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舌尖上的癌症」 胡蘿蔔素致癌?

2021-01-08 搜狐網

  「吃什麼食物能致癌」,「什麼食物能防癌」,一直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近日,網絡上一張「舌尖上的癌症」圖譜迅速走紅,短短幾天內就被轉發上千次。不僅普通老百姓關心,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專業人士也紛紛轉發,更有多家媒體對此做出報導。這張圖譜的全名是《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腫瘤風險的食物》,一共列舉了近20種食物和15種癌症的關係,分別用紅色、黃色和藍色顯示食物增加或降低某種癌症風險的可能性。圖譜上說得到底有沒有道理,哪些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提高警惕?《生命時報》記者拿著這張圖譜走訪了多位權威腫瘤專家。

  酒精:5張紅牌1張黃牌,已確證可增加口腔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絕經前乳腺癌、絕經後乳腺癌的風險,可能增加肝癌的風險。

  專家態度:有可能。為什麼酒精會導致如此之多的癌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郝純毅告訴記者,其實國外有研究發現,酒精就像致癌物的「催化劑」,它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能促使致癌物癌變,還能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此外,酒精的強刺激性很容易對人的消化系統造成創傷,讓身體出現慢性炎症反應。美國丹佛癌症檢測中心就曾提醒大家,每天喝3次酒會增加口腔癌的風險。而醫生在臨床中也發現,大量飲酒的人容易患上食道癌。

  黃麴黴素:1張紅牌,已確證增加肝癌的風險。

  專家態度:正確。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郝純毅解釋,黃麴黴素主要與人體中蛋白質和DNA結合,所以對每一個器官都有可能造成危害。由於毒素容易在肝臟內積累,因此對肝臟的毒害最大,只需要1毫克/千克的劑量,便可誘發肝癌。但在乾燥的環境中,黃麴黴菌不容易生長。所以他建議大家,平時存放糧油和其他食品必須保持低溫、通風、乾燥、避免陽光直射,儘可能不囤積食品,不吃剩菜剩飯、黴壞的食品。

  紅肉和加工肉:各1張紅牌,已確證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

  專家態度:正確。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副主任李明教授指出,一般紅肉指的是豬、牛、羊肉及內臟製品,這些食物富含蛋白質和脂類,所以會與結直腸癌掛上鉤。像火腿、臘肉、培根等加工肉,為了防腐和有賣相,添加了大量的亞硝酸鹽成分,這樣一來,也很容易誘發大腸癌。所以,他提醒大家應儘量少吃加工肉,紅肉每天的攝入量應在50克以下為好。

  β胡蘿蔔素:1張紅牌,已確證可增加肺癌風險。

  專家態度:反對。一直被看作健康營養素的β胡蘿蔔素在圖譜上也被亮了一盞紅燈,讓人頗感意外。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莫寶慶教授指出,這個結論來自於一次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看一下補充β胡蘿蔔素能不能降低消化道腫瘤的風險,結果意外發現,消化道腫瘤風險降低了,肺部腫瘤風險卻增加了。對此,有些專家卻提出了異議。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呼吸科(中醫肺病科)首席專家晁恩祥教授指出,有研究表明,不吃胡蘿蔔的人比大量食用胡蘿蔔的人,肺癌發病率要高7倍。這是因為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加倍分解為維生素A,保護黏膜細胞,防止其受到細菌傷害。

  含砷飲用水:1張紅牌,已確證可增加肺癌風險。

  專家態度:有可能。李明教授介紹,砷是一種無臭無味、毒性非常強的重金屬,氧化砷古時候常拿來做砒霜。砷的毒性眾所周知,但如果說到致癌,也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老百姓生活中接觸到的砷,主要來自於飲用水汙染。正常自來水經過處理,含砷量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屬於安全範圍,大家不必過分擔心。

  廣式鹹魚:1張黃牌,可能增加鼻咽癌風險。

  專家態度:正確。實驗表明,廣式鹹魚中的亞硝胺等化學物質是導致鼻咽癌的重要原因。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曉雷指出,鼻咽癌確實和廣式鹹魚有密切的關係。不僅如此,魚乾、臘腸、蝦醬、酸菜、泡菜等都會增加鼻咽癌發病的危險性,而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則可降低發病率。

  鹽、鹹食:1張黃牌,可能增加胃癌風險。

  專家態度:正確。鹽分攝取過多,會損壞胃黏膜,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高發。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季加孚教授指出,吃得太鹹的人不僅容易血壓升高,鹽中大量鈉離子更會對人體細胞造成破壞,為了修復受損部位,細胞會出現代償性增生,增加癌變風險。由於胃是食物進入人體後停留的第一個器官,所以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高鈣飲食:1張黃牌,可能增加前列腺癌風險。

