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科學家完成對66種癌症類型中2.8萬份腫瘤樣本的基因組分析...

2020-11-30 生物谷

2020年8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Reviews Cancer上題為「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cancer driver gen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來自66種癌症類型的2.8萬份腫瘤樣本的基因組進行分析識別出了568個癌症驅動基因;相關研究結果或能更新當前整合癌症基因組平臺(IntOGen平臺)的數據,並有望幫助科學家們發現突變的癌症驅動基因。

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結果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癌症驅動基因圖譜,癌症是一類特殊的疾病,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因突變導致的失控的細胞生長以及細胞中基因組發生的其它突變,腫瘤可以展現出數百種乃至數千種基因突變,但僅有一部分突變對於腫瘤發生的能力至關重要,這些關鍵的突變會影響癌症驅動基因的功能,而尋找攜帶癌症驅動突變的基因就是當前癌症研究領域科學家們的主要目標。

圖片來源: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Biomedicine-IRB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來自66種癌症類型約2.8萬份腫瘤樣本進行大量的計算分析,最後識別出了568個癌症驅動基因,這些基因在調節細胞生長、細胞周期和DNA複製上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些基因發生突變(尤其是介導惡性細胞快速增殖和擴散的突變)後,癌細胞就能躲避宿主免疫系統和其它防禦系統,並能快速擴散併入侵其它組織,同時這些癌細胞還會修飾環境以利於自身發展。

研究者López-Bigas說道,揭示這些癌症驅動基因或能為臨床和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們提供一定的指示來幫助其後期進行決策的制定;比如,如果我們知道腫瘤發生的能力依賴於特定的蛋白,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批准的靶向性療法來治療癌症患者,比如使用抗體和其它抑制癌細胞增殖功能的抑制劑。隨著研究者發現568個癌症驅動基因,他們開始注意到,這些基因中的大部分都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而且其發生突變後會誘發一部分腫瘤發生;然而,這僅僅是一小部分,其大約佔到了研究者所識別出的癌症驅動基因不到2%的比例,但其功能卻較為廣泛,能夠誘發20多種癌症的發生。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癌症驅動基因在第一次被識別時就有著不同程度的特異性,但本文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了解更多細節信息;此前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癌症或許是由癌症驅動基因中平均四種關鍵的突變所誘發,而以較少突變為特徵的某些類型癌症僅會在這些基因中出現一個突變,而其它典型的癌症卻會表現出多種突變,比如結直腸癌和子宮腫瘤等,其所表現的突變數量甚至高達10個。而諸如結構突變、基因拷貝數變化及影響基因組中非編碼區域的突變等其它基因組改變也會誘發腫瘤的產生。

基因中出人意料的突變模式不同於預期,其組成了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經歷正向選擇的信號,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正向選擇的信號識別出了突變的驅動基因,為了對這些信號進行計算,研究人員就需要對所有基因在中性狀態下積累的突變進行準確地建模,這樣就能非常容易地發現任何偏離預期模式的基因。而尋找正想選擇信號或許就有望幫助尋找突變的驅動基因,比如基因中異常高數量的突變或突變沿著基因序列的意外分布等。

最後,研究者表示,在這篇綜述文章中,他們更新開放平臺IntOGen的數據,其中包括計算所有突變驅動基因的信號值;IntOGen平臺或能為系統更新提供理想的基礎設施,因為後期將會有更多的腫瘤測序數據會被發布到公共資料庫中。(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568 genes identified with the potential to trigger cancer

【2】Martínez-Jiménez, F., Muiños, F., Sentís, I. et al. 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cancer driver genes. Nat Rev Cancer (2020). doi:10.1038/s41568-020-0290-x

