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它最愛「藏」在這5種食物中,別捨不得扔

2020-12-06 NANA談健康

現在正是一年中最悶熱潮溼的時候,而在這種環境下黃麴黴素的「生命力」表現得最旺盛,簡直是無處不在,可能寄生於你家的廚房、抽屜、廁所……

總之,人類見了都要瑟瑟發抖,畢竟它的毒性實在是太強了!

黃麴黴素致癌性有多強?

人們之所以對黃麴黴素如此忌憚,是因為它可是一級致癌物。根據河南省腫瘤醫院高啟龍醫生介紹,早在1993年的時候,黃麴黴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Ⅰ類致癌物

至於黃麴黴素的毒性嘛,它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致癌性是二甲基亞硝胺的70倍

說直白一點,如果一次性吃下大量的黃麴黴素,人會出現發熱、嘔吐、黃疸、腹水以及下肢浮腫等症狀。

由於它的毒性,導致肝臟的代謝功能會出現嚴重問題,如果劑量太大,會導致肝功能衰竭,人直接上西天。而如果是低劑量長期攝入,人體的肝腎功能被嚴重耗損,患癌的風險幾乎是百分百。

除了肝癌之外,它還會誘發胃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以及小腸腫瘤等癌症。

黃麴黴素喜歡「藏」在這5個地方

26℃~28℃的氣溫,最適宜黃麴黴菌的滋生繁殖。如果溫度達到了33左右,溼度達到90%左右,黃麴黴菌便會大量的分泌黃麴黴素。

所以說,夏天潮溼悶熱的環境,正是黃麴黴菌繁殖的好季節。通常,它最喜歡寄生在這幾類食物上。

1.堅果類食物

比如花生,花生中富含油脂,黃麴黴素又易溶於油脂,一旦環境適宜,花生發生黴變,黃麴黴素便會產生。

此外,核桃、瓜子、開心果、榛子、松仁等堅果,都非常容易遭受黃麴黴菌的汙染。這類食物一旦出現黴變,絕對不能食用

2.糧食穀物

小麥、大麥、玉米、大米、高粱、黃豆以及其他豆類,也適合黃麴黴菌的繁殖。

比如玉米還未收穫的時候,正值潮溼悶熱的夏季,一些玉米裸露在表皮外,導致其發芽黴變的,就是黃麴黴素。另外糧食收穫後,如果沒有經過曬乾就儲藏,也極易發生黴變

3.自製發酵類食品

很多家庭喜歡自行醃製醬料,比如豆腐乳、黃醬等等。但如果處理不當,容易滋生黃麴黴菌。

4.奶製品

黃麴黴素首先會出現在糧食中,如果黴變的糧食成了飼料,被牛吃下去後,一部分毒素會儲存在動物體內,而另外的毒素則會轉化到乳汁或尿液中,一般轉化率為3.45%到11.39%

5.食用油

和牛奶是由黴變糧食導致的因素一樣,如果使用黴變的花生或黃豆榨油,那麼黃麴黴素就會出現在這些油料中。

有人可能會問,榨油過程中的溫度很高啊,黃麴黴菌不會被殺死嗎?你太小看它了,黃麴黴素的穩定性超好,需要260度以上的高溫,才能徹底把它分解

日常生活中,根本產生不了這麼高的溫度,除非是煉鋼廠。

6.調味品

幹辣椒、幹茴香、八角等這類調味品,一旦產生黴變,也會出現黃麴黴素。

如何減少黃麴黴素的產生

糧食的儲存首先要曬乾,其次要儲放在乾燥通風的場所,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黴變。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購買糧油製品,一定要選購正規廠家的商品,包裝如果出現破損就不能要,而且要避免在家過多儲存糧油,以防黴變。奶製品以及其他食物的購買,也要儘量選擇到正規的場所。

對於花生玉米等食物,煮之前要淘洗乾淨。由於黃麴黴素在鹼性環境下會溶於水,所以淘洗的時候可以放一些小蘇打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食物還是購買的零食,一旦有發黴的現象,絕對不可以再食用了。

仔細看、仔細聞、不過多的儲存食物,能夠有效防止食物的黴變,進而也就能杜絕黃麴黴素的侵害了。

互動:黃麴黴素還可能藏在哪些物品上?

