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檢3份花生米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2020-12-08 網易新聞

送檢3份花生米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2017-12-03 04:03:11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 舉報

(原標題:送檢3份花生米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花生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物,花生奶、麻辣花生、虎皮花生……花生被製作成各種美食,供我們享用。可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花生最容易滋生的一種毒素——黃麴黴毒素。
  網帖

  花生會滋生黃麴黴毒素

   近日,有網友在朋友圈中轉發帖子,稱花生很容易滋生一種名為黃麴黴素的毒素,會致癌。
   帖子中說:花生米一旦受潮,最易滋生黃麴黴毒素。滋生黃麴黴毒素的花生米,鴿子久食後,會侵害肝腎等器官。這種黃麴黴毒素毒性為砒霜的68倍,人久食用後,還易誘發肝癌、胃癌等病。
   這是危言聳聽,還是真的呢?

  調查

  多數市民不知道黃麴黴毒素

   12月1日,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西安的一些超市和自由市場,發現花生及花生製品很受歡迎。但提起花生容易滋生的毒素,大多數市民並不了解。
   「我們家平時熬稀飯習慣放花生米,不知道花生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市民劉女士說道。
   市民齊先生說:「平時常吃油炸花生米,或者醋泡花生,沒關注過花生是否也會滋生毒素。」
   市民周女士說:「一般買花生米時,看表皮沒啥問題就買了。」

  實驗

  三份樣品中兩份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那麼,我們平時接觸的花生中,有沒有黃麴黴毒素呢?昨日,華商報記者分別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家社區便利店和自由市場,購買了三種散裝的紅皮花生米。這三份花生米的外觀都沒有異常,表皮完好無損,顆粒比較均勻,沒有發生黴變。
   隨後,華商報記者將三份樣品帶到陝西中食安第三方監管有限公司實驗室,對三份花生米進行檢測。
   實驗目的:檢測花生米中是否含有黃麴黴毒素
   實驗地點:陝西中食安第三方監管有限公司實驗室
   實驗人員:檢測師黃曉豪朱妍華商報記者
   實驗樣品:
   在大型超市購買的花生米為樣品1,在社區便利店購買的花生米為樣品2,在自由市場購買的花生米為樣品3。
   實驗原理:黃麴黴毒素B1快速檢測卡應用競爭抑制免疫層的原理,樣本中的黃麴黴毒素B1在側向移動的過程中與膠體金標記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結合,抑制了抗體和NC膜檢測線上黃麴黴毒素B1-BSA偶聯物的結合。
   實驗步驟:
   1.配製樣本稀釋液:用去離子水將樣本按1:9體積比進行稀釋,準確稱取1.5克氯化鈉於50ml離心管中,加入25ml去離子水充分溶解,再加入25ml甲醇充分混勻。
   2.分別取樣品1、樣品2、樣品3花生米若干,用料理機打碎。稱取2g粉碎後的樣品,分別置於10ml離心管中,再加入4ml樣本提取液,將離心管蓋蓋緊密封,震蕩5分鐘,於4000rpm離心2分鐘,得上清液。取上清液0.1ml於1.5ml離心管中,依據所需檢測限,加入樣本稀釋液混勻。
   3.將檢測卡平放,用滴管吸取待檢樣品溶液,垂直緩慢滴加2-3滴無氣泡樣品溶液於加樣孔中。
   實驗結果:如果檢測區T區出現紅線,說明樣品中未檢出黃麴黴毒。如果T區未出現紅線,說明樣品中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8分鐘後觀察檢測卡,樣品1和樣品3的T區沒有任何變化,樣品2的T區出現了一條紅線。
   也就是說,樣品1、3中均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超標,樣品2中未檢出黃麴黴毒素。

  >>釋疑

  
花生米外觀無異樣 為什麼檢出黃麴黴毒素?
   陝西中食安第三方監管有限公司食品工程師李明分析說,黃麴黴菌肉眼看來往往是綠色的,但是,黃麴黴毒素卻是無臭、無味、無色的,當這樣的毒素潛入花生裡,肉眼很難發現,所以即使你買的看起來沒問題的花生米,也可能含有黃麴黴毒素。如果你看到花生米發黃髮綠,那說明已經被黃麴黴毒素感染得非常嚴重了。
   李明說,由於黃麴黴毒素很容易在土壤、穀物中滋生傳播,所以難以避免花生中會檢測出黃麴黴素,所以我國對食品中的黃麴黴毒素設了上限,根據國家標準,玉米中黃麴黴毒素的允許量為 12 g/kg。「我們今天檢測的三個樣品,其中兩個已經超過了這個標準,是不能安全食用的。」

