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破解特斯拉,最牛安全實驗室科恩的新計劃 | 訪騰訊科恩呂一平

2020-12-09 雷鋒網

有一幫人,他們不用接觸你的車,即可遠程「黑」入整套車載系統。

有一幫人,馬斯克親筆寫信向其致謝,只因為他們「玩壞了」一臺特斯拉。

有一幫人,善於與時間賽跑,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上與死神(安全隱患)爭第一。

他們,就是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

2016年9月21日,科恩實驗室正式宣布以「遠程無物理接觸」的方式成功破解了特斯拉汽車,這在全球尚屬首次。

期間,騰訊科恩實驗室針對特斯拉漏洞進行研究,他們使用了一輛 2014 款 Model S P85 進行安全研究,同時還在一位朋友剛購買的新款 Model S 75D 上進行複測,兩者均安裝了最新版本固件,證明該項研究可以影響特斯拉多款車型。

對於科恩實驗室而言,他們要做的不是亡羊補牢,而是提前預防,通過一些提前測試評估,去發現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及時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和途徑,從而提高安全性能。在安全領域內已經深耕多年的呂一平,對安全問題尤為敏感,也感觸良多。

時隔三年,這家最牛安全實驗室又將為我們解鎖哪些破解特斯拉的新姿勢呢?為了得到答案,宅宅和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總監呂一平聊了聊。


回歸特斯拉Autopilot,深入聯網操控「腹地」

很多人提及汽車行業,都會想到一個比較熱的詞叫「新四化」,即智能化,從level0到level5,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網聯化,就是車要介入到網際網路,重新定義汽車的產品屬性;新能源化,實現電動化;最後就是共享化。科恩實驗室目前的研究重點和前面兩個領域相關度比較高。

2016年科恩實驗室完成了特斯拉第一個HU的OS與整車車電架構的信息安全研究,2017年完成特斯拉Model S以及新款的Model X上的研究,2018年完成對寶馬進行研究,研究成果覆蓋寶馬全系,並包括勞斯萊斯與MINI品牌。

因為只有特斯拉在量產車上比較廣泛地使用L2的高速輔助駕駛功能,2019年科恩更是投入到特斯拉的Autopilot信息安全相關研究領域,針對AI在汽車數位化上的新維度安全進行前沿研究。

雷鋒網了解到,呂一平的研究早已經深入聯網操控的「腹地」。

「目前特斯拉主要通過3G、4G的網絡WIFI信道攻入。由於在特斯拉的車上有瀏覽器組件,車原本的中控系統是運行在一個瀏覽器的系統上面。把WIFI信道串接到瀏覽器上,然後我們又攻擊了其內核,最後拿到系統的控制權限。」

一般來說,獲取了控制權限就等於是得到了該車的最高權限,完整控制整個中控平臺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一件事。

特斯拉的中控系統實際上是特斯拉車上網絡的一個從內到外的核心節點,連著儀表的液晶屏、網關、APE自動駕駛的決策體系,打開中控平臺就實現了各個模塊之間的交互,以這個為基礎,可以進一步去攻擊其他模塊。

簡單來說就是,從3G、4G或者WIFI打入到瀏覽器,再從瀏覽器打入到中控系統的內核,在完全控制它之後逐步延伸,最後去攻擊車聯網關。如此操作下來,即便不攻擊網關,直接攻擊APE同樣可實現對核心車聯網模式的控制,從而控制整輛車。


迷惑攝像頭,逆向算法構造對抗樣本

「馬斯克說過,他相信特斯拉的全部傳感器件都可以通過裝載攝像頭來實現。或許這行得通,但它並不安全。」

對於特斯拉本身,其自動駕駛系統是通過攝像頭用視覺AI的模式來做一些環境感知、數據融合,最後完成一整套駕駛決策,這其中是有一個過程的。當攝像頭對周圍的環境變化或者對行駛的變化做出一個感知之後,再把這些數據傳遞給決策系統,最終做出自動駕駛決策。

以前在做網聯攻擊的時候,主要是通過3G、4G、WIFI,或者是藍牙、NFC的通訊信道,或者通過物理接觸模式,比如說通過USB或者是OBD口,從汽車另外一個診斷接口插進去能夠入侵到它的系統和通訊模塊,甚至往下攻擊,最後到車電網關。

