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實驗室使用AI 算法解決二進位安全問題

2021-01-08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零點有數科技,ID:Dataway-Datawa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零點有數為您帶來

數字新基建觀察

日前,為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升級,泉州市正加快布局5G網絡建設,現已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9000個,主城區、各縣城和重點鄉鎮已實現5G信號連續覆蓋。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數據挖掘

商務部: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肉類進口741萬噸,同比增長72%;進口金額231億美元,同比增長83%,均創下歷史新高。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數據算法

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使用 AI 算法解決二進位安全問題的一項研究被 NeurIPS 2020 接收,該研究首次提出了基於 AI 的二進位代碼 / 原始碼端到端匹配算法,與傳統算法相比效果非常出色,準確率大幅提升。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數據應用

目前,普林斯頓大學計算生物學家Olga Troyanskaya聯手紐約西蒙斯基金會考慮用AI分析人類基因,用機器學習創建了基因相互作用圖譜,並比較已知自閉症風險基因與成千上百個未知基因,幫助揭示可能導致自閉症的基因。

相關焦點

  • 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利用騰訊安全自主研發的系統到底是什麼
    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利用騰訊安全自主研發的「defylibrary」和騰訊安全開放雲平臺聯合打造了基於anyway.os的開源系統——anywaylab系統。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表示:「anywaylab計劃旨在面向未來企業級系統應用,開發高效、可擴展、安全的解決方案,創建跨運營商、雲計算、ai、5g、物聯網等多場景大生態,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 基於二進位搜索的RFID標籤防碰撞算法研究
    無線電通信系統中,多路存取方法或者標籤防碰撞問題的解決方式一般具有以下幾種形式:空分多路(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法、時分多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法、頻分多路(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Ie Access,FDMA)法、碼分多路(Code Division
  • 51單片機整數二一十進位轉換的快速算法
    摘要 旨在提高89C51系列單片機鯿程中經常用到的整數二十進位轉換的代碼執行效率。提出的快速算法思路是,首先求出整數中包含的1000的個數,方法是採用二進位整數的高6位作為其預估,再通過2次校正得到準確值。
  • 騰訊優圖實驗室AI手語識別研究白皮書
    近日,騰訊優圖實驗室在攻堅AI手語識別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推出「優圖AI手語翻譯機」,旨在通過AI技術緩解聽障人群的溝通障礙問題,同時發布《騰訊優圖實驗室AI手語識別研究白皮書》,對當下聽障人群痛點、技術研究現狀進行分析,並對優圖AI手語翻譯機的技術研發展開深入解讀,助力AI手語識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下是白皮書的全部內容。
  • 黑掉神經網絡,騰訊朱雀實驗室首亮相:操縱神經元構造AI後門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我們推崇的神經網絡,雖然性能強大,但或許並不安全。8 月 19 日,在國內著名信息安全會議,第 19 屆 XCon 安全焦點信息安全技術峰會上,騰訊朱雀實驗室首度亮相公眾視野。
  • 基於二進位防碰撞算法的RFID定位系統的設計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不可能只對一個標籤定位,多標籤定位必然會造成標籤之間的碰撞,為了解決標籤之間的碰撞問題,目前國內外所研究的防碰撞算法如下:多址技術(SDMA、TDMA、CDMA、FDMA),ALOHA防碰撞算法,二進位防碰撞算法。其中二進位防碰撞算法易於實現且效率和精度高,近幾年得到廣泛運用。
  • 600年前的二進位算法 比萊布尼茨早300年
    600年前的二進位算法 比萊布尼茨早300年 2013-12-18 09:37:56 來源:中國日報網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簡訊CD至106580009009 人們普遍認為,二進位算法是德國數學家格特弗裡德·萊布尼茨在18世紀初發明的。
  • 騰訊AI Lab 2020 年度回顧