  
黃麴黴毒素毒性有多強?
  黃麴黴毒素B1的急性毒性是砒霜的68倍

   黃麴黴毒素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為二氫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黃麴黴毒素是主要由黃麴黴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在溼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麴黴毒素機率最高。它們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堅果中,特別是容易汙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是對人類健康危害極為突出的一類黴菌毒素。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黃麴黴毒素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李明介紹說,黃麴黴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學物質中致癌性最強的一種。黃麴黴毒素B1的急性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慢性毒性可誘發癌變。
   「黃麴黴毒素是由消化道進入人體的,因此主要引發肝癌、胃癌等,還可以誘發骨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只有嚴重黴變的食品才可能會含有大量毒素,導致急性毒性。」李明表示,一次性攝入過量黃麴黴毒素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是體重70公斤的人,一次性攝入20毫克黃麴黴毒素就會有致命危險。

  >>提醒

  
即便只發現一兩顆生黴花生 整瓶花生漿都不能喝
   「花生是最易感染黃麴黴菌的農作物之一。」李明說,很多人在冬天外出就餐時喜歡點一杯花生漿,但如果有一兩顆壞的、生黴了的花生,那整瓶花生漿都會受汙染。油酥花生、滷花生也要少吃,因為烹飪過後,很難吃出有沒有變味。
   黃麴黴毒素被人或動物食用後,一部分就會蓄積在人或動物的體內,另外一部分則會轉化到乳汁和尿液中,如果牛吃了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穀物,牛奶就會被汙染。
  
>>支招
  
這樣做可應對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的化學結構為大分子的環狀結構,很穩定,所以它不容易被破壞,黃麴黴毒素B1的分解溫度需要達到268 左右,那麼,該怎麼去除食物中的黃麴黴毒素呢?李明說,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細節,還是能夠有效地避免黃麴黴毒素的危害。「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預防花生等穀物的黴變。黃麴黴菌產毒要求的溫度為12 ~42 ,最適溫度為25.7 ~32 。溫度越高,黃麴黴菌生長越快,黃麴黴毒素就越高,容易發黴的食物,最好乾燥、低溫存儲。」
   「購買堅果、花生、糧食等時,儘量選擇小包裝,不要儲存太久。食用花生時,可掰開花生仁,如果發現果仁有輕微變黃,就說明已經被汙染了。如果花生有芽了,也不能吃,因為黃麴黴毒素在花生受潮的情況下生長更快。」
   李明建議,花生、核桃等最好是帶殼保存,曬乾後,用保鮮盒等密閉儲存,可達到防黴的目的。

   黃麴黴毒素多存在食物的表面,家庭食用加工前,要充分搓揉,淘洗乾淨,搓洗可去除食物表面的大量毒素。 華商報記者毛蜜娜
 

(原標題:送檢3份花生米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本文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為您推薦

