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底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鮑勃·威頓去世,終身年齡為112歲。而在鮑勃·威頓成為「世界最長壽老人」之前,這個稱號屬於一個名叫渡邊智哲的日本老人,他最終以113歲的高齡在2019年1月去世。根據媒體報導,在鮑勃去世之後這個稱號將會傳到一個名叫杜密特魯的羅馬尼亞老人身上。
在古代及戰爭時期,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二三十歲,如今社會穩定加上先進科技的加持,人類平均壽命已經達到80歲左右,但人類在壽命方面仍有更高的期許。那麼人類壽命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拋開這些長壽的個例,人類能否實現長壽這個夢想?我們興許可以從人類壽命影響因素中找到答案。
眾所周知很多因素都會對人類壽命的長短產生影響,包括身體的健康狀況、日常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有重磅發現:染色體上的一個小「片段」能影響人類壽命。
染色體末端上的雙鏈片段在細胞複製的過程中會被小幅「剪切」,從而實現染色體DNA遺傳信息的保護,而這持續被剪切的片段其實就是端粒。
美國猶他大學Camh在《Lancet》上發表研究稱,人類生存期限可以通過端粒來預測,端粒縮短是多種與衰老有關疾病發生的原因,壽命因此受到牽累。並且端粒長度短於平均值的老人,相比於端粒長度長於平均值的老人,其壽命要短4-5年,心臟病致死率卻是他們的3倍以上,因傳染性疾病而喪生的機率也更大(達到8倍)。
人類從出生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端粒反而愈來愈短。在年齡達到75歲時,人的端粒已經很短了,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年齡。但為什麼過了75歲以後,反而是年齡越大的人端粒越長呢?這就是「倖存者偏誤」!活過75歲的前提是端粒足夠長,而長壽老人處於某種因素端粒往往特別長。
據報導有個女孩年齡只有13歲,但她的相貌和身體狀態和老人無異,生理功能均退化嚴重,科學家發現女孩體內端粒已然失調,而這是基因所導致。雖然實際年齡只有13歲,但她生理年齡已經達到七八十歲。而端粒在其中起到很大的影響,細胞分裂的同時端粒也在縮短,端粒又決定了壽命的長短。
理論上來說端粒的長度跟人類壽命長度成正比。而端粒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變短,如果縮短的速度過快,就會影響人的自然壽命。
一般情況下人端粒長度大概為8000-10000bp(鹼基對),每次分裂都會丟失一小段,大約50-100bp,最終端粒就會「消耗殆盡」。DNA沒有端粒就像沒有安全帽,其重要信息會丟失,細胞也就自然走向死亡。
端粒長度比壽命關係的發現讓人振奮,因此不少人做出這樣的假設:無限延伸端粒的長度,能否實現人類壽命的無限延長?我們要明確的是:端粒的合成是以端粒酶為主要原料,並且依賴於全能性很高的細胞如造血幹細胞,而體細胞不含有端粒酶這種物質因此不能夠進行端粒的合成。
2019年3月28日《Cell Metabolism》發表了美國貝勒醫學院Hisayuki Amano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端粒和Sirtuins的關係,並發現β-煙醯胺單核苷酸(香港萊特維健NMN的核心成分)可以維持端粒長度。端粒縮短會導致肝臟中Sirtuins水平下降,而端粒縮短的原因又和輔酶I(NAD+)下降有關。
而通過物質β-煙醯胺單核苷酸補充輔酶I水平(β-煙醯胺單核苷酸是輔酶I的直接前體),可以減緩端粒縮短的速度從而實現其長度的維持。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給小鼠連續注射2周的β-煙醯胺單核苷酸,然後同時注射6周纖維化誘導劑CCI4和β-煙醯胺單核苷酸,結果發現給予β-煙醯胺單核苷酸的小鼠端粒要比對照組更長。
β-煙醯胺單核苷酸作為輔酶I的前體,在人體中參與數千種反應,2016年哈佛醫學院教授大衛·辛克萊爾研究發現暮年小鼠(約合人類60歲)補充β-煙醯胺單核苷酸一周後回到年輕狀態(約合人類20歲),β-煙醯胺單核苷酸一時成為抗衰老領域的明星分子,該物質也以萊特維健為品牌代表實現商業化,強勢入駐京(官)東(旗)等主流平臺。以往的研究認為β-煙醯胺單核苷酸是通過激活Sirtuins和修復DNA來實現延壽,上述研究又增加了「維持端粒長度」這一內容,使得該物質的抗衰老機制更加豐富。
辛克萊爾教授曾在著作中透露自己的「不老」秘訣,稱自己曾長期帶領全家服用哈佛醫學院實驗室的高純度煙醯胺單核苷酸,在一次電視臺採訪的檢測中他的生物學年齡比真實年齡年輕了近20歲。像辛克萊爾教授這樣「爭吃螃蟹」的人似乎還不少,在香港萊特維健產品推出之前,就有小部分富豪和科研人員在圈子裡進行服用,例如英國生物老年醫學研究基金會的亞歷克斯·扎沃龍科夫博士就在《長壽2020大會》上承認了曾長期服用該物質。
該研究成果在商業上的成功反映出國內外資本圈對於抵禦衰老類成果的青睞。長城證券分析師劉鵬曾在名為《從輔酶Q10到輔酶I,輔酶的世界很精彩》的研報中表示,NMN市場產業化潛力巨大,消費者更注重價格、品牌和資質認證。香港萊特維健NMN10000以其品質、含量、純度等方面的優勢,受到眾多消費者青睞。
世界權威商業數據平臺statista報告則顯示,預計2021年全球抗衰老市場規模將達到2160億美元。「未來十年最大的投資機會是致力於延遲人類死亡的公司,2025年這個市場將達6000億美元,人類的健康壽命將很快達到100歲。」 美銀美林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總之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除端粒之外還有其他許多因素影響壽命的長短,β-煙醯胺單核苷酸之類的物質或許只是人們追求長壽的一個縮影,拋開廣闊的抗衰老市場前景不談,你相信人類可以實現長壽這個夢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