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智遊泳上岸。
「爸,我的鞋你幫我拿一下!」廖爸圍著遊泳館走兩圈都分不出哪雙是女兒的。
「爸,帶著腿的那雙是我的啊!」
「媽媽,你腿上的小猴子好可愛!」
剛會走路的兒子喜歡來抱著媽媽的腿。好幾次,孩子的嘴巴都磕到假肢上面。綁上一隻毛絨小猴子,孩子開心笑起來。
北京馬上入冬了, 好友笑著說:「廖智,你不用穿秋褲吧?」
「當然!我現在還穿著短褲!」
提起廖智,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她還是那個「汶川截肢舞蹈老師」。前一段時間,她的一段「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蹈視頻,讓更多的人再次認識了她。不過,對於熟悉她的人而言,他們基本忘記了 「假肢」的存在。
距離2008年的汶川地震,已經12年過去了。
如今,35歲的廖智就像你我一樣,每天生活、工作,到處跑來跑去:
2020年初,和老公一起創辦「晨星之家」,為殘障人士提供專業的假肢服務;
更新微博、公號,還要擠出時間完成兩本書的撰寫;
拍攝短視頻,全家舞蹈;
倆娃辣媽,接送孩子上學,教育、陪伴不能少;
組織共融活動,和殘障朋友一同成長……
廖智的生活,就像她視頻中舞蹈時一樣:陽光自信,豐富多彩。很多網友留言:太美了!
廖智的美,是從骨子裡發出來的生命的光芒。她自己說,心裡有光,全身就明亮。
23歲前,廖智曾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她想知道:生命的光,在哪裡?
23歲時,汶川大地震,帶走了她的雙腿和女兒,被埋廢墟將近30個小時:黑暗中,她比往日更想知道,光在哪裡?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地震後,她偶遇一群人,生命軌跡開始改變,從此,在光中行……
尋找生命的光
廖智從小就很厭世。很多次,她都嘗試結束自己的生命。
小學三年級,好多好多作業寫不完,廖智很崩潰,覺得活著特別沒意思。她爬到陽臺上,心裡想,如果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阻止我數數,我就跳下去。突然,旁邊工廠的大喇叭響了,廖智立刻清醒了。那是她第一次試圖自殺。
小學升初中。廖智填志願,選了一個市重點學校。之後,老師打電話給廖媽:你女兒一定考不上,你讓她改志願吧!
放學路上,廖智路過鎮裡最高的十二層大樓。回家的時候,她跟媽媽說:我不會改志願的。如果我考上了,你跟我爸好好過日子吧。如果沒考上,我就從那個十二層大樓跳下去,你們也不用為我操心了。
結果,廖智考了全校第一名。從那之後,廖智覺得媽媽快樂了很多。
雖然進了重點學校,廖智是優秀學生,還是文娛幹部,但厭世和抑鬱的情緒始終揮之不去,直到現在,還能在廖智的胳膊上看到幾道她曾經割的小口子。
事情的改變,似乎是在遇到前夫之後。有那麼一段時間,廖智真的以為,自己遇見到了生命的「真愛」,生活從此會光明起來。
一天凌晨,廖智走在路燈旁。
一個人衝過來:我等你很久了,怕你沒吃早飯,來給你送包子。
這個人便是廖智的前夫。這個比廖智大11歲的男人,讓內心渴望愛的廖智很感動:第一次,有人會關心你有沒有吃早飯。
第二次心動,是他邀請廖智去寺廟看乾屍。
在清靜的寺廟,面對著一具具乾屍,廖智仿佛明白:人活著最終也要死。
這個「有想法」的男人就這樣俘獲了廖智的心。
但是,結婚沒幾個月,廖智就發現,自己跟前夫是兩個世界的人。她挺著肚子,正在購買嬰兒用品,卻看到前夫和別的女人從賓館出來。
廖智回憶說,自己在很迷茫的情況下,隨便抓了一根稻草,然後發現它也不是你想要的東西。
跟前夫離婚以後,廖智在很多年裡,雖然很嚮往愛情,卻對婚姻沒有什麼希望。她不明白,「我愛你」這樣信誓旦旦的話,既然能說出口,又怎麼會這麼脆弱呢!