  專家態度:不必擔心。雖然最新研究指出,與鈣攝入最低的人相比,鈣攝入最多的人晚期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幾乎增加了一倍。不過,李明教授認為,中國人鈣攝入量目前普遍不足,只要不是過度補鈣,暫時沒有太大的風險。

  水果:4張藍牌,可能降低口腔癌、食管癌、肺癌和胃癌風險。

  綠色蔬菜:3張藍牌,可能降低口腔癌、食管癌、胃癌風險。

  專家態度:正確。目前已證實,足量的蔬果纖維可預防結直腸癌,並減少乳腺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率。西紅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險;西蘭花、捲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消化系統癌症風險。美國癌症協會建議,6歲前兒童每天應攝取5份新鮮蔬果(1份蔬菜約為100克,水果約為150克),6—13歲之間兒童及女性每天要吃7份蔬果,13歲以上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果。

  葉酸食物:1張藍牌,可能降低胰腺癌風險。

  專家態度:有可能。莫寶慶指出,國外研究證明,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能降低胰腺癌風險,但服用葉酸補充劑卻沒有作用。因此,藉助葉酸防癌,最好通過日常食物補充,深綠色葉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花菜、西蘭花等)、豆類(如扁豆、蠶豆、豌豆等)、柑橘類水果、全穀類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葉酸。

  膳食纖維:1張藍牌,可能降低患結直腸癌風險。

  專家態度:正確。食物中缺乏膳食纖維是近年來癌症增加的重要原因。膳食纖維可以「清洗腸道」,促進腸蠕動,減少致癌物被吸收的可能。含膳食纖維最多的食物就是各種粗糧和蔬果。

