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黃麴黴毒素常用去除手段

2020-12-04 貝斯德榨油機

黃麴黴毒素一種毒性很強的天然毒素

對於黃麴黴毒素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談之色變,從它的名字上我們就知道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其中以黃麴黴毒素B1毒性最厲害,含量超過5ug/kg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食用油作為每天都接觸的用油,尤其是花生油在眾多食用油中是黃麴黴毒素高發率的植物油之一。

這是因為花生油是油作坊主要生產加工的食用油,造成花生油中含有黃麴黴毒素的主要原因都是原料在進行壓榨前,因存儲不當使得花生中產生了黴變粒,100顆花生中有一粒黴變粒,加工出的花生油就會黃麴黴毒素超標,而油作坊通常沒有相應的解決手段,這也是榨油坊花生油成為黃麴黴毒素高發地的原因。

當然黃麴黴毒素並非花生油專利,像大豆油、玉米油等也是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用油,只不過相比花生油產生的風險要低很多,尤其是玉米油通常都是大油廠生產,對於黃麴黴毒素都有相應的去除手段。

花生油

黃麴黴毒素常用去除手段

紫外線照射法,這是去除黃麴黴毒素相對簡單的方法,不管是大廠還是油作坊都可以用得起,使用365nm波長紫外線去除率可高達94%以上, 不過在去除黃麴黴毒素過程中,紫外線會使油中的過氧化值等指標升高。加鹼去除法:往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用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鹼液,可有效去除黃麴黴毒素70%-90%,這在精煉工藝中屬於脫酸工段。物理吸附法:使用高嶺白土、活性碳等去除黃麴黴毒素,這在精煉工藝中屬於脫色工段。檸檬酸脫毒法:取一定量的檸檬酸溶液加入到含有黃麴黴毒的食用油中,檸檬酸還可以起到去除非親水性膠質的作用。生物酶降解法,這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黃麴黴毒素去除法,在去除過程中不會對食用油造成任何品質影響,但目前因技術等方面限制僅限於實驗室等場所。

黃麴黴毒素

以上方法都是黃麴黴毒素產生後的解決辦法,正所謂治病要治本,最好的方法就是杜絕要加工的油料作物發生病變、黴變等情況,通過篩選、改善存儲環境等從根本上杜絕黃麴黴毒素的產生。

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

對於食用油等食品中的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目前國內採用的有酶聯免疫吸附法、薄層層析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溴化螢光分光光度法等。

各方法對比

薄層層析法操作工序都比較複雜,一般用於實驗室在實際應用中通常不採用這種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操作較為簡便,但對操作人員的專業度要求較高。酶聯免疫吸附法,使用較為安全,檢測精度有待提高。溴化螢光分光光度法,成品低,可大批量檢測AF,且不用進行AF對照品即可檢測出結果。

