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延長了24%!科學家改變端粒長度,讓老鼠壽命延長,人類呢?

2020-12-06 寰宇科學新觀察

千百年來,人們用盡了各種方法來求得更長的壽命。古時有秦始皇派徐福出海遠航,尋找「長生不老藥」,各種古代帝王沉迷於煉製「不老丹」等歷史故事。今有無數的科學家前赴後繼研究壽命的秘密。

而最近,在一項新研究中,一組科學家成功地通過改變老鼠的端粒長度,讓老鼠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而且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地提高。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的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的周期。當DNA進行複製的時候——例如,在細胞分裂期間——這些端粒每進行一次複製就會變短一些,這是因為複製並沒有到達染色體的頂端。

正是因為端粒會不斷地變短,所以我們的生命才會存在「硬極限」,再強的身體,再健康的人,也無法改變端粒的變短帶來的壽命極限。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端粒越來越短,新生的細胞就越來越不完整。因而,很多關於人類或其他動物的壽命的研究,都在相近辦法讓這些端粒保持長時間的強壯和健康。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研究一直在試圖改變基因表達。但現在的這項新的研究,並不依賴於任何類型的基因修飾。這項工作是建立在過去的研究基礎上的。在研究中,生物學家發現,當誘導的多能幹細胞留在培養皿中分裂時,它們最終會得到超長的端粒——是正常端粒的兩倍。

用這種方法培養的其他胚胎幹細胞也發生了同樣的端粒延長。因此,這項新研究中的研究人員使用了具有這些雙倍長端粒的胚胎細胞,並在沒有基因修飾的情況下培育了嵌合小鼠。最終,他們的實驗成功了,端粒較長的老鼠平均壽命延長24%,而且更健康,更不容易患癌症。研究人員報告說,這些實驗老鼠的代謝老化的各種指標也被證明是較低的。

來自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分子生物學家瑪麗亞·布拉斯科(Maria Blasco)說:「這一發現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在決定壽命時,基因並不是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在不改變基因的情況下延長壽命是有餘地的。」

這些老鼠體內的「壞」膽固醇較少,而且它們的DNA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受到太多的損傷。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線粒體功能也更好。這與之前由同一個研究小組所做的研究相吻合,在這些研究中,端粒延長酶端粒酶的激活足以延長小鼠的壽命。

當然,這次研究的成果只是在老鼠身上的一次成功,並不意味著我們人類很快就能根據這種方法而獲得超長的壽命。但這項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確實顯示端粒長度與動物壽命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並可能為利用這種聯繫開闢新的途徑。

目前來說,保持一顆陽光樂觀的心,堅持鍛鍊身體,戒掉抽菸酗酒等不良嗜好,仍然是我們人類延年益壽的最佳方式。端粒變短帶來的生命極限,我們還很難突破。但科學的步伐永遠不會停下,總有一天,科學家們會解開生命的密碼,延長我們的生命的。