在自動駕駛之後,呂一平帶領團隊研究出了一個新的路徑,研究對象是特斯拉的視覺感知系統,該系統的數據來源是特斯拉前擋風玻璃上攝像頭採集的圖像,研究團隊通過軟體逆向分析等手段,理解該系統的工作原理。

視覺感知系統背後是一套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充分理解並利用神經網絡算法的信息可以構造對抗樣本,這也就是AI算法的對抗樣本。

該樣本的構造並不是通過對一萬或是更多的圖片進行測試,而是通過深度理解後去構造模型,然後測試、微調,再測試。這一過程最重要的並不是去生成樣本,而是對算法和深度神經網絡的理解和研究,從而反向去構造樣本,也就是反向逆推算法的過程。

呂一平稱,實際上,人工智慧算法本身在一些高風險的場景裡是有一定風險的,比如行車,對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都有一定的威脅,因而在對算法測試的過程中就需要格外的嚴謹,需要算法和神經網絡專家不斷調整模型,然後去適應對抗樣本,這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


車輛改道,縱向幹擾識別道路障礙物

在自動駕駛中,單純依靠視覺也是不夠的,呂一平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向前跑,朝著太陽的時候光線刺眼的話就看不清前面的路,這種情況下單純依靠視覺風險就會比較高。但是如果有像蝙蝠一樣的毫米波雷達,就會發射超聲波形成反射,雖然看不見,但是有毫米波雷達的反饋得以讓蝙蝠知道障礙物所在之處。」

在這樣的思路下,要想感知和識別道路障礙物,就需要去幹擾人工智慧的視覺部分。對於傳統車輛,還需要查車的技術架構,可能僅僅幹擾視覺還不夠,還需要去幹擾其它的感知部分才能夠解決道路障礙物的問題。

以前,對人工智慧算法和深度學習網絡的研究都是在實驗室環境裡做得比較多,並非在實際應用場景下操作的。而現在,科恩實驗室用真實跑在路上的車做了這一研究。


接管控制權,遙控手柄操控決策系統

在提到自動駕駛的過程中,呂一平向雷鋒網詳細解讀了這一過程。

自動駕駛體系主要是通過反射波等一些感應模塊對周圍的環境有一個全面的感知。之後,系統產生數據,當這些數據融合在一起的時候形成一個模型,並有標準化的數據生成決策模塊,這些決策模塊不僅有數據,還有判斷的邏輯,最終執行一個有效的行駛判斷。在這一過程中,遙控手柄是可以完全控制自動駕駛決策系統。

「遙控手柄直接針對決策模塊去做入侵,Autopilot的自動駕駛決策模塊有中控模塊,在攻入中控系統以後,緊接著去攻擊APE模塊,所以這個路徑就通了,就是把我們原來的攻擊面延伸到了自動駕駛決策模塊,最後實現了完全控制。」呂一平解釋到。

這一過程跟感知無關,在打通了中控、網關和APE之後,已經實現了完全控制,可以任意操控特斯拉,這是一個純系統的操控,有沒有感知都是無所謂的。

這一技術實現了把車的駕駛權限從人交給了系統,如果系統本身的安全性有問題的話,尤其是決策部分存在安全問題,就會直接影響駕駛安全,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車企測評:測試標準+分數圖譜

對於一輛車安全性能的測試,呂一平表示要從多角度進行。

目前科恩的檢測項目已經有300多項,形成一套通用的整車測試標準,並且每個面向車企合作的項目都有一個詳細的測試過程。針對一些網聯模塊有對應的測試項目,由項目合作人統籌規劃,分解具體工作給營業員實際分析測試。

最近,科恩實驗室又制定出了一套打分機制,形成一個圖譜對標其他車企。

通過不同的維度,針對測試評分,與其他同行匿名比對,從而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問題。但是安全本身是一個很難量化衡量的,這些打分和測評機制更多的是幫助這些車企更好地去改進,幫助他們及時發掘需要進一步投入的方向。

