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軒」1批次芝麻花生醬黃麴黴毒素超標

2020-12-06 新浪財經

原標題:「豫軒」1批次芝麻花生醬黃麴黴毒素超標

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劉歡)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一批食品安全抽檢通告,1批次「豫軒」芝麻花生醬、1批次「鄭豐」混合芝麻醬均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通告顯示,標稱河南省平頂山市明軒油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豫軒」芝麻花生醬(220g/瓶,2020/3/2),黃麴黴毒素B1檢出值為23.9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10g/kg;標稱河南省新鄉市金宏泰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鄭豐」混合芝麻醬(半固態調味料,260g/瓶,2020/3/6),黃麴黴毒素B1檢出值為11.5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5g/kg。

據了解,黃麴黴毒素B1是一種強致癌性的真菌毒素,是黃麴黴、寄生麴黴等產生的代謝產物。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超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花生、芝麻等原料在採收、運輸及儲存過程中受到黃麴黴或寄生麴黴汙染而產生此類毒素。

此外,標稱湖北荊門市南江調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紅油麻辣豆豉(200g/袋,2020/4/1),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檢出值為0.193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稱,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劑,對黴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中苯甲酸及其鈉鹽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為彌補產品生產中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量使用,也可能是生產廠商對國家標準不了解或了解不夠透徹,超範圍使用防腐劑所致。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李嚴 校對 薛京寧

