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黑竹溝位於四川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鎮,地跨哈曲鄉、勒烏鄉和金巖鄉。它的總面積不小,有838平方公裡,海拔跨度很大,從1500到4288米。黑竹溝是個非常偏僻的山區,自古以來都是彝族人的居住區,漢人沒來過這裡。有意思的是,彝族人有對於黑竹溝的恐怖傳說。
傳說中,只要有人進入黑竹溝腹地,就很難活著出來。不但是人,即便是野獸也不在黑竹溝生存,甚至溝上的飛鳥都很少。傳聞稱,黑竹溝的石門關內只要一聲人語或犬吠,都會驚動山神摩朗吐出陣陣毒霧,把闖進峽谷的人畜捲走。當地民謠:「黑竹溝,黑竹溝,迷霧暗河伴深潭,獵犬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不復返。」
更可怕的是,從民國有記載開始,確實有很多人在黑竹溝內失蹤。用彝族人的話來說,是被溝活活吃掉了。有明確記載的如下:1950年,宋希濂殘部1個排30多人被解放軍追擊,慌不擇路逃入黑竹溝,就此不見蹤影。多年後,溝內發現一些朽爛的武器;
1951年,3個解放軍偵察兵從甘洛縣方向進入黑竹溝,偵查宋希濂失蹤官兵的去向。結果,僅排長1人生還,另外兩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1955年6月,解放軍測繪兵某部的2名戰士,背著糧食誤入黑竹溝,就此神秘失蹤。
他們所在部隊出動2個排反覆搜索尋找,一無所獲;1966年3月,解放軍測繪小組6名戰士為了繪製地圖,進入黑竹溝。結果1死3傷,另外2人失蹤。1976年,四川森堪一大隊3名隊員失蹤於黑竹溝;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1977年9月,林業勘探一大隊再次進溝調查,2名技術員羅祥永和李甫潔失蹤。
川南林業局與峨邊縣聯合組織百餘人尋找失蹤者,人們踏遍青山,找遍幽谷,除2張包饅頭用過的紙外,再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1995年,解放軍某部測繪隊2名戰士購糧,途經黑竹溝失蹤,後來只發現2人的武器。
以上只是部分記錄。隨後20年,因黑竹溝的名氣大,驢友們開始來這裡探險。根據調查,前後有不下10個驢友,先後在黑竹溝內失蹤。一些人找到了屍骨,大部分則連骨頭都沒找到。
2014年8月16日,5名驢友進入黑竹溝探險。4天後,3人神秘失聯。搜救人員只找到其中2人的遺體,均位於黑竹溝內最神秘的羅索依達區域。2015年8月,重慶小夥李明山在黑竹溝景區內失聯,至今仍無音訊。
需要說明的是,失蹤並不只是針對外來者。從1951年至今,有多個擔任嚮導的彝族人在黑竹溝內失蹤或者死亡。以上所有人的失蹤,都圍繞著這個叫石門關的地方,是黑竹溝腹地的一個峽口。
而據黑竹溝景區管委會主任郭雲城介紹,黑竹溝植被茂密,地形險要,已開發面積不到十分之一。未開發的地方,尤其是石門關一帶,有很多暗河或者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自然,複雜的地形卻不能解釋發生在這裡的一樁樁「怪異事件」。
2007 年,央視10套大忽悠節目《走進科學》,曾經到黑竹溝拍攝《北緯30°》系列節目。拍攝組精心挑選了4隻品種優良的信鴿到溝口景區放飛,這4隻從未迷路的信鴿,卻再也沒有飛回來。川南林業局工作人員到溝內勘測,下午6點過,林間瀰漫著大霧,工作人員只能靠著指南針前行。然而,走來走去,卻在一個地方打轉。
他們隨身攜帶的七八個指南針,同時失靈了。早些年,有電視臺記者進入黑竹溝拍攝,奇怪的是才充滿電的攝像機,突然沒電了,怎麼也打不開,而離開後則一切又恢復正常。眾所周知,全中國有很多危險的所謂死亡之地,但絕對沒有黑竹溝這麼詭異。
黑竹溝是深山老林,但面積並不算很大,絕大部分地區也不是很陡峭的山勢,不應該有這麼多人失蹤或者死亡。
經過多年科學研究,目前對黑竹溝有一些科學解釋。比如探險家吳天昊認為:1.人畜失蹤現象:主要是因為地形複雜,羅盤失靈。
黑竹溝景區面積不小,普通人要徒步穿過838平方公裡的山地並不容易。這裡群山眾溝,峰巒迭嶂,原始森林茂密,懸崖絕壁眾多,山峰缺水,溝深水急,如同巨大的迷宮。沒有強壯的體力和充足的食物飲水供給,就是在晴天知道方向的前提下,也難以走出山溝。同時,黑竹溝頻繁出現雨霧現象。
一旦出現雨霧,即便熟悉黑竹溝的彝族人也難以找到道路,會被困死。當年在黑竹溝的失蹤人員,大都在雨霧季節進入。他們沒有GPS,沒有現代通訊工具,都是靠地圖和羅盤導向。
然而,有的地段地磁幹擾很強,會使羅盤一會兒偏離,一會兒又是正確方向。羅盤被幹擾後,這些人在山峰和山谷裡轉來轉去,彈盡糧絕,體力耗盡,最終或者餓死或者摔死。這也許是造成神秘失蹤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