AF快速檢測儀器

相關焦點

  • 白雲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記者從公告中看到,由白雲區一家花生油廠生產的花生油竟然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B1。該種毒素被劃定為最毒的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食用後最嚴重的可引起肝癌、急性中毒或死亡。除澱粉製品和雞精雞粉、食用植物油等檢查出不合格產品外,其餘產品合格率均達100%。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食品中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摘要:黃麴黴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種致癌性較強的劇毒物質,主要由麴黴屬真菌產生,廣泛存在於食品及其動物飼料中,嚴重危害著人體健康。黃麴黴毒素具有穩定的結構,一般的處理很難將其去除。因此如何將黃麴黴毒素有效檢測確保食品安全一直是研究的重點。
  • 廣州產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本報訊 (記者杜娟 通訊員 粵工商)省工商局昨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肉製品和食用油質量抽查結果,其中18批次食用油被查出不合格,更有兩款花生油被發現含有致癌物質黃麴黴素。此外,還有5批次肉製品被發現不合格,主要表現在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和濫用防腐劑。
  • 去除黃麴黴素的小竅門
    去除黃麴黴素的小竅門 2012-01-10 13:02:32   來源: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純天然「土榨」花生油,竟然富含致癌毒素?
    但這樣的「新鮮」「土味」食品,在質量抽檢時卻屢屢翻車,但依舊擋不住人們對它的熱情,比如其中的「明星產品」--土榨花生油。花生油是一種食用價值較高的食用油,但價格在植物油中也是「鶴立雞群」,因此不算各種油坊出品的現榨花生油,各種價格很親民的土榨花生油這幾年也成為了「網紅產品」。
  • 牛奶裡的黃麴黴毒素哪來的?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強
    抽查發現蒙牛、長富純牛奶兩種產品黃麴黴毒素M1項目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據稱,牛奶中含有黃麴黴毒素,主要是因為奶牛食用了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飼料所致。什麼是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有何危害?該如何科學防黴?  ———— 汙 染 ————  牛奶中只要含有黃麴黴毒素就不會被去除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副教授何計國介紹,此次牛奶中檢出的是黃麴黴毒素M,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據了解,應是飼料受到了汙染造成的。
  • 黃麴黴毒素,能否被「殺死」?吃了黴變食物,如何降低危害?
    大豆小麥或花生堅果類,非常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這是因為黃麴黴毒素最喜歡待在它們的黴變物質裡。所以發黴的大豆花生大家一定不要吃。那麼黃麴黴毒素可以被「殺死」,也就是可以被去除嗎?如果不小心誤吃了怎樣降低危害?下面我就來講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是黃麴黴毒素能不能去除的問題,這個比較困難。
  • 水洗不掉的「黃麴黴素」,該如何去除?不要急,試試這3種方法
    所以無論是水洗、開水煮或者常規的烹飪方法,都很難有效去除發黴食物中的黃麴黴素。防不勝防的黃麴黴素,該如何去除?試試這3招,不給黃麴黴素「藏身地」一、小蘇打浸泡法因為黃麴黴素在鹼性條件下比較容易分解,用小蘇打(即1%的碳酸氫鈉)泡一段時間,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黃麴黴素。很多黃麴黴素是附著在表面,多洗幾次能夠去除掉大部分的黴菌。
  • 【網絡闢謠】「現榨現賣」的散裝花生油能買嗎?
    花生油香味濃鬱,深受大眾喜愛。一些消費者青睞「原生態」和「現榨現賣」的散裝花生油,但有可能因小作坊生產加工控制不嚴和原料黴變等因素導致黃麴黴毒素汙染,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寄生麴黴等黴菌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致癌物質之一。
  • 富含「致癌毒素」的油,千萬別再讓爸媽吃了
    「黃麴黴毒素」超標 土榨花生油的實錘危害 土榨花生油,往往含有超量的強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有多厲害?它可怕就可怕在長期吃、短期吃都有害。
  • 發黴食物:黃麴黴素致癌溫床(組圖)
    日前,蒙牛一批純牛奶被檢出黃麴黴素M1超標140%,緊接著,廣東3種花生油也被抽檢出黃麴黴素超標,這個略顯陌生的化學名稱由此闖入國人視野。  一個身重70公斤的正常人,只需要攝入20毫克黃麴黴素就會死亡  黃麴黴素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它的劇烈毒性,與「已知黴菌中毒性最強」的名號相比,我國古代人常用的毒藥砒霜只能甘拜下風。  確切地說,黃麴黴素是一組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總稱。這個大家庭裡目前有12個成員,包括B1、B2、G1、G2、M1等毒素和毒醇。
  • 廣西查出14家花生油不合格,氧化變質是問題,還有強致癌物超標!
    6.貴港市港南區廣興油房生產的「花生油」2020-9-15,黃麴黴毒素B檢驗結果為:42.1μg/kg,標準值為≤20μg/kg,  7.貴港市港北區揚奕油坊生產的「花生油」2020-9-3,黃麴黴毒素B檢驗結果為
  • 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這4種食物裡含量最高,一定要注意!
    其中,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那麼,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食物中呢? 一、 黃麴黴素主要來源於腐爛的花生、玉米、大米、棉籽、豆類、劣質花生油、豆油等。二、 糧油製品中,比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如果原料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使用了黴變的玉米,花生,菜籽等,也可能導致黃麴黴素感染。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黃麴黴毒素主要損害人及動物的肝臟組織,表現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黃麴黴毒素還會降低免疫能力。那些是含有黃麴黴毒素又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食物呢?
  • 黃麴黴毒素不是「好東西」?它主要藏在4種食物中,別亂吃
    而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能夠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導致全身性傷害。如果機體長期攝入含有黃麴黴毒素的物質,可增加人體患癌症的機率,比如說:肝癌、腎癌、骨癌、直腸癌、卵巢癌等。其中,黃麴黴毒素B1是目前所致的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另外,黃麴黴毒素還可損害肝臟,造成慢性肝損傷,比如說肝硬化、肝實質細胞變性等。
  • 黃麴黴毒素的自白
    大家好,我們就是大家十分關注的「致癌明星」——黃麴黴毒素家族!我的家族有黃麴黴毒素B1、B2、G1、G2、M1、M2。其中M1就是曾經的「牛奶中毒事件」中被檢測出來的物質。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大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它的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1993年,我正式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致癌物,也成就了我們家族的臭名昭著。
  • 你迷戀的「網紅」土榨花生油,竟然可能謀財又害命
    在這對夫婦所銷售的土榨油中,黃麴黴素B1含量為160μg/kg,是標準的8倍之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規定:花生及其製品中黃麴黴毒素B1的限量為每千克不超過20微克(20μg/kg)。
  • 如何實現對黃麴黴毒素的快速準確定量檢測?
    黃麴黴毒素最易汙染的有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製品,其次是小麥、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程度輕些。 在我國,糧食和飼料被黃麴毒素汙染的概率很高, 給飼料企業以及養殖業主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人們食用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體健康。
  • 黃麴黴毒素致癌,但真的沒有「解毒」方法嗎?醫生:有1物可幫忙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都聽說過黃麴黴毒素,比如說發黴的東西會有黃麴黴毒素之類。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黃麴黴毒素真正的危害,以及哪些東西會帶有黃麴黴毒素。下面醫生就和大家簡單的聊一下黃麴黴毒素。那我們不吃那些帶有黃麴黴毒素的東西不就行了。其實,醫生也希望大家平時生活中注意黃麴黴毒素。但是讓我們無奈的是,黃麴黴毒素讓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一旦不謹慎就有可能中招。為了大家的健康,醫生給大家聊聊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避免那些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