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酸湯子"會致中毒? 吃這些食物要注意

2020-11-25 濟寧新聞網

黑龍江一家人聚餐吃酸湯子致多人死亡 罪魁禍首終於找到了

為什麼「酸湯子」會引發米酵菌酸中毒?

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一家9人在家中聚餐時疑似食物中毒,截至10月12日晚,已有8人死亡,1人還在ICU搶救。

10月12日,黑龍江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消息證實,「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其實,最開始說「黃麴黴毒素」導致死亡是非常不合理的。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事情比較詭異。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黴菌產生的毒素。而製作酸湯子是要用玉米面加水浸泡發酵的,這個條件可並不適合黃麴黴生長,也並不容易增殖產毒。所以,黃麴黴毒素並不是製作「酸湯子」的時候產生的。檢出了黃麴黴毒素,只能說明這家人的玉米或玉米面此前儲藏不當,早就汙染了黃麴黴毒素,然後用這種帶毒素的玉米來製作了酸湯子。

而且,即使有黃麴黴毒素,一般也不會使人導致急性中毒死亡。黃麴黴毒素有苦味,如果達到導致急性中毒的致死量,會很苦,可能就被發現了。黃麴黴毒素導致死亡的案例非常罕見,而且死亡率也不會這麼高。

什麼是椰毒假單胞菌?為什麼會這麼毒?今天就來給大家聊聊這個可怕的細菌。

椰毒假單胞菌是什麼?

「椰毒假單胞」最早是荷蘭科學家在印尼爪哇島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發現的,那種食物叫「tempe bongkrek」,是以大豆和椰子粉發酵製作的,這就是「椰毒」的來源。

這種細菌本身並不致命,但它能產生兩種致命毒素,分別叫「米酵菌酸」和「毒黃素」,這兩種毒素才比較致命,一旦發生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最長可以達3天。

米酵菌酸作用的靶器官是肝、腦、腎等主要實質性臟器。因此,中毒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神經系統的損傷,如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重者呈咖啡色樣物)、輕微腹瀉等;重症病人多呈肝昏迷, 中樞神經麻痺,並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而且,它還沒有特效藥,病情及愈後情況與攝入的毒素量有關,一般來說,攝入的毒素越多,症狀就會越嚴重。由於沒有特效藥,中毒病例的死亡率也很高,可以高達50%!

最可怕的一點是,這種毒素非常耐熱,就算做熟了吃,毒素還是沒法完全去掉,依然會使人中毒。

為何「酸湯子」會發生椰毒假單胞菌中毒?

椰毒假單胞菌在土壤中廣泛存在,如果食品加工場所衛生條件差,就可能使食品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這種細菌的生長和產毒喜愛溫暖潮溼的環境,所以由其導致的中毒多發於夏秋季節。

「酸湯子」是一種發酵玉米製品,是用玉米等穀物加水浸泡,然後發酵做成。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如果殺菌不徹底,就很容易被雜菌汙染,椰毒假單胞菌就是一種。因此,也提醒大家還是不要隨便自製酸湯子了。

實際上,從我國這些年發生的中毒案例來看,發生這種菌汙染導致的中毒大多都是農村家庭自製發酵食品、個體食品加工者,原因也是因為缺乏食品安全知識。

哪些食物容易被汙染?

椰毒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節,食品因潮溼、陰雨天氣,貯存不當變質,從而引發中毒。

容易被汙染而導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類:

穀類發酵製品(發酵玉米面、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餈粑、醋涼粉等);

薯類製品(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

變質木耳、銀耳。

怎樣預防中毒?

1.儘量不要自制發酵米麵製品。

比如,家庭自製發酵米麵時需要經過十幾天以上的浸泡,很容易造成汙染,因此不建議自製該類食品。

除此之外,也提醒大家,各種自製發酵食品都可能存在雜菌汙染的風險,建議大家還是不要隨便自己做了。

2.要自制,先學食品安全。

實在要自制的話,應保持環境清潔衛生、通風乾燥,不要用黴變的玉米等原料製備發酵米麵製品;穀類浸泡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無異味;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環境要通風防潮,不要直接接觸土壤,防止汙染。

3.不要購買和食用鮮銀耳。

4.發泡幹木耳和銀耳要注意衛生。

幹銀耳或木耳一次不要泡發太多,泡發前先洗淨,泡發過程中勤換水,最好不過夜。如需過夜,應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內。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還有很多人看到新聞裡說是吃了「冷凍一年」的酸湯子,才中毒的。就只看到「冷凍一年」,就認為冷凍時間久的食品都不能吃。

