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謠言:食鹽中含劇毒成分?專家:沒毒 只是名字像!

2021-01-11 荔枝新聞

【編者按】喝茶會不會致癌?嚼不爛的紫菜是塑料做的?水果上的白霜是有害物質嗎?隔夜水喝了對身體有危害不?……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友情提醒」,但這類「健康小貼士」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江蘇城市頻道聯合我蘇網、荔枝新聞推出特別策劃《舌尖上的謠言》,針對廣為流傳的幾則和食品相關的傳言用科學實驗逐一進行破解。

大家都知道氰化鉀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我們購買食鹽時會發現,不少品牌的食鹽配料表中含有亞鐵氰化鉀成分。看到這樣的配料,有人擔心長時間食用會影響身體健康。那麼,這些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究竟是幹什麼的?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呢?

帶著疑問記者找到了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該研究院食品室主任徐春祥告訴記者,氰化鉀是一種劇毒物質,如果攝入到人體以後,會迅速的和人體的各種酶結合,使酶失去活性,那麼人體的機能就會喪失。那麼,氰化鉀存在劇毒,是否也意味著亞鐵氰化鉀存在毒性呢?專家提醒消費者,不能望文生義,而是需要通過科學的檢測才能下結論。

高溫實驗:不同溫度下,食鹽中均未產生有毒氰化物

專家決定對含有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分為三種溫度進行檢測,分別為常溫下、400度的高溫下以及500度的高溫下。

專家首先對常溫下的食鹽進行了檢測,結果並未檢測出氰化物。隨即,專家又對400度高溫下的食鹽進行了檢測。經檢測,400度高溫下的食鹽也未產生氰化物。再加上100度,500度高溫下的食鹽又會如何呢?經過檢測,500度高溫下的食鹽也並未產生氰化物。

亞鐵氰化鉀有毒?專家:是合法的食鹽抗結劑

那麼,名稱較為相似的氰化鉀和亞鐵氰化鉀在性質上為何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呢?徐春祥告訴記者,亞鐵氰化鉀可通俗地理解為氰根和鐵離子。「已經事先結合了,那麼它的化學性質就改變了很多,因此亞鐵氰根基本是沒有毒的。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只要在劑量範圍內就是安全無毒的。」

那麼,食鹽中為何又要加入亞鐵氰化鉀這樣的物質呢?徐春祥表示:「食鹽如果不加亞鐵氰化鉀,細膩的鹽非常容易結塊,使用的時候就不太方便,因此要加入一些抗結劑,我們國家允許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來使用。」

專家表示,這次實驗主要是模擬了居民家中的一般烹調以及鹽焗類的菜品,結果顯示,不同溫度下的食鹽都是安全的。因此,大家完全不必擔心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存在毒性。