  • 推薦
  • 熱點
  • 娛樂
  • 體育
  • 財經
  • 時尚
  • 科技
  • 軍事
  • 汽車
  • 房產
|

北京日報客戶端

14小時前

52165 跟貼52165

|

紅星新聞

20小時前

44590 跟貼44590

|

觀察者網

23小時前

6516 跟貼6516

|

環球時報

3小時前

495 跟貼495

|

觀察者網

17小時前

3114 跟貼3114

|

央視新聞客戶端

21小時前

7960 跟貼7960

|

觀察者網

14小時前

1 跟貼1

|

央視網

13小時前

0 跟貼0

|

界面新聞

21小時前

401 跟貼401

| 海外網

14小時前

1 跟貼1

|

中國新聞網

12小時前

0 跟貼0

| 海外網

14小時前

1 跟貼1

|

澎湃新聞

20小時前

55 跟貼55

|

環球網

1天前

65 跟貼65

|

界面新聞

20小時前

1 跟貼1

|

澎湃新聞

1天前

0 跟貼0

|

北京日報客戶端

1天前

184 跟貼184

海峽軍志

2020-12-04 22:02:15

雜家漫談

2020-12-05 19:46:17

GirlDaily

2020-12-04 19:45:26

鐵血解讀

2020-12-04 21:29:30

燈下野狐

2020-12-05 18:00:08

探索日記

2020-12-03 23:17:53

時代之聲V

2020-12-05 05:41:38

肆客足球App

2020-12-04 22:42:43

功夫財經

2020-12-05 15:09:13

聽聽愛娛樂

2020-12-04 14:21:22

天文在線

2020-12-05 10:05:49

直播吧

2020-12-05 15:41:20

bwb足球算個球

2020-12-05 23:38:58

社會de記憶

2020-12-05 09:05:58

環球網資訊

2020-12-05 16:03:13

娛匠人

2020-12-05 13:15:36

鐵血觀世界

2020-12-04 10:42:47

祁連軍武

2020-12-04 17:59:00

鈺姐分享美食

2020-11-26 17:20:30

青海視界V

2020-12-05 11:49:04

2020-12-06 05:28:59

相關焦點

  • 檢測三份花生米樣品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原標題:檢測三份花生米樣品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 9份新米樣品3份檢出石蠟 長期食用不利於健康
    《法制晚報》記者在小攤上購買了7份東北「新米」,連同檢測人員自家食用的兩份「新米」,一起進行專業檢測。檢測結果顯示,3份樣品檢出石蠟,說明可能是石蠟拋光的陳米。9個樣品均未檢出黃麴黴毒素B1,證明樣品大米均未腐敗變質。專家告訴《法制晚報》記者,液體石蠟來源石油分餾產物,對人體腸胃有刺激作用,長期大量食用石蠟米會導致腹部不適,加重了對人體健康危害。
  • 9份新米樣品3份檢出石蠟 專家建議買米最好選真空包裝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在小攤上購買了7份東北「新米」,連同檢測人員自家食用的兩份「新米」,一起進行專業檢測。檢測結果顯示,3份樣品檢出石蠟,說明可能是石蠟拋光的陳米。9個樣品均未檢出黃麴黴毒素B1,證明樣品大米均未腐敗變質。
  • 送檢發現毒貓砂,Lorde裡兜豆腐貓砂黃麴黴毒素超貓糧標準近2倍
    大家好,我是狗哥,我發現大家在買貓砂的時候,大部分只根據實際使用來判斷好壞送檢的很少,今天我送檢了4款網紅豆腐貓砂,讓我們看看他們的真面目let's go~第一個問題,我聽說有些貓砂使用原料質量很差,為了節省成本,甚至用發黴的玉米,豆腐做原料,所以我檢測了黃麴黴素只有Lorde裡兜的這款貓砂,檢測出黃麴黴素為18.6ug
  • 回應老陽,再送檢裡兜毒素超標貓砂,請大家幫我找3月18號的批次
    大家好,為了弄清真相,我準備重新找幾包裡兜毒素超標批次的豆腐貓砂重新送檢今天就講這個吧檢測報告結果不一怎麼辦?現在我在華測檢測出來裡兜豆腐貓砂黃麴黴素是18.6ug/kg靈鏡在中科檢檢測出來兜豆腐貓砂黃麴黴素是17.1ug/kg裡兜的代工廠貝貝福在湖北飼料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出來是1.4ug/kg,不超標同一批次,三個檢測報告都不一樣,兩個超標
  • 腐黴利、黃麴黴毒素B1超標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
    據通報顯示,4批次韭菜來自太原市小店區食品店、太原市小店區紅越蔬菜店、太原市小店區蔬菜店、太原市杏花嶺區龍海蔬菜配送站4家,均檢出腐黴利超標,其中最高的腐黴利檢出值達到9.69mg/kg。腐黴利屬於低毒性殺菌劑, 兼具保護和治療作用,可用於防治黃瓜、茄子、番茄、洋蔥等的灰黴病,萵苣、辣椒的莖腐病,油菜菌核病等。
  • 深圳消委會共測評十款普洱茶:均未檢出黃麴黴毒素
    普洱茶中到底有沒有黃麴黴毒素?為此,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和坪山區消費者委員會共同委託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開展普洱茶試驗,由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對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進行檢測,用專業、嚴謹客觀的實驗室數據幫消費者解答真相。昨日,深圳市消委會公布調查結果顯示,本次檢測的黃麴黴毒素包括黃麴黴毒素B1、B2、G1。結果顯示,十款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均沒有檢出。
  • 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以及危害
    黃麴黴毒素B1作為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不應在食品中超標,一但超標食用油被消費者購買並且使用的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黃麴黴檢測儀可現場快速檢測黃麴黴毒素B1,採用了智能化的操作平臺,先進的光源驅動及檢測技術,具有便捷的操作方式,優異的檢測精度,實現了結果可靠與高效測量的完美統一。