相關焦點

  • Nat Commun:無需基因改造,延長端粒就可顯著延長壽命,抗擊衰老
    由於所謂的「末端複製問題(end replication problem)」,端粒隨著細胞的每一次分裂而縮短。人類基因組,圖片來自Wikipedia。端粒酶是一種核糖核酸蛋白DNA聚合酶,可通過在染色體末端重新添加TTAGGG重複序列來延長端粒,從而補償端粒消減。
  • 科學家發現,端粒可用新物質代替,人類壽命有望突破120歲!
    科學家發現,端粒可用新物質代替,人類壽命有望突破120歲!每個人都對生都充滿了渴望,這也是很多人積極尋找壽命延長方式的原因之一,在日本衝繩有一個聞名於世界的第一長壽村,這裡的百歲老人數量是美國的10倍左右。
  • 無需任何基因改造,實現壽命延長,且無副作用
    那麼,如果通過促進端粒酶來延長端粒的自然長度,生物的壽命會隨著延長嗎?在不改變基因的情況下,也有延長壽命的餘地」。 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端粒和端粒酶小組已在各種研究中表明,通過激活端粒延長酶(端粒酶)避免端粒縮短,延長了壽命,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 DNA片段能預知壽命:端粒長度決定生物壽命
    端粒與壽命的關係早就被科學研究所證實,200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授予了發現端粒的三位科學家。他們發現,人和一些動物的細胞核(DNA,也稱染色體)的兩端有一個帽子狀的東西,稱為端粒。端粒實際上就是一種DNA片段,由特殊的鹼基序列構成。端粒的作用是保護染色體,由端粒酶來啟動、製造和維持其功能。端粒的長度決定著生物的壽命,端粒越短,生物的壽命越短。
  • 人體壽命的「時鐘」——端粒(附照片)(圖)
    現在,這已經成為了可能,一種位於人類染色體兩端的叫做「端粒」的重要結構,正在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端粒—壽命的度量衡  很多人會使用化妝品和整容術,以求「改變自己的年齡」,事實上這是徒勞的,因為年齡早已被端粒寫進了人的每個細胞裡!  人為什麼會衰老?「細胞衰老了」是最常見的答案之一。那細胞為什麼會衰老呢?
  • 壽命由端粒長度決定,如果你敢大膽嘗試,或許能長生不老
    一些種類的蠕蟲只能生存30天,而龜類壽命卻長達150多年。人類呢,根據金氏世界紀錄記載,世界上最長壽命的人活了122年。首先要探討的是父母給予我們的基因問題,如果我們能識別其中起作用的基因。我們也許就能控制老化,而在蠕蟲身上,這種基因已經找到。一種被命名為老化1號的基因。如果將這段基因刪除或者改變、調整其功能。蠕蟲就能獲得更久壽命,大概能夠延長60%。
  • 每天跑步多久,能有效延長壽命?
    那麼每周跑多少公裡才能有效保持健康,延長壽命呢?小編就這方面的問題搜尋了一些研究成果,發現了一些可以作為參考的數據。美國一所研究機構曾跟進調查約5.5萬人後發現:每天跑步5分鐘能有效延長壽命。這項研究結果曾引發民眾和研究人員的熱議:堅持走路是否有相同的效果?長跑的效果又如何呢?
  • 端粒偏短致死率達8倍?輔酶I可使它延長,人類壽命再突破?
    眾所周知很多因素都會對人類壽命的長短產生影響,包括身體的健康狀況、日常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有重磅發現:染色體上的一個小「片段」能影響人類壽命。染色體末端上的雙鏈片段在細胞複製的過程中會被小幅「剪切」,從而實現染色體DNA遺傳信息的保護,而這持續被剪切的片段其實就是端粒。
  •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太空環境影響端粒的長短,或將延長壽命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太空環境影響端粒的長短,或將延長壽命!我國古代神話中國一直都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雖然說法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但是卻深入我國人民的心中。而最近科學家公布了這一項結果,或許這個說法是真實的!
  • 老鼠吃了一種新藥 壽命竟延長了35%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長生不老藥物」,現已在實驗老鼠身體上獲得了成功測試。
  • 醫療水平的進步,延長了人類的壽命,那麼我們有望獲得永生嗎?