相關焦點

  • ...Nature重磅發布迄今最全面的癌症全基因組圖譜,涉及38種癌症類型
    據悉,該項目涉及來自37個國家/地區744個組織的1300名研究人員,對38種不同腫瘤類型中的2658份原發癌及其匹配的正常組織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整合分析。該大型研究揭示了大規模結構突變在癌症中所發揮的廣泛作用,在基因調控區域發現了此前未知的癌症相關突變,並推斷了多種癌症類型的腫瘤進化,闡明了體細胞突變與轉錄組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研究了生殖系遺傳變異在調節突變過程中的作用。從獲取樣本、保護患者隱私、獲取測序數據、分析測序數據等方面來看,該研究的工作量極為龐大。
  • 美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完成
    在美國大型癌症基因組計劃告一段落後,卵巢癌是還將進行集中測序的若干腫瘤類型之一。作為在2006年開始的一個斥資1億美元的試點項目,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如今是國際癌症基因組聯盟中最大的組成部分,該聯盟由來自16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已經發現了近1000萬個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   現在的問題是下一步該怎麼做。一些研究人員希望能夠繼續專注於測序;其他人則希望擴充他們的工作,從而探索已經被查明的基因突變如何對癌症的形成與發展產生影響。
  • 迄今最全癌症驅動基因全景圖:66種癌症中的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迄今最全癌症驅動基因全景圖:66種癌症中的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2020-09-04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ture重磅發布迄今最全面的癌症全基因組圖譜,涉及38種...
    據悉,該項目涉及來自37個國家/地區744個組織的1300名研究人員,對38種不同腫瘤類型中的2658份原發癌及其匹配的正常組織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整合分析。該大型研究揭示了大規模結構突變在癌症中所發揮的廣泛作用,在基因調控區域發現了此前未知的癌症相關突變,並推斷了多種癌症類型的腫瘤進化,闡明了體細胞突變與轉錄組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研究了生殖系遺傳變異在調節突變過程中的作用。從獲取樣本、保護患者隱私、獲取測序數據、分析測序數據等方面來看,該研究的工作量極為龐大。
  • 萬名中國癌症患者的血漿游離DNA檢測揭示中國癌症患者特異基因組特徵
    包括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和MSK-IMPACT臨床測序隊列(MSKCC)在內的多個國際聯盟已經對多種腫瘤類型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 基於血漿游離DNA(cfDNA)分析為腫瘤基因組提供了另一條途徑,克服了腫瘤內異質性的問題。腫瘤來源的cfDNA可在多種癌症類型中檢測到。然而,與基於組織的基因組圖譜相比,從cfDNA中獲得的基因組信息所獲得的廣泛見解帶來了額外的複雜性。
  • Nat Genet:揭示19種癌症類型中腫瘤缺氧的常見標誌物
    2019年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並不像健康組織,腫瘤組織會在低氧環境中不斷發展,通常會獲得對療法耐受的能力並擴散到機體其它位點,儘管成為了誘發療法耐受性和癌症轉移的已知原因,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缺氧(低氧)如何對腫瘤細胞產生影響的,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首次對人類腫瘤
  • Nature:12個腫瘤類型的基因組「景觀」
    12個腫瘤類型的點突變和小「得失位」所做的數據分析。他們的發現包括127個顯著突變的基因,它們來自與癌症有已經確定的聯繫和新發現聯繫的細胞過程。他們還發現,腫瘤形成所需的驅動突變的數量是相對較小的。進一步的分析還識別出了對存活有顯著影響的基因以及腫瘤發生過程中的突變事件的可能時間順序。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檢測12種主要的癌症類型,鑑別出了127個似乎驅動了機體眾多腫瘤發生與發展的多次突變基因。
  • 液體活檢丨超萬例中國泛癌種患者ctDNA檢測分析,41.2%患者可受益於...
    TCGA項目和MSK-IMPACT隊列已經對多種癌症類型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然而這些數據主要集中在白人患者中,缺乏來自亞洲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分別佔總體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50%和70%。儘管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仍缺乏中國癌症患者的全面基因組信息,尤其是中國的泛癌種ctDNA檢測分析數據,因此,明確中國泛癌種患者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改善治療方案和生存率。
  • 最新研究揭示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與癌症風險及臨床預後的關聯
