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砒霜毒性高68倍,1毫克足以致癌,出現在許多家庭中,別再吃

2021-01-08 網易

2020-12-26 17:26:37 來源: 溫媼聊生活

舉報

  據WHO(世衛組織)統計,全球每年都有81萬人因肝癌而離世,並且我國佔全世界的45%-50%,給我國的醫療增加了很大的負擔。

  肝癌具有「隱匿性高」一特點,患上後,在早期基本很難發現,很多時候發現時就已是中晚期了,多半已失去最佳治療機會。

  而說起肝癌的主要發病原因,與我們平時的飲食習慣有著較大的關聯。

  

  52歲的老劉是一名農民工,在河北打工,11月中旬的一天,老劉像往常一樣去上班,而在工作的時候,突然腹痛難忍,被工友緊急送往醫院。

  檢查後發現其甲胎蛋白高達497ug/L,被診斷為肝癌晚期。

  得知結果後,老劉懊悔痛哭,其實在之前就有出現過右腹部疼痛的情況,但忍忍就過了,為了省錢也沒去醫院看過。

  根據工友闡述,老劉平時從不抽菸喝酒,生活上很是節儉,很多食物發黴後,他也捨不得扔,將發黴的部分去掉,剩下的還繼續食用。

  

  醫生聽後嘆息:「無知!老劉常吃的食物中所含有一級致癌物質,比砒霜的毒性還高出68倍,怎麼能經常吃呢!」

  老劉聽後痛哭:「原來是節儉的習慣害了我自己,呼籲大家別再食用黴變食物。」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五穀雜糧以及水果、蔬菜,若存放時間過長,或是環境潮溼等,都易引起食物出現黴變的跡象。

  而食物發黴後,其中所含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其在1993年被WHO(世衛組織)定義為一級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引發肝臟發生癌變,而攝入20毫克,可能會直接丟掉性命。

  

  提醒:除了黴變食物外,這2種食物也請你少吃

  第一:醃製食物

  醃製的鹹菜、鴨蛋、五花肉等,均受到大眾的喜愛。

  但勸你適量食用,切勿多吃。

  食物經過醃製後,其中會產生出一種有害物質,也屬於致癌物,名為亞硝酸鹽。

  而肝臟以分解代謝毒素為主,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由經肝臟去分解,隨後產生亞硝酸胺,容易導致肝組織纖維化,並破壞肝細胞完整性,誘發肝病。

  

  第二:久泡菌類

  木耳、香菇、銀耳、等菌類,都是我們餐桌上經常可見到的,這幾種菌類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極為豐富,但若食用方法不正確,很容易損傷肝臟。

  若在食用前泡發時間超過2小時,其中非常容易滋生出米酵菌酸,此物質具有較強的毒害作用,容易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增加患肝病的機率。

  

  身體出現以下異常,或是肝臟已受損,早做檢查

  ◇ 右腹部疼痛——肝內腫瘤牽扯所致;

  ◇ 皮膚發黃——膽紅素堆積,無法排出;

  ◇ 異常出血——凝血因子減少;

  ◇ 食慾下降、消瘦——肝臟分泌膽汁量不足;

  ◇ 指甲黑斑、凹凸不平——肝血不足;

  ◇ 乏力、睏倦——膽鹼酯酶減少。

  想要保護肝臟健康,可以從這2個方面下手

  研究人員發現,人參皂苷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調節免疫力,破壞病毒的致病能力,強健體魄!

  當然,人參皂苷還具有豐富的抗癌功效。目前人參皂苷已經廣泛用於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等多種癌症的輔助治療。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高茸參的科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60年代,科學家從人參等五加科植物(包括西洋參、三七等)中提取出一類活性成分——人參皂苷。高茸參因人參皂苷含量遠遠高於同類參而出名,其人參皂苷不僅具有人參的功效,即固本扶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等。眾多研究表明,高茸人參皂苷具有抗癌活性,可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還可以改善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幫助修復神經損傷,改善失眠症狀,緩解人體疲乏等。

  老一輩常說「冬季不補,春季受苦」,意思是如果在冬季不及時進補,不積累一些營養在身體裡,等到春季回暖時,疾病就會趁虛而入,一些民間的老傳統還是有大智慧在裡面的,冬至馬上就要到了,願大家健康順利渡冬,平安喜樂迎春。

  

  ● 作息方面

  不想肝臟受損,作息習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肝臟的最佳排毒時間是在晚上,大約從23:00開始,至2:00結束高強度排毒模式。

