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是砒霜68倍,1毫克足以致癌,潛伏身邊的黃麴黴素有多毒?

2021-01-11 天梁薈通

癌症已成為21世紀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國2018年新發癌症380萬例,佔全球新發癌症的20%。很多人以為不抽菸、少喝酒就能杜絕癌症,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種超級致癌物時刻潛伏在我們身邊,它就是黃麴黴素。

今天我們來聊聊黃麴黴素,這個毒性是砒霜68倍的致癌物。很多人對黃麴黴素並不陌生,但沒幾個人敢說自己了解它。

1、你真的了解黃麴黴素嗎?

1993年,黃麴黴素被世衛組織劃定為一類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致癌物中名列第一。黃麴黴素擁有約20種衍生物,其中以B1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強,僅1mg足以致癌。

大家熟知的氰化鉀,只要接觸到皮膚傷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就會導致中毒死亡,而黃麴黴素的毒性是氰化鉀的十倍,它對肝臟的破壞性極強,是我國肝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黃麴黴素在進入人體後,會引起細胞錯誤修復DNA,導致嚴重的DNA誘變,還會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從而抑制蛋白質合成。

2、黃麴黴素一般出現在哪裡?

只要是放置過久黴變的食物,都可能出現黃麴黴素。

很多人喜歡去小作坊買壓榨油,如果小作坊設備沒清洗乾淨,或者設備簡陋不能挑揀原料,這樣榨出來的油,很可能會被黃麴黴素汙染。

中國有很多家庭使用木製筷子,在我們享用各種美食的過程中,食物殘渣很容易浸漬到縫隙中,久而久之就會發生黴變,導致黃麴黴素出現。即便我們每天都清洗,清洗完再用開水高溫消毒,也不能避免黃麴黴素。

因為黃麴黴素非常耐熱,一般的烹調溫度根本無法殺滅。所以大家在使用木製筷子時,一定要在清洗之後晾乾,並儘量保證每3~6個月更換一次,這樣才能有效預防黃麴黴素。

研究表明,30%~60%的黃麴黴菌能產生黃麴毒素,黃麴黴菌的生長溫度為25~40℃,黃麴毒素的產生溫度為20~30℃。所以,黃麴黴素在南方城市有著天然的生長優勢。

3、黃麴黴素的有效預防方式?

第一,只要食物出現發黴跡象,不要猶豫,直接扔掉。有些人看到食物發黴不捨得扔,認為只要把發黴部分切掉就好了,但實際上,很多黃麴黴素已經擴散到了肉眼看不見的地方。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全部扔掉,以絕後患。

第二,最好不要用木製筷子,防止黃麴黴素肆意生長,木製廚具最好半年~一年換一次,平時用完仔細擦乾並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且儘量做到1~2個月消毒一次,這樣也能減少黃麴黴素的產生。

第三,日常生活中多吃綠色蔬菜,葉綠素能有效抑制人體對黃麴黴素的吸收。

第四,平時不要購買太多食物,從根源上杜絕黃麴黴素產生。食物吃不完要好好保存,存糧要放在乾燥通風處。黃麴黴素在低溫下繁殖速度會降低,多餘的食物可以放進冰箱,但冰箱只能減弱黃麴黴素的生成速度。

4、黃麴黴素到底有多可怕?

1974年,印度200個村莊爆發黃麴黴素中毒性肝炎。由於當年雨水過多,造成玉米嚴重黴變,村民在食用黴變玉米後的2個月內,有397人發病,106人死亡,是目前為止黃麴黴素造成的最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

黃麴黴素分短期大量攝入和微量持續攝入兩種情況,前者會導致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膽管增生等惡性病,後者則會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誘發肝癌、胃癌、腎癌、直腸癌等癌症,甚至導致畸胎。

但大家不用過於擔心,拋開劑量談毒性顯然是不嚴謹的。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黃麴黴素的預防措施,就不會受到黃麴黴素的威脅。