    通過對代表22種常見癌症類型的癌症患者和非癌個體的胚系基因組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確定了7種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cancer-associated germline genomic patterns,CGGP),揭示了可能與癌症風險、腫瘤發生和臨床結果相關的基因序列
  • 個性化癌症治療:綜合的基因組分析方法及其在臨床的應用
    我們用冷凍的正常樣本和腫瘤樣本進行全外顯子基因組測序(WES, 譯者註:測所有表達基因的序列)和基於基因晶片的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SNPProfiling), 並進一步做了RNA測序,來分析識別腫瘤的突變,拷貝數變化(CNV),基因表達(Gene Expression)的變化,基因融合,以及胚系變異(Germline Mutation)等數據。
  • 科學家完成首個大規模蛋白質基因組分析
    雖然基因組是蛋白質的藍圖,但這些蛋白質才是人體每個活細胞的主力。為了理解基因組,人們需要對蛋白質組有充分的理解,包括其翻譯後修飾(PTM)。雖然單細胞RNA已被廣泛應用於癌症研究,但在單細胞水平上,深層蛋白質組分析尚不可行。
  • Cell:科學家提出腫瘤細胞「幹細胞指數」概念 未來有望開發出...
    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算法對來自33種不同類型腫瘤的1.2萬份樣本的基因組數據進行分析,闡明了癌症進展的分子機制。,旨在利用當前大量的分子生物學數據來幫助科學家們深入研究;然而當前研究人員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管理、解釋並且分析不同類別的數據,這就需要研究人員將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數據進行有效整合。
  • Nature:重磅!科學家在人類癌症基因組非編碼區域中鑑別出關鍵的...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人類癌症基因組中的大量非編碼區域(也被稱之為人類癌症DNA的「暗物質」)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致癌突變;這種突變或能作為一種新型潛在的治療靶點,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多種類型癌症的新型療法,包括腦癌、肝癌和血液癌症等。
  • 晚期癌症的基因組藍圖特徵!
    儘管近些年來科學家們在癌症療法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癌症轉移、療法耐受性等依然是引發全球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這篇綜述文章中,研究人員繪製出了晚期癌症和治療後腫瘤的全面分子圖譜,同時還將全基因組和轉錄組分析與癌症患者的臨床預後進行了結合分析。
  • 科學家完成首個大規模蛋白質基因組分析 兒童腦瘤有治了
    「是這個因素導致男孩罹患癌症嗎?感覺像是如此……但我們也不敢確定。」也許當時困擾兒科腫瘤醫生Michael Walsh的這類問題,快要有答案了。一項空前規模的「蛋白質基因組學」研究,分析了兒科腦瘤涉及的蛋白質、基因和RNA轉錄,以便對這類腫瘤有更全面的了解。這一結果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識別不同類型的腫瘤和治療方法。11月26日,相關論文刊登於《細胞》。
  • 前沿最熱點:人工智慧+微生物組,真能預測死亡和癌症?
    關於該研究,《熱心腸日報》也做過相關報導: Nature:分析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或能診斷癌症 Nature [IF:43.07] 分析33種癌症的全基因組和全轉錄組數據(1萬患者,1.8
  • 華人學者Nature重磅!兒童癌症大不同 與成人突變重合率不到一半
    今日,知名學術刊物《自然》背靠背在線刊發了兩篇重磅論文,報導了在兒童中進行的首次泛癌症基因組分析。這些分析對於了解兒童與成人的癌症區別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並有望為兒童帶來更為精準的療法。我們很高興看到St.Jude兒童研究醫院的JinghuiZhang教授主導了其中的一項研究。
  • 癌症類型與性別有關—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Steve Gschmeissner 對近2000個腫瘤和28種癌症進行的基因組分析顯示,一個人的性別能影響其發展出的致癌突變類型。 該研究從生物學角度展示了男性和女性在致癌突變方面的巨大差異——不只是潛伏在腫瘤中的突變數量,突變類型也不相同。
  • ...重磅!科學家在人類癌症基因組非編碼區域中鑑別出關鍵的致癌突變
    2019年10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人類癌症基因組中的大量非編碼區域(也被稱之為人類癌症DNA的「暗物質」)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致癌突變;這種突變或能作為一種新型潛在的治療靶點,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多種類型癌症的新型療法,包括腦癌、肝癌和血液癌症等
  • Genome Biol:迄今為止最全面的RNA修飾蛋白進化分析揭示癌症和不育...
    2020年5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Genome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隆納基因組調控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13000份腫瘤樣本進行了一項迄今為止最全面的RNA修飾進化分析後發現,兩種此前被忽略的基因或許能作為癌症療法的新型靶點,此外研究者還識別出了用於治療男性不育症的新型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