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

實際上,冷凍的時候,溫度在-18℃低溫下,微生物並不能生長繁殖,也不會產生毒素,放個一年半載問題都不大,很多食品其實冷凍期都在一年左右。冷凍因為低溫能抑制細菌,反而有助於保障食品安全呢,可千萬不要誤會了。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酸湯子」會導致食物中毒?吃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該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具體原因已經基本調查清楚,在引發中毒的酸湯子中,發現了高濃度的毒素米酵菌酸,在中毒者的胃液中,也發現了這種毒素,對於此次中毒事件,原先有些媒體報導的「黃麴黴素」中毒,是完全不靠譜的,其實從科學道理上來說,此次的中毒事件,首先應該懷疑的也應該是這個害人不淺的有毒物質——米酵菌酸。
  • 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麴黴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一家庭9人在十一長假期間聚餐後出現中毒症狀,目前已致7人死亡。據央視報導,雞西市委宣傳部的初步調查結果是,這9人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而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黃麴黴毒素超標引發食物中毒。
  •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 9 人死亡,系米酵菌酸引起,米酵菌酸是什麼...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 9 人死亡,系米酵菌酸引起,米酵菌酸是什麼?哪些食物需要謹慎食用?也藉此提醒各位,自製食物有風險,需謹慎。01酸湯子為何會產生米酵菌酸?酸湯子是一種發酵的玉米面製品,而且需要製作一個月的時間。發酵米麵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很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如果發酵時間過長,這種細菌會產生毒素——米酵菌酸。米酵菌酸發病很快,致死率高達40%~100%。
  • 【震驚】「酸湯子」事件致9人死亡!趕緊丟!這些食物有劇毒!
    對此,國家衛健委發表稱,現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汙染的酸湯子。這是因為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黃麴黴素,所以黴變的花生、玉米、馬鈴薯、大米都不能吃。 建議:a.不要囤積太多的食物,食物也要好好保存;b.黃麴黴素會以芽孢的形式傳播開來,並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也特別低,所以說即使只有一粒花生、一粒米黴變了,都要將整個袋子裡面的食物扔掉;c.盤子裡面的食物殘渣也要洗乾淨。
  • 吃「酸湯子」8 人中毒死亡!「真兇」致死率高,沒有特效藥
    10月5日早上,王某一大家12人在一塊聚餐,家裡長輩9人都吃了自製的東北傳統美食——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到了中午,9位吃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身體不適,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被送往醫院。而3個年輕人因為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吃,逃過一劫。  截至10月12日,8人搶救無效身亡,還有1名還在搶救中......
  • 「酸湯子」中毒致多人死亡,海南發布食品安全預警提示
    近期,黑龍江省雞西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致多人死亡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高度關注。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一家人聚餐中毒,已致8人死亡!「真兇」找到了……
    權威發布開平廣播電視臺新聞報料 | 宣傳推廣 | 活動策劃黑龍江雞西9人聚餐,因食用變質食物致集體中毒事件,最新消息傳來,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8人,目前還有一人正在搶救之中。據了解,10月5日早上,該家庭成員親屬共12人參加了聚餐,家裡長輩9人全部食用了酸湯子,3個年輕人因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食用。
  • 「酸湯子」中毒事件引關注 背鍋的黃麴黴素到底是啥
    關於黃麴黴素的知識點都在這兒  本報記者 馬愛平  10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發布消息稱,10月5日黑龍江省雞東縣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現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汙染的酸湯子。
  • 獼猴桃吃多了會怎麼樣 吃獼猴桃要注意這些