相關焦點

  • 胡蘿蔔素竟然也會致癌?胡蘿蔔該怎麼吃
    原標題:胡蘿蔔素竟然也會致癌?胡蘿蔔該怎麼吃   胡蘿蔔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無論是在市場上還是在超市裡,總會有人購買胡蘿蔔,這些人都是被胡蘿蔔中所含的營養素所吸引,我們可以看出胡蘿蔔素是好東西。
  • 養生:過量補充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易患癌!
    原標題:過量補充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易患癌!  當「這十種食物可以防癌」、「最可能致癌的幾種食材」充斥著我們的朋友圈時,恐怕我們都很難輕易相信那些所謂的防癌和致癌的說法。然而,近日卻有媒體曝出,過量補充胡蘿蔔素和維他命E會增加患癌風險,這次似乎不再是空穴來風的傳聞,而是有科學依據的說法。
  •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致癌物質分為5類4級(圖)
    製圖:李姿閱  3月31日,《求證》欄目刊登了《網傳「致癌說」是否準確?》一文,請專家分析了各種致癌說法。那麼,致癌因素究竟有哪些?應該怎樣看待?如何有效預防癌症發生?記者繼續採訪了國內外有關專家,進行解疑釋惑。
  • 何謂「致癌基因」?致癌基因如何促使人體發生癌症?
    有的蛋白質會分派至細胞膜上接收細胞外的訊息;有的在細胞核內調控基因表現;有的在細胞內負責合成能量分子 ATP;有些蛋白質會分泌到細胞外傳送訊息至其他細胞;也有負責清除自由基、修復 DNA 破損及複製染色體等蛋白質。有些基因表現出來的蛋白質扮演著調節細胞生長速度的角色,精密控制細胞的新生以滿足生體所需,不能過多或太少,若這些基因出了差錯,細胞就有可能生長過剩了。
  • 1994年考研英語閱讀第四篇翻譯解析—本文介紹癌症治療發展狀況
    「我有極大的信心相信到這個十年期結束時我們將會詳盡地知曉癌細胞的生成原因,」一位癌症專家和微生物學家羅伯特·溫伯格說道。「但是,」他告誡說,「有些人認為一旦人們弄清了病因,治療方法很快就會跟上。例如法國細菌學家巴斯德,他發現了許多傳染病的成因,但治療方法卻在五六十年後才問世。」
  • 兒童癌症早期七大症狀 其中一個最易被忽視
    原標題:兒童癌症早期七大症狀 其中一個最易被忽視   現在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的癌症太多了,現在兒童癌症也是頻頻出現,兒童癌症多發於出生後5年內,專家提醒,一旦孩子出現以下症狀,須儘快到醫院檢查:   兒童癌症早期七大症狀   不明原因的發熱
  • 世衛組織稱吃火腿香腸可致癌 專家:不必恐慌
    北京時間昨天晚間,位於法國裡昂的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確認將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物,因有「充分證據」表明其可能導致結腸癌;紅肉類也有致癌可能。不過在一些專家看來,消費者完全沒必要因此而恐慌。  「有限證據」指牛羊肉或致癌  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專家分析了大約800份有關肉類飲食與癌症之間關聯的研究,從而編寫出這份報告。
  • 迄今最全癌症驅動基因全景圖:66種癌症中的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迄今最全癌症驅動基因全景圖:66種癌症中的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2020-09-04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舌尖上的謠言:食鹽中含劇毒成分?專家:沒毒 只是名字像!
    【編者按】喝茶會不會致癌?嚼不爛的紫菜是塑料做的?水果上的白霜是有害物質嗎?隔夜水喝了對身體有危害不?……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友情提醒」,但這類「健康小貼士」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江蘇城市頻道聯合我蘇網、荔枝新聞推出特別策劃《舌尖上的謠言》,針對廣為流傳的幾則和食品相關的傳言用科學實驗逐一進行破解。 大家都知道氰化鉀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我們購買食鹽時會發現,不少品牌的食鹽配料表中含有亞鐵氰化鉀成分。看到這樣的配料,有人擔心長時間食用會影響身體健康。那麼,這些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究竟是幹什麼的?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呢?
  • 辣椒到底是致癌還是抗癌?過量食用危害大
    原標題:辣椒到底是致癌還是抗癌?過量食用危害大   眾所周知,辣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也常用於輔食。辣椒的果實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進食慾,而且辣椒裡面的維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同時,吃辣椒還可以補充維生素e、維生素k、胡蘿蔔素等維生素。
  • 胡蘿蔔素知多少
    本文專家周定鵬,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博士研究生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美味的胡蘿蔔,無論怎麼做,胡蘿蔔都非常美味的。
  • 胡蘿蔔素知多少?
    2021-01-04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劉少偉教授 少偉教授話飲食本文專家
  • 魚腥草會致癌? 專家闢謠:魚腥草裡沒有馬兜鈴酸
    折耳根會致癌?別緊張 重慶多位專家告訴你真相  華龍網10月25日6時訊(記者 黃宇)折耳根又名魚腥草,不少重慶人都喜歡吃。近日,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在亞洲地區,肝癌與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有人指出,魚腥草就含有馬兜鈴酸,常吃可能致癌,這嚇壞了不少重慶人。事實真是如此嗎?
  • 它內含的葉綠素可以抑制致癌物質,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抗衰老
    茼蒿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富含胡蘿蔔素,能預防以癌症,動脈硬化為首的各種生活習慣病,其含量比菠菜更加豐富。維生素C作為抗氧化成分能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產生,能幫助身體消除疲勞,提高抗壓性,預防癌症,抗衰老,另外還具有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令皮膚保持年輕狀態的作用。茼蒿富含能調節體內礦物質濃度的鉀元素及鈣元素。
  • 查維茲遭下毒致癌?
    查維茲遭下毒致癌?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3.18 星期一     據中國日報報導,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15日報導,委內瑞拉代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14日宣布成立由「來自不同國家的重要科學家」組成的委員會,以調查查維茲的癌症是否因被下毒所致。
  • 染髮致癌?哈佛研究:染劑與大部分癌症無正相關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除外
    長期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究竟致不致癌? 前不久,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研究了12萬美國女護士長達36年的數據後,給出了一個答案[1]。 總的來說,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大多數癌症風險和癌症相關死亡之間沒有發現正相關關係。
  • 專家指出:這4種鹼性食物堅持每天吃,殺死癌細胞,80歲不得癌
    預防癌症可以從飲食方面入手,國際國內公認紅薯防癌排第一,那麼防癌食物有哪些呢? 專家指出:這4種鹼性食物堅持每天吃,殺死癌細胞,80歲不得癌 飲食不當可以致癌,但吃對食物也可以防癌。
  • 隔夜茶有毒,喝了還會致癌?專家給出了答案
    隔夜菜有毒會致癌;隔夜水不能喝;隔夜茶含有致癌物;……諸如此類的說法層出不窮。不少專家表示,食物隔夜營養成分確實會流失,像魚蝦等海鮮,還容易滋生細菌,但要說致癌,未免過於誇張了。出於對「隔夜」的忌諱,於是,有人說,隔夜茶不能喝,會致癌,是真的嗎?這還得從茶的保健作用說起。
  • 隔夜茶有毒,喝了還會致癌?專家給出了答案
    隔夜菜有毒會致癌; 隔夜水不能喝; 隔夜茶含有致癌物; …… 諸如此類的說法層出不窮。不少專家表示,食物隔夜營養成分確實會流失,像魚蝦等海鮮,還容易滋生細菌,但要說致癌,未免過於誇張了。
  • 致癌基因,世代相傳?如果有癌症家族史,該怎麼辦
    對於這些情況,很多人可能會有一些疑惑,比如癌症出現家族性,是因為遺傳嗎?如果家族中有人患癌症,其他人也會得嗎……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解答下,關於家族性癌症的一些疑惑。為什麼會出現家族性癌症?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世代相傳的致癌基因突變引起的,這常被稱為「遺傳性癌症」。家族性癌症會遺傳嗎?由相似的生活環境和習慣導致的家族性癌症,通常不會遺傳;而如果遺傳了致癌基因突變,則有可能會出現癌症遺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