好評,讓觀眾意猶未盡,曾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和艾美獎最佳紀錄片。那麼,時隔16年再推的續作《藍色星球2》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點呢?
  • 《藍色星球 2》豆瓣9.9分,BBC這部神作只看開頭就想打100顆星!
    《藍色星球2》整個製作周期歷時四年,而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與相關專業頂尖科學家一同進行的前期籌劃工作上。最近製作的項目,包括和國家地理頻道合作的,獲得艾美獎提名的系列紀錄片《野性紐西蘭》,以及獲得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大獎的,由 BBC1 和美國公共廣播公司聯合推出的系列紀錄片《深藍海洋》。從 2013 年開始醞釀《藍色星球 2》,並且歷時 5 年和一群才華橫溢的電影製作人合作,力求製作一部不同尋常的全新紀錄片,講述深海之下的傳奇故事。
  • 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播出平臺時間 《舌尖》導演力贊
    ­  騰訊娛樂訊(文/胡夢瑩)10月30日18點,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登陸騰訊視頻,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獨家播出。27日,該紀錄片獨家超前放映交流會在上海舉辦,《藍色星球2》製片人奧拉·多爾蒂、《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總導演陳曉卿、《地球脈動2》執行製片人麥可·岡頓等悉數助陣,就紀錄片產業展開分享與思考。
  • 4年製作、6000小時水下拍攝,豆瓣9.9高分的BBC《藍色星球2》的幕後...
    參考資料:wetpixel、bbc、Roger Munns博客 翻譯:雪梨貓4年製作、125次考察、39個國家的訪問、6000小時水下拍攝、1000米探測深度,7集的《藍色星球2》為觀眾展示了新的故事,用壯觀的新坐標和非同尋常的動物行為,幫助我們更好地欣賞和了解海洋的神奇與魔力。
  • 《藍色星球2》絕美的海底世界童話
    沒錯,這部紀錄片就是BBC的自然地理紀錄片《藍色星球2》。  當恢弘的交響樂主題曲響起,波瀾壯闊的藍色海洋鋪展開來,91歲卻依然神採奕奕的導演大衛·愛登堡站在船頭,海風吹亂他花白的頭髮。他說:「就在我的腳下,便有超乎我們想像的生靈在遊弋。技術的革命性更新,讓我們得以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並拍攝到一些10多年前無法拍攝到的動物行為。
  • BBC神級紀錄片《藍色星球》第一、二季
    語言: 英語 首播: 2001-09-12(英國) 集數: 8單集片長: 50分鐘 又名: 藍地球 藍色星球」是歷年來首套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自然歷史專輯。  由BBC自然歷史名主持人戴維艾登堡錄精採旁白,史詩般的海洋全紀錄-獨家拍攝的珍貴畫面,讓您見識海洋最恐怖與最具魅力的一面,更揭開它最隱藏的秘密。本節目帶您進入令人嘆為觀止的美麗海洋世界,探索新的物種,造訪無人所至的生態,並親眼目睹從未在鏡頭前出現過的求生實錄。  本片由奧斯卡提名電影配樂大師喬治芬頓 (安娜與國王,甘地,危險關係)創作配樂,BBC交響樂團演奏。
  • 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播出平臺時間 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獨家播出
    紀錄片《藍色星球2》登陸騰訊視頻,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 播出。27日,該紀錄片 超前放映交流會在上海舉辦,《藍色星球2》製片人奧拉多爾蒂、        原標題: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播出平臺時間 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 播出     騰訊娛樂訊(文/胡夢瑩)10月30日18點,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登陸騰訊視頻,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 播出
  • 《藍色星球2》16年後歸來:4年跨39國,125次探險
    作者/阿寶 編輯/曹樂溪由BBC與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紀錄片《藍色星球2》已於10月30日晚18點在騰訊視頻獨家開播,同步BBC播出。這部號稱「最美紀錄片」的神作在時隔16年後終於回歸了。與觀眾16年的等待相映照的是,《藍色星球2》的拍攝歷時四年多,整個BBC自然歷史部拍攝團隊共經歷了125次探險,訪問了39個國家,幾乎踏遍了世界各地的所有大陸、海洋,僅攝製組的水下拍攝時長達6000多個小時。
  • 【紀錄片/BBC】藍色星球Blue Planet(Ⅱ)
    而是足足準備了16年才推出了《藍色星球Ⅱ》我們的海洋系統正在改變。在極地北部,夏季海冰在過去的30年中下降了40%,對野生動物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包括海象。第2集 深海深海帶人們踏上未知世界的史詩之旅,一個破碎的,殘酷的寒冷和黑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