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素易誘發肝癌,它會藏在哪些食物裡?稍不留神就引起中毒

2020-12-03 肝病科郭朋

黃麴黴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尤其會增加肝癌風險,而我國又是肝病大國,全世界的肝癌患者,基本有一半都在我國!所以,如何預防肝癌,我們要早點了解,並落實到行動中。

想要預防肝癌,就要嚴防黃麴黴素,那麼,黃麴黴素會藏在哪些食物、哪些地方呢?怎麼做或能預防黃麴黴素,遠離肝癌?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

黃麴黴素容易藏在黴變食物中,比如花生、瓜子等堅果,玉米面、大豆等糧食,以及花生油等食用油中。

還有些醃製類或者發酵的食物,很容易因為處理不當,受到真菌或細菌的侵襲,進而會產生黃麴黴素。

除了食物,黃麴黴素還會藏匿於切菜板、木質筷子中,甚至回潮的牆上,它在潮溼的環境中非常容易生長。

如果一次性誤食過多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短時間內可能會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影響到生命安全,就算攝入不多,長期少量的攝入,也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影響,會增加肝癌風險,不容小覷。

想要預防黃麴黴素,遠離肝癌,以下幾件事希望大家要堅持做到位:

黴變的食物最好別吃,特別提醒很多老年朋友,不要覺得食物發黴扔了怪可惜的,還是吃到肚子裡最保險,殊不知反而容易帶來隱患,就算只是有黴味,或只黴了一點,也最好別吃了,黴菌很可能已經滲透到整體了,就算高溫加熱,也難以去除。

切菜板和木質筷子一定要定期的更換和消毒,有的家庭使用了好幾年都不好更換,殊不知隱患有多大,平時使用完菜板也要及時清洗,並放在通風處,防止潮溼,黃麴黴素就難以藏身了。

買食用油時,一定要去正規的大型超市,不要覺得便宜,隨便在小作坊購買,之所以價格便宜,可能是用了黴變或劣質的原料,比如發黴的花生或大豆,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吃大虧。

平時還可以經常吃點含有葉綠色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有研究表明,天然葉綠素能大幅度減少黃麴黴素的吸收率,從而降低它對肝臟的損傷。

還有像胡蘿蔔、大蒜、蘋果、葡萄、蒲公英、金銀花等食物,平時都可以經常吃點,有利於增強免疫系統,養肝護肝。

做好這些事,或能遠離黃麴黴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肝癌,除此之外,定期檢查肝功能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尤其是轉氨酶、膽紅素、蛋白質和甲胎蛋白這幾項指標,都是衡量肝功能好壞的重要標準,如果肝臟裡出現癌細胞,也能更早的發現,治療的難度會減小。

綜上所述,黃麴黴素對肝臟的損傷是非常大的,做好以上幾件事,或能有效預防肝臟受到損傷,肝癌會離你遠遠的,但如果不當回事,經常吃黴變的食物、熬夜、生氣,你的肝可能會越來越差。

