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使量子態壽命延長10,000倍的方法

2020-08-27 工程學習


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修改方法,該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保持運轉(或「相干」)的時間比以前延長了10,000倍。圖片來源:芝加哥大學

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它,量子技術將帶來新的可能性。但是首先,科學家需要哄騙量子系統,使其保持軛狀狀態的時間超過百萬分之一秒。

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修改方法,該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比以前更長的時間(或「相干」)保持10,000倍。儘管科學家在稱為固態量子位的一類特定量子系統上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但他們認為該技術應適用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從而可能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

該研究於8月13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研究的主要作者,分子工程學的劉氏家族教授,阿貢國家實驗室的高級科學家,芝加哥量子交易所的負責人戴維·奧沙洛姆(David Awschalom)說:「這一突破為量子科學的激動人心的新研究途徑奠定了基礎。」 「這項發現的廣泛適用性,加上非常簡單的實現方式,使得這種強大的一致性可以影響量子工程的許多方面。它使以前認為不切實際的新研究機會成為可能。」

在原子層面上,世界按照量子力學的規則運行-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完全不同。這些不同的規則可以轉化為諸如幾乎無法入侵的網絡或功能極其強大的計算機之類的技術。美國能源署公布未來的量子網絡的藍圖在UChicago 7月23日,但基本的工程挑戰的事件依然存在:量子狀態需要一個非常安靜,穩定的操作空間,因為它們很容易被幹擾的背景噪聲來自何處振動,溫度變化或雜散電磁場。

因此,科學家試圖找到使系統儘可能長時間保持一致的方法。一種常見的方法是將系統與嘈雜的環境物理隔離,但這可能很麻煩且複雜。另一種技術涉及使所有材料儘可能純,這可能是昂貴的。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後研究員凱文·苗說:「採用這種方法,我們不會試圖消除周圍的噪音;相反,我們會欺騙系統,使其認為沒有噪音。」


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修改方法,該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保持運轉(或「相干」)的時間比以前延長了10,000倍。圖片來源:芝加哥大學

與用於控制量子系統的常規電磁脈衝相結合,研究小組應用了附加的連續交變磁場。通過精確調節該場,科學家可以迅速旋轉電子自旋,並使系統「消除」其餘的噪聲。

苗說:「要了解這一原理,就像坐在旋轉木馬上,周圍的人們大喊大叫。」 「當行駛靜止時,您可以聽到完美的聲音,但是如果您快速旋轉,噪音就會模糊到背景中。」

這個很小的變化使系統能夠保持高達22毫秒的相干性,比未經修改的系統高四個數量級,並且比以前報導的任何電子自旋系統都長。(作為比較,眨眼大約需要350毫秒)。該系統幾乎可以完全消除某些形式的溫度波動,物理振動和電磁噪聲,所有這些通常會破壞量子相干性。

科學家們說,這種簡單的修複方法幾乎可以釋放量子技術各個領域的發現。

「這種方法為擴展性創造了一條途徑,」 Awschalom說。「這應該使在電子自旋中存儲量子信息變得切實可行。延長的存儲時間將使量子計算機中的操作更加複雜,並使從基於自旋的設備傳輸的量子信息在網絡中傳播更長的距離。」

儘管他們的測試是在使用碳化矽的固態量子系統中進行的,但科學家們認為,該技術應該在其他類型的量子系統(例如超導量子位和分子量子系統)中具有類似的效果。對於這樣的工程突破來說,這種多功能性是不尋常的。

苗說:「許多量子技術的候選者被擱置了,因為它們不能長時間保持量子相干性。」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大幅度提高連貫性,可以對這些人進行重新評估。

