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全癌症驅動基因全景圖:66種癌症中的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2020-12-04 澎湃新聞

迄今最全癌症驅動基因全景圖:66種癌症中的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2020-09-04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腫瘤治療48個

癌症是一大類疾病,其特徵在於基因組中的突變或其他改變導致細胞生長不受控制。腫瘤可出現數百至數千個突變,但只有少數幾個對其致瘤能力至關重要。這些關鍵突變影響癌症驅動基因的功能。尋找具有這種癌症驅動突變的基因是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標之一。

近日,西班牙巴塞隆納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 Nature Reviews Cancer 雜誌發表了題為: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cancer driver genes 的論文。

通過對來自66種癌症的28076個腫瘤樣本的基因組進行分析,鑑定了568個癌症驅動基因。這是迄今為止癌症驅動基因最完整全景圖。目前該研究數據已在 IntOGen 平臺更新。

點擊查看大圖

研究人員對來自66種癌症的28076個腫瘤樣本進行了廣泛的計算分析,並確定了568個癌症驅動基因。這些關鍵基因在調控細胞生長,細胞周期和DNA複製等方面起特定作用。

這些基因的突變賦予惡性細胞快速無休止繁殖,逃避免疫系統和其他防禦系統,擴散和侵襲其他組織,以及為其自身利益而改變環境的能力。

通過鑑定這568種癌症驅動基因,研究人員觀察到大多數基因具有高度特異性,並且其突變僅能觸發幾種腫瘤類型。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癌症驅動基因功能強大,TP53、PIK3CA、KMT2C、ARID1A、KMT2D、LRP1B、PTEN、RB1、FAT4、KRAS,這10個基因每個的突變都能導致20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其中最誇張的就是大名鼎鼎的 TP53 基因,其突變導致的癌症超過50種。

儘管自從首次發現癌症驅動基因以來,研究人員就認識到了它們具有不同程度的特異性,但是有了這個癌症驅動基因圖譜,就可以無偏見地解決這個問題。

之前的研究表明,癌症平均由四種關鍵的癌症驅動基因平均引起。有些腫瘤僅由一種基因突變導致,而有些腫瘤,例如結直腸癌和子宮腫瘤等,10多種基因突變均可導致。

此外,其他基因組改變,例如結構突變、基因拷貝數改變以及基因組非編碼區突變也有助於腫瘤發生。

在癌症基因組學開始之前,科學家們已經鑑定了幾十個癌症驅動基因,在此後的二三十年裡,科學家們陸續很如研究並表徵了這些基因的功能。

而相比之下,在對第一個腫瘤基因組進行測序以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百種癌症驅動基因。DNA測序技術的進步和生物信息學方法的發展,使得發現癌症驅動基因的速度越來越快。這也導致了癌症驅動基因的數量與人類已表徵的癌症驅動基因數量之間存在了巨大的知識鴻溝。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儘快全面解析這568個癌症驅動基因驅動腫瘤發生發展,縮小這些知識鴻溝,是短期內癌症基因組學研究的重大挑戰和努力方向。

該研究的領導者 Nuria Lopez-Bigas 表示:「癌症驅動基因彙編為臨床和基礎研究領域的癌症研究人員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知識,並且對臨床決策具有重要影響。如果我們知道腫瘤的致癌能力依賴於一種特定的蛋白質,那麼研究人員就能夠會採用經過批准的靶向療法,例如抗體或其他阻礙其功能的抑制劑來治療癌症。」

