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基因突變讓蟲子續命5倍,南大與美國MDI科學家發現延長壽命新方法

2021-02-13 量子位
賴可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長命百歲一直是人類夢想,現在科學家在蟲子身上實現了。

這種叫做秀麗隱杆線蟲的蟲子與人類有許多相同的基因,科學家一直用它來研究延緩衰老。

南京大學和美國MDI研究所最新的研究,發現了控制它細胞衰老的方式。

並希望將來可以幫助人類延緩衰老,維持健康。

出乎意料的實驗結果

秀麗隱杆線蟲是第一種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多細生物,也是唯一完成神經元連接測定的生物。

它35%的基因與人類基因同源。並且它的壽命只有兩三周,容易觀察它生命周期的延長,因此經常被拿來做衰老研究。

科學家改變了細胞途徑cellular pathways,也就是改變mRNA的翻譯信號。

研究發現,通過改變雷帕黴素TOR途徑的靶向可以將蟲子的壽命延長30%;改變胰島素/胰島素樣信號傳導(IIS)途徑可以延長100%。

但出乎意料的是,如果同時改變兩者,會使壽命延長500%。

不過這些不同的途徑,如何互相作用,以至發揮了這麼大的的效果,科學家尚不清楚。

參與研究的Jarod A. Rollins說,

這種協同系統的擴展真是瘋狂。效果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加一等於五。要開發出最有效的抗衰老療法,我們必須考慮長壽網絡,而不是個別途徑。

而且,因為這些途徑可能已經通過進化傳給了人類。

MDI生物學實驗室總裁Hermann Haller說:

通過描繪這些相互作用,科學家為急需的療法鋪平了道路,這些療法可以增加快速老齡化人口的健康壽命。

論文在結尾寫道,

在將來,重要的是理解翻譯機制如何實現,以及在分子水平上,線粒體紊亂時,生殖細胞系如何向遠端代謝組織發出信號。

研究團隊

此次研究由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美國MDI研究所共同完成,通訊作者共三人。

 陳迪

2004年獲得美國密蘇裡大學哥倫比亞分校遺傳學博士學位。2005-2012年於美國巴克衰老研究所做博士後,期間進行衰老生物研究。2013年加入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至今,任副教授。

他的研究課題秀麗線蟲神經系統通過mRNA可變剪接調控衰老的分子機制研究獲得了2019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Aric Rogers

MDI研究所助理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再生生物學與再生醫學,2005年畢業於麻薩諸塞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業。