(來源:江蘇城市頻道 編輯/方媛)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謠言: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試驗告訴你答案
    大家都知道氰化鉀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我們購買食鹽的時候會發現,配料表中卻含有亞鐵氰化鉀,有人認為,這個物質有毒不能食用。事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那麼,氰化鉀存在劇毒,是否也意味著亞鐵氰化鉀存在毒性呢?專家首先提醒消費者,不能望文生義,而是需要通過科學的檢測才能下結論。為此,專家決定對含有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分為三種溫度進行檢測,分別為常溫下、400度的高溫下以及500度的高溫下。專家首先按照國標的做法,做一條標準的曲線,用氰化物做標準溶液,不同濃度的氰化物做標準溶液作為參照,以比對樣品含量的多少。
  • 國內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有劇毒?謠言老梗了!
    圖源網絡 這兩天,作為每家每戶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之一的食鹽,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近日,一篇聲稱「食鹽中含有的亞鐵氰化鉀會使腎臟受到嚴重傷害」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傳。李洪無奈地表示,類似的謠言之前也有過,官方還專門闢過謠,「這次是老調重彈呀」。在李洪看來,謠言的背後,除了有不良人士的炒作,更有人們對某一事物在認知上進入了誤區,以訛傳訛。要想破除謠言,就應先了解亞鐵氰化鉀究竟是什麼東西。經常做飯的朋友們可能有印象,食鹽打開後,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受潮受溼就會結塊,因此需要亞鐵氰化鉀這樣的抗結劑。
  • 傳含亞鐵氰化鉀食鹽可致腎衰竭?鹽業專家闢謠
    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很多市民都給家裡換了不含亞鐵氰化鉀的新鹽,多數市民表示不知道家裡的鹽該不該吃,所以換新鹽更放心。29日,中鹽黑龍江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此作出回應,亞鐵氰化鉀為合法食品添加劑,是一種食鹽抗結劑,在國內外被廣泛使用。只要在標準內合法添加,不會影響人體健康,消費者不要聽信謠言。
  • 食鹽含「亞鐵氰化鉀」可放心食用 為正常添加劑
    食鹽含「亞鐵氰化鉀」安全羊城晚報記者 吳珊「食鹽裡怎麼有亞鐵氰化鉀,氰化鉀不是劇毒嗎?!」昨日,有市民報料稱,在購買的食鹽包裝上看到了「氰化鉀」成分,不免擔心食用安全。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無意中發現食鹽配料表裡除了鹽、碘外,還有亞鐵氰化鉀。她表示,自己不懂化學,但關於「氰化鉀」的常識還是了解的。「鹽裡怎麼會有這種劇毒成分?會不會有危害?」劉女士還從網上找了網帖給記者看,帖子裡提到「要警惕食鹽中的氰化物,不能買添加這種成分的食鹽,因為加熱後會產生氰化鉀」。
  • 微博大V說食鹽裡有「亞鐵氰化鉀」,高溫分解出劇毒?不可信
    6月8日上午,微博大V葉某某發了一則關於食鹽的微博。該條微博中稱,食鹽中普遍含有一種「抗凝結」的化學物質「亞鐵氰化鉀」,「高溫下發生分解,放出氮氣,生成氰化鉀和碳化鐵」。眾所周知「氰化鉀」是有劇毒的,該條微博也因此迅速傳播。截至6月8日下午4時,僅點讚就有了近18000個。該大V在微博中還呼籲大家「買鹽的時候小心些」,但跟著一句「外出吃飯呢」的設問,又讓網民緊張不已。
  • 食鹽中亞鐵氰化鉀有毒?可不麼 「毒性」跟鹽差不多
    文章控訴「含亞鐵氰化鉀的鹽對人體會帶來危害,這樣的鹽卻霸佔了整個市場」。這個明顯是聳人聽聞的謠言被媒體發文闢謠後,仍然在個別社交渠道上傳播。但是,估計大部分人還是會有一顆懷疑的心,這玩意真的沒毒嗎?吃了含有亞鐵氰化鉀的鹽真的沒事嗎?為此,健康界專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有毒?這『毒性』也就跟鹽差不多吧。」範志紅說。
  • 鐵打的謠言流水的讀者,「食鹽的亞鐵氰化鉀」又出來嚇人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松鼠雲無心(yunwuxin945),作者:雲無心。鐵打的謠言流水的讀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跳出來炒作一次:食鹽中添加了一種叫做「亞鐵氰化鉀」的物質。很多人一聽這名字就大驚失色:氰化物,太恐怖了!甚至許多人把這當作一種「陰謀」,要號召公眾去要求監管部門「禁止添加」。 「亞鐵氰化鉀」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為什麼要添加到食鹽中? 亞鐵氰化鉀俗稱黃血鹽。
  • 真相| 國產食鹽有劇毒?揭開被冤枉的「亞鐵氰化鉀」真實面目
    此前該文章已被證實為不實消息,「毒鹽」實為危言聳聽。那麼超市裡賣的鹽都是什麼鹽呢?12月17日,大河網記者走訪了多家超市,了解具體情況。  在鄭州丹尼斯超市某家分店,大河網記者看到這家超市的貨架上有4種不同品種的鹽在售賣,分別是精製湖鹽、雪晶大青鹽、精純加碘鹽和低鈉鹽,其中精純加碘鹽和精製湖鹽都含有亞鐵氰化鉀,價格相對偏低,另外兩種不含亞鐵氰化鉀的鹽價格相對偏高。
  • 世界上誰最毒?
    《笑傲江湖》中,配製三蟲三草劇毒藥也用到了斷腸草。斷腸草是經常出現在武俠小說中的劇毒草,現實中到底有沒有?且看下面的情節。2007年11月,福建省霞浦縣有位老農把一株看上去像是金銀花的草當作去風溼的草藥採回去燉肉吃,結果包括老農自己在內的所有食用的人,全都死於非命。經專家分析,老農吃的就是斷腸草!