相關焦點

  • 腐黴利、黃麴黴毒素B1超標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
    2月5日,山西省食藥監局公布第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共抽檢101批次食用農產品,4批次韭菜和1批次花生檢出不合格。據通報顯示,4批次韭菜來自太原市小店區食品店、太原市小店區紅越蔬菜店、太原市小店區蔬菜店、太原市杏花嶺區龍海蔬菜配送站4家,均檢出腐黴利超標,其中最高的腐黴利檢出值達到9.69mg/kg。腐黴利屬於低毒性殺菌劑, 兼具保護和治療作用,可用於防治黃瓜、茄子、番茄、洋蔥等的灰黴病,萵苣、辣椒的莖腐病,油菜菌核病等。
  • 檢測三份花生米樣品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調查  多數市民不知道黃麴黴毒素   12月1日,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西安的一些超市和自由市場,發現花生及花生製品很受歡迎。但提起花生容易滋生的毒素,大多數市民並不了解。  實驗  三份樣品中兩份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那麼,我們平時接觸的花生中,有沒有黃麴黴毒素呢?昨日,華商報記者分別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家社區便利店和自由市場,購買了三種散裝的紅皮花生米。
  • 上海檢出三批次不合格食品 盒馬一批次堅果黴菌超標
    圖說:不合格批次食品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今天公布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類食品抽檢結果。在抽檢的415批次中,盒馬一批次混合堅果、第一食品店兩批次崇明糕被檢出不合格。
  • 送檢3份花生米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調查  多數市民不知道黃麴黴毒素   12月1日,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西安的一些超市和自由市場,發現花生及花生製品很受歡迎。但提起花生容易滋生的毒素,大多數市民並不了解。  實驗  三份樣品中兩份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那麼,我們平時接觸的花生中,有沒有黃麴黴毒素呢?昨日,華商報記者分別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家社區便利店和自由市場,購買了三種散裝的紅皮花生米。
  • 一批次葛根糕黃麴黴毒素B1含量超標
    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新發布的食品質量安全省級監督抽查結果公告顯示,36批次產品不合格。  從不合格名單中發現,長沙成天食品有限公司的18克「東八哥」烤香鴨翅(風味肉製品)(2013/2/25),山梨酸、亞硝酸鹽(以NaNO_(2)計,殘留量)超標;湘潭市紅太陽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300g「毛阿婆」新韶山醬鴨(2013/3/19),山梨酸含量超標;澧縣太青山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的800克「太青牌」太青臘豬蹄(2013/1/12),酸價(以脂肪計)含量超標;澧縣可心木榨油脂有限公司的
  • 安徽這3批次西瓜子、花生檢出過氧化值超標,購買食用要當心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產品為3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均檢出過氧化值超標,分別為合肥市廬江縣福民好又多生活超市經銷、標稱安徽省蚌埠市隆鑫炒貨廠生產的奶油味西瓜子,特易購商業(安徽)有限公司銅陵義安分公司經銷、標稱河北省武強縣天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海苔花生,特易購商業(安徽)有限公司銅陵義安分公司經銷、標稱河北省武強縣天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醬香花生
  • 一款花生樣品過氧化值超標
    本報訊(記者王嘉)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檢出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蜂產品、水果製品5大類食品6批次樣品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問題。
  • ...永輝超市2批次食品不合格 世紀華聯經銷泰國風味炒米黃麴黴毒素...
    2019年7月3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25期),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63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食品添加劑、生物毒素、農獸藥殘留、微生物指標及其它指標。
  • 山西清泉醋業黍子醋和老陳醋2批次食醋總酸抽檢不合格
    摘要:近期,山西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山西清泉醋業黍子醋和老陳醋2批次食醋總酸抽檢不合格的通告,其中老陳醋的總酸檢測值為5.67g/100mL,低於6.00g/100mL。
  • 廣西查出14家花生油不合格,氧化變質是問題,還有強致癌物超標!
    可是近期,廣西貴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得知本次抽檢24類食品696批次樣品。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檢出14批次不合格樣品全都是花生油,具體信息公布如下。>黃麴黴毒素B檢驗結果為:137.3μg/kg,標準值為≤20μg/kg,  10.貴港市港北區心靜糧油經銷部生產的「花生油」2020-9-20,黃麴黴毒素B檢驗結果為:63.1μg/kg,標準值為≤20μg/kg,
  • 正林鹹乾花生因過氧化值超標被通報!
    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4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52期)。其中,鄭州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甘肅正林農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正林鹹乾花生(生產日期2020-04-11,規格型號400克/袋,商標:正林+圖形),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出值為0.78g/100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50g/100g。
  • 3批次蜂花粉澱粉花生豆不合格
    近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完成了蜂產品、酒類等15大類282批次食品的抽檢。其中,3批次的蜂花粉、馬鈴薯澱粉、花生豆不合格,不合格原因涉及微生物汙染、質量指標超標等問題。哈爾信連鎖超市有限責任公司紅旗大街分公司銷售的標稱黑龍江省黑土良品食品有限公司肇東分公司生產的魷魚味花生豆(烘炒類)(生產日期2020年4月17日),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規定。
  • 淘寶所售2批次嬰幼兒小米奶米乳黃麴黴毒素B1超標成都盒馬鮮生所售...
    2019年12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 第47號〕。抽檢12大類食品451批次樣品,發現特殊膳食食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水產製品4大類食品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生物毒素、微生物汙染、獸藥殘留超標和其他化學汙染物超標等問題。
  • 合肥市2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真菌毒素超標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13日,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期,該局組織抽檢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蜂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等4類食品48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6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真菌毒素和農獸藥殘留問題。
  • 廈門特產中華老字號「白鷺」魚皮花生黃麴黴毒素B1超標
    標稱廈門白鷺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北京嘉和信茂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經營的魚皮花生,黃麴黴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結果為33.6μg/kg。黃麴黴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學物質中致癌性最強的一種,對包括人和若干動物具有強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對肝臟的損害。易受黃麴黴毒素B1汙染的食物主要有花生、玉米、稻穀、小麥、花生油等,特別是花生、核桃等堅果與籽類食品。
  • 白雲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記者從公告中看到,由白雲區一家花生油廠生產的花生油竟然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B1。該種毒素被劃定為最毒的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食用後最嚴重的可引起肝癌、急性中毒或死亡。除澱粉製品和雞精雞粉、食用植物油等檢查出不合格產品外,其餘產品合格率均達100%。
  • 赤潮導致舟山嵊泗貽貝貝毒素超標 誤食會致中毒
    舟山嵊泗養殖貽貝檢出貝毒素超標7月7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警示,指出近期嵊泗縣東部海域赤潮頻發,受赤潮影響,縣海洋與漁業局定量抽檢東部鄉鎮海域養殖貽貝發現貝毒素超標,縣市場監管局在縣中心農貿市場攤位定性抽檢野生貝類「毛娘」也發現貝毒素陽性。
  • 市場監管總局:17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生物毒素超標等問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的《市場監管總局關於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 第34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糧食加工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豆製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等8大類食品867批次樣品,發現17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生物毒素超標、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
  • 這款嬰幼兒食品黃麴黴毒素B1超標,盒馬鮮生的這批水產檢測不合格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特殊膳食食品等12大類食品451批次樣品,發現特殊膳食食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水產製品4大類食品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生物毒素、微生物汙染、獸藥殘留超標和其他化學汙染物超標等問題。
  • 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麴黴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
    根據央視報導,雞西市委宣傳部公布的初步調查是,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毒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毒素中毒。截至目前,7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中。公開資料顯示,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其滋生的溫度為28℃-38℃,喜潮溼,一般情況下肉眼看不見,毒性為極毒,比眼鏡蛇、金環蛇的毒汁還要毒,比人們熟知的劇毒藥氰化鉀要強10倍,比劇毒農藥1605、1059的毒性強28~33倍。在1993年,該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