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熟讀武俠的你大概聽說過「以毒攻毒」的傳說——大俠某日不幸身中奇毒,歷經艱險終於找到具有同樣毒性之物,當即服下,兩者毒性相衝相剋,不肖半日,大俠便行動自如,於是拔出寶劍殺死巨龍救出公主,從此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可能某些情節和你讀過的武俠有些出入,不過「以毒攻毒」的橋段應該大致相似。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解釋「以毒攻毒」的精神內核是:沒有什麼毒是另一份毒解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兩份。
同樣的思想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如果你想消滅蚊子,就養上它個上億蚊子然後一股腦放出去……
美國人有幸成為了這一思想的踐行者。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監管中心批准了一項計劃——允許在2021年和2022年向佛羅裡達群島釋放7.5億隻經過基因改造的蚊子,希望通過讓蚊子「斷子絕孫」的方式,減少當地攜帶登革熱或寨卡病毒等疾病的伊蚊數量。
埃及伊蚊。(圖片來自wikipedia)
之所以會選在佛羅裡達,是因為2009年和2010年,當地曾暴發由伊蚊傳播的登革熱。儘管做出大量努力——從空中、卡車噴灑殺蟲劑到使用食蚊魚,但這些措施基本上沒有效果,而且往往花費高額代價。
於是,當地政府找到了英國生物技術公司Oxitec公司,希望能用該公司研發出的轉基因蚊子解決這一問題。轉基因蚊子是指在蚊子中植入基因或細菌,從而破壞蚊子後代的正常生長、發育。除了培育不育的雄蚊外,另一種形式的轉基因蚊子被植入了名為Wolbachia的細菌來對抗登革熱。Wolbachia菌能阻止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複製,使登革熱無法傳染給人類。Wolbachia菌的體積較大,無法通過蚊子的探針傳播到人類,因此相對人類較安全。
美國並不是世界上第一個釋放轉基因蚊子的國家,早在數年前,Oxitec公司就曾在巴西釋放過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根據Oxitec報告顯示,每次釋放都有很大的成功率。例如,在巴西城市地區進行的試驗將伊蚊的數量減少了95%。
Oxitec科學家Kevin Gorman指出,「多年來,我們已經釋放了超過10億隻蚊子。對環境和人類沒有潛在的風險」。
不過,當地居民並不這麼想。突然通知要在你身邊投放上億隻蚊子,即便告訴你它們不咬人,想想也是件可怕的事。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240000人籤署了Change.org請願書反對這項提議。其實這項計劃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被批准,然而,每當要進行實驗的時候,當地的居民都會站出來表示一下反對,也因此項目被一拖再拖,終於在今年力排眾議得以實施。
如今,這7.5億蚊子的歸屬終於蓋棺定論,但是,關於轉基因蚊的爭論卻從未停止。去年9月一篇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篇研究揭示了一個可怕的事實:Oxitec的轉基因蚊子的雌性後代在巴西並沒有如期死亡,相反,基因改造可能會使蚊子種群「更強壯」,可能會更耐殺蟲劑或更能傳播疾病。
不過,Oxitec公司對該研究提出了異議,指出其結論缺乏試驗依據等一系列錯誤。因此在研究發表後不到一周,就附加了一篇關於批評研究結論的編輯說明。說明中明確指出,該研究的取樣沒有在釋放計劃後的幾周內進行,因此,文章中沒有證據證明來自釋放菌株的非轉基因、內推序列是否隨著時間的推移仍然存在於群體中。此外,一些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轉基因會從種群中消失,但文章沒有披露這一信息。
即便是轉基因蚊子確實有效,投放後當地蚊蟲數量銳減,但以破壞當地生態為代價的做法,從長遠來看,是否真的是件好事?佛羅裡達當地環保組織就擔心,轉基因雄性蚊子擴散到野生種群中,可能會對以蚊子為食的鳥類、昆蟲和哺乳動物等受威脅和瀕危物種造成潛在傷害。
來源: 華輿 編輯/向前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