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科學家:運動產生的外泌體有利長壽,可提取注射給他人

2020-11-29 騰訊網

龐大的僱傭"運動軍團"即將出現,這一次不是輸血。

11月16日,頂級科研期刊《PNAS》上刊登一則研究報告,來自西班牙Parrizas團隊在實驗中發現,高強度運動(HIIT)後的小鼠,肌肉細胞會分泌特殊miRNA外泌體,通過提取注射這些外泌體,可讓不運動小鼠享受到運動後的效益,如改善胰島素、調控長壽基因FOXO1表達等。

讓別人替你運動

運動有益健康已是老生常談,此前早有大量研究,不過西班牙科學家這一次是從外泌體方向給出了新解釋。主導該項實驗的研究員表示,用miR-133b模擬物轉染的外泌體或靶向FoxO1的特定siRNA進行治療,可以讓接受注射的"受體"重現運動作用。一些無法進行高強度運動的患者,或是無法堅持運動的上班族,可通過這一技術,僱傭別人幫自己運動,來緩解變老帶來的疾病風險,甚至延長壽命。

無獨有偶,7月20日,《科學》雜誌上也刊登了一則"自己不動,讓別人替你運動也能延緩衰老"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們,讓18個月大小的老鼠(相當於人類70歲)堅持一段時間的高強度運動,直到某些指標(如大腦)被恢復至青年水平,然後再將這些積極運動的小鼠血漿提取出來,注射到懶惰小鼠體內,3天一針,連打3周多,結果令人驚訝。

不出一個月,懶惰老鼠大腦出現許多新生神經細胞,學習記憶能力增強,且改善幅度和親自運動的老鼠持平。與此次西班牙科學家在11月份發布的研究有所不同,當時美科學家發現,其中一種名為GPLD1的蛋白質分子才是關鍵(並未發現外泌體)。

不過,也有人分析認為,諸如此類的運動研究,實際上是"換血法"的變體,二者有異曲同工之處,當然或將存在類似風險。

廣為流傳的換血法

過去坊間流傳的延緩衰老術,更多的是"換血法"(又名吸血鬼療法)。矽谷已倒閉的Ambrosia Medical公司曾在過去3年內,幫助超600位有錢人進行換血操作,包括paypal創始人彼得蒂爾也曾參與,他們利用高價購置18-25歲年輕人新鮮血液,經某些技術操作提純後,注射至中老年群體當中,部分人的評價是"感覺很好",但也有些許人出現某些未知風險,以至於該公司在2019年收到FDA警告後關門大吉。

當時部分科學家給出的解釋是,輸血的方式是"泥沙俱下",好的不好的成分都傳給高齡人群了,部分身體不耐受老人很容易出現未知風險。尚在實驗室階段的,外泌體注射同樣可能存在類似風險。同期,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位日裔教授發現了年輕人血液中富含一直叫做eNAMPT的酶,其作用是為了提升NAD的循環,單獨提高老年小鼠體內這一個該酶的含量,結果延長其15.8%的存活期。

與運動並列,NAD被《自然》期刊評選為前景可觀的七類技術。就在眾人還在討論換血法爾爾之際,坐落于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和大洋彼岸的港中文大學,早已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獲得了延緩衰老的第一張通行證。

已量產上市的神秘物質

今年7月,資本市場風向因中信證券的一紙研報生變,分析師在行業報告中指出,NAD前體作為一種新興御老物質,不久後將在國內創下千億市值。隨即,資本市場甚至生出相應板塊。同期光大證券甚至邀請該行代表企業基因港,做了一場行業分析電話會議。

比起尚在實驗階段的、針對於小鼠研究的外泌體"運動效應轉移"實驗,資本市場,前不久京東健康舉辦的"營養守護,預健未來"主題會議上提及,基因港量產出的上述物質成為京東2020年度熱搜詞,憑其近兩年來多次創下單品成交額第一,為滿足需求,甚至在浙江投產40畝工廠生產這一物質,年產量可達200噸。

堪稱商業神話的玩家走紅,激發相關科研積極展開,越來越多資本緊盯科研一線,試圖在第一時間抓住商機加以複製。此次"讓別人幫忙運動"的外泌體療法背後,已有人開始行動,除了繼續深挖該研究背後的生物學基礎外,甚至打電話去主導該項實驗的實驗室。同樣,前不久熱度居高不下的"高壓吸氧"療法,延長了35位老年志願者端粒(相當於生理年輕25歲)後,某度指數顯示,相關關鍵詞搜索量激增,天價氧艙也進入高光期。

然而,蓬勃興起的資本熱度背後令人深思,畢竟尚為新鮮事物,消費市場仍需謹慎。此外對於外泌體技術,該領域相關研究員調侃:今後老年有錢人的生活會不會是如此,左手輸入年輕人體內提取的血液,右手注射運動員體內提取的外泌體,然後每天吞服一些神秘丸子?

