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設計「特洛伊」對抗最強毒素

2021-01-09 瀟湘名醫

日前,一種對抗世界「最強毒素」的新策略通過了首次動物實驗。兩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中性形態的肉毒桿菌毒素,能將其致命部分驅入神經並解除「武裝」。相關論文近日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

如果這種療法對人體有效,它將是第一個逆轉細胞內毒素麻痺作用的療法,可能使病人無需長時間使用呼吸機。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毒素微生物學家Brenda Anne Wilson表示,「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這將非常有幫助」。

「最強毒素」肉毒桿菌由細菌產生,可在保存不當的食品和感染的傷口中生長。它能穿透運動神經,分解對神經信號至關重要的蛋白質。紐約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家Konstantin Ichtchenko說,「它不會殺死神經元,但能使它們『沉默』」 。

微量肉毒桿菌毒素可以控制肌肉痙攣、鬆弛皺紋,但大劑量會導致呼吸麻痺。目前治療方法是抗體混合,使血液中的毒素失活,但它不能進入神經。當症狀出現時,就已經鞭長莫及了。

現在Ichtchenko團隊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神經學家Min Dong領導的團隊合作,將中和抗體連接到毒素本身的一種修飾形式上,使其更「擅於」進入神經細胞。Ichtchenko說,「我們只是創造了一個『特洛伊木馬』」。

為設計這個「特洛伊木馬」,團隊對肉毒桿菌毒素的一種天然形式進行了3次基因調整,以防止其切割蛋白質。

研究人員將其與一種來自羊駝的微小抗體相關聯,後者可使毒素失活。與全尺寸抗體相比,納米體更容易「工程化」,以達到細胞中的特定目標,並在進入細胞後更好地保持結構。

Dong的團隊給小鼠注射致命劑量的肉毒桿菌毒素,在9小時後小鼠癱瘓開始之際進行治療。給予最高治療劑量的10隻小鼠在6小時內可以活動,未經治療的則呼吸困難。另一組實驗中,研究小組將修飾後的毒素與兩種不同的納米體相連,實現了同時解除兩種常見肉毒桿菌毒素。

Ichtchenko則在老鼠、豚鼠和獼猴身上成功進行了實驗。接受治療的6隻猴子在中毒10天後還活著,而7隻未經治療的猴子均未活過3.5天。(王方)