呂一平告訴雷鋒網,在未來的兩年裡,科恩將不斷拓展輸出能力的方向,將會在更多重要的安全領域得到展現,打造出一款無形卻可以被感知,隱藏卻可以被召喚,看不見卻廣為人知的產品,成為守護在更多人的身邊 「防護盾」。網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多次破解特斯拉,最牛安全實驗室科恩的新計劃|訪騰訊科恩呂一平
    有一幫人,馬斯克親筆寫信向其致謝,只因為他們「玩壞了」一臺特斯拉。有一幫人,善於與時間賽跑,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上與死神(安全隱患)爭第一。他們,就是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2016年9月21日,科恩實驗室正式宣布以「遠程無物理接觸」的方式成功破解了特斯拉汽車,這在全球尚屬首次。
  • 獨家解析:特斯拉史上最大漏洞,騰訊科恩實驗室如何從千裡外黑掉你...
    讓人振奮的是,完成這次攻擊的,是來自中國的黑客——騰訊科恩實驗室的童鞋們。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宅客頻道(微信公眾號 ID:letshome)在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騰訊科恩實驗室總監呂一平,他為我們獨家講述了一些細節內幕。
  • 騰訊科恩實驗室提出特斯拉Autopilot系統缺陷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之穎】據外媒報導,騰訊科恩實驗室(Keen Security Lab of Tencent)今天發布了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特斯拉Autopilot系駕駛系統的缺陷,以及如何欺騙特斯拉的系統,以擾亂該駕駛系統的判斷能力。
  • 三張貼紙「欺騙」特斯拉 騰訊科恩實驗室指出Autopilot視覺識別缺陷
    近日,騰訊科恩實驗室公布了一項在特斯拉 Model S 上進行的安全性研究,並發布報告指出了三個缺陷。其中包括一個與雨刷相關的視覺識別缺陷和兩個輔助駕駛相關的缺陷。該團隊通過不同方法誤導車輛對環境、道路的感知,進而讓車輛作出「開啟雨刷」、「變道」的錯誤決策。此外,該團隊還通過攻擊輔助駕駛系統實現用遊戲手柄控制車輛行進。
  • 騰訊科恩實驗室落地松江,推動信息安全產業發展
    騰訊雲合作夥伴授牌儀式現場,騰訊集團副總裁道峰、騰訊雲華東總經理李瀟授牌了20家騰訊雲合作企業,其中包括上海市四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東方有線)以及G60科創走廊九個城市16家代表企業。對於授牌的合作企業,騰訊將與其共享發展機會,提供專屬權益。
  • 騰訊安全玄武實驗室公布全球首例克隆攻擊技術
    同時,玄武實驗室將提供「玄武支援計劃」協助處理。同時於暘還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安全形勢更加複雜,只有真正用移動思維來思考移動安全,才能正確評估安全問題的風險。在PC時代,最重要的是系統自身的安全。而行動裝置系統自身的安全性比PC要高很多,但在端雲一體的移動時代,最重要的其實是用戶帳號體系和數據的安全。而要保護好這些,光搞好系統自身安全是不夠的。這使得移動時代的安全問題更加複雜多變,涉及的方面也更多。需要手機廠商、應用開發商、網絡安全研究者等多方攜手,共同重視。
  • 馬化騰:「微信上車」計劃推遲公布出於安全考慮
    為了安全駕駛,語音交互還能幫助我們進行地圖導航設置。」他解釋稱,「我們非常願意成為汽車產業的數位化助手,幫助汽車企業實現轉型升級。騰訊車聯開發的AI in car系統,打造出行場景下的智能交互模式,實現人與智能汽車的自然對話,用語言表達更複雜的出行意圖。儘管很多車企對微信上車的呼聲很高,但在設計階段出於安全第一的考慮要嚴格把關,因此推遲了發布計劃。」
  • 騰訊X-Talk的科學大神,分享未來的旅遊必殺技,坐家裡都能分身去冰島
    在反詐騙領域,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攜手公安部、運營商等相關合作夥伴共同推出的「守護者計劃」,利用「反詐騙智慧大腦」等新技術武器,精準打擊詐騙黑產,保障用戶資金安全;在2017年上半年的「WannaCry」、「暗雲Ⅲ」等病毒事件中,騰訊安全反病毒實驗室、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共同針對用戶網絡安全、雲端安全迅速制定防禦方案,並開發出包括勒索病毒免疫工具、文檔守護者、雲鏡等多款工具
  • 魅麗V-SHOW新世代KEENMO科恩變色隔熱汽車膜
    如今市面上熱捧的一款明星產品KEENMO科恩魅麗K80能帶給你更高品質的駕乘體驗,具備智能感光變色的隔熱汽車膜,它能讓你看到藍天白雲,而不是刺眼的陽光,就像給你的愛車玻璃佩戴了變色眼鏡的同時又給你帶來了主動防護,KEEMMO科恩變色汽車膜,開啟您的魅麗之旅。
  • 科恩兄弟執筆網際網路驚悚片《暗網》
    時光網訊 奧斯卡獲獎導演兼編劇科恩兄弟(伊桑·科恩&喬爾·科恩)將執筆二十世紀福斯出品、徹寧娛樂公司製作的網際網路驚悚片《暗網》(原名《絲綢之路》),影片講述全球毒品黑市網站「絲綢之路」創始人羅斯·威廉士·烏布利希的沉浮故事。
