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僱傭"運動軍團"即將出現,這一次不是輸血。
11月16日,頂級科研期刊《PNAS》上刊登一則研究報告,來自西班牙Parrizas團隊在實驗中發現,高強度運動(HIIT)後的小鼠,肌肉細胞會分泌特殊miRNA外泌體,通過提取注射這些外泌體,可讓不運動小鼠享受到運動後的效益,如改善胰島素、調控長壽基因FOXO1表達等。
讓別人替你運動
運動有益健康已是老生常談,此前早有大量研究,不過西班牙科學家這一次是從外泌體方向給出了新解釋。主導該項實驗的研究員表示,用miR-133b模擬物轉染的外泌體或靶向FoxO1的特定siRNA進行治療,可以讓接受注射的"受體"重現運動作用。一些無法進行高強度運動的患者,或是無法堅持運動的上班族,可通過這一技術,僱傭別人幫自己運動,來緩解變老帶來的疾病風險,甚至延長壽命。
無獨有偶,7月20日,《科學》雜誌上也刊登了一則"自己不動,讓別人替你運動也能延緩衰老"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們,讓18個月大小的老鼠(相當於人類70歲)堅持一段時間的高強度運動,直到某些指標(如大腦)被恢復至青年水平,然後再將這些積極運動的小鼠血漿提取出來,注射到懶惰小鼠體內,3天一針,連打3周多,結果令人驚訝。
不出一個月,懶惰老鼠大腦出現許多新生神經細胞,學習記憶能力增強,且改善幅度和親自運動的老鼠持平。與此次西班牙科學家在11月份發布的研究有所不同,當時美科學家發現,其中一種名為GPLD1的蛋白質分子才是關鍵(並未發現外泌體)。
不過,也有人分析認為,諸如此類的運動研究,實際上是"換血法"的變體,二者有異曲同工之處,當然或將存在類似風險。
廣為流傳的換血法
過去坊間流傳的延緩衰老術,更多的是"換血法"(又名吸血鬼療法)。矽谷已倒閉的Ambrosia Medical公司曾在過去3年內,幫助超600位有錢人進行換血操作,包括paypal創始人彼得蒂爾也曾參與,他們利用高價購置18-25歲年輕人新鮮血液,經某些技術操作提純後,注射至中老年群體當中,部分人的評價是"感覺很好",但也有些許人出現某些未知風險,以至於該公司在2019年收到FDA警告後關門大吉。
當時部分科學家給出的解釋是,輸血的方式是"泥沙俱下",好的不好的成分都傳給高齡人群了,部分身體不耐受老人很容易出現未知風險。尚在實驗室階段的,外泌體注射同樣可能存在類似風險。同期,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位日裔教授發現了年輕人血液中富含一直叫做eNAMPT的酶,其作用是為了提升NAD的循環,單獨提高老年小鼠體內這一個該酶的含量,結果延長其15.8%的存活期。
與運動並列,NAD被《自然》期刊評選為前景可觀的七類技術。就在眾人還在討論換血法爾爾之際,坐落于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和大洋彼岸的港中文大學,早已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獲得了延緩衰老的第一張通行證。
已量產上市的神秘物質
今年7月,資本市場風向因中信證券的一紙研報生變,分析師在行業報告中指出,NAD前體作為一種新興御老物質,不久後將在國內創下千億市值。隨即,資本市場甚至生出相應板塊。同期光大證券甚至邀請該行代表企業基因港,做了一場行業分析電話會議。
比起尚在實驗階段的、針對於小鼠研究的外泌體"運動效應轉移"實驗,資本市場,前不久京東健康舉辦的"營養守護,預健未來"主題會議上提及,基因港量產出的上述物質成為京東2020年度熱搜詞,憑其近兩年來多次創下單品成交額第一,為滿足需求,甚至在浙江投產40畝工廠生產這一物質,年產量可達200噸。
堪稱商業神話的玩家走紅,激發相關科研積極展開,越來越多資本緊盯科研一線,試圖在第一時間抓住商機加以複製。此次"讓別人幫忙運動"的外泌體療法背後,已有人開始行動,除了繼續深挖該研究背後的生物學基礎外,甚至打電話去主導該項實驗的實驗室。同樣,前不久熱度居高不下的"高壓吸氧"療法,延長了35位老年志願者端粒(相當於生理年輕25歲)後,某度指數顯示,相關關鍵詞搜索量激增,天價氧艙也進入高光期。
然而,蓬勃興起的資本熱度背後令人深思,畢竟尚為新鮮事物,消費市場仍需謹慎。此外對於外泌體技術,該領域相關研究員調侃:今後老年有錢人的生活會不會是如此,左手輸入年輕人體內提取的血液,右手注射運動員體內提取的外泌體,然後每天吞服一些神秘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