  • 含亞鐵氰化鉀(抗結劑)的食鹽傷肝腎?你又上當了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絕大多數食鹽品種未添加「亞鐵氰化鉀」,國內市場也能買到純天然食鹽。除了井礦鹽等容易結塊的鹽添加了亞鐵氰化鉀,多數鹽品都未添加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包括湖鹽、冰晶鹽。當時專家也表示,作為國際通用的抗結劑,歐美也允許食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添加量嚴格控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 2018食品健康十大謠言
    其中一杯的大蒜髮黑、發黴,於是得出結論,地溝油中含有黃麴黴素,會使大蒜髮生黴變。真相:專家認為地溝油的檢測十分複雜,通過大蒜檢測黃麴黴毒素從而判斷是否為地溝油並不可靠。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解釋,地溝油使用化工手段進行深加工、精煉後,把裡面的所有脫純物質全都去掉了,因此地溝油不一定含黃麴黴素或者黃麴黴素超標。
  • 【闢謠】含亞鐵氰化鉀(抗結劑)的食鹽傷肝腎?你又上當了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絕大多數食鹽品種未添加「亞鐵氰化鉀」,國內市場也能買到純天然食鹽。除了井礦鹽等容易結塊的鹽添加了亞鐵氰化鉀,多數鹽品都未添加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包括湖鹽、冰晶鹽。當時專家也表示,作為國際通用的抗結劑,歐美也允許食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添加量嚴格控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 專家解析「舌尖上的癌症」 胡蘿蔔素致癌?
    近日,網絡上一張「舌尖上的癌症」圖譜迅速走紅,短短幾天內就被轉發上千次。不僅普通老百姓關心,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專業人士也紛紛轉發,更有多家媒體對此做出報導。這張圖譜的全名是《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腫瘤風險的食物》,一共列舉了近20種食物和15種癌症的關係,分別用紅色、黃色和藍色顯示食物增加或降低某種癌症風險的可能性。圖譜上說得到底有沒有道理,哪些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提高警惕?
  • 擊破危言聳聽健康「誤毒」 2012飲食謠言大盤點
    今天《健康周刊》為您搜集這一年中流行在微博等各個平臺上的「飲食謠言」,為曾經被「誤毒」的那些食物和飲食習慣平反。   謠言:「蝦與維生素C同食似砒霜!警惕食物相剋!」   解「毒」:   類似以上食物相剋的種種組合併非今年「謠言系新同學」,專家不厭其煩地闢謠,但其「炙手可熱」的程度並未在2012年有所衰減。
  • 蘑菇中有劇毒的白毒鵝膏菌!永嘉一家6口病情惡化
    昨天,記者將潘老伯家屬提供的蘑菇圖片交由中科院的相關專家鑑定,確認其所食用蘑菇中有劇毒的白毒鵝膏菌,該蘑菇可對肝、腎造成嚴重損傷。  今年入夏以來雨水較多,野生蘑菇大量生長。專家建議,無論野生蘑菇看起來多普通也不可食用,在誤服毒蘑菇後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馬上催吐並儘快就醫。
  • 食鹽的主要成分和化學式
    食鹽的主要成分和化學式 2019-04-28 16:34:24 來源:網絡資源 食鹽的主要成分和化學式食鹽,又稱餐桌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
  • 雨後西湖邊野蘑菇瘋長 有的含劇毒還是不吃為妙
    昨天,記者特意請教杭州植物園專家。專家說,西湖邊的野生蘑菇有300多種,有的可以吃,有的好入藥,有的含劇毒。不過,專家也說,西湖邊的野生蘑菇,絕大多數人是分不清有毒沒毒,市民還是看看,少碰為妙,更不要採回家吃。  西湖景區的野蘑菇多得數不清  寶石山上,雲芝最多。
  • 北京:搶購碘鹽沒必要 造購鹽謠言或追刑責(圖)
    多個部門表示,北京食鹽庫存充足,碘鹽無助防輻射,搶購沒必要。本報記者 秦斌 攝昨日,八裡橋地下通道內有人兜售食鹽。本報記者 周曉東 攝  搶購碘鹽沒必要    ● 衛生部:含碘食鹽不具備抗輻射功效    ● 工信部:食鹽生產和供應有充分保障  ● 北京市:庫存夠吃兩月,「謠鹽」可追責
  • 食鹽添加抗結塊劑會滅種?專家:歐美也添加 無害
    新華社發近日,一篇名為《食鹽裡面添加亞鐵氰化鉀!這是要滅種的節奏嗎?》的文章在網上流傳。網文稱國外網站才能購買到未添加抗結劑的進口鹽,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絕大多數食鹽品種未添加「亞鐵氰化鉀」,國內市場也能買到純天然食鹽。業內提醒讀者小心「被營銷」。專家表示,作為國際通用的抗結劑,歐美也允許食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添加量嚴格控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 國產食鹽添加亞鐵氰化鉀堪比砒霜?專家回答讓你吃驚
    近日,網上流傳一些質疑國產食鹽安全的文章。網傳文章提到,「國產食鹽裡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在生活中,烹飪食物的時候,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在10秒鐘內能使人喪失意志,幾分鐘內可以毒死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