【來源:光明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研究設計「特洛伊」對抗最強毒素肉毒桿菌,通過首次動物實驗
    研究設計「特洛伊」對抗最強毒素肉毒桿菌,通過首次動物實驗 王方/中國科學報 2021-01-11 09:16
  • nature | 誘餌外泌體可對抗細菌毒素
    各位小主們大家好,本人最近對外泌體的相關研究十分感興趣,想必有志同道合之人,不志同道合也木有關係啦啦啦~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小編今天要分享一篇有關於外泌體相關研究的文獻,啦啦啦~是的啦,它就是2020年3月發表在Nature上的呢~ 題目:誘餌外泌體可對抗細菌毒素。ATG16L1和ADAM10為外泌體中兩個蛋白,而ADAM10可以和毒素結合,文章中心思想是驗證ATG16L1 對ADAM10的調控作用,最終判斷是否可以通過調控ATG16L1來保護細胞免受毒素侵害。
  • 「以毒攻毒」 治療對人體最強的毒素:肉毒桿菌中毒|科學·轉化醫學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兩組研究人員利用肉毒桿菌毒素的化學特性,製造出了其無毒版的化合物,能輸送治療性抗體來治療肉毒桿菌毒素中毒
  • 特洛伊小行星群新研究發現太陽系剛誕生時木星和土星曾「排擠」天王星與海王星
    特洛伊小行星群新研究發現太陽系剛誕生時木星和土星曾「排擠」天王星與海王星    特洛伊群小行星與木星共用軌道
  • 天王星附近發現特洛伊星球:7萬年前被捕獲
    新發現的2011 QF99特洛伊小行星距離天王星大約30億公裡科學家將這顆特洛伊小行星命名為2011 QF99,參與本項調查的研究人員來自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家麥克·阿萊克斯安德森認為天王星存在特洛伊小行星,其直徑大約為六十公裡左右,距離天王星大約30億公裡,這意味著在這片意想不到的軌道邊緣可能存在更多未被發現的特洛伊小行星,其直徑也可能更大
  • 《特洛伊:木馬屠城》:一顧傾人城
    伊利亞特以描寫特洛伊戰爭為主要內容;奧德賽則以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將士奧德賽返回家鄉為主要內容。  《特洛伊:木塔屠城》便是根據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改編而成的一部電影。  該電影講述了希臘國王阿伽門農以特洛伊王子帕裡斯帶走弟弟斯巴達國王的王后海倫為由對特洛伊發動戰爭的故事。
  • NASA#向特洛伊小行星群進發#
    #向特洛伊小行星群進發# NASA「露西」號(Lucy)將於2021年10月16日-11月5日之間發射升空,在太陽系內進行為期12年的旅行。一路上,它將拜訪小行星帶內的一顆天體和特洛伊小行星群(Trojan asteroids)內的6顆天體。特洛伊小行星群是與木星共用軌道,一起繞太陽運行的一大群小行星。「露西」任務首席研究員哈爾·萊維森說:「以往這項任務一直是紙上談兵,現在我們真正開始動工,準備研製探測器。」
  • 【媒體報導】「極客」醫生靳令經:「精確制導」玩轉最強神經毒素
    課題上,導師讓這位中國醫生參加的第一項研究是腦卒中後痙攣的肉毒毒素治療。而他的博士課題是關於新型神經保護劑的篩查及機制研究。德國接受培訓的這段經歷對靳令經的幫助和影響是巨大的。靳令經帶領自己的肉毒毒素應用研究小組在前些年治療運動障礙性疾病的基礎上,也進一步開發出了肉毒毒素感覺障礙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治療技術,成功實施了我國第一例幻肢痛患者的肉毒毒素治療及第一例雷諾現象的肉毒毒素治療。 2012年,慧眼識才的醫院領導找靳令經談話希望他擔任院科研處處長一職。
  • 李培武:黃麴黴毒素靶向抗體創製與高靈敏檢測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黃麴黴毒素是廣泛汙染農產品的一類強致癌、劇毒性真菌毒素,黃麴黴毒素又分多種。目前常用黃麴黴毒素快速檢測方法常見以酶聯免疫為基礎的免疫分析法、免疫親和分析法等。但是這類方法通常有抗原抗體特異性差,檢測靈敏度低等缺點。
  • 最強的動物毒素是什麼?
    其毒素相當神秘,迄今為止人類對這種海蛇的毒素研究並不多。這種海蛇性情比較溫和,因此也很少有貝爾徹海蛇傷人的報導。大海是動物毒素的聚集地,同樣在澳大利亞附近的沿海水域,生活著一種叫澳洲方水母(也叫箱型水母)的浮遊動物。它的觸手含有對人類超強的毒素,人若觸及其觸手,30秒鐘後便會死亡。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沿海,20多年來因方水母而中毒身亡的人數是死於鯊魚之口的人數的5倍。
  • 新研究發現蠍子的毒素可幫助人們分辨癌細胞
    蠍子的尾部可分泌毒液,新研究發現這種毒液可用於分辨癌細胞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奧爾森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據報導,奧爾森和他的同事發現,蠍子的毒素會依附在癌細胞之上,而不會影響健康的細胞,並且,蠍毒素還能穿過血腦屏障。這一發現為奧爾森和他的同事提供了治療腫瘤的靈感,他們利用蠍毒素的這種獨特的性質,將癌細胞進行了「染色」。  這種「染色」方法的通過注射的方式進行的。
  • 食品中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摘要:黃麴黴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種致癌性較強的劇毒物質,主要由麴黴屬真菌產生,廣泛存在於食品及其動物飼料中,嚴重危害著人體健康。黃麴黴毒素具有穩定的結構,一般的處理很難將其去除。因此如何將黃麴黴毒素有效檢測確保食品安全一直是研究的重點。
  • 古希臘神話遺產:從「特洛伊戰爭」到《神奇女俠》
    人們在給新事物命名時,經常會用上古希臘神祇和英雄的名字。代表太陽、音樂、醫藥的光明之神阿波羅的名字,被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選中命名太空計劃。該計劃曾於1969年把第一個人類送到月球上。仙女座星系(AndromedaGalaxy)以衣索比亞公主的名字命名。這位公主曾被英雄珀耳修斯救過。
  • 「露西」太空飛行器最後研發階段完成 將於2021年10月飛往特洛伊小行星群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旨在拜訪特洛伊(Trojan)小行星群的「露西」探測任務最後研發階段大功告成,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過。「露西」由美國西南研究所(SwRI)領導,擬於2021年10月發射,拜訪主小行星帶內的1顆天體和特洛伊小行星群內的7顆天體。 NASA在對太空飛行器、儀器、時間表和預算進行獨立審查後,批准這一階段通過。
  • 研究發現新型毒素/抗毒素系統
    >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曉雪團隊與福建師範大學教授歐陽松應團隊合作,發現廣泛分布在細菌和古菌中的一大類毒素/抗毒素(TA)系統的新作用機制,並建議命名為「VII型TA」。
  • NASA對特洛伊小行星的首次飛行任務整合了第二臺科學儀器
    露西(Lucy)將是第一個研究特洛伊小行星的太空任務,這是太陽系外行星的遺留構件,在木星的距離內繞太陽運行。當露西(Lucy)飛船首次執行對這群人的飛行任務時,它將測量史無前例的七個物體,它將測量特洛伊小行星發射的遠紅外能量。 該儀器於12月13日到達洛克希德·馬丁太空公司,並於12月16日成功集成到太空飛行器中。通過測量Trojan小行星的溫度,L'TES將為研究小組提供有關表面材料特性的重要信息。
  • 「納米海綿疫苗」能「扣留」成孔毒素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納米海綿疫苗」,經小鼠實驗證明,其能大量吸收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產生的成孔毒素——無論在血管還是在皮膚,因此能預防MRSA放出的alpha-溶血素造成的影響惡化,可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的抗毒素疫苗。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的《自然·納米技術》上。
  • 牛奶裡的黃麴黴毒素哪來的?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強
    抽查發現蒙牛、長富純牛奶兩種產品黃麴黴毒素M1項目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據稱,牛奶中含有黃麴黴毒素,主要是因為奶牛食用了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飼料所致。什麼是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有何危害?該如何科學防黴?  ———— 真 相 ————  黃麴黴毒素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和最被深入研究的黴菌毒素之一  黃麴黴毒素(Aflatoxin)是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的一種代謝產物,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黃麴黴毒素應該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和最被深入研究的黴菌毒素之一。
  • 史詩馬秀《特洛伊》首演在即 經典希臘神話大IP如何做成精品
    改編自古希臘神話的史詩馬秀《特洛伊》即將在鳥巢北部的特洛伊城首演,故事主要講述古希臘第一美女海倫與帕裡斯的之間的動人愛情以及與戰神阿喀琉斯的曠世之戰。該秀由影子騎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由名家改編、打磨劇本,自籌備伊始便得到廣泛關注。
  • 《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PC官方中文正式版發布!
    遊戲名稱: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PS4,PC  遊戲語言:英文,中文  發售日期:2020-08-13  遊戲專題:http://www.ali213.net/zt/twstroy/點擊進入《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