該項目的領導者——Nuria Lopez-Bigas

參考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8-020-0290-x

https://www.intogen.org/search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迄今最全致癌基因圖譜: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種癌症的28076個腫瘤樣本的基因組進行分析,鑑定了568個癌症驅動基因。尋找具有這種癌症驅動突變的基因是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標之一。  2020年8月,西班牙巴塞隆納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 Nature Reviews Cancer 雜誌發表了題為: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cancer driver genes 的論文。  通過對來自66種癌症的28076個腫瘤樣本的基因組進行分析,鑑定了568個癌症驅動基因。
  • 568個癌症驅動基因確定
    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報導,西班牙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評論·癌症》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28000個腫瘤的基因組進行分析後,一次鑑定出了568個癌症驅動基因,提供了迄今最完整癌症驅動基因彙編。癌症特徵是突變和細胞基因組內的其他改變會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
  • 科學家完成對66種癌症類型中2.8萬份腫瘤樣本的基因組分析...
    2020年8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Reviews Cancer上題為「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cancer driver gen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來自66種癌症類型的2.8萬份腫瘤樣本的基因組進行分析識別出了568
  • ...Nature重磅發布迄今最全面的癌症全基因組圖譜,涉及38種癌症類型
    據悉,該項目涉及來自37個國家/地區744個組織的1300名研究人員,對38種不同腫瘤類型中的2658份原發癌及其匹配的正常組織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整合分析。結合編碼和非編碼基因組元件分析,平均每個癌症基因組攜帶有4~5個驅動突變,然而大約5%的案例中沒有發現任何驅動突變,表明目前對於驅動突變的了解或者發現並不完全。此外,許多腫瘤的簇狀結構變異都出現在染色體上,這通常是腫瘤進化的早期事件。
  • 何謂「致癌基因」?致癌基因如何促使人體發生癌症?
    染色體是細胞內記錄遺傳訊息最主要的構造,人類細胞至少有 3 萬個基因的 DNA 編碼儲存其中,不同的基因各具特殊功能。當基因要發揮其功能時會依據這些 DNA 編碼,透過細胞內「轉錄」(transcription)及「轉譯」(translation)機制,合成該基因代表的蛋白質。新合成的蛋白質各有特定的胺基酸序列,因此大小、結構亦不相同,需擔負的任務也不一樣。
  • Nature重磅發布迄今最全面的癌症全基因組圖譜,涉及38種...
    據悉,該項目涉及來自37個國家/地區744個組織的1300名研究人員,對38種不同腫瘤類型中的2658份原發癌及其匹配的正常組織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整合分析。結合編碼和非編碼基因組元件分析,平均每個癌症基因組攜帶有4~5個驅動突變,然而大約5%的案例中沒有發現任何驅動突變,表明目前對於驅動突變的了解或者發現並不完全。此外,許多腫瘤的簇狀結構變異都出現在染色體上,這通常是腫瘤進化的早期事件。
  • 《自然》:23篇文章,1300多人參與,人類癌症全基因組解鎖!
    為了探索剩餘的99%基因組,國際癌症基因組協會/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ICGC/TCGA) 組織了全基因組泛癌分析(PCAWG)項目,對38個癌種,超2600例原發癌症和它們對應的正常組織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和綜合分析,以期為人類解鎖盛大的癌症全基因組「密碼」。全部內容發表於《自然》及其子刊。
  • 一些致癌基因狼狽為奸
    研究表明,在多種人類惡性腫瘤中,如惡性黑色素瘤、結直腸癌、肺癌、甲狀腺癌、肝癌及胰腺癌等均存在不同比例的BRAF基因突變,約66%惡性黑色素瘤和15%的結腸癌中BRAF基因存在體細胞錯義突變。大約80-90%的B-raf基因突變發生在exon15的1799核苷酸上,T突變為A,導致其編碼的穀氨酸由纈氨酸取代(V600E)。
  •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九)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發現
    第一種是結構上的:基因能被想像成具有物理的結構——DNA沿著染色體排成行。第二種是功能上的:如同孟德爾所設想的,基因是遺傳上的特性,可以從一代被傳到下一代。1970年至1980年,遺傳學家開始在以上兩個方面「看到」致癌基因。
  • 致癌基因,世代相傳?如果有癌症家族史,該怎麼辦