 Pankaj Kapahi

Pankaj Kapahi博士,美國Buck衰老研究所

傳送門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19)30858-7?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2211124719308587%3Fshowall%3Dtrue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拓展優質人脈,獲取最新AI資訊&論文教程,歡迎加入AI內參社群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實現「永生」的新方法?人類和蟲子的基因組合,能延長5倍壽命?
    曾經被認為是疑難雜症無法治癒的病症,隨著醫學的發展開始不斷的被治癒,同時人們的壽命在醫療水平發達和生活質量提高的情況下有了大幅度的延長。雖然我們的壽命有了明顯的延長,但是人類是一種貪心的生物,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僅僅是壽命的延長,人類並不能因此感到滿足,作為世界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體,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件事就是實現長生不老。
  • 生長激素受體基因的突變或能延長壽命
    以色列海法大學最新發現,生長激素受體基因的突變可能延長一些人壽命。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期刊上,研究團隊概述了他們對幾組不同男性群體的生長激素受體基因缺失的研究。 生長激素與細胞表面的生長激素受體相接觸,這些生長激素受體觸發信號,告訴細胞加速生長,或在某些情況下釋放被稱為生長因子的分子。
  • 科學家在果蠅身上證實:基因突變會有效延長壽命
    東方網3月8日消息:許多基因突變能夠有效延長壽命,這一趨勢目前在果蠅中得到了證實。一般而言,儘管許多引發壽命延長的突變現象往往會引發傷殘等副作用,但現在研究人員最新報導說,引起果蠅壽命延長的突變現象卻引發了可喜變化:果蠅突變體相對於正常體顯得更為強壯。
  • 延長端粒續命有風險,科學家警告:端粒過長反而容易患癌
    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也確實有在往這方面嘗試的研究。例如西班牙,就有研究人員培育出了超長端粒的小鼠:患癌更少、壽命更長。那麼,這一顛覆性的證據,究竟發現了什麼,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端粒天生過長的雜合群體這次的證據,便是來自於先天基因突變的雜合群體。這個群體的基因突變,發生在TINF2基因上,在這個基因的中間,少了一段。
  • 基因突變可能延長男性壽命:生長激素幹預延緩衰老
    因此與長壽相關的基因標記令科學家頗感興趣,但是如果你的基因存在差異,尤其是基因突變性,可能直接影響壽命長短。圖中是享年116歲的日本老壽星Jiroemon Kimura,他是迄今世界上壽命最長的男性目前,一支大學專家小組希望發現人類長壽的基因作用,尤其是與生長激素相關的基因。
  • 長生秘密線蟲基因改良後壽命延長5倍繁殖減少20%
    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通過調整線蟲體內DNA中的幾個關鍵基因,其壽命延長5倍,這是一個巨大的「生命質變」:一條普通線蟲僅能存活3-4周,但當抑制DAF-2和RSKS-1這兩種特殊基因時,它能夠存活幾個月時間。
  • Nature:單鹼基編輯修復早衰症基因突變,延長小鼠2倍壽命
    兒童早衰徵(Hutchinson-Gilford),屬於遺傳病,身體衰老的過程較正常快5至10倍,患者樣貌像老人,器官亦很快衰退,造成生理機能下降。患病兒童一般只能活到7至20歲,大部分都會死於衰老疾病,如心血管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靠藥物針對治療。
  • 最新《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日前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療法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 今日《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今日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療法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 科學家發現弓頭鯨特殊基因 或可助人類延長壽命
    科學家發現弓頭鯨特殊基因 或可助人類延長壽命 中國日報網 2015-01-05 16:01:33 世界上最長壽的哺乳動物
  • 基因改良,人類壽命可達五百歲!
    美國研究人員對微型實驗蠕蟲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進行了兩    種基因途徑改良,從而使該生物的壽命延長至五倍。他們指出,這項研究有望基於遺傳交互作用實現抗衰老治療,加利福尼亞州巴克年齡研究所潘卡基-卡帕赫(Pankaj Kapahi)博士是該研究負責人,他說:「我們採用一種綜合協同方法,有效地使生物壽命延長至五倍,兩種基因突變對生物特殊組織形成正反饋循環,延長了生物壽命,如果該方法應用於人類,人類壽命將延長至400-500歲。」
  • 改變一個基因模式或將延長人類壽命,科學家新發現,讓人看到希望
    但是這種努力都失敗了,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科學技術,採用很多迷信的方法。不僅僅沒有增加自身的壽命,反而導致出現了意外,更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人類尋找延長生命的研究,並沒有因此停止,現代科學家通過更多的先進技術,希望在人類生命方面獲得突破,隨著基因技術的全面啟動,人類開始有了新的研究和發現。朋友們希望最新的科學文章,歡迎大家加我粉絲和關注,我會給大家推出一系列的相關文章,我們一起進行研究和探討。
  • 基因改良法可增壽 人類壽命可達五百歲!
    美國研究人員對微型實驗蠕蟲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進行了兩    種基因途徑改良,從而使該生物的壽命延長至五倍。他們指出,這項研究有望基於遺傳交互作用實現抗衰老治療,加利福尼亞州巴克年齡研究所潘卡基-卡帕赫(Pankaj Kapahi)博士是該研究負責人,他說:「我們採用一種綜合協同方法,有效地使生物壽命延長至五倍,兩種基因突變對生物特殊組織形成正反饋循環,延長了生物壽命,如果該方法應用於人類,人類壽命將延長至400-500歲。」
  • 美學者發現長壽秘密,動物壽命延長2.3倍,人類將打破壽命天花板?
    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根據對哺乳動物壽命的觀察與研究,推論人的自然壽命應為其生長發育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這樣人類的壽命應該是100~175歲。另一種推算方式是計算體細胞的分裂次數,人類細胞一生可分裂50次左右,據此推算,壽命至少達120歲。除此以外,還有性成熟說、端粒說等推算人類壽命的方法。不管採取何種推算方法,人類理論上的壽命極限都不低於120歲。
  • Nature:延長小鼠壽命,基因編輯技術帶來治癒早衰的希望
    千百年來,人們對於逆轉衰老的探索卻從未停止,雖然近年來醫學的發展使人類壽命在不斷延長,但衰老卻始終不可逆轉。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 Broad 研究所 David Liu 博士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他們利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首次在小鼠體內實現了衰老逆轉。
  • 科學家發現與壽命有關的基因
    新華社羅馬11月17日消息:歐洲腫瘤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17日在米蘭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與生物壽命有關的基因。抑制這種基因的作用,可能有助於延長生物壽命。  研究人員發現,消除實驗鼠體內這種名叫P66SHC的基因的作用後,實驗鼠的壽命延長了35%。
  • Nat Commun:無需基因改造,延長端粒就可顯著延長壽命,抗擊衰老
    在這方面,人類天生具有比小鼠更短的端粒,但是小鼠端粒的縮短速率比人類快100倍。當端粒縮短到極限長度時,它們會誘導持續的DNA損傷反應(DNA damage response)和基因組不穩定性,從而引發其他的細胞事件,比如細胞衰老和/或凋亡,以及削弱幹細胞再生組織的能力。端粒縮短被認為是衰老的特徵之一,這是因為較短的端粒足以引起有機體衰老和壽命縮短。
  • 壽命延長了24%!科學家改變端粒長度,讓老鼠壽命延長,人類呢?
    千百年來,人們用盡了各種方法來求得更長的壽命。古時有秦始皇派徐福出海遠航,尋找「長生不老藥」,各種古代帝王沉迷於煉製「不老丹」等歷史故事。今有無數的科學家前赴後繼研究壽命的秘密。但現在的這項新的研究,並不依賴於任何類型的基因修飾。這項工作是建立在過去的研究基礎上的。在研究中,生物學家發現,當誘導的多能幹細胞留在培養皿中分裂時,它們最終會得到超長的端粒——是正常端粒的兩倍。用這種方法培養的其他胚胎幹細胞也發生了同樣的端粒延長。
  • 科學家發現新基因:罕見突變可令超級稻增產9.5%
    GS2顯性基因使水稻穎殼細胞增大。 電子顯微鏡照片日前,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能顯著提高水稻產量的基因GS2(Grain Size on chromosome 2),田間試驗顯示,該基因能使超級稻「兩優培九」增產9.5%。
  • 科學家發現薑黃素有助延長壽命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薑黃素能起到延長動物壽命的作用,因為這種物質富含對機體有益的抗氧化劑和其他化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