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主們大家好,本人最近對外泌體的相關研究十分感興趣,想必有志同道合之人,不志同道合也木有關係啦啦啦~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小編今天要分享一篇有關於外泌體相關研究的文獻,啦啦啦~
Decoy exosomes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bacterial toxins
看這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文章抬頭真是讓人心裡無法掀起任何波瀾,但是你猜影響因子是多少? 42.778! 42.778! 42.778! 是的啦,它就是2020年3月發表在Nature上的呢~ 題目:誘餌外泌體可對抗細菌毒素。ATG16L1和ADAM10為外泌體中兩個蛋白,而ADAM10可以和毒素結合,文章中心思想是驗證ATG16L1 對ADAM10的調控作用,最終判斷是否可以通過調控ATG16L1來保護細胞免受毒素侵害。
一、摘要破壞宿主細胞質膜的成孔毒素的產生是細菌病原體(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常見毒力策略。然而,尚不清楚宿主物種是否具有能夠在感染過程中中和孔形成毒素的先天免疫機制。我們以前表明,自噬蛋白ATG16L1對於保護編碼α-毒素的MRSA菌株是必需的,α-毒素是一種成孔毒素,與多種目標細胞和組織的表面上的金屬蛋白酶ADAM10結合。自噬通常涉及將胞質物質靶向溶酶體進行降解。在這裡,我們證明ATG16L1和其他ATG蛋白通過在外泌體(內體來源的細胞外囊泡)上釋放ADAM10來介導針對α毒素的保護作用。細菌DNA和CpG DNA誘導人細胞以及小鼠分泌帶有ADAM10的外泌體。轉移的外泌體通過充當可以結合多種毒素的清除劑來保護體外的宿主細胞,並提高了感染MRSA的小鼠體內的存活率。這些發現表明,ATG蛋白在感染後介導了以前未知的防禦形式,促進了外泌體的釋放,該外泌體是細菌產生的毒素的誘餌。
相關名詞: • ATG16L1:自噬蛋白,ATG家族的一種 • ADAM10:解整合素金屬蛋白酶10 • CpG DNA:含有非甲基化CpG繼續的核苷酸 序列,可激活樹突狀細胞和B細胞產生免疫應答 • MRSA:金黃色葡萄球菌
二、實驗結果
小結1:ATG蛋白通過不依賴溶酶體和蛋白酶體的過程降低細胞表面ADAM10。
小結2:ATG蛋白以不同於常規降解自噬的方式介導外泌體的釋放。
小結3:病原體暴露會發生,TLR9下遊的膜運輸事件可能通過調節內體運輸和囊泡生物發生事件而有助於外泌體的產生。
小結4:外泌體還可以通過誘捕誘捕膜作用毒力因子(例如成孔毒素)的誘餌來提供對細菌感染的先天性先天免疫反應,從而防止靶組織受到傷害。
三、結論 外來體擴展了其起源細胞的功能範圍,並促進了一系列生物過程。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外泌體還可以通過誘捕誘捕膜作用毒力因子的誘餌來提供對細菌感染的先天性先天免疫反應,從而防止靶組織受到傷害。這些「防禦體」的作用與最近的證據一致,即工程脂質體可以中和革蘭氏陽性細菌產生的毒素。我們的發現還表明,ATG蛋白可在宿主防禦過程中調節外泌體的產生,這一機制與最近發現的ATG16L1在促進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期間促進血漿膜修復或預防由毛孔介導的壞死性壞死中的作用不同。鑑於細胞外囊泡的起源和調控仍然不清楚,對感染期間觸發防禦體產生的細胞反應的詳細了解可能揭示出利用其獨特特性對抗細菌和其他病原體的機會。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原文章裡還有很多補充圖,感興趣的小主們可以下載文章仔細研究哦,文章作者整體反覆驗證,整個工作量可不小哦,但是實驗設計非常完整,圖做的也很漂亮呢,討論寫的也很有深度哦,無論在各個方面都很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想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遠要多看高分文章哦~ 最後預祝大家事事順利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