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報導,黑龍江9人家中聚餐,吃了自家製作的酸湯子導致中毒,7人因搶救無效死亡,2人還在搶救中。也許對於我們南方人來說不知道酸湯子是什麼,就當它是玉米經過水磨後發酵製成的麵條吧。這個麵條在冰箱中冷凍了一年了。
由此可見冷凍的溫度並不能防止細菌的繁殖,雖然冷凍的溫度大多數都在零下18度以下,但是對於食物保存最好不要超過3個月。
這次中毒事件警方已經排除了是人為投毒,在食物中檢測出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因此初步判定是因為黃麴黴素中毒。
黃麴黴素一直被人們認知是高致癌物,但是說到毒性也許沒有多少個人能夠了解。如果拿黃麴黴素和砒霜或者氰化物做對比大家就很容易能明白,它的毒性比氰化物高出10倍,是砒霜的68倍,毒性也遠超砷化物和有機磷農藥的毒性。
1、如果攝入過量的黃麴黴素就會導致人體發生急性中毒反應,會出現急性的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病變和膽管的增生病變等,甚至會導致死亡。
2、持續少量的攝入也會導致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也是以肝細胞損壞為主,甚至導致肝硬化。
3、目前致癌最強的物質之一。黃麴黴素1毫克就能夠致癌,20毫克就能導致人死亡。黃麴黴素容易誘發肝癌、胃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個器官或部位的癌。
在發黴的玉米、花生、棉花種子、豆類、堅果等食物中都能檢測到黃麴黴素的存在。其中最嚴重的被汙染的食物就是玉米和花生。黃麴黴素也廣泛存在於土壤中,通過土壤汙染各種的動植物。黃麴黴素具有很強的耐高溫特性,一般加熱無法將它殺滅或者滅活。
看了這些黃麴黴素的危害,大家還會覺得黃麴黴素離自己很遠嗎?大家還覺得只要放冷凍的食物就很安全嗎?其實黃麴黴素無時無刻都在我們的周圍存在。為了避免黃麴黴素的危害,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這3點。
1、定期清理冰箱並做好消毒。避免將食物長久的放在冰箱保存,冷藏冷藏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天,冷凍食物最好不要超過3個月。
2、木質筷子和切菜板要定期更換。
3、避免吃發黴的食物或者使用發黴的原材料製作的製品。如應注意自製花生油的安全或用發黴變質的大豆製作的豆腐、豆漿、豆醬等食物,避免吃發黴的大米。
4、如果不小心吃到味道發苦堅果,如瓜子、核桃、腰果等,應立即吐掉,並用鹼性的水漱口。
5、日常生活中多吃富含葉綠素的蔬菜和水果,因為經研究發現葉綠素可以分解破壞黃麴黴素的結構。如綠葉蔬菜、柑橘、檸檬、胡蘿蔔等。
總結:當然不是等到中毒後才臨時抱佛腳去吃這些富含葉綠素的蔬菜,本身這些蔬菜水果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平時多吃對身體也是很有好處的。只要避免吃發黴的食物就能夠避免中毒的發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羅醫生健康說
本文由【羅醫生健康說】原創,作者為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會員、健康科普作家,歡迎大家轉發、評論、點讚,或者私信與我交流,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