  • 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麴黴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
    而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黃麴黴毒素超標引發食物中毒。不過,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網上目前對此事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多位食品安全專家發文稱根據酸湯子的特性推測,可能是米酵菌酸中毒。黃麴黴毒素有極強的致毒性據了解,中毒家庭在聚餐期間食用的自製酸湯子,是一種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口感細膩爽滑。
  • 花生米發黴老闆娘還繼續賣!一查,黃麴黴毒素超標29倍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範英娣 胡慧飛 周星星「我現在真的是十分後悔,賣這個花生米,也就賺了幾十塊錢,現在卻被抓了進來,早知道就不貪這個小便宜了。。」大伙兒一打聽才知道,老闆娘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了,禍起一袋花生米。在大夥的印象裡,老闆娘王某熱情善良,對每一位上門買東西的街坊鄰裡都很友好,經常連買帶送,和大家關係都處得很好。一袋花生米,怎麼會讓王某身陷囹圄呢?今年8月份,43歲的王某從供貨商手中購進50斤左右的生花生米。
  • 蒙牛牛奶中的致癌黃麴黴素為什麼會超標?
    2011年聖誕節這天,有媒體報導,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某批次利樂包裝的牛奶黃麴黴素M1超標——國標限值0.5微克/千克,實測值1.2微克/千克。超標140%[1]。蒙牛隨即承認了這一事實,並進行了道歉[2]。
  • 一批次葛根糕黃麴黴毒素B1含量超標
    從不合格名單中發現,長沙成天食品有限公司的18克「東八哥」烤香鴨翅(風味肉製品)(2013/2/25),山梨酸、亞硝酸鹽(以NaNO_(2)計,殘留量)超標;湘潭市紅太陽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300g「毛阿婆」新韶山醬鴨(2013/3/19),山梨酸含量超標;澧縣太青山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的800克「太青牌」太青臘豬蹄(2013/1/12),酸價(以脂肪計)含量超標;澧縣可心木榨油脂有限公司的
  • 花生油黃麴黴毒素常用去除手段
    黃麴黴毒素一種毒性很強的天然毒素對於黃麴黴毒素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談之色變,從它的名字上我們就知道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其中以黃麴黴毒素B1毒性最厲害,含量超過5ug/kg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食用油作為每天都接觸的用油,尤其是花生油在眾多食用油中是黃麴黴毒素高發率的植物油之一
  • 這款嬰幼兒食品黃麴黴毒素B1超標,盒馬鮮生的這批水產檢測不合格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特殊膳食食品等12大類食品451批次樣品,發現特殊膳食食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水產製品4大類食品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生物毒素、微生物汙染、獸藥殘留超標和其他化學汙染物超標等問題。
  • 「豫軒」1批次芝麻花生醬黃麴黴毒素超標
    原標題:「豫軒」1批次芝麻花生醬黃麴黴毒素超標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訊(記者 劉歡)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一批食品安全抽檢通告,1批次「豫軒」芝麻花生醬、1批次「鄭豐」混合芝麻醬均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 長期攝入黃麴黴毒素B1 能致人死亡
    此次鴻英老奶奶花生米被檢測出致癌物質的一種在叫黃麴黴毒素B1,那到底什麼是黃麴黴毒素B1?它又有會哪些危害呢?   記者從網上了解到,黃麴黴毒素B1是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中產毒菌株的代謝產物,毒性及致癌性極強,是迄今認為致癌性最強的化學致癌物。如果長期攝入黃麴黴毒素B1汙染的食物會引起中毒性肝炎,嚴重者會喪失生命。
  • 雲南農大:普洱茶檢出黃麴黴毒素結果失實,系受植物多酚幹擾
    報告會上,雲南農業大學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王宣軍教授作了「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方法研究與驗證」,雲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龔加順教授作了「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研究與驗證——建議加快建立相關檢測方法及標準」,盛軍教授作了「雲南普洱茶科學研究行動計劃(2007—2017)」報告,從多角度介紹了普洱茶黃麴黴毒素檢測研究進展情況。
  • 牛奶裡的黃麴黴毒素哪來的?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強
    抽查發現蒙牛、長富純牛奶兩種產品黃麴黴毒素M1項目不符合標準的規定。其中,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麴黴毒素M1超標140%。對此,蒙牛在其官網承認這一檢測結果並解釋造成產品不合格的原因,是當地奶牛飼料因天氣潮溼發生黴變,奶牛在食用這些飼料後,原奶中的黃麴黴毒素超標。  國家質檢總局24日公布了近期對200種液體乳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