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黃麴黴毒素是廣泛汙染農產品的一類強致癌、劇毒性真菌毒素,黃麴黴毒素又分多種。目前常用黃麴黴毒素快速檢測方法常見以酶聯免疫為基礎的免疫分析法、免疫親和分析法等。但是這類方法通常有抗原抗體特異性差,檢測靈敏度低等缺點。
在2014年10月16日,第一屆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學術研討會上,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所的李培武研究員作了「農產品黃麴黴毒素靶向抗體創製與高靈敏檢測技術」的報告,向大家分享了他在黃麴黴素毒素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黃麴黴毒素抗體親和靶向誘導效應學說,創建了黃麴黴毒素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高靈敏檢測技術和標準體系。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所 李培武研究員
報告中,李培武研究員說,經過多年反覆試驗,不僅探明了黃麴黴毒素抗原抗體互作分子機制並發現了其免疫活性位點即黃麴黴毒素抗原苯基與呋喃環氧基,通過驗證試驗發現黃麴黴毒素抗原抗體親和力常數得到顯著提高,實現了抗原抗體高靈敏特異性識別。不僅如此基於活性位點對抗體親和力產生的誘導效應,將這種誘導效應順利的從免疫動物到體外雜交瘤進行高效傳遞,突破了傳統的篩選方法,從而建立了快速培養梯度篩選法。通過這種篩選法把雜交瘤的融合和篩選,實現了一步化的選育,大大提高了篩選的效應,建立了從實驗動物到雜交瘤的高效選育通路。基於此項研究成果,李培武研究員創製出黃麴黴毒素總量與M1、B1、G1分量系列單克隆抗體、基因重組抗體和納米抗體,並創造了靈敏度最高、特異性最強的世界紀錄。
不僅如此,李培武研究員將此項研究進行成果轉化,創建了銪標記側向流時間分辨螢光檢測、納米金同步檢測、螢光增強免疫親和檢測技術,研製出黃麴黴毒素時間分辨螢光試劑盒、納米金試劑盒、多毒素同步檢測試劑盒系列產品,獲得多項發明專利。構建了黃麴黴毒素高靈敏檢測技術標準體系,併入選了農業部行業標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