    醫療水平的進步,延長了人類的壽命,那麼我們有望獲得永生嗎?如果說什麼是世界上最為長壽的生物?很多人的第一觀點就是烏龜。有人甚至在網絡上這樣寫到:如果我們把烏龜當作寵物,它甚至很有可能送走我們好幾代人。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其實就是在調侃烏龜的壽命跟我們人類相比,可以說是極其漫長。在民間的一些傳聞中,烏龜顯然成了很多人長壽的象徵,那麼烏龜真的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長壽嗎?科學家表示,烏龜之所以長壽,或許是因為它們的運動幅度範圍極小,這一點會影響它們的新陳代謝,使細胞的分裂周期也會變長,因此烏龜比其他動物的壽命都要長。
  • 科學家發現氧艙療法可以延長壽命三分之一
    科學家發現氧艙療法可以延長壽命三分之 --加壓吸氧3個月,身體年輕25歲11月20日,據《每日郵報》報導,以色列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突破性研究。這是一項可以改變衰老狀態的生物學研究。在這項獨特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氧氣療法,逆轉了生物衰老的兩個關鍵指標「端粒縮短」和「衰老細胞積聚」。據相關研究人員稱,這樣的療法可以改變老年人的身體。
  • 科學家發現弓頭鯨特殊基因 或可助人類延長壽命
    科學家發現弓頭鯨特殊基因 或可助人類延長壽命 中國日報網 2015-01-05 16:01:33 世界上最長壽的哺乳動物
  • 哈佛科學家說它能延長壽命30%
    哈佛科學家說它能延長壽命30%,不過一看價錢就涼了,實在是太貴了!以前覺得「長壽藥」「長生不老藥」這類東西只有太上老君煉丹爐裡才有,可誰能想到,飛速發展的生物技術把這仙丹偷了出來帶到民間。2019年,美國休斯敦貝勒醫學院赫芬頓衰老中心發布研究報告,補充人體內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的NMN(β-煙醯胺單核苷酸)這種物質,可以維持端粒長度、抑制DNA損傷,改善線粒體功能。
  • 西班牙科學家:AAV病毒延長端粒再現,或一次可年輕20歲
    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在複製、保護和控制細胞生長及壽命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視作人類生命時鐘,通常端粒越長壽命越長。然而其會伴隨細胞每次分裂磨損縮短,如何維持或延長其長度成為一大科研方向。2009年,關於端粒酶的研究就已誕生3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延長端粒續命有風險,科學家警告:端粒過長反而容易患癌
    鄭集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端粒,是細胞壽命的「計時器」,端粒長度的減少,一直以來被視作人類衰老的重要標誌。那麼,延長端粒,是不是就可以「延年益壽」了?
  • 它是罕見「不會死」生物,人類能否利用它的基因,延長自身壽命?
    龍蝦永遠不會死,影響壽命的原因在基因中,能否被人類利用呢?在大自然當中有很多超乎人類想像的事物,甚至違背了大自然規律,每一個人都想長生不老,可是受到了基因的限制,很難實現永生,對此有科學家不斷研究其他生物壽命長的原因。
  • 改變一個基因模式或將延長人類壽命,科學家新發現,讓人看到希望
    不僅僅沒有增加自身的壽命,反而導致出現了意外,更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人類尋找延長生命的研究,並沒有因此停止,現代科學家通過更多的先進技術,希望在人類生命方面獲得突破,隨著基因技術的全面啟動,人類開始有了新的研究和發現。朋友們希望最新的科學文章,歡迎大家加我粉絲和關注,我會給大家推出一系列的相關文章,我們一起進行研究和探討。
  • 人類DNA端粒長度決定壽命 嬰兒出生便可預測
    DNA分子可顯示出預期壽命,甚至從一出生的嬰兒就能探測出他們未來的壽命長短。這取決於DNA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科學家發現通過測量嬰兒的基因能夠預測出未來的壽命。人體DNA分子具有顯示預期壽命的信息,並且在嬰兒剛出生之日起就能進行預測分析。人類預期壽命取決於DNA端粒長度,科學家將端粒描述為:「它能夠起到鞋帶末端塑料保護層的作用」,它將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
  • 167歲是人類壽命極限?三種計算方法剖析,端粒越長越好麼?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下,人類在整體的壽命上已經提升不少,122歲164天可能並非人類生命可見的最大值。根據《細胞》雜誌指出,來自美國科學家在生物實驗之中,通過對基因改變的方式,使得單細胞生物酵母菌實現了壽命6倍的增長,創造了延長生物生命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