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式戰鬥機是由拉沃奇金格爾布諾夫和古德科夫聯合設計製造的一系列輕型戰鬥機,各型累計生產約2.3萬架。在二戰的硝煙中,它們以其卓越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與德機展開了激烈對抗,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拉式系列戰鬥機總設計師拉沃奇金
拉氏家族中,第一位走上戰場的成員是誕生於1940年的拉-3,是二戰初期蘇聯最好的戰鬥機。由於當時蘇聯缺少鋁材,拉-3為全木質結構,外形修長流暢,輕巧美觀大方。自重僅有2.65噸,最大時速558千米,航程647千米,配有1門20毫米機炮、1挺12.7毫米機槍、2挺7.62毫米機槍。從性能到火力,拉-3都可以與德國的Me-109相抗衡,因此戰爭一開始就被立刻派往戰場,產量也迫於戰爭的壓力不斷提升,共有6528架出產,是1942年冬季大反攻的主力機種。
拉氏家族第一種走向戰場的機型:拉-3戰鬥機
拉式戰鬥機的發展並不順利,但其在二戰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來源於它的與時俱進。拉-3問世不久,由於蘇聯水冷發動機數量有限,蘇聯最高統帥部就決定將其優先用於雅克式飛機,拉-3被迫停產,格爾布諾夫和古德科夫離開了設計團隊。然而,拉沃奇金並沒有氣餒,而是採用可靠性更高的空氣冷卻式發動機,稱為拉-5。
拉-5的功率增加了55%,最大時速增至650千米,機頭裝有2門斯伐克20毫米協調式機炮,每門攜彈200發,6000米以下中、低空綜合性能已超過當時德軍主力機種Me-109D2,也優於同時期歐美戰機。1942年6~12月,首批1129架拉-5下線,並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力挫德國的Me-109、 Ju-87等戰鬥機,扭轉了蘇聯一潰千裡的局勢。1943年,發動機性能和機身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的拉-5H問世,在1943年7月5日庫爾斯克戰役開戰的5天內,就擊落德機936架。二戰期間,共有1萬餘架拉-5飛往戰場,成為蘇聯的主力戰機之一。
拉-5戰鬥機
1943年,拉沃奇金還推出了時速高達680千米的拉-7。拉-7在武器方面升級為3門23毫米機炮,而且具有更優異的爬升性能,僅需4.5分鐘就可以從地面飛到5000米高度。此外,拉-7的發動機在冬天無需熱水就能啟動,非常適應蘇聯的寒冬氣候。飛機還能在未經碾壓的土跑道上起飛,具有很強的戰場適應性。拉-7總共生產了近6000架,是蘇聯衛國戰爭後期的主力機型。
衛國戰爭後期的主力機型拉-7
二戰雖然已經接近尾聲,但拉沃奇金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他又研製了全金屬戰鬥機拉-9、遠程戰鬥機拉-11、噴氣式戰鬥機拉-15、後掠翼飛機拉-160等,但隨著和平的到來,這些飛機的產量和影響力也大大降低。
二戰時期的天空戰機密布,無數王牌飛行員相繼湧現,但要論反法西斯戰線中表現最為卓越的飛行員,蘇聯的伊凡尼闊日杜布當之無愧。
蘇聯王牌飛行員員伊凡尼闊日杜布
闊日杜布於1920年6月8日出生在烏克蘭的一個小山村,在肖斯特化學工藝學校學習時加入了當地的航空俱樂部學習飛行,1940年在蘇聯的備戰浪潮中進入殲擊機航校。雖然成績優異,但一心嚮往戰爭的他卻被留校任教,直到1943才進入戰場。
滿懷壯志的闊日杜布在第一次戰鬥中遭遇的卻是下馬威。1943年3月26日,他駕駛拉-5執行護航任務,與德軍飛機遭遇。滿腹經綸但缺乏戰場經驗的闊日杜布完全無法實施有效攻擊,結果在6架Me-109的圍追堵截中狼狽逃回,座駕被炮火嚴重損毀而報廢。但闊日杜布並未因此消沉,憑藉著自己的豐富知識和技術儲備,他很快適應了戰場,並刻苦研習,不斷創新戰法,顯示出過人的戰鬥能力,以至於德軍一聽到闊日杜布在天上的消息,就會軍心大亂,倉皇逃竄。
有一次,闊日杜布駕駛拉-7飛到柏林,遇到了美軍一架B-17轟炸機,當時為B-17護航的P-51 「野馬」將其誤認為是德國飛機,對闊日杜布發起攻擊。P-51是人類活塞式戰鬥機的頂級作品(我們會在日後的文章中介紹),性能遠超拉-7,然而結果卻是兩架戰機均被闊日杜布擊落,一名飛行員被打死。雖然這是一次不幸的誤擊事件,但闊日杜布的戰鬥才華卻顯現得淋漓盡致。
蘇聯空軍元帥闊日杜布
在短短2年出頭的空戰歲月中,闊日杜布累計戰鬥出動330次,空中戰鬥120次,擊落敵機62架,甚至包括蘇聯擊落的唯一一架Me-262噴氣式戰鬥機。這一戰績不僅在同盟國中居於首位,而且他自己從未受過傷,堪稱奇蹟,被譽為「偉大衛國戰爭中誕生的巨星"。
1985年5月,闊日杜布被晉升為空軍元帥。闊日杜布曾駕駛的一架拉-7機身被圖上62顆銀星,至今仍留在俄羅斯加加林空軍學院供後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