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人們用盡了各種方法來求得更長的壽命。古時有秦始皇派徐福出海遠航,尋找「長生不老藥」,各種古代帝王沉迷於煉製「不老丹」等歷史故事。今有無數的科學家前赴後繼研究壽命的秘密。
而最近,在一項新研究中,一組科學家成功地通過改變老鼠的端粒長度,讓老鼠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而且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地提高。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的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的周期。當DNA進行複製的時候——例如,在細胞分裂期間——這些端粒每進行一次複製就會變短一些,這是因為複製並沒有到達染色體的頂端。
正是因為端粒會不斷地變短,所以我們的生命才會存在「硬極限」,再強的身體,再健康的人,也無法改變端粒的變短帶來的壽命極限。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端粒越來越短,新生的細胞就越來越不完整。因而,很多關於人類或其他動物的壽命的研究,都在相近辦法讓這些端粒保持長時間的強壯和健康。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研究一直在試圖改變基因表達。但現在的這項新的研究,並不依賴於任何類型的基因修飾。這項工作是建立在過去的研究基礎上的。在研究中,生物學家發現,當誘導的多能幹細胞留在培養皿中分裂時,它們最終會得到超長的端粒——是正常端粒的兩倍。
用這種方法培養的其他胚胎幹細胞也發生了同樣的端粒延長。因此,這項新研究中的研究人員使用了具有這些雙倍長端粒的胚胎細胞,並在沒有基因修飾的情況下培育了嵌合小鼠。最終,他們的實驗成功了,端粒較長的老鼠平均壽命延長24%,而且更健康,更不容易患癌症。研究人員報告說,這些實驗老鼠的代謝老化的各種指標也被證明是較低的。
來自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分子生物學家瑪麗亞·布拉斯科(Maria Blasco)說:「這一發現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在決定壽命時,基因並不是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在不改變基因的情況下延長壽命是有餘地的。」
這些老鼠體內的「壞」膽固醇較少,而且它們的DNA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受到太多的損傷。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線粒體功能也更好。這與之前由同一個研究小組所做的研究相吻合,在這些研究中,端粒延長酶端粒酶的激活足以延長小鼠的壽命。
當然,這次研究的成果只是在老鼠身上的一次成功,並不意味著我們人類很快就能根據這種方法而獲得超長的壽命。但這項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確實顯示端粒長度與動物壽命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並可能為利用這種聯繫開闢新的途徑。
目前來說,保持一顆陽光樂觀的心,堅持鍛鍊身體,戒掉抽菸酗酒等不良嗜好,仍然是我們人類延年益壽的最佳方式。端粒變短帶來的生命極限,我們還很難突破。但科學的步伐永遠不會停下,總有一天,科學家們會解開生命的密碼,延長我們的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