  若常熬夜,容易使毒素堆積肝內,不利於毒素的排出,會增加肝臟病變的機率,且受損的肝細胞以及肝組織也無法在夜間進行自我修復,加重受損情況。

  平時若能堅持早睡早起,對肝臟而言再好不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毒性是砒霜68倍,1毫克足以致癌,潛伏身邊的黃麴黴素有多毒?
    很多人以為不抽菸、少喝酒就能杜絕癌症,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種超級致癌物時刻潛伏在我們身邊,它就是黃麴黴素。今天我們來聊聊黃麴黴素,這個毒性是砒霜68倍的致癌物。很多人對黃麴黴素並不陌生,但沒幾個人敢說自己了解它。1、你真的了解黃麴黴素嗎?1993年,黃麴黴素被世衛組織劃定為一類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致癌物中名列第一。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比氰化鉀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黃麴黴毒素,曾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 廣州產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延伸閱讀:黃麴黴毒素B1毒性較砒霜大68倍   廣州市質監局4月23日公布了2012年廣州市生產領域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第三批公告,主要包括大米、掛麵、雞精雞粉、味精、澱粉製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記者從公告中看到,由白雲區一家花生油廠生產的花生油竟然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B1。
  • 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這一致癌風險不能不防!
    黃麴黴毒素根據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出螢光顏色的不同分為多種亞型,其中黃麴黴毒素B1型(AFB1)的毒性最強,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 科學家在採用汙染黃麴黴毒素的飼料餵養大鼠後,發現動物在30 周后就出現肝癌,可見其強致癌性。 如何致癌? 早在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就將黃麴黴毒素劃定為I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它最愛「藏」在這5種食物中,別捨不得扔
    人們之所以對黃麴黴素如此忌憚,是因為它可是一級致癌物。根據河南省腫瘤醫院高啟龍醫生介紹,早在1993年的時候,黃麴黴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Ⅰ類致癌物。至於黃麴黴素的毒性嘛,它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致癌性是二甲基亞硝胺的70倍。
  • 白雲花生油用黃麴黴毒素B1 毒性比砒霜大68倍
    記者從公告中看到,由白雲區一家花生油廠生產的花生油竟然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B1。該種毒素被劃定為最毒的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食用後最嚴重的可引起肝癌、急性中毒或死亡。除澱粉製品和雞精雞粉、食用植物油等檢查出不合格產品外,其餘產品合格率均達100%。
  • 緊急提醒:這種東西毒性極強,可能你家也有……
    誰知飯後突然出現食物中毒現象,截至目前,共有7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中。1mg的黃麴黴素 就可以導致癌症發生 20mg的黃麴黴素 一次性攝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 砒霜的68倍
  •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這幾種食物中就有,別捨不得扔
    一類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 黃麴黴素最早是在1960年被發現的,它是黃麴黴以及寄生麴黴的次級代謝產物,最常見的黃麴黴毒素有B1、B2、G1、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 1993年,黃麴黴毒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堅果裡隱藏的致癌物質
    導讀:堅果,是很多女人愛吃的零食,尤其是在這幾年,營養健康大行其道,堅果以健康食品出現,其富含蛋白質,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其中還含有對大腦有益的omega-3脂肪酸(ALA、EPA和DHA),更是受眾多人的追捧和喜愛。
  • 黃麴黴素這種一類致癌物,毒性不一般!日常這幾類物品要小心
    其實所謂的鶴頂紅,就是現代醫學界所說的「砒霜」。很多反派角色在下毒時,都是使用了鶴頂紅。殊不知,到了如今有一種毒素的毒性遠遠超過了砒霜,甚至是其的68倍之多,它就是著名的「黃麴黴素」!根據臨床的研究來看,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達到了致癌量,其中和黃麴黴素最為相關的癌症種類就是「肝癌」!而20毫克的黃麴黴素一次性攝入,就能直接導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遠超過了氰化鉀和砒霜。
  • 正常人攝入20毫克就會死亡
    它比砒霜還要毒68倍,毒性為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致癌能力比「六六六」都要大1萬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它不易溶於水,卻極為耐熱,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更讓人感覺詭異的是,它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出藍紫色、綠色的螢光……  這不是科幻片裡新研製出的生化武器,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尤其是發黴變質食物中的劇毒物質
  •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
    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8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注意廚房是一個藏滿各種美食的地方,是很多吃貨們的天地。但廚房裡還很可能藏有毒性非常強的物質,那就是黃麴黴毒素,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這種成分,但了解得還不是很透徹。不要認為這種物質離我們很遠,其實它就藏在廚房當中的食物裡。到底什麼是黃麴黴毒素?
  • 專家解析「舌尖上的癌症」 胡蘿蔔素致癌?
    「吃什麼食物能致癌」,「什麼食物能防癌」,一直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近日,網絡上一張「舌尖上的癌症」圖譜迅速走紅,短短幾天內就被轉發上千次。不僅普通老百姓關心,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專業人士也紛紛轉發,更有多家媒體對此做出報導。
  • 黃麴黴毒素致癌,但真的沒有「解毒」方法嗎?醫生:有1物可幫忙
    首先我們要知道,黃麴黴毒素以及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它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致癌物,是氰化鉀的10倍,更是傳統毒藥砒霜的68倍,對我們的身體危害非常大。而且黃麴黴毒素還極其容易致癌,只需要一毫克就可以達到致癌的劑量。所有說世衛組織把它列入名單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家可能要說,既然黃麴黴毒素這麼可怕。
  • 黃麴黴素最愛出現在這種食物中,這樣做趕走細菌
    黃麴黴素最愛出現在這種食物中,夏天廚房最易出現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下毒的情節,一點點的砒霜或者丹頂紅就能把人毒死,而且無藥可救。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現實生活中,比砒霜還要厲害68倍的黃麴黴毒素。夏天是黃麴黴毒素離人們最近的時候,高溫、潮溼的環境中,食物變質後會滋生黃麴黴菌,黃麴黴菌會分泌一種毒性極高的毒素,黃麴黴毒素。這種毒素是砒霜的68倍,更可怕的是它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很難被消滅,和普通的黴菌不一樣的是,高溫殺不死黃麴黴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