    移動機器人新突破:夯實AI+機器人雙基礎 自 2018 年在深圳建立以來,騰訊 Robotics X 機器人實驗室一直在與騰訊 AI Lab 合作推進「AI+機器人」的發展。2020 年 11 月,兩項在移動機器人領域的新進展問世:一是讓四足機器人 Jamoca 學會了走梅花樁,二是提出了一種能讓輪式機器人自主平衡的新方法。
  • 解讀騰訊優圖ICCV2017 12篇論文:全球首個AI卸妝效果的算法等
    今年,即將於2017年11月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我們請到了騰訊優圖實驗室傑出科學家賈佳亞教授發表演講。 想了解更多關於騰訊優圖和計算機視覺的前沿動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馬上參會!
  • scratch3.0圖形化編程軟體解決「進位轉換(二進位)」問題
    想要回顧的請移步「百度百科」,嘻嘻首先 我們來看一下1~16 的一個二進位與十進位的對照表格:以上表格就是0-16的表達對照這種方法就是我之前文章的「思路1」,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去看一下我之前的文章連結→scratch+程小奔機器人實現「進位轉換」(十進位轉二進位)這次我們主要說一下「短除法」思路解決十進位轉換為二進位
  • 跟我學java編程—不得不說的二進位和十六進位
    二進位數運算非常簡單,計算機很容易實現,所以計算機內部都用二進位編碼進行數據的傳送和計算。二進位的基數為2,只有0、1兩個數碼,並遵循逢二進一的原則,它的各位權是以2k表示的,因此二進位數的值為:其中ai,bj為0、1兩個數碼中的一個。例如:其中數的下標表示該數的基數r,即二進位的101101與十進位的45等值。
  • 計算機使用二進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是十進位,那麼我們為什麼會使用十進位?什麼是十進位?在計算機中我們還使用十進位嗎?
  • 吳國平:除了十進位, 人類文明史上還有哪些進位算法?
    當我們看到像1、25、356……這些耳熟能詳的數字,大家都知道這是學習數學的基礎,代表全世界通用的十進位,即滿十進一,滿二十進二,以此類推。世界通用的十進位,對於現代文明的我們看來是那麼地熟悉自然。在人類文明進程過程中,算法並不是就只有十進位一種,在很多文明體系中出現各種各樣的算法,如二進位、二十進位等等。
  • AI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到底取得了哪些進展?斯坦福 AI 實驗室進行...
    Sadigh 以及 James Zou)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Zou 和 Schiebinger 在論文「Design AI so that it’s fair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5707-8)中指出偏差可能有兩個來源,即訓練數據和算法。訓練數據中的偏差可能是由於某些群體在資料庫中佔比過高或過低,解決方案是調查如何策劃訓練數據。
  • 對話優圖實驗室鄭冶楓:從西門子到騰訊,醫療AI如何突圍?
    在西門子,一切都非常緩慢從容,一個項目可能光立項就需要一年。而騰訊是典型的網際網路風格,節奏非常快,「速度至少是以前的三四倍」。鄭冶楓甚至還沒來得及適應節奏變化,就開始馬不停蹄地立項和走訪醫院了。優圖實驗室在騰訊的角色是偏算法的部門,經常需要和產品部門打配合。
  • Cortex―M0單片機二-十進位整數轉換的快速算法
    摘要:為了提高Cortex—M0系列單片機應用系統的二進位到十進位BCD碼整數轉換代碼的執行效率,採用除十求餘數法來實現。該快速算法的核心內容是通過高效的彙編語言來實現常數除法,無論在程序代碼的運行時間和存儲空間上,都遠勝於sprintf函數。
  • Python代碼使用OpenCV進行Blob檢測|blob|opencv|二進位|算法_網易...
    那就是  SimpleBlobDetector檢測算法  OpenCV實現的算法如下:    1. 對[minThreshold,maxThreshold)區間,以thresholdStep為間隔,做多次二值化。    2. 對每張二值圖片,使用提取連通域並計算每一個連通域的中心。
  • RFID二進位搜索法防碰撞的實現
    摘要 探索一種解決RFID系統中碰撞問題的方法,具體討論防碰撞算法中的二進位搜索算法及其改進方法一一動態二進位搜索算法。為了防止這些衝突的產生,RFID系統中需要設置一定的相關命令,解決衝突問題,這些命令被稱為「防衝突命令或算法(anti-collision algorithms)」。 在無線電技術中,實現防碰撞基本上有4種不同的方法:時分多路法、頻分多路法、空分多路法以及碼分多路法。時分多路(TDMA)法是把整個可供使用的通路容量按時間分配給多個用戶的技術。
  • 騰訊絕藝AI已經解決了勝負問題,但基於「打贏人類」的目的還遠不夠...
    棋手 童夢成、連笑「感覺自己問題特別多,覺得哪裡不太對,跟絕藝相比差距特別大。」棋手童夢成在12月16日下午,2017TWT騰訊圍棋錦標賽特別挑戰賽結束後接受採訪時連聲說。正如外界預測中的那般,棋手童夢成、連笑在騰訊圍棋絕藝挑戰賽中雙雙落敗。
  • 多次破解特斯拉,最牛安全實驗室科恩的新計劃 | 訪騰訊科恩呂一平
    有一幫人,善於與時間賽跑,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上與死神(安全隱患)爭第一。他們,就是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2016年9月21日,科恩實驗室正式宣布以「遠程無物理接觸」的方式成功破解了特斯拉汽車,這在全球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