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杜娟 通訊員 粵工商)省工商局昨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肉製品和食用油質量抽查結果,其中18批次食用油被查出不合格,更有兩款花生油被發現含有致癌物質黃麴黴素。此外,還有5批次肉製品被發現不合格,主要表現在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和濫用防腐劑。
據悉,本次食用油抽檢地區為中山市、肇慶市、雲浮市和佛山市順德區,共抽檢食用植物油和食用調和油100批次,其中合格82批次,不合格18批次。其中純標籤不合格4批次,內在質量合格率為86%。抽檢發現不合格食品主要為脂肪酸組成不合格,個別食品黃麴黴毒素B1超標和酸值不合格,並發現有1批次食品出現缺斤短兩的現象,淨含量不合格。兩款花生油被發現黃麴黴毒素B1超標,分別是新興縣城關糧油管理所天堂油廠生產的「天堂」牌花生油,以及羅定市青雲糧油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仙景湖」花生油。
而肉製品抽檢地區為河源市、梅州市、清遠市和韶關市,共抽檢醃臘肉製品和熟肉製品100批次,其中合格95批次,不合格5批次,純標籤不合格1批次,內在質量合格率為96%。不合格食品主要表現在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和濫用防腐劑,部分食品被檢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合格,山梨酸和苯甲酸超標。
延伸閱讀:黃麴黴毒素B1毒性較砒霜大68倍
廣州市質監局4月23日公布了2012年廣州市生產領域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第三批公告,主要包括大米、掛麵、雞精雞粉、味精、澱粉製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記者從公告中看到,由白雲區一家花生油廠生產的花生油竟然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B1。該種毒素被劃定為最毒的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食用後最嚴重的可引起肝癌、急性中毒或死亡。除澱粉製品和雞精雞粉、食用植物油等檢查出不合格產品外,其餘產品合格率均達100%。[詳細]
【近期事件】
立頓茶包檢出含違禁高毒農藥 或危及男性生育
雀巢亨氏食品被指致癌物超標 雀巢稱我國市場沒有
雌激素水平較高 嬰幼兒配方食品將禁添牛初乳
河北問題明膠曾流向食品企業 成雪糕飲料原料
疑與問題明膠廠有染 三元食品公司否認
京客隆西單店查出4批問題食品
【分析評論】
院士稱遺憾:食品添加劑在中國成了過街老鼠
【盤點閱讀】回顧近年來十大食品安全事故
1、砒霜門:2009年11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發布消費警示:農夫山泉、統一飲料總砷超標,不能食用。農夫山泉身陷"砒霜門"一周後,12月02日,海口市工商局承認失誤,農夫山泉和統一飲料檢測合格。儘管"砒霜門"似乎告一段落,但是公眾還是雲裡霧裡,存有諸多疑問。
2、毒豇豆:2010年1月,武漢市農業局在抽檢中發現來自海南省英洲鎮和崖城鎮的5個豇豆樣品水胺硫磷農藥殘留超標。水胺硫磷是一種高毒性農藥,它能經由食道、皮膚和呼吸道引起人體中毒。
3、地溝油: 2010年3月19日,調查負責人武漢工業學院教授何東平召開新聞發布會,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緊規範廢棄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據報導,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至300萬噸。醫學研究稱地溝油中的黃麴黴素強烈致癌,毒過砒霜100倍。
4、早熟門: 2010年8月,一則"聖元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的報導引起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但是在企業和衛生部的聲明與科學檢測後,這則新聞被定義為"失實報導"——15日,衛生部舉行專題發布會稱,"湖北3例嬰幼兒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食用聖元優博嬰幼兒乳粉沒有關聯,目前市場上抽檢的聖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
5、化學火鍋:2010年12月底,一位讀者爆料稱,現在的火鍋多是"化學鍋"。"不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劑,火鍋底裡更是包含了多種化學添加劑。"化學鍋,又稱化學火鍋。主要由火鍋飄香劑、辣椒精和火鍋紅等化學添加劑勾兌而成火鍋底料。
6、皮革奶: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則"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的新聞迅速登上各大商業門戶網站的首頁,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該報導稱,疑有不良商人將皮革廢料或動物毛髮等物質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將其摻入奶粉中,意圖提高奶類的蛋白質含量矇混過關。隨後,農業部稱尚未發現含有該物質的生鮮乳製品,媒體報導的"皮革奶"死灰復燃是失實報導。
7、可燃麵條:2011年2月23日,來自河南媒體的一條消息稱:記者調查時發現,鄭州有一些經營者在使用化工添加劑,一些糧油店也銷售這些添加劑。不法商販在麵條中添加化工產品如食用膠、檸檬黃、蓬灰、複合磷酸鹽等,以增強麵條的筋度和彈性,有的加入明礬使麵條白亮光潔。買回的溼麵條能點著燃燒!麵條裡摻進食用膠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8、瘦肉精:2011年3月15日,據央視報導《每周質量報告》的3·15節目《"健美豬"真相》報導,河南孟州等地養豬場採用違禁動物藥品"瘦肉精"飼養,有毒豬肉部分流向河南雙匯集團下屬分公司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
9、染色饅頭:2011年4月初,《消費主張》節目指出,在上海市浦東區的一些華聯超市和聯華超市的主食專櫃都在銷售同一個公司生產的三種饅頭,高莊饅頭、玉米饅頭和黑米饅頭。這些染色饅頭的生產日期隨便更改,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後,溫州等地也發現類似染色饅頭。染色饅頭是通過回收饅頭再加上著色劑而做出來的。
10、毒豆芽:2011年4月17日,瀋陽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點,經檢驗,該加工點在生產豆芽過程中添加了4種以上違法添加劑。老闆稱這種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此外,在該黑加工點內,警方還發現尿素、恩諾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無根劑等違法添加劑。毒豆芽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鮮,但是至少含4種違法添加劑,尿素超標27倍。(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