參考資料[1]《這種癌物,開水都煮不死!最容易藏在6種食物中…》.環球網.2017年8月31日[2]《黃麴黴素毒性是砒霜68倍!》.健康時報網.2018年3月30日[3]《太可怕了!這種致癌物質可能你家廚房就有》.新華網.2018年11月7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這幾種食物中就有,別捨不得扔
    聽說吃發黴的食物會致癌…… 雖然平時在飲食上很注意,但或多或少會有「失誤」的時候。比如像小B說的,有些堅果看似正常,但內部已經黴菌叢生,一不小心就會吃進嘴裡。其實發黴食物確實是不能吃的,它其中含有黃麴黴素,它是一種致癌物。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比氰化鉀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黃麴黴毒素,曾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 黃麴黴素易誘發肝癌,它會藏在哪些食物裡?稍不留神就引起中毒
    想要預防肝癌,就要嚴防黃麴黴素,那麼,黃麴黴素會藏在哪些食物、哪些地方呢?怎麼做或能預防黃麴黴素,遠離肝癌?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黃麴黴素容易藏在黴變食物中,比如花生、瓜子等堅果,玉米面、大豆等糧食,以及花生油等食用油中。
  • 黃麴黴素「一級致癌物」!提醒:「5處」,易是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家中黃麴黴素5大藏身之處1.長期不清理的冰箱中冰箱可以說是現在家庭的必備品。而長期儲存食物不清理,冰箱便會成為黃麴黴素的藏身處。冰箱具有一定的冷藏保鮮功能,一些吃不完的飯菜、魚肉、海鮮、蔬菜、瓜果、調味品等,人們都愛放在冰箱中保鮮。如不定期清理,便會滋生細菌,其中黃麴黴素這種致癌物就會隱藏其中。所以建議大家最好每周清理一次冰箱,以免滋生黃麴黴素及一些細菌,給健康帶來不利。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我們生活中有一種隱藏的致命毒藥,那就是黃麴黴素。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 黃麴黴毒素不是「好東西」?它主要藏在4種食物中,別亂吃
    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致癌物包括黃麴黴素、亞硝酸、尼古丁等等。而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能夠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導致全身性傷害。如果機體長期攝入含有黃麴黴毒素的物質,可增加人體患癌症的機率,比如說:肝癌、腎癌、骨癌、直腸癌、卵巢癌等。其中,黃麴黴毒素B1是目前所致的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
  • 藏在廚房中的致癌物:黃麴黴素!
    一、黃麴黴素的介紹黃麴黴是黃麴黴菌群中的一種,通常呈現出肉眼可見的黃色或黃綠色,最適宜在30攝氏度到38攝氏度、pH值為5.5的環境下生存,易長於土壤、有機物、糧谷中。黃麴黴毒素B1對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尤其是肝臟組織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性,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毫克黃麴黴素就能誘發癌症,20毫克則會導致人死亡。
  • 發黴食物:黃麴黴素致癌溫床(組圖)
    它比砒霜還要毒68倍,毒性為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致癌能力比「六六六」都要大1萬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它不易溶於水,卻極為耐熱,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更讓人感覺詭異的是,它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出藍紫色、綠色的螢光……  這不是科幻片裡新研製出的生化武器
  •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 這種致癌物家裡處處有
    我們生活中有一種毒性非常強的物質,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它就是黃麴黴素。那麼黃麴黴素都藏在哪些食物中呢?我們可以怎樣去除食物中的黃麴黴素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通常都藏在發黴的食物中,尤其是澱粉含量多的食物,例如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類等。因為澱粉會在高溫和潮溼的作用下發生黴變滋生出黃麴黴菌,所以一旦發現這些食物有味道,就不要吃了,因為裡面很可能已經含有黃麴黴菌了,吃了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