    家族性癌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某些情況下,可能是因為家族成員有相似的生活環境和習慣,比如家中有人吸菸,家族飲食中過多食用醃製食品等,可能導致多位家族成員患肺癌、胃癌;也可能是因為一些疾病因素,如家族中多人患有肥胖症;幽門螺桿菌、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等,也會導致一個家族中多人患癌症。
  • NEJM綜述告訴你,如何在癌症治療中應用基因組測序
    這些癌變細胞的異常特性,是由細胞生命周期中逐漸積累的突變造成的。 二代測序,又稱「高通量測序」,可以同時對患者的腫瘤組織樣本和正常組織樣本(通常是血液)進行測序,從而識別出腫瘤中的基因變異。基因測序在腫瘤醫學中的臨床實踐最初只針對大約300-600個已知的致癌基因,或只測序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通常佔整個基因組的大約1%,也稱為」全外顯子組測序「)。
  • 為什麼會產生癌症 驅動基因是決定主因
    原標題:為什麼會產生癌症 驅動基因是決定主因    為什麼會產生癌症?我們需要提到一個名詞:驅動基因,它可以說是決定癌症的最主要原因。如何找到驅動基因,找到後又該怎樣採取進一步的治療措施?如何提高治療效果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 科學家發現抑制致癌基因途徑 人類有望根治癌症
    長期以來,堪稱疾病之首的癌症一直困擾著人類。各國研究者們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根治癌症,可遺憾的是,這些療法基本上是藥物治療,實際上是治標不治本。如今,英美科學家經過對老鼠的實驗發現,人類有可能找到「關閉」引起致命的癌症基因的途徑。一旦這種抑制誘發癌症的基因的活性的藥物問世,那將給人類戰勝癌症帶來巨大的福音。
  • 揭秘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新研究揭示最常見的SF3B1基因突變如何導致癌症doi:10.1038/s41586-019-1646-9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確定了SF3B1(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 剪接因子3b亞基1)基因突變如何促進很多癌症形成,其中SF3B1
  • ...人類癌症研究的14項裡程碑式進展!|微生物群|抑制劑|基因組|...
    近幾十年來,人們對癌症的認識不斷深入,如有關腫瘤發展的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畸變、腫瘤全基因組測序等。這些發現推動了癌症新療法的發展,尤其是免疫療法,已成為與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並列的重要治療手段。希望這些突破性事件能激發人們對癌症研究的樂觀情緒,並積極開發新的方法來攻克癌症。
  • 基因甲基化是什麼意思?甲基化與癌症的關係解讀
    基因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最主要形式。DNA甲基化途徑是:DNA甲基轉移酶家族(Dnmts)催化一個甲基基團從s -腺苷蛋氨酸(SAM)轉移到胞嘧啶殘基的第五個碳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甲基化轉移酶 Dnmt3a和Dnmt3b是從頭合成的Dnmts,並將甲基轉移到裸露DNA上。
  • 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或有遺傳突變,基因檢測可幫助親人預防癌症
    遺傳因素在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中起著關鍵作用。識別種系易感性對治療決策、降低風險幹預、癌症篩查和受影響患者及其近親的種系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基因檢測可以發現遺傳的遺傳突變,並可以個性化癌症治療,提高生存率,在親人中控制癌症並突破精密醫學的界限。
  • 最新研究揭示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與癌症風險及臨床預後的關聯
    ,眾多研究人員將目光投向基因信息挖掘以深入了解遺傳因素在癌症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基因為中心的癌症研究表明,似乎只有5%~10%的癌症病例是可遺傳的,即癌症相關胚系(germline)遺傳變異。由於癌症驅動的胚系遺傳變異在基因組中分布較少,並且局限於少量的基因,很多相關研究都是關於已知的癌症驅動基因,包括腫瘤抑制基因、DNA修復、致癌信號通路以及細胞周期密切等。
  • 基因檢測技術,對治療癌症幫助有多大?
    癌症基因檢測,是由於醫學研究發現癌症是一類基因病,癌症的發生與基因改變有關係,因此被用於癌症的早期篩查、診斷以及輔助治療。運用基因技術測定某些特定的基因位點,讓腫瘤醫生能夠在一系列的藥物或治療方案中找到對特定患者最為有效的藥物或方案。
  • 腦癌細胞系全基因組測序完成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瓊森綜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1月29日的《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專刊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首次完成了腦癌細胞系全基因組測序,這也是截至目前對單個癌症細胞系所做的最為徹底的測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