    很多人都十分喜歡吃獼猴桃,有時會不小心吃多了。那麼,獼猴桃吃多了會怎麼樣呢?吃獼猴桃要注意什麼?吃它有什麼好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獼猴桃吃多了會怎麼樣加重寒氣獼猴桃是寒性的水果,吃了之後會增加身體的寒性,輕的只是會導致脾胃虛寒,有腹瀉,腹脹的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寒性體質,可能會導致女性出現月經推遲,月經量少等情況。
  • 避免「酸湯子」中毒發生,秋冬食品安全關注三點!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秋冬季飲食,要注意哪些以避免中毒發生呢? 10月5日,國內某地發生食物中毒的悲劇事件。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製的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食物中毒,造成8人死亡。 經調查,該事件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 為何吃麵條都中毒,大自然的天然毒您知道嗎
    經過警方初步調查,排除人為投毒的可能,經過醫院檢測,在食物中發現嚴重超標的黃麴黴素,初步可以判定,他們都是黃麴黴素中毒。截止到目前為止,一共有7名患者搶救無效身亡,還有2人正在搶救中。】長時間高溫100-120°才可以失活,也就是說正常家裡做飯,沒有幾個菜能接受一兩個小時的烹飪,因此不要以為壞了變質的東西,煮熟就可以,一定要告訴家裡的老人家,他們最怕浪費食物,但是真的不能吃! 3:黃麴黴是土傳黴菌之一 ,由於沒有宿主特異性, 所以它能侵害地上和地下植物的種子,其中小麥、玉米、大米、花生被汙染最多!
  • 我國今年已近8000人吃毒蘑菇中毒 致74人死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除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之外,近日,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引發全國廣泛關注。李寧稱,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她建議,學校和集體食堂最好不要製作和食用這類自製酵米麵類食品。
  • 5年致174人中毒42人死亡!雲南多個部門再發緊急提醒!
    這些案例歷歷在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瑞麗草烏中毒事件致1人死亡9人病情危重2020年9月13日19時,德宏州瑞麗市圓享餐飲公司14人出現腹痛、嘔吐、腹瀉、臉麻等症狀。經初步調查,疑似因食用草烏導致中毒。(三)留樣:發生中毒後要注意保存吃剩的食物,以便檢測中毒原因。
  •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
    據通報,10月5日,雞東縣興農鎮居民王某某及親屬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食物中毒,製作「酸湯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裡冷凍一年。經公安機關對現場提取物檢測,未查出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8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
  • 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 這幾類食物也要注意
    今天(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 這些食物一起吃會死人?呵呵
    近日,網絡上一篇名為《老人吃紅棗中毒過世!吃紅棗千萬不能搭配它!要注意!分享出去!》的文章,引起大量網友的轉發!文章寫到:千萬不要把紅棗和蝦皮一起吃,一位老奶奶愛吃紅棗,有一天突然口吐白沫,去醫院檢查是因為紅棗和蝦皮同時吃,產生了類似砒霜的毒素,接著又講了紅棗和動物內臟、牛奶和食物相剋的「真實案例」。
  • 為什麼吃蘋果要去果核?蘋果核不能吃,吃了會中毒?真的假的?
    對於比較傳統的人而言,把夏有西瓜、冬有橘作為一種常識和認知,這些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隨著上市的果品,是經年日久刻印到人們腦海的「固定貨」。雖然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進口水果大大滿足了人們一年四季對果品的需求,在國內市場和大眾的生活中也佔據了不可小覷的一席之地,縱然如此,你會發現,有一種水果始終牢牢的彰顯著自身的存在。它就是蘋果。蘋果深受大眾的喜愛,為什麼要把吃剩的果核丟棄?
  • 吃了自製食物中毒了?關於黑龍江事件我們該如何預防
    其實米酵菌酸汙染食物導致中毒並非第一次見,只是這些年鮮有發生,不過它的毒性強度可不亞於黃麴黴毒素。 這次狗狗就跟大家聊聊它,以後大家還是要適當注意下。 接下來你將看到: 1、什麼是米酵菌酸?
  • 9人吃它8人亡,雞西酸湯子2種「奪命毒」,藏在你常吃的食物裡
    「酸湯子」的食物(該食物已在冰箱裡冷凍了1年)。 在為傷亡者感到悲痛和惋惜的同時,很多人都很想要知道,這個「酸湯子」裡面,到底有什麼,為什麼毒性這麼強大,能短時間內奪人性命。 相關人員隨後發現,這些火雞的肝臟中出現了壞死組織,這說明,它們可能暴露於某種毒藥。 在繼續追蹤中,人們最終發現,提供到每個農場的食物中,有一種來自南美洲的花生粉,這些花生粉暴露在紫外線下後,會發光。
  • 生活中易引起中毒的蔬菜有哪些?
    近日 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引發關注 「酸湯子」中毒事件唯一倖存者 >李女士已於19日中午去世 該中毒事件已致9人死亡 國家衛健委緊急提醒 19日晚國家衛健委官方微信公眾號「