  • 提醒:隱藏在冰箱裡的4種「黃麴黴素」,最易致癌,你別捨不得扔
    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含亞硝酸鹽多的食物,比如醃製食品,鹹菜,臘肉,變質的果蔬等。多餘的亞硝酸鹽就會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亞硝胺,這就是致癌物質了,會導致患上胃癌等消化疾病。大家都知道公認的黃麴黴素,它就是發黴的毒素,我們能看到你層黑黑的顏色,長毛的那種食物,就是黃麴黴素。
  • 黃麴黴素是一級致癌物,容易藏在哪些地方?為了健康,請儘早避開
    它已經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毒性很強,比我們熟悉的砒霜毒性要高出60多倍,可以想像毒性有多高,即便只是少量接觸,就能給身體帶來損傷,尤其是對肝臟的損傷較大。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也負責解毒,凡是進嘴的食物,都需要通過肝臟檢驗,若攝入過多的黃麴黴素,就可能引發肝癌,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 黃麴黴素是肝癌的誘因之一!不想得癌的,3種食物一點都不要碰
    黃麴黴素是一種真菌,在水、土壤等環境中都存在,如果天氣潮溼、食品儲存過久或不當導致發黴變質,黃麴黴素就會大量滋生而汙染食物。黃麴黴素經常能在玉米、花生、棉花籽以及某些乾果中被檢測到,其中特別是以花生和玉米汙染最為嚴重;此外家庭內自製的發酵食品、植物油等也能被檢測出黃麴黴素,一些高溫高溼地區的糧油和自製品中的檢出率更高。
  • 黃麴黴素是致癌的一大「禍首」,它善於隱藏在4種食物裡,別大意
    提起黃麴黴素,很多的人可能都會感到非常的恐慌,因為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是致癌的一大禍首。其實這種毒素非常善於隱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裡,可能就有很多的黃麴黴素,希望你一定要擦亮眼睛。黃麴黴素是致癌的一大「禍首」,它善於隱藏在4種食物裡,別大意發黴的糧食我們的食物在放置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容易出現發黴的情況,而發黴的糧食正是黃麴黴毒素的「活躍地」。
  •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
  • 毒性是砒霜68倍,1毫克足以致癌,潛伏身邊的黃麴黴素有多毒?
    很多人以為不抽菸、少喝酒就能杜絕癌症,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種超級致癌物時刻潛伏在我們身邊,它就是黃麴黴素。今天我們來聊聊黃麴黴素,這個毒性是砒霜68倍的致癌物。很多人對黃麴黴素並不陌生,但沒幾個人敢說自己了解它。1、你真的了解黃麴黴素嗎?1993年,黃麴黴素被世衛組織劃定為一類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致癌物中名列第一。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有些人覺得食物發黴了,只要切掉發黴的部分就行了,沒必要全扔了。殊不知,病從口入!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上饒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繆麗華告訴記者,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致癌物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東西中?如何防止黃麴黴素中毒?
    肝病重在預防,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避開接觸一些傷肝的物質。有幾種常見的傷肝物質,不僅傷肝,還會致癌,並且這幾種東西,家家戶戶的廚房中可能都有,要儘早處理。廚房中常見的傷肝致癌物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幾十倍,並且生命力很強,用一百度的高溫連續進行二十個小時的滅菌,都不一定能把它殺死。到了潮溼的環境中,它會變得十分猖狂。現在正值雨季,特別是南方,比較潮溼,正是黃麴黴素大肆橫行的季節。
  • 提醒: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這幾種廚房內的東西,更容易滋生
    沒錯,慢性肝病和飲酒都是促發肝癌的原因之一,長期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在肝臟反覆損傷和修復的過程中,肝細胞就有可能會發生癌變,特別是長期患有慢性B肝的患者,後期癌變率也會更高。不過,除了這兩種常見的原因之外,還有一種「毒素」也是誘發肝癌的原因,早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將其列入了一級致癌物中,它的名字就是「黃麴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