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谷 君 說
拍攝過程超過4年,39個國家的125次考察,4000多次的潛水,換來了6000多個小時的水下鏡頭,最終剪輯成了這部七集紀錄片。
地球的表面有70%被水覆蓋,所以別號又叫「藍色星球」。居住在這裡的魚類及浮遊生物種類繁多,南北極冬天時氣溫會降至零下70℃或以下,海面的水溫也極低,大部分在這裡生活的生物也抵受不住這樣的嚴寒天氣,會暫時遷居避寒。
海底世界,四周漆黑一片,陽光也不能直接照射,讓許多植物無法生存,但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居住了許多種前所未見的生物,連生物學家也不知曉它們的名稱。在無止境的海洋世界中,越是往深處走,生物的品種就越奇特。
自從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藍色星球》播出之後,它就大受的一致好評,曾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和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在翹首等待16年之後,我們期待的這部紀錄片的續集《藍色星球2》終於來臨了。
自然界中,沒有什麼地方會比大海更讓我們心馳嚮往,那裡的狂野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充滿無窮魅力,讓人神魂顛倒。在革命性的技術協助下,如今,我們能夠進入嶄新的世界,採用之前一代人無法實現的方法來揭示海洋生物的習性。
本期介紹《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的第一集《同一片海洋(One Ocean)》,希望讀者喜歡。
許多許多海洋生物潛藏在海洋的表面下,但是有些海洋生物並不如此。寬吻海豚喜歡嬉戲玩耍,喜歡衝浪,在波浪壯闊的海洋上,時而躍出海面,時而潛入海水中,場面好不壯觀。
但是,在海底中,在一小群寬吻海豚中,成年寬吻海豚會帶著年幼寬吻海豚前往紅海的珊瑚礁,親身示範教年幼寬吻海豚在海扇上掠過,這種海扇表面覆滿了一種粘液,有殺菌、消炎的效果,可預防感染。成年海豚簡直是良醫了。
在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一種生物顛覆了人們對魚類智力的認識,這種生物就是豬齒魚。這種因為它們會使用「工具」。它們最喜歡吃蛤蜊。每天,每隻豬齒魚遊到珊瑚礁的邊緣,翻開珊瑚堆,移走細沙和碎石,仔細尋找它垂涎欲滴的蛤蜊。
一旦發現蛤蜊,它就快速地將蛤蜊帶到用堅硬珊瑚圍城的「廚房」,然後將蛤蜊叼起來,用力地向堅硬的珊瑚上甩,一次又一次,直到蛤蜊的堅硬外殼被摔碎,這樣它就可美美地品嘗豐美的食物了。這種魚類的聰明程度超出了人類的想像。
生活在印度洋塞席爾群島的珍鯵是一種體型龐大、性情兇猛的海洋食肉動物,能夠對距離海面2米高的燕鷗發起攻擊。小燕鷗是它們最愛的食物之一。
當年幼的燕鷗進行平生首次試飛時,它們不能長時間停留在空中,當飛累了停在海面休息時,這時便是珍鯵的最佳捕鳥時機。也就在此時,珍鯵縱身一躍,將小海鷗吞入口中。當然,珍鯵也不是每次都能捕鳥成功。
當春天海水變暖的時候,大量的蝠鱝會聚集到墨西哥的科爾蒂斯海。它們多在夜間覓食,因為這時大量的浮遊生物會從海底湧上來。蝠鱝不斷拍打翅膀,攪動海水。海水的擾動,促使浮遊生物發出冷光。
通過這些冷光,蝠鱝就開始一段大飽口福的生死交加的芭蕾舞。這種閃閃發光的海底世界簡直猶如童話世界般夢幻。
在紐西蘭海域,一群偽虎鯨似乎正在追逐一群寬吻海豚。寬吻海豚突然掉轉頭,歡迎偽虎鯨的到來。它們就像是老友見面一樣,在一番寒暄後,組成了一個捕獵大軍,協同捕獵,數量多達一千隻。這種不同物種之間的大規模合作令人嘖嘖稱奇。
在日本北部的海底森林裡,一艘沉船的「居民」等待夏季的溫度達到16℃。這時,一種稱為金黃突額的巨型隆頭魚是雄魚,身長1米,重達15公斤,比身形小巧的雌魚大得多。
雄魚想和生活在自己地盤上的雌魚交配。但是十歲左右的雌魚通常不愛搭理。這是因為一旦雌魚的體型大小達到關鍵尺寸時,它的身體就會發生劇烈變化。
在短短幾個月內,它體內特定的酶不再發揮作用,雄性激素開始在體內循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頭部也開始逐漸變大,它的下巴變得越來越長,就這樣一條雌性竟變成了雄魚,性情發生大變,並且開始與統治這裡的老雄魚發起猛烈的競爭。
這種魚類在一生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竟能改變性別,這也未免太神奇了吧。
在挪威北部的峽灣,溫暖的墨西哥和加勒比海洋流帶來豐富的生物。作為捕魚專家,一群虎鯨展開團隊合作,協調行動,逐漸靠近鯡魚,將鯡魚圍成更為緊湊的魚群,然後再遊到魚群底下,將魚群逼到水面上,接著它們用力拍打自己的尾巴,猛烈的衝擊波竟能震暈鯡魚,這些失去知覺的鯡魚就成為它們的囊中之物了。
座頭鯨也會向這個戰場逐漸逼近。它們從底下向上猛衝,一口能吞下100公斤的鯡魚。
從創造氣候到產生氧氣,海洋在不遺餘力地維護地球生態環境。但是,由於很大程度上由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也威脅著一些海洋物種的生存,比如海獅。
看到母海獅為了給各自的後代爭奪有限的棲息地大打出手的場面,這很讓人警醒和深思。
由於各種先進的攝像技術和潛水設備的採用,每一幀畫面都是美不勝收。光線與海洋的完美結合、巨型生物與微型生物的交織,《藍色星球2》第一集《同一片海洋》給我們展現了一幅絢麗的海洋畫卷,令人愛不釋手。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