有人說,地震埋葬了廖智的過去,給了她全新的生命。但其實,地震本身並沒有帶走黑暗的過去,在重大的苦難面前,她比任何時候都渴望光。不過,地震後遇到的生命中散發光芒的人,讓她的世界有了變化。
遇見不一樣的生命
地震發生時,廖智和婆婆以及10個月大的女兒都被埋在了廢墟裡。沒過多久,她就聽不到婆婆和女兒的呼吸了。對生活本已絕望的廖智放棄了活下去的希望。
「廖智,廖智,你在哪裡?」廢墟外,等待了將近30個小時的爸爸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他的孩子。廖智意識到,爸媽還需要自己。想到身上的責任,她終於發出了聲音:爸,我在這裡。
廖智截肢了。幾乎所有人都驚詫於她的平靜和樂觀。有人問起的時候,廖智甚至會笑著說:那個牙醫說,我也是第一次給人截肢,你看要留多少?
廖智真的一點不害怕嗎?
「我肯定是害怕!我打那個半麻的時候全身哆嗦個不停。醫生說,你一直抖一直抖,我沒法給你打。我說我沒抖啊,其實還是害怕。但是,我覺得這是我可以承受的。」
廖智從小在高壓下成長,雖然幾經崩潰,但又會發現自己能承載更多。父母關係不好,吵架厲害的時候就動手,打得彼此滿臉是血。廖智經常躲在床底下看到這個畫面,內心害怕極了。
看到廖智的故事,很多人會覺得很「勵志」。
的確,她生命中有種韌性,在某些極端的時候,只要過了當下,還能再衝一下。
過了很久以後,廖智才明白,這種繼續前行的力量,是一種「恩典」:就是在絕望中繼續走下去的盼望,甚至,這種力量並不全部來自自己。
地震後不久,廖智暫住在德陽的一個酒店的時候,遇到了一群不太一樣的志願者:從加拿大來的華人基督徒。
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後,廖智發現,在這群人身上,她看到,他們就是想幫助自己,卻一點兒都沒有想要從自己這裡得到什麼。各種照顧讓廖智真實地感受到了被愛。
「他們的生命中散發著一種光芒,吸引我去靠近。」
對,就是在這群人的身上,廖智找到了一直渴求的光和愛。
那一刻,廖智發現:「這是我想要成為的人的樣子。」
婚姻的真相
「Charles經常跟我說,你要幫助我,當我老的時候不要變成一個倔強的老頭。」
Charles是廖智的老公。曾經,廖智以為婚姻是自己的救命稻草,結果傷痕累累。6年後,她不再把婚姻當成自己的拯救,明白了每個人的軟弱後,也努力成為一個生命有光的人。上帝卻賜給她一個完全超乎想像的老公。
Charles高大帥氣,是假肢工程師,還可以做廖智的翻譯。所以,很多人一直認為,Charles拯救了廖智,給了她幸福的生活。
但真相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弱,只有彼此接納,真誠相愛,才能彼此成全。
在廖智眼裡,Charles的軟弱是,凡事要求完美。
剛結婚的時候,廖智幫Charles整理衣服,Charles不滿意:衣架上的鉤子一個朝左一個朝右,為什麼不朝同一個方向?
廖智重新整理,Charles又說:為什麼沒有把我的短袖、長袖襯衣和T恤分開來呢?
廖智再次整理,Charles皺著眉頭:為什麼不把同色系的掛在一起?
廖智爆發了:你自己整理吧!
結婚紀念日,Charles神秘地告訴廖智,他準備了一件禮物。廖智找了半天都沒找到,終於在Charles的「引導」下發現,洗手間的馬桶上多了一個置物架,自己的化妝品被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上面。「這正是我需要的!」
漸漸地,廖智開始接納和欣賞Charles的「完美」:Charles的工作室裡,所有的螺絲按大號、小號,不同的類型,規規整整地擺放好。他在假肢製作上的精益求精,也讓客戶非常信服。
SUMMER
Charles呢?他坦言,自己對廖智一見鍾情。在Charles眼中,廖智就像孩子一樣充滿好奇心,敢於大膽追尋自己的夢想,而這點,正是自己所缺乏的。
Charles的生活一直很平穩,不曾超過自己的可控範圍,才會時時顯出「自信」。如今,辭職創業、幾次搬家、撫養孩子,都是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這時候需要的是「信心」。而廖智的「冒險」精神和對未來的信心,反而時時鼓勵著Charles。
廖智拍攝小視頻,全家一起舞蹈。
看到Charles呆萌的樣子,網友留言:Charles每次跳舞都是一副被迫營業的樣子!
但漸漸地,細心的朋友又發現:Charles的臉上終於有表情了!