他補充說:「最好的部分是,這非常容易做到。」 「它背後的科學很複雜,但是增加交變磁場的後勤工作非常簡單。」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使量子態壽命延長10000倍的方法
    但首先,科學家們需要誘使量子系統保持束縛狀態的時間超過幾百萬分之一秒。芝加哥大學普利茨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簡單的修改,可以使量子系統保持工作「相干」狀態——時間比以前長了10000倍。儘管科學家們在一種稱為固態量子比特的量子系統上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但他們認為這項技術應該適用於許多其他類型的量子系統,從而可以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
  • 使量子態壽命延長10000倍的相干保護技術
    但是首先,需要科學家哄騙量子系統,使其保持共軛狀態的時間超過百萬分之一秒。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方法,讓量子(相干)系統持續的時間延長了10000倍。儘管科學家只在被稱為固態量子位的特定系統上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但他們認為該技術應適用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從而可能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
  • 使量子態壽命延長10000倍得相干保護技術
    但是首先,需要科學家哄騙量子系統,使其保持共軛狀態的時間超過百萬分之一秒。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方法,讓量子(相干)系統持續的時間延長了10000倍。儘管科學家只在被稱為固態量子位的特定系統上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但他們認為該技術應適用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從而可能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
  • 美國科學家發現使量子態相干時間延長10000倍的方法
    近日,來自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可以延長量子系統相干時間10,000倍的新方法。該方法已在固態量子位一類的量子系統上測試有效,並有望適用於超導量子位和分子量子位等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對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傳感領域均意義重大。
  • 新方法使量子系統穩定時間延長10000倍
    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修改方法,該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保持運轉(或「相干」)的時間比以前延長了10,000倍。雖然這種技術是在一種特定量子系統上測試的,但他們認為該技術可以適用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從而可能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
  • 科學家創造了量子系統,該系統可保持10,000更長的運行時間
    由於有了新發現,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根據周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芝加哥大學的一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使量子計算機系統「連貫」(或運行)10,000倍。科學家聲稱他們的解決方案可以應用於任何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並且可能最終使該領域發生革命性變化。
  • 簡單的修改方法使量子狀態的壽命延長10000倍
    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修改方法,該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保持運轉(或「相干」)的時間比以前延長了10000倍。儘管科學家在稱為固態量子位的一類特定量子系統上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但他們認為該技術應適用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從而可能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兩個基因突變讓蟲子續命5倍,南大與美國MDI科學家發現延長壽命新方法
    這種叫做秀麗隱杆線蟲的蟲子與人類有許多相同的基因,科學家一直用它來研究延緩衰老。南京大學和美國MDI研究所最新的研究,發現了控制它細胞衰老的方式。並希望將來可以幫助人類延緩衰老,維持健康。並且它的壽命只有兩三周,容易觀察它生命周期的延長,因此經常被拿來做衰老研究。
  • 中原:全港新盤貨尾量升穿10,000宗
    由於部分項目仍然處於發售階段,推高九龍區B類單位貨尾量升至2,053個,為2017年10月有紀錄以來首次升穿2,000個水平,兼按年急升898個,升幅為四區各面積類別中最多。以房型計算,九龍一手項目集中為兩房及三房單位,現有貨尾量升至3,311個,首次升穿3,000個水平,按年急升1,300個。
  • 比鹽酸強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倍
    如果我問你世界上最強的酸是什麼,你的答案可能是你熟悉的名字之一:硫酸、硝酸或鹽酸,王水?。
  • 量子態僅能維持百萬分之幾秒 簡單方法可以延長10000倍
    從左至右: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凱文、安德森和布拉沙在奧沙洛姆的實驗室裡進行量子研究但首先,科學家必須使量子系統維持更長的時間,而不是僅僅百萬分之幾秒。  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簡單的調整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的運行時間——或者說「相干」時間——比之前延長10000倍。
  • 量子態僅能維持百萬分之幾秒 簡單方法可以延長10000倍
    但首先,科學家必須使量子系統維持更長的時間,而不是僅僅百萬分之幾秒。·苗、克裡斯·安德森和亞歷山大·布拉沙在大衛·奧沙洛姆的實驗室裡進行量子研究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簡單的調整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的運行時間——或者說「相干」時間——比之前延長10000倍。
  • 量子態僅能維持百萬分之幾秒,簡單方法可以延長 10000 倍
    但首先,科學家必須使量子系統維持更長的時間,而不是僅僅百萬分之幾秒。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簡單的調整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的運行時間——或者說 「相干」時間——比之前延長 10000 倍。
  • 科學家發現弓頭鯨特殊基因 或可助人類延長壽命
    科學家發現弓頭鯨特殊基因 或可助人類延長壽命 中國日報網 2015-01-05 16:01:33 世界上最長壽的哺乳動物
  • 科學家找到延長氫燃料電池壽命的方法
    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用於碳氫燃料或氫氣發電裝置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他們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電流電子研究所的科學家一起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來獲得燃料電池的關鍵元素之一—電解質。託木斯克理工大學新聞處表示,這將延長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 美學者發現長壽秘密,動物壽命延長2.3倍,人類將打破壽命天花板?
    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根據對哺乳動物壽命的觀察與研究,推論人的自然壽命應為其生長發育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這樣人類的壽命應該是100~175歲。另一種推算方式是計算體細胞的分裂次數,人類細胞一生可分裂50次左右,據此推算,壽命至少達120歲。除此以外,還有性成熟說、端粒說等推算人類壽命的方法。不管採取何種推算方法,人類理論上的壽命極限都不低於120歲。
  • 長壽輔酶被發現,小鼠存活期延長超2倍,可應用於人類?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還專門為此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中對1042名年齡區間在21歲—100歲之間的志願者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有明確生活目標,能感受到生活意義的人更加樂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行考量,衰老和壽命幹預成為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為了打破人類目前的壽命天花板,科學家對此展開孜孜不倦的研究並逐漸將原本只存在於神話故事中的情節變成現實。
  • 改變一個基因模式或將延長人類壽命,科學家新發現,讓人看到希望
    但是這種努力都失敗了,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科學技術,採用很多迷信的方法。不僅僅沒有增加自身的壽命,反而導致出現了意外,更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人類尋找延長生命的研究,並沒有因此停止,現代科學家通過更多的先進技術,希望在人類生命方面獲得突破,隨著基因技術的全面啟動,人類開始有了新的研究和發現。朋友們希望最新的科學文章,歡迎大家加我粉絲和關注,我會給大家推出一系列的相關文章,我們一起進行研究和探討。
  • 美國科學家意外發現比鈦硬三倍的「最硬」合金
    美國科學家在一次實驗中意外發現,一種被用作實驗材料的鈦金合金可能是「最硬」的金屬合金,有望成為比鈦表現更好的醫用材料。這項7月20日刊登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研究發現,這是能與活體組織相容的最硬的已知金屬物質,比純鈦硬度高出三倍,可用於製造更耐用的醫用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