相關焦點

  • 3種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誘發肝病「元兇」,一定留意
    黃麴黴素主要在黃麴黴菌中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在90年代將其劃為一類致癌物。特備是對於肝臟,輕微的黃麴黴素都會導致肝臟癌變。"黃麴黴素"在食物中極易存在,所以,我們平時對吃的東西要特別注意。
  • 發黴食物:黃麴黴素致癌溫床(組圖)
    ●南方日報記者 李秀婷  ●黃麴黴素擁有強大的致癌力,只需要一毫克/千克的劑量便可誘發肝癌等全  身各種臟器癌症  ●一毫克/千克黃麴黴素含量,相當於一噸糧食中只有一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  ●發黴的花生、玉米一定要丟棄,不能再吃,也不能餵給家禽家畜,因為黃曲  黴素還會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遠離黃麴黴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源頭上減少黃麴黴素的產生
  • 一家9口聚餐7人死亡,是黃麴黴素中毒?我們日常飲食哪些要小心?
    文章表示,黃麴黴素攝入量越多,死亡率越高。玉米中黃麴黴素允許量為20μg/kg,超過會引起肝癌,進而造成急性中毒致死。那麼,黃麴黴素中毒的症狀、危害和毒性是怎樣的?臨床上有沒有死於黃麴黴素的病例?快報記者向三位浙江感染病科專家和醫生求證。
  • 藏在廚房中的致癌物:黃麴黴素!
    黃麴黴毒素B1對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尤其是肝臟組織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變性,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毫克黃麴黴素就能誘發癌症,20毫克則會導致人死亡。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它最愛「藏」在這5種食物中,別捨不得扔
    除了肝癌之外,它還會誘發胃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以及小腸腫瘤等癌症。黃麴黴素喜歡「藏」在這5個地方26℃~28℃的氣溫,最適宜黃麴黴菌的滋生繁殖。如果溫度達到了33℃左右,溼度達到90%左右,黃麴黴菌便會大量的分泌黃麴黴素。所以說,夏天潮溼悶熱的環境,正是黃麴黴菌繁殖的好季節。通常,它最喜歡寄生在這幾類食物上。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研究表明,在肝癌病人中,與黃麴黴素接觸較高的人群遠遠高於正常飲食的人群;黃麴黴毒素也可損傷腎臟,還會降低免疫能力。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最容易藏有黃麴黴毒素,如玉米、花生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特別是花生最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如果一包花生裡有一顆花生黴變,最好將整包花生都扔掉,因為黃麴黴菌是以孢子形式傳播的,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酸湯子」中毒事件引關注 背鍋的黃麴黴素到底是啥
    起初,致死原因曾被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但該結果被多位專家質疑。  事情真相大白,但險些「背鍋」的黃麴黴素,最近依舊在網上引發了恐慌情緒,一些與此相關的謠言被不斷轉發。朋友圈裡,類似普洱茶含黃麴黴素、大米發黃是因為長了黃麴黴等「陳年老謠」又開始興風作浪。  那麼,黃麴黴、黃麴黴素是什麼?它們的危害有多大?它們會汙染哪些食物?不小心誤食該怎麼辦?
  •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 這種致癌物家裡處處有
    我們生活中有一種毒性非常強的物質,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它就是黃麴黴素。那麼黃麴黴素都藏在哪些食物中呢?我們可以怎樣去除食物中的黃麴黴素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通常都藏在發黴的食物中,尤其是澱粉含量多的食物,例如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類等。因為澱粉會在高溫和潮溼的作用下發生黴變滋生出黃麴黴菌,所以一旦發現這些食物有味道,就不要吃了,因為裡面很可能已經含有黃麴黴菌了,吃了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
  • 黃麴黴素是肝癌的誘因之一!不想得癌的,3種食物一點都不要碰
    黃麴黴素是一種真菌,在水、土壤等環境中都存在,如果天氣潮溼、食品儲存過久或不當導致發黴變質,黃麴黴素就會大量滋生而汙染食物。黃麴黴素經常能在玉米、花生、棉花籽以及某些乾果中被檢測到,其中特別是以花生和玉米汙染最為嚴重;此外家庭內自製的發酵食品、植物油等也能被檢測出黃麴黴素,一些高溫高溼地區的糧油和自製品中的檢出率更高。
  • 黃麴黴素「一級致癌物」!提醒:「5處」,易是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家中黃麴黴素5大藏身之處1.長期不清理的冰箱中冰箱可以說是現在家庭的必備品。而長期儲存食物不清理,冰箱便會成為黃麴黴素的藏身處。冰箱具有一定的冷藏保鮮功能,一些吃不完的飯菜、魚肉、海鮮、蔬菜、瓜果、調味品等,人們都愛放在冰箱中保鮮。如不定期清理,便會滋生細菌,其中黃麴黴素這種致癌物就會隱藏其中。所以建議大家最好每周清理一次冰箱,以免滋生黃麴黴素及一些細菌,給健康帶來不利。
  •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
    據通報,10月5日,雞東縣興農鎮居民王某某及親屬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食物中毒,製作「酸湯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裡冷凍一年。經公安機關對現場提取物檢測,未查出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8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
  • 致癌物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東西中?如何防止黃麴黴素中毒?
    廚房中常見的傷肝致癌物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幾十倍,並且生命力很強,用一百度的高溫連續進行二十個小時的滅菌,都不一定能把它殺死。到了潮溼的環境中,它會變得十分猖狂。現在正值雨季,特別是南方,比較潮溼,正是黃麴黴素大肆橫行的季節。
  • 蒙牛牛奶中黃麴黴素超標可致肝癌
    專家表示,黃麴黴毒素是致癌物質,或誘發肝癌問題。牛奶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引發爭論。  蒙牛純牛奶被檢出致癌物 或誘發肝癌  質檢總局的公告顯示,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麴黴毒素M1超標140%(標準值:≤0.5μg/kg/,實測值:1.2μg/kg)。
  • 如何減輕黃麴黴素對身體的危害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屬黃麴黴菌、寄生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有劇毒,是目前發現的化學致癌物中最強的物質之一。體內黃麴黴素如在含量在1毫克/公斤的水平以上就可誘發癌症。1毫克/公斤黃麴黴素含量相當於1噸糧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主要引起肝癌,還可以誘發骨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 黃麴黴毒素在體內無法降解?注意細節可有效防治
    注意細節可有效防治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黃麴黴素,不少人甚至談「黃麴黴素色變」,網上流傳著黃麴黴素的種種神通:「毒性賽砒霜」「高溫殺不死」「致癌小殺手」……那麼,黃麴黴素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產生的?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避免黃麴黴素中毒呢?
  • 1克即可中毒!一夫妻竟在食品中添加這東西
    1克即可中毒!硼砂,通常為含有無色晶體的白色粉末,易溶於水,可用作清潔劑、化妝品、殺蟲劑等,毒性較高,若人體攝入過量,易引起多臟器蓄積性中毒,我國法律明確禁止將硼砂作為食品添加劑。硼砂的成人中毒劑量為1-3克,成人致死量為15克,嬰兒致死量為2—3克。
  • 黃麴黴毒素不是「好東西」?它主要藏在4種食物中,別亂吃
    而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能夠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導致全身性傷害。如果機體長期攝入含有黃麴黴毒素的物質,可增加人體患癌症的機率,比如說:肝癌、腎癌、骨癌、直腸癌、卵巢癌等。其中,黃麴黴毒素B1是目前所致的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另外,黃麴黴毒素還可損害肝臟,造成慢性肝損傷,比如說肝硬化、肝實質細胞變性等。
  • 黑龍江9人聚餐7人死亡,2人還在搶救,看黃麴黴素中毒危害巨大
    據新聞報導,黑龍江9人家中聚餐,吃了自家製作的酸湯子導致中毒,7人因搶救無效死亡,2人還在搶救中。也許對於我們南方人來說不知道酸湯子是什麼,就當它是玉米經過水磨後發酵製成的麵條吧。這個麵條在冰箱中冷凍了一年了。
  • 黃麴黴素到底有多毒?正常人攝入20毫克就會死亡
    它比砒霜還要毒68倍,毒性為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致癌能力比「六六六」都要大1萬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它不易溶於水,卻極為耐熱,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更讓人感覺詭異的是,它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出藍紫色、綠色的螢光……  這不是科幻片裡新研製出的生化武器,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尤其是發黴變質食物中的劇毒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