相關焦點

  •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比氰化鉀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黃麴黴毒素,曾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 廣州產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抽檢發現不合格食品主要為脂肪酸組成不合格,個別食品黃麴黴毒素B1超標和酸值不合格,並發現有1批次食品出現缺斤短兩的現象,淨含量不合格。兩款花生油被發現黃麴黴毒素B1超標,分別是新興縣城關糧油管理所天堂油廠生產的「天堂」牌花生油,以及羅定市青雲糧油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仙景湖」花生油。
  • 白雲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記者從公告中看到,由白雲區一家花生油廠生產的花生油竟然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B1。該種毒素被劃定為最毒的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食用後最嚴重的可引起肝癌、急性中毒或死亡。除澱粉製品和雞精雞粉、食用植物油等檢查出不合格產品外,其餘產品合格率均達100%。
  • 黃麴黴素到底有多毒?正常人攝入20毫克就會死亡
    它比砒霜還要毒68倍,毒性為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致癌能力比「六六六」都要大1萬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它不易溶於水,卻極為耐熱,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更讓人感覺詭異的是,它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出藍紫色、綠色的螢光……  這不是科幻片裡新研製出的生化武器,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尤其是發黴變質食物中的劇毒物質
  • 它比砒霜毒性高68倍,1毫克足以致癌,出現在許多家庭中,別再吃
    老劉常吃的食物中所含有一級致癌物質,比砒霜的毒性還高出68倍,怎麼能經常吃呢!」  老劉聽後痛哭:「原來是節儉的習慣害了我自己,呼籲大家別再食用黴變食物。」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五穀雜糧以及水果、蔬菜,若存放時間過長,或是環境潮溼等,都易引起食物出現黴變的跡象。
  • 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這一致癌風險不能不防!
    黃麴黴毒素根據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出螢光顏色的不同分為多種亞型,其中黃麴黴毒素B1型(AFB1)的毒性最強,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 科學家在採用汙染黃麴黴毒素的飼料餵養大鼠後,發現動物在30 周后就出現肝癌,可見其強致癌性。 如何致癌? 早在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就將黃麴黴毒素劃定為I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黃麴黴素這種一類致癌物,毒性不一般!日常這幾類物品要小心
    其實所謂的鶴頂紅,就是現代醫學界所說的「砒霜」。很多反派角色在下毒時,都是使用了鶴頂紅。殊不知,到了如今有一種毒素的毒性遠遠超過了砒霜,甚至是其的68倍之多,它就是著名的「黃麴黴素」!根據臨床的研究來看,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達到了致癌量,其中和黃麴黴素最為相關的癌症種類就是「肝癌」!而20毫克的黃麴黴素一次性攝入,就能直接導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遠超過了氰化鉀和砒霜。
  • 發黴食物:黃麴黴素致癌溫床(組圖)
    它比砒霜還要毒68倍,毒性為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致癌能力比「六六六」都要大1萬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它不易溶於水,卻極為耐熱,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更讓人感覺詭異的是,它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出藍紫色、綠色的螢光……  這不是科幻片裡新研製出的生化武器
  • 藏在廚房中的致癌物:黃麴黴素!
    經過大量的分析實驗,發現該女士家日常用的砧板、筷子上都有黃麴黴素的存在!那麼,你對致癌因子——黃麴黴毒素了解多少?黃麴黴毒素B1對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尤其是肝臟組織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性,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毫克黃麴黴素就能誘發癌症,20毫克則會導致人死亡。
  • 黃麴黴素中毒需警惕
    的黃麴黴素就可以導致癌症發生20mg的黃麴黴素一次性攝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卻極易隱藏在砧板、筷子、發黴食物中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黃麴黴毒素,曾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1毫克是多少呢?
  • 黃麴黴毒素致癌,但真的沒有「解毒」方法嗎?醫生:有1物可幫忙
    首先我們要知道,黃麴黴毒素以及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它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致癌物,是氰化鉀的10倍,更是傳統毒藥砒霜的68倍,對我們的身體危害非常大。而且黃麴黴毒素還極其容易致癌,只需要一毫克就可以達到致癌的劑量。所有說世衛組織把它列入名單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家可能要說,既然黃麴黴毒素這麼可怕。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我們生活中有一種隱藏的致命毒藥,那就是黃麴黴素。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黃麴黴毒素是由一系列黴菌代謝產生的致癌物,主要汙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等,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經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常能檢測到。它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螢光,根據螢光顏色不同,將其分為B族和G族兩大類及其衍生物。
  • 【科普知識】如何遠離黃麴黴毒素?
    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尤其是黃麴黴毒素B1,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它最愛「藏」在這5種食物中,別捨不得扔
    現在正是一年中最悶熱潮溼的時候,而在這種環境下黃麴黴素的「生命力」表現得最旺盛,簡直是無處不在,可能寄生於你家的廚房、抽屜、廁所……總之,人類見了都要瑟瑟發抖,畢竟它的毒性實在是太強了!黃麴黴素致癌性有多強?
  • 黃麴黴你了解多少?
    ,多見於發黴的糧食及其製品中,菌落呈黃綠色,所以叫黃麴黴。前者為基本毒性結構,後者與致癌有關。m1是黃麴黴毒素b1在體內經過羥化而衍生成的代謝產物。m1和m2 主要存在於牛奶中,b1為毒性及致癌性最強的物質。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
  • 提醒: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這幾種廚房內的東西,更容易滋生
    不過,除了這兩種常見的原因之外,還有一種「毒素」也是誘發肝癌的原因,早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將其列入了一級致癌物中,它的名字就是「黃麴黴素」!該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而且,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已經達到了致癌劑量!
  • 黑龍江9人聚餐7人死亡,2人還在搶救,看黃麴黴素中毒危害巨大
    這次中毒事件警方已經排除了是人為投毒,在食物中檢測出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因此初步判定是因為黃麴黴素中毒。黃麴黴素一直被人們認知是高致癌物,但是說到毒性也許沒有多少個人能夠了解。如果拿黃麴黴素和砒霜或者氰化物做對比大家就很容易能明白,它的毒性比氰化物高出10倍,是砒霜的68倍,毒性也遠超砷化物和有機磷農藥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