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抗衰術"重出江湖,這次玩家並非來自美國而是西班牙。8月10日,西班牙CNIO研究所在《JCB》發刊,AAV導錄延長端粒酶技術,逆轉了多項衰老指標。
CNIO研究所在AAV病毒身上悄悄裝上動物的端粒酶基因,對此渾然不覺的AAV則在無意間把端粒酶基因帶進小鼠細胞,使小鼠磨損縮短的端粒被延長,且暫未發現任何副作用。
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在複製、保護和控制細胞生長及壽命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視作人類生命時鐘,通常端粒越長壽命越長。然而其會伴隨細胞每次分裂磨損縮短,如何維持或延長其長度成為一大科研方向。2009年,關於端粒酶的研究就已誕生3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CNIO研究所利用AAV對端粒的長度進行修復,被延長端粒的小鼠始終未出現亞健康徵兆,且體內多項衰老關鍵指標也都得到了好轉:γH2A水平減弱,即修復DNA;p16標識銳減,即衰老細胞數量降低;TNF、IL6、IL4和IL10水平下降,即炎症改善。而在這之前,全美最傑出的醫學院貝勒醫學院(休斯頓)在"維持端粒長度"方面也已取得關鍵性突破。《cell》子刊上,這一科研機構發現補另一種新物質充NMN(維生素B3衍生物)可使端粒不再磨損縮短,長度得以維持,全組實驗對象壽命數據出現明顯爬坡,這一實驗結果在多處得到驗證,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可打破海夫利克的人類壽命極限。
基於該稀有維生素的實用性研究實際早從2014年就已在日本取得突破,新興和口服28周人體臨床實驗證實該物質可提升長壽蛋白家族指標,2萬一瓶的資本產物受到少數富人擁簇,在小眾圈層走紅。不過使其聲量擴大的國內企業基因港則是在3年後憑藉一款售價不到日本1%的競品打通國內電商渠道,多次在劉強東旗下電商矩陣登榜第一,進入平民消費圈層。
儘管目前已有一批人正在利用基因港維持端粒長度抵禦衰老,不過AAV端粒的研究並未止步。去年10月,AAV延長端粒酶的人體臨床就已在全球範圍內引起極大關注。該項臨床打出"返老還童20歲"的旗號招募志願者,每人收費100萬美元。雖報價昂貴,但這是世界首個獲哥倫比亞(IRB)批准的逆轉衰老的收費臨床試驗。按照計劃,明年1月份,該項實驗結果將公布,若成效不錯,將取得遠超目前已經走俏的維生素補劑成就。
"從目前衰老研究論文的數量及質量來看,人類在延長壽命的道路上迎來了新的奇點"國內衰老研究學者曾表示。除端粒技術展現的純生物學意義給我們帶來驚喜外,計算機科學也給人類長生新想像。8月29日,馬斯克在發布會上向全球展示了"腦機接口"技術,三頭植入晶片的小豬2個月後依舊很健康。馬斯克稱,這些在腦後插管的技術可治療大多數腦部疾患,外界甚者認為這可能通往數字永生。此外,谷歌、臉書、PayPal等國外網際網路科技巨頭都已布局這一領域,斥大筆金額稱要與衰老、死亡對抗。
在資本市場,長壽領域也已逐步成熟。以稀有維生素艾沐茵為代表的NMN版塊為例,自2017年其初步在國內完成商業化且大獲成功之後,至今年上半年,至少已有17家上市公司加入可維持端粒長度的稀有維生素競逐。甚至有支個股還憑藉掛牌生產該物質,2周大漲市值翻身100億;該領域龍頭玩家基因港甚至正籌備港交所IPO上市。頭部證券公司分析師認為,該物質的國內市場規模很快將上升至千億水平。
日後當AAV延長端粒技術成熟,通過人類臨床後走出實驗室,很快將發展成為衰老治療新技術,屆時逆轉衰老20年或許並非神話。
21世紀是生物世紀,此前百年千年的技術積累正在這一世紀悄然掀起巨變,"衰老不是病"的傳統認知被接二連三地打破,來自哈佛、華盛頓、賓夕法尼亞的頂尖科學家認為衰老就如同普通感冒,有希望被治癒。如若真是如此,未來或對應出現衰老專科醫學機構,端粒、基因、長壽蛋白sirtuins家族等等將成為細分科室,且具備相對應的治療手段。如此,不久之後人類或迎來"不老"新階段。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