相關焦點

  • 西班牙科學家:運動產生的外泌體有利長壽,可提取注射給他人
    11月16日,頂級科研期刊《PNAS》上刊登一則研究報告,來自西班牙Parrizas團隊在實驗中發現,高強度運動(HIIT)後的小鼠,肌肉細胞會分泌特殊miRNA外泌體,通過提取注射這些外泌體,可讓不運動小鼠享受到運動後的效益,如改善胰島素、調控長壽基因FOXO1表達等。
  • 《PNAS》期刊:運動產生的「外泌體」,他人注射後,可改善衰老
    近期科研期刊《PNAS》上發布一則研究報告,來自西班牙的Parrizas團隊發現,高強度運動(HIIT)後的小鼠,肌肉細胞會分泌特殊miRNA外泌體,通過從小鼠A體內提取注射這些外泌體,可讓不運動小鼠(小鼠B、小鼠C等)享受到運動後的效益,如調控長命基因FOXO1表達等,延長生存期
  • Science子刊:外泌體治療可顯著改善心臟恢復
    近期,有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使用由心肌細胞、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混合物自然產生的外泌體可增強心臟的恢復,其再生益處相當於注射人誘導多能幹細胞,而不會增加心律失常等併發症的風險,同時也避免了致瘤風險以及免疫排斥。該研究由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同濟大學以及巴黎大學的科學家共同進行,並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
  • 為了長壽,科學家給自己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後來怎樣了?
    導語:為了長壽,科學家給自己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後來怎樣了?在探索人類壽命的時候,很多實驗如期而至,人類對生命的探索永無止境,但是也有一部分科學家進行了比較瘋狂的實驗,有位科學家把這種古老的細菌注射到自己的體內,來看看自己是否可以長壽,而這種細菌的出現竟然有350萬年之久。肯定有人想知道,他為什麼會為自己注射這麼古老的細菌呢?這種細菌真的可以長壽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外泌體提取的7種方法及其優缺點
    2、密度梯度離心該方法將超速離心與蔗糖密度梯度相結合,實現外泌體與非囊泡顆粒分離,例如蛋白質和蛋白質/RNA聚集體。 因此,該方法將囊泡與不同密度的顆粒分開,能夠提取含量低的外泌體。 但是,合適的離心時間非常重要,否則如果它們具有相似的密度,則仍可在外泌體中發現汙染顆粒。
  • 科技:結合聲學細胞分選和微流體技術來分離外泌體
    該裝置集成了微流體和聲學細胞分選技術,不僅被認為不僅對醫學應用有利,而且對科學研究也有利。已經開發了該系統,使得它可以分離「外來體」或從人體中所有可能類型的細胞中釋放的生物納米顆粒。外泌體被認為在細胞間通訊和疾病傳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從30年前發現它們開始就成為科學好奇的主題。
  • 外泌體可引起帕金森病變,華山醫院揭示背後具體機制
    研究亮點:1.小膠質細胞外泌體可介導α-syn在體外及腦內多腦區的播散,並且炎症因子可促進外泌體引起的α-syn病變,提示小膠質細胞外泌體作為潛在的帕金森病幹預靶點。4.首次分離腦脊液中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來源的外泌體,並且證明這些外泌體內含有α-syn單體及寡聚體,並可引起神經元內源性α-syn 的異常聚集。
  • 科學家給自己注射350萬年前病菌,聲稱是長壽病菌,結局如何?
    可隨著現代文明的快速發展,人類幾乎已經放棄了人類可以找到永生的方法。但科學家們並沒有完全放棄,而是堅稱方法存在,只是還未被發現到而已,否則自然界中為何會存在的永生的生物呢?於是當一位來自俄羅斯科學家阿納託利·布魯奇科夫聲稱找到了長壽病菌時,引起了轟動。尤其是他竟然以自己為實驗,將病菌注入到了自己內體,只為親自驗證它有沒有長生不老的能力。結局如何呢?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多種疾病前景可期
    來源於不同組織的外泌體不僅具有其特異性蛋白分子,而且還包含其行使功能的關鍵分子。外泌體由細胞分泌釋放出來,在血液等體液內傳播,最後又可被其他細胞吞噬,是細胞間通訊的重要介質。2017年的一項研究報導分別收集 26 例健康成人、29 例肺結核患者與 94 例肺癌患者為試驗對象,提取其血清外泌體 miRNA 並開展臨床檢驗,研究結果顯示出血清外泌體 miR-21 有助於肺癌的臨床檢出,並提出將其作為診斷標誌物可積極改善肺癌的診斷效果[4]。
  • 外泌體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研究發現在大鼠骨髓移植前7d或14d,將供體骨髓中樹突狀細胞產生的外泌體注射給受體,可以顯著延長異體移植的大鼠心臟存活時間。此外,體外實驗也觀察到接受外泌體治療的受體內CD4+T細胞顯著減少,該結果說明了免疫耐受現象的存在。
  • 科學家為「永生」,與女模特一起注射350萬年前細菌,後來呢?