對,那個不苟言笑,有點倔強的Charles,漸漸變得和從前不同。
23歲前,廖智苦苦追尋生命中的光,想明白生命的意義;地震後,她發現不一樣的生命,逐漸成為生命中有光的人;如今在生活中,因著她心中的光,婚姻也光明起來。
在光中得自由
廖智為大多數人熟悉,是在她截肢兩個月後表演的《鼓舞》。
通宵練習,鮮血溼透了毯子。時間那麼緊張,自己那麼痛苦,為什麼要表演?
「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上舞臺。我用這種方式跟舞臺告別,會覺得對得起我的心。」
《鼓舞》後,廖智火了。「廖智」成為一個樂觀、堅強、笑對苦難的象徵。但同時,「樂觀廖智」,就像枷鎖一樣,讓廖智喘不過氣來。
廖智生老大的時候打麻醉,出現醫療事故,躺在床上三周不能動彈。醫生來看的時候,廖智疼得齜牙咧嘴。沒想到,醫生卻說:我覺得,你笑起來更好看!
廖智真想一針扎到他身上:我真的特別難受。
情況最嚴重的時候,出現在婚後的前兩年。那時,廖智和Charles一同在家帶領一個課程。
剛剛結束單身的生活,廖智就要扮演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還要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沒幾天,她發現,別人對自己的期待是:你一定要溫柔,你的家要一塵不染,而且你要懂每一個人的心……
甚至,有人認為,廖智既然經歷了這麼多苦難,就是「苦難管理大師」,我向你傾訴的時候,你就要給我解決問題。
那段時間,廖智說著話就暈了,眼前一片黑。抑鬱情緒嚴重,她只好看心理醫生。
這讓她想起地震後做藝術團的事。當時,廖智拿出全部積蓄十幾萬,做了一個殘疾人藝術團,但沒幾個月就撐不下去了。
現在,廖智意識到,有那麼一段時間,自己有點個人英雄主義,拼命想拯救別人。這種狀態有點聖母病。自己只是在光中行,根本不是光本身。而在光中行,不需要背上任何枷鎖。
「康復之路,就是面對自己的軟弱。」
廖智以前從不把人拉黑。但每次看到不善意的評論,她都不舒服。現在,她不再刻意勸自己做個大度的人。「我就是很小氣,我要把你拉黑。」拉黑了一批人後,世界仿佛光明起來。
30多年,廖智一直沒有辦法承認父母傷害了自己。現在,她意識到,父母確實愛自己,但同時也傷害了自己。有一天,廖智跟父母敞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廖媽幾夜未眠,但也看到了自己婚姻中的問題。一直以來,廖爸的溫和都被當做懦弱,廖媽以為自己嫁錯了人。直到和女兒女婿相處,她才發現,眼前的這個丈夫確實需要自己的尊重。
面對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惡意攻擊,廖智開始勇於表明自己的態度。
去年,「廖智騙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廖智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萬字文來聲明,並請了律師,來處理這件事。
起初,這是一件棘手的事,但有意思的是,出現一批黑轉粉。有人說,我本來不是很認識你,但看了那篇文章後就來了解你,了解後發現,原來你是個寶藏女孩啊!
微博中,幾個小弟弟小妹妹留言:姐姐,幾年前,我曾經攻擊過你,現在我向你道歉。
在光中,廖智自由了。她不只是微笑的廖智,還是有傷心痛苦的廖智;她不再掩藏自己的情感,而是真誠表達;她不再做任何人的英雄和聖母,而是界限清晰,盡責自己的本分。
寫在最後
「廖智,我現在很想從那個樓上跳下去!」這個流著淚說出這句話的男人是廖智一直很敬佩的朋友。
在此之前,廖智把他當成楷模。他每天都要問廖智:廖智,你今天有什麼感恩的事?
直到那一刻,廖智才知道:他跟太太離婚不久,無處可去,就在四川做志願者,住了好幾個月,就認識了廖智。
也就是在那一刻,廖智才感覺到真正地跟他有了生命的連接。廖智陪他一起哭完,心裡對這個朋友有了更多的掛念。
如今,廖智竭盡全力幫助殘障朋友,就像掛念那位朋友一樣,看到對方的痛苦和軟弱,與他們同哭。但廖智不再像以前做藝術團一樣,她深知,自己不是英雄,更不是救世主,她只是向所有在苦難中的人發出邀請:
曾經,我深深體會到在黑暗中絕望的痛苦,如今,我尋求到光,深深品嘗到在光明中行走的甘甜。
我找到了,你也可以!
文 | 文菊
編輯 | ZDL×鹽鋪兒
圖片 | pexels/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