  • 騰訊實驗室使用AI 算法解決二進位安全問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零點有數科技,ID:Dataway-Datawa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零點有數為您帶來◆數字新基建觀察日前,為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升級,泉州市正加快布局5G網絡建設,現已累計建成
  • 集成灶十大品牌科恩電器京東開門紅,10分鐘突破百萬,排名第二!
    據可靠消息得知,中國廚電行業十大品牌,集成灶行業十大品牌科恩電器也取得了不錯的開門紅戰績;自京東開門紅活動凌晨打響,科恩電器銷量一路飆升,開始僅10分鐘,銷售額便突破百萬;次日獲廚衛大電行業排名第8名,集成灶類目排名第2名的優異成績,可算是正式邁進了單節銷售百萬元俱樂部的行列,迎來了電商平臺全新的發展時期!
  • 特斯拉被吹上天的自動駕駛也存在安全問題 出行安全再次受到重視
    隨著智能汽車概念的出現,自動駕駛技術也成為了這些產品的代言詞,不過特斯拉被傳的神乎其神的自動駕駛技術,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安全。日前,科恩實驗室研究人員成功入侵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並且誘導特斯拉Model S駛入了對向車道中。據了解,研究人員在地面上粘貼了三張白色小貼紙,發現Model S的自動駕駛系統將貼紙識別為障礙物,並控制車輛自動駛入到了一旁的對向車道中。
  • 科恩兄弟打破傳統的巔峰之作,就連音效也展現出神作本色
    說起科恩兄弟,絕對繞不開他們的經典作品《老無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該片當年以橫掃之勢席捲各大頒獎典禮,最終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多項大獎。作為美國西部片和犯罪電影的奇妙嫁接,科恩兄弟以自己的類型特點重塑了西部犯罪片的類型模式和元素特徵,讓這些經典類型元素重獲生機。如何把一個冷血殺手追殺貪心牛仔的故事拍的盪氣迴腸,科恩兄弟不光細緻的打磨了劇本,而且在音效上大做文章。優秀的電影絕對離不開好的音效,觀影時如果將聲音關掉將令影片的魅力銳減,其蘊含的情感衝擊力也會被大大削弱。一部影片的聲音設計主要包含三種:對白、音效與配樂。
  • 黑掉神經網絡,騰訊朱雀實驗室首亮相:操縱神經元構造AI後門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我們推崇的神經網絡,雖然性能強大,但或許並不安全。8 月 19 日,在國內著名信息安全會議,第 19 屆 XCon 安全焦點信息安全技術峰會上,騰訊朱雀實驗室首度亮相公眾視野。
  • 騰訊副總裁丁珂對話方濱興院士:如何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安全體系
    本文轉自【通信世界網】;9月11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騰訊副總裁丁珂共同出席了2020騰訊數字生態大會CSS峰會「對話院士|產業安全」環節,這場對話由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主持。
  • 年收入翻倍,騰訊安全的兩大利器是啥?
    Forrester全球推薦服務商;內容風控、數據安全、小程序安全入選IDC抗疫報告;WAF入選Sullivan中國雲WAF實踐代表;iOA基於在零信任領域的創新實踐,取得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創新產品優秀獎」和「最具投資價值獎」。
  • 騰訊、微軟人工智慧大會「交作業」 一年來,他們在上海布局了哪些...
    東方網記者解敏8月29日報導:在今天舉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主題演講中,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相繼發表主題演講,介紹了自去年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以來,各自在上海又布局了哪些「新動作」。
  • 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利用騰訊安全自主研發的系統到底是什麼
    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利用騰訊安全自主研發的「defylibrary」和騰訊安全開放雲平臺聯合打造了基於anyway.os的開源系統——anywaylab系統。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表示:「anywaylab計劃旨在面向未來企業級系統應用,開發高效、可擴展、安全的解決方案,創建跨運營商、雲計算、ai、5g、物聯網等多場景大生態,推動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