    曾經有一位科學家,為了能夠「永生」,他與一位女模特都注射了細菌,這是怎麼回事呢?在對這頭猛獁象的遺體進行研究時,阿納託利等人從這頭大象的腦袋裡面提取到了一種細菌,經過研究,阿納託利等科學家們確定,這種細菌大約來自350萬年前。
  • 瘋狂科學家為了永生,給自己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他現在怎麼樣了?
    從古至今,人們最關注的便是長壽問題,但西方人似乎仍有執念,仍在不斷嘗試。俄羅斯的一位科學家便是典型,為了永生往自己身體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最後他怎麼樣了?而布朗科夫發現的超級病菌是最古老永久凍土層一種滅絕的猛獁象身上提取的,這些病菌生活在350萬年前。隨著全球變暖,科學家們便擔心永久凍土層下古老病毒,極有可能再次恢復生機,對人體造成傷害。
  • 無需注射的天然肉毒桿菌,麥當娜西班牙王后都在用
    天然肉毒桿菌精華素能促進肌膚活力,有效減少細紋皺紋的產生,效果可以和針頭注射的肉毒桿菌毒素媲美,據說1小時內即可減少皺紋,使用起來更簡單,只需要在徹底清潔面部之後,在有皺紋的地方塗抹一滴而Biotulin不需要注射,只需在皮膚上塗抹加輕輕的按摩,即可完美替代注射肉毒桿菌。
  • 【聚焦外泌體】之從細胞培養上清液中分離外泌體的準備
    或者,以每100ml的細胞上清收集到的外泌體蛋白可達到5~20μg範圍作為標準2,例如我們可以從100ml的細胞上清中獲得10μg的外泌體蛋白,如果後續要做蛋白質組學分析(需50μg蛋白),那麼初始細胞上清就需要擴大到之前的5倍,500ml,500ml上清差不多是通過離心方法可處理的大樣品量了
  • 肺癌治療新思維:靶向腫瘤衍生外泌體免疫治療
    腫瘤衍生外泌體也可以下調NK上NKG2D表達,這將導致受體脫敏和內化,並降低NK細胞的活性。TEX還可能通過其他機制降低NK活性,如白細胞介素(IL)-2介導的通路下調,抑制穿孔素或細胞周期蛋白D3產生以及引發NK介導的細胞溶解失敗的 (Jak)3活化。
  • nature | 誘餌外泌體可對抗細菌毒素
    是的啦,它就是2020年3月發表在Nature上的呢~ 題目:誘餌外泌體可對抗細菌毒素。ATG16L1和ADAM10為外泌體中兩個蛋白,而ADAM10可以和毒素結合,文章中心思想是驗證ATG16L1 對ADAM10的調控作用,最終判斷是否可以通過調控ATG16L1來保護細胞免受毒素侵害。
  • 研究發現外泌體可介導CRISPR/Cas9系統靶向切割B型肝炎病毒基因組...
    為了明確轉染了規律間隔成簇短回文重複序列及其相關蛋白9 (CRISPR/Cas9)表達質粒的細胞所分泌的外泌體中是否存在單鏈嚮導RNA(gRNA)和Cas9蛋白,並探索CRISPR/Cas9系統能否通過外泌體的細胞間傳遞,實現對周圍細胞靶基因的編輯,北京大學王傑, 陳然, 魯鳳民將CRISPR/Cas9表達質粒轉染至HuH7細胞中,收集細胞培養上清液,差速離心法濃縮和純化外泌體,通過電鏡和馬爾文雷射散射粒度測定儀分別測定外泌體的形態和粒徑
  • 人工改造的外泌體傳遞miRNA和化療藥物逆轉了腫瘤的耐藥性
    然而,由於長期使用5-FU會產生多藥耐藥性(MDR),從而嚴重削弱了治療效果[1, 2]。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癌症耐藥株中miRNA在耐藥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且藥物抗性的分子靶點和機制也被闡明[3, 4],如miR-21可通過下調CRC中人類DNA MutS homolog2(hMSH2)誘導對5-FU的耐藥性[5]。
  • 烏龜很少運動卻最長壽,人是不是也應該少運動?科學研究告訴你
    我們都知道,在動物的世界中烏龜最為長壽,正如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千年王八萬年龜」,雖然這種說法比較誇張,但卻可以反應一個事實,那就是烏龜堪稱是動物當中最長壽的那一個。烏龜的壽命是多少?據相關治療顯示,最長壽的烏龜是加拉帕戈斯象龜可以達到200多歲的壽命。如果是玩物類的烏龜,養得好的話也可以至少活20歲。還有的研究發現,心率越慢的動物壽命越長,比如大象的平均壽命是在70年左右,它分鐘的心率次數是在30次左右。既然是這樣,有的人就在想:烏龜很少運動卻最長壽,人是不是也應該少活動?
  • 瘋狂科學家為了永生,給自己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現在怎樣了?
    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冰芯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稱為闊口罐病毒的巨型病毒。這種病毒來自3萬年前,當該病毒被解凍後,它們還能成功復活過來。所以,闊口罐病毒在永凍土內其實是處於長期休眠狀態的。莫斯科國立大學的阿納託利•布魯奇科夫博士(Anatoli Brouchkov)是一位凍土科學家,他在2009年研究西伯利亞永凍土時,從該永凍土中提取到了一種350萬年前古老的細菌——芽孢桿菌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