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喝茶會不會致癌?嚼不爛的紫菜是塑料做的?水果上的白霜是有害物質嗎?隔夜水喝了對身體有危害不?……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友情提醒」,但這類「健康小貼士」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江蘇城市頻道聯合我蘇網、荔枝新聞推出特別策劃《舌尖上的謠言》,針對廣為流傳的幾則和食品相關的傳言用科學實驗逐一進行破解。
大家都知道氰化鉀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我們購買食鹽時會發現,不少品牌的食鹽配料表中含有亞鐵氰化鉀成分。看到這樣的配料,有人擔心長時間食用會影響身體健康。那麼,這些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究竟是幹什麼的?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呢?
帶著疑問記者找到了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該研究院食品室主任徐春祥告訴記者,氰化鉀是一種劇毒物質,如果攝入到人體以後,會迅速的和人體的各種酶結合,使酶失去活性,那麼人體的機能就會喪失。那麼,氰化鉀存在劇毒,是否也意味著亞鐵氰化鉀存在毒性呢?專家提醒消費者,不能望文生義,而是需要通過科學的檢測才能下結論。
高溫實驗:不同溫度下,食鹽中均未產生有毒氰化物
專家決定對含有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分為三種溫度進行檢測,分別為常溫下、400度的高溫下以及500度的高溫下。
專家首先對常溫下的食鹽進行了檢測,結果並未檢測出氰化物。隨即,專家又對400度高溫下的食鹽進行了檢測。經檢測,400度高溫下的食鹽也未產生氰化物。再加上100度,500度高溫下的食鹽又會如何呢?經過檢測,500度高溫下的食鹽也並未產生氰化物。
亞鐵氰化鉀有毒?專家:是合法的食鹽抗結劑
那麼,名稱較為相似的氰化鉀和亞鐵氰化鉀在性質上為何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呢?徐春祥告訴記者,亞鐵氰化鉀可通俗地理解為氰根和鐵離子。「已經事先結合了,那麼它的化學性質就改變了很多,因此亞鐵氰根基本是沒有毒的。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只要在劑量範圍內就是安全無毒的。」
那麼,食鹽中為何又要加入亞鐵氰化鉀這樣的物質呢?徐春祥表示:「食鹽如果不加亞鐵氰化鉀,細膩的鹽非常容易結塊,使用的時候就不太方便,因此要加入一些抗結劑,我們國家允許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來使用。」
專家表示,這次實驗主要是模擬了居民家中的一般烹調以及鹽焗類的菜品,結果顯示,不同溫度下的食鹽都是安全的。因此,大家完全不必擔心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存在毒性。
(